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泊秦淮》《贾生》《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约客》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7 22:0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
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表达的情感,背诵诗歌。
3.品读诗歌,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结合相关背景,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读诗歌,培育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泊秦淮》
一、课前学习
1.诗人简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文学家,京兆万年人,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代表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等。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2.知识链接:
秦淮河是一条河的名称。这条河在江苏省。秦淮河穿南京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繁多,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地方。“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
3.写作背景:
杜牧生活于晚唐时期,当时,唐王朝国势衰微,人民生活异常困苦。但统治阶级还在纵情声色,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南京是六朝都城,秦淮河穿城而过,流入长江,两岸酒家林立,是当时豪门贵族、官僚士大夫享乐游宴的场所。诗人夜泊秦淮,看到秦淮河畔浮靡豪奢的景象,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
二、课堂学习
诵读诗歌
1.读准字音
2.读清节奏
3.读出韵味
读懂诗意
泊:停泊。
烟:烟雾。
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江:即秦淮河。
犹:副词。还,仍然。
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皇帝陈叔宝(即陈后主)溺于声色,作此曲与后宫美女寻欢作乐,终致亡国,所以后世把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译:迷离的月色下,轻烟笼罩寒水、白沙,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边酒家。卖唱为生的歌女为人作乐,哪知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然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再读感知
本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写了什么内容?请简要概括。
描写、记叙——眼前所见
议论、抒情——心中所思
品析诗歌
“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和“寒”字好在哪里?
互文,“烟”和“月”既“笼寒水”又“笼沙”。两个“笼”字连用,将轻烟、淡月、寒水、细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冷清的景象。
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夜泊秦淮近酒家”在全诗结构中起什么作用?是否可以把“近”换成“进”?请说说你的理由。
此句承上启下。“夜泊秦淮” 为上句的写景交代时间和地点,同时也照应诗题,“近酒家”为下文“商女” 的出场做铺垫。
“夜泊”可见诗人所乘的船停泊在酒家附近,听到了从酒家传来的歌声,没有进入酒家;诗人借酒家的商女来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听歌者(晚唐的统治者),在这种情况下,诗人是不会进入酒家的。
“犹”字意味深长,说说它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内容。
“犹”的意思是“还,尚且”,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重蹈覆辙,走向亡国之路的情形;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表明诗人对现实的痛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用典、曲笔。引用了南朝陈后主作曲《玉树后庭花》,寻欢作乐终致亡国的典故。借商女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统治阶级荒淫无度的愤怒,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借古讽今
当时,唐王朝已经衰败,内部有军阀割据,外部有敌人侵扰,人民生活非常困苦政治上已经出现严重危机但是统治集团还在尽情享乐,过着极端腐化的生活。杜牧这首诗就是借历史事实,讽喻当世既以愤怒的心情对统治者的荒淫进行揭露,又以沉痛的语调向他所属的阶级发出警告。
主旨归纳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切和深深忧虑的情怀。
描绘诗境
品读全诗,展开联想和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烟笼寒水月笼沙”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一:轻轻的雾霭,淡淡的月光,笼罩着船头寒气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
示例二:蒙蒙的烟雾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寒意逼人的秋水,笼罩着江岸寂静的沙滩。
示例三:如烟的雾气笼罩着寒冷的水面,朦胧的月色映照着水边的沙滩。
写作特色
语言精练,画面鲜明。
这首诗在语言运用方面颇见功夫,如首句七个字却勾画出一幅生动的秦淮河边迷蒙夜景,可以看出语言的精练、准确、形象。末二句,上句明白如话,朴素自然;下句却运用了浅显的典故,以表达诗人深沉的感情,颇为雅丽清新。这一切,都使得这首诗显得风格清丽,画面鲜明,曲调悠扬,富有艺术魅力。
课后学习
背诵并默写《泊秦淮》
《贾生》
一、课前学习
晚唐时期,许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药求仙,不顾民生,不任贤才,李商隐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且李商隐被卷入了牛李党争,屡遭排挤,怀才不遇,于是他借吊贾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
课堂学习
诵读诗歌。
理解大意。
结合注释和诗歌下面的解说,疏通诗歌大意。
汉文帝求贤,在宣室召见被贬臣子,贾谊才气纵横,无与伦比。可惜文帝半夜移膝靠近贾谊听讲,不问百姓生计只问鬼神之事。
解析诗句。
(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前幅纯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首句特标“求”、“访”(咨询),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意愿之切、之殷,待贤态度之诚、之谦,所谓求贤若渴,虚怀若谷。“求贤”而至“访逐臣”,更可见其网罗贤才已达到“野无遗贤”的程度。次句隐括文帝对贾谊的推服赞叹之词。
才调”,兼包才能风调,与“更无伦”的赞叹配合,令人宛见贾生少年才俊、议论风发、华采照人的精神风貌,诗的形象感和咏叹的情调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这两句,由“求”而“访”而赞,层层递进,表现了文帝对贾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几乎会误认为这是一篇圣主求贤颂。其实,这正是作者故弄狡狯之处。
(2)第三句中的“可怜”一词耐人寻味,请赏析。
第三句承、转交错,是全诗枢纽。承,即所谓“夜半前席”,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状描绘得维妙维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
这种善于选取典型细节,善于“从小物寄慨”的艺术手段,正是李商隐咏史诗的绝招。通过这个生动的细节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访”而赞的那架“重贤”的云梯升到了最高处;而“转”,也就在这戏剧高潮中同时开始。不过,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转逆折,而是用咏叹之笔轻轻拨转——在“夜半虚前席”前加上可怜两字。
