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习题课件(共6份打包)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1.4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2-05-27 07:39:33 |
B.P甲=P乙
C.P甲>P乙
D.无法判断
A
7.质量一定的物体在水平拉力的作用下沿同一个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图像如图W10-6所示,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10 s时的速度等于4 s时的速度
B. 0~6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大于6~12 s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C. 0~6 s物体所受的拉力大于6~12 s物
体所受的拉力
D. 0~6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小于
6~12 s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
B
8.图W10-7是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在重物离开水底后,从水下完全拉出井口的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向右运动,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下列关于汽车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
C
9.小萱利用一个输出功率一定的电动玩具车,研究运动速度跟牵引力的关系。她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如图W10-8所示的图像。请根据图像判断,当牵引力为10 N时,电动玩具车的运动速度为____________m/s。
0.06
10.重为2 N的小球从水平台面上滚落到地面的过程中,经历了A、B、C三个位置,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W10-9所示。设小球在AB段重力做功为W1,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重力的平均功率为P2,则W1=____________J,P1____________(填“>”“<”或“=” )P2。
0.4
<
谢 谢(共13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微专题9 功的大小比较
1.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使它沿同一个水平木板滑动,图W9-1是他两次拉动同一个木块得到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两次具有的动能一样大
B. 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
C. 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拉力较大
D. 第一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较大
D
2.如图W9-2所示,两个人分别用水平力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匀速推一个箱子,都前进了 5 m, 两个箱子与水平面间的粗糙程度相同,大箱子重 200 N,小箱子重 100 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推大箱子做的功多
B.推小箱子做的功多
C.做的功一样多
D.以上说法都不对
A
3.图W9-3是两种将陷入泥地中熄火的同一辆小汽车缓慢解救出来的情景,关于该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拖拉机对小汽车施力的作用效果与同学们对小汽车施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B.拖拉机对车的拉力大于
同学们对车的推力
C.拖拉机对小汽车做的功比同学们做的多
D.拖拉机对小汽车做的功比同学们做的少
A
B
5.如图W9-5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甲的速度一定小于乙的速度
B.F甲所做的功一定小于F乙所做的功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C
6.一个人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不同质量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如图W9-6)。该力在这两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在用力将物体沿粗糙斜面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从能量角度来看,物体的机械能增大,____________也增大。
W1=W2
重力势能
7.如图W9-7所示,a、b、c三种情况下,用大小相同的力F使同一物体沿不同的轨迹移动了相同的距离s,三种情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分别为Wa、Wb、Wc,则他们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Wa
200
0
9.(2021杭州改编)如图W9-8所示,为两个光滑的圆弧槽和一段粗糙的水平面相连接的装置。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左侧圆弧槽A点由静止释放,最高到达右侧圆弧槽B点处;然后再次滑下,最高到达左侧圆弧槽C点处。其中A、B两点距离水平面的高度分别为H、h(忽略空气阻力)。求:
物体从A点滑到水平面时,重力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从A到B支持力做功为____________。
mgH
0
10.(2021七台河)如图W9-9所示,一个木块沿固定光滑斜面下滑,木块(不计大小)所受的重力为10 N,所受支持力为
8 N,则木块由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____________J,支持力做功为____________J。
0.6
0
11. (2021泸州)如图W9-10所示,一个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小聪用150 N的水平拉力将箱子移动了0.4 m,小聪的拉力做功为____________J。待箱子静止后,小明用80 N的水平推力推这个箱子没有推动,小明的推力做功为____________J,此时箱子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__N。
60
0
80
谢 谢(共16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
1. 从静止在高空的直升机上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释放时物体的机械能为1 000 J,那么( )
A. 释放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小于1 000 J
B. 下落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减小
C. 物体落地时的动能是1 000 J
D. 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大于1 000 J
C
2. 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K11-4-1所示,则运动员
( )
A. 在助跑阶段机械能不变
B. 在起跳时机械能为零
C. 经过最高点时动能最大
D. 经过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
D
3.(2020深圳)2020年6月30日,“北斗”3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对卫星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大
B.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C.动能增大,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B
4.如图K11-4-2所示,过山车是一项惊险刺激的游戏项目,下列关于过山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过山车匀速被拉升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过山车向下俯冲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通过环形轨道最高点时,重力势能最大,动能最小
D.过山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D
5.(2021泰安)在蹦床比赛中,运动员从高处落到蹦床上又被弹起,该过程中有关机械能及其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重力势能为零
B. 运动员下降过程中机械能增大
C. 运动员从高处下落到蹦床前,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运动员弹离蹦床后,上升的过程中,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