小结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诗,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诗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鬼神”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诗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三、课后学习
背诵并默写《贾生》
第二课时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一、课前学习
1.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自名书室为“诚斋”,世称“诚斋先生”,南宋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mào)齐名,被后人推为“南宋四大家”。
代表作:《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等。
2.写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
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作此诗时,杨万里65岁,经历了人生的坎坎坷坷,因此能得出深刻的感悟。
二、课堂学习
1.读准字音。
2.读准节奏。
3.题目解读。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三十五。这个题目下有六首诗,这是第五首。
松源、漆公店:在今江西戈阳与余江之间
晨炊:早餐。
疏通诗意。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赚得: 骗得。
错喜欢:空欢喜。
诗意: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政: 同“正”。
放出:这里是把行人放过去的意思。
诗意:
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赏析。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含义丰富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错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错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
山本无知,“一山放出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拟人)。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思考研究
这首诗中“赚”字用得很巧妙,请作简要分析。
赚”字写出了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实际的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明显带有一种白嘲和调侃色彩。
末句的“放出”和“拦”用得精彩,请简要分析。
这两个词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山山相连的特点,写得生动,富有情趣。
本诗是一首哲理诗,试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我们最好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不断克服困难,履险如夷。
4.这首诗以山为喻,蕴含了对困难的认识和态度,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告诉我们不要为眼前的顺境所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才能克服困难,获得最后的成功。
5.本诗除借助景物描写说明道理外,还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一种简要分析。
比喻:为了生动证明“下岭便无难”的错误理解,作者用“政入万山围子里”作比,揭示了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的道理。
拟人:“一山放出一山拦”, 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生动形象。
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哲理诗,诗的前半部是议论,后半部是描摹,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人生在世岂无难,人生就是不断的与“难”作斗争,没有“难”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迷醉。
三、课后学习
背诵并默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约客》
课前学习
作者简介:
赵师秀,南宋诗人,有《清苑斋集》传世,与徐照、徐玑jī、翁卷并称“永嘉四灵“。诗歌风格、生平际遇都有相似之处,因而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名为“永嘉四灵”。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
写作背景:
本诗选自《清苑斋集》(《永嘉四灵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江南的夏夜,梅雨绵绵,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然而,时过夜半,友人仍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写下了这首诗。
课堂学习
朗读诗歌。
诗文探究。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译文:梅雨季节,家家户户都被笼罩在烟雨之中,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阵阵蛙声。
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家家雨”“池塘”“处处蛙”,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诗人以声衬静,烘托出雨夜的寂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译文:时间已过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拿着棋子敲击桌面,震落了灯花。
点出了人物和事件。诗人耐心又有几分焦急地等待着友人,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震落了灯花。“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等待时长的情形。敲棋这一细节,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态。
(3)《约客》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江南的夏夜,梅雨纷飞,蛙声齐鸣,诗人约了友人下棋,然而时过夜半,约客未至,诗人闲敲棋子,静静等候,心中有些许的烦闷。但是多情的梅雨,欢快的蛙鸣,闪烁的灯火,清脆的棋子敲击声又让诗人完全沉浸在内心的激荡和静谧中。这真是一个独处的美妙的不眠之夜啊!
(4)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诗人当时候客不至、孤寂无聊、心情烦躁不安。是通过“闲敲棋子”这一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
分析讨论。
(1)本诗写的是什么季节?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渲染了什么气氛?
季节:夏初(梅雨季节)
夜晚之景:雨、池塘、蛙。
以闹衬静,烘托出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
(2)诗的后两句中哪一句点题?(“有约不来过夜半”点题)
哪个细节描写为传神?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闲敲棋子”透露诗人久候友人不至时的无聊、焦躁、无奈、失落心情。
第四句诗中“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不能,因为“闲”字充分表现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心情。“忙”字与诗的意境和诗人心情不协调。
主旨提炼
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细节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友人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恬然自适的心境。
课后学习
背诵并默写《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