6. 在小球从O点由静止开始沿x轴竖直下落的过程中,小球某种形式的能量E随下落高度x变化的图像如图K11-4-3所示。 若不计空气阻力,那么这种能量是( )
A. 重力势能
B. 动能
C. 机械能
D. 内能
B
7. 如图K11-4-4所示,钢珠沿竖直平面上的光滑轨道abcd从a点运动到d点,钢珠( )
A. 通过d时的速度比通过 c时大
B. 在c点比在b点的重力势能小
C. 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 从b运动到 c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A
8. 如图K11-4-5所示,甲、乙两个质量不同的小球从相同高度静止释放,甲球下落过程中经过P、Q两点。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着地瞬间,两球的动能相等
B. 甲球在P点和Q点的机械能相等
C. 释放瞬间,两球的重力势能相等
D. 从释放到着地,两球所受重力做的功相等
B
9. 如图K11-4-6所示,将小球由A点沿光滑(不计摩擦力)斜面释放,则小球在_________(填“A”“B”或“C”)点位置的速度最大;小球在B点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__C点的重力势能,小球在B点的机械能____________C点的机械能。(后两空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
大于
等于
10.(2021常德)如图K11-4-7所示,在一个金属罐的盖和底各开两个小洞,先将橡皮筋两端穿过盖和底的小洞并固定起来,再将小铁块用细绳绑在橡皮筋的中部,使小铁块悬于罐体内。做好后将罐子从不太陡的斜面滚下,罐子和小铁块的动能会转化为橡皮筋的________________。滚动一段时间后罐子停下来,然后再沿斜面反向向上滚动,则在罐子向上滚动的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会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弹性势能
增大
11.如图K11-4-8,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实心小球,用手托住小球,小球静止在A点,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释放小球,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B(不超过弹簧弹性限度),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少,动能一直在增加
B.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
D.小球运动到B点时,重力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能力提升
C
12.(2021天津)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于是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提出问题】汽车的动能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猜想假设】由“十次车祸九次快”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______有关;由“安全驾驶莫超载”可猜想:汽车的动能可能跟____________有关。
速度
质量
(3)【进行实验】他们做了如图K11-4-9所示的三次实验:用金属球模拟汽车,让金属球从斜槽的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碰到水平面上的物块,将物块撞出一段距离。物块被撞击得越远,说明金属球到达水平面时的动能就越________。
(4)【分析论证】分析甲、丙两图的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践应用】用甲、乙两图的实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可以解释汽车____________ (填“超载”或“超速”)行驶时危险性大的原因。
大
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超载
谢 谢(共20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B. 物体具有的能越大,它做的功就越多
C. 功就是能,因为它们的单位相同
D. 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它具有的能就越大
D
2.(2021北京)在体育课上,小康用胳膊将排球向上垫起后,排球上升过程中运动得越来越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排球在脱离胳膊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排球所受的重力小于排球的惯性
B. 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受到方向向上的力
C. 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D. 排球在脱离胳膊后的上升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
D
3. 大小相同并以相同速度滚动的铅球和足球,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铅球的动能较大
B. 足球的动能较大
C. 两球的动能相同
D. 无法确定
A
4. 下图所示的实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的是( )
B
5. 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最接近的是( )
A
6.(2021泰州)2021年5月29日,搭载着“天舟”2号货运飞船的“长征”7号遥3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升空,在火箭发射升空过程中,火箭的动能将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该火箭是________________的。
变大
运动
7. 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超速造成的。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由于____________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能及时停下而发生交通事故;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________(填“大”或“小”),出事故时破坏越严重。
惯性
大
8. 在探究“汽车的速度”的实验中,甲、乙两辆相同的汽车在同一个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K11-3-1所示。由图像可知,甲车的动能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动能;经过相同的时间,甲、乙两车牵引力做的功之比为____________。(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小于
1∶4
9.(2020无锡)用“模拟打桩”来探究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物体的质量m1=m2<m3,实验时,让物体从木桩正上方的某一个高度处自由下落,将木桩打入沙中,三次实验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如图K11-3-2所示,木桩进入沙中的深度越深,则物体对木桩做的功越____________,比较a、b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__有关;比较___________可知: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多
高度
a、c
10.(2020营口)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欣同学设计了如图K11-3-3甲、乙、丙所示的三次实验。让铁球从同一个斜面上某处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铁球与纸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
(1)要探究动能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应保证铁球到达水平面的__________相同,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体操作方法是使小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碰撞前动能最小的是图_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中的小球,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速度
从斜面的同一个高度由静止滚下
物体质
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丙
纸盒被推动的距离最小
(4)小欣同学联想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也用到了斜面,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比较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如下表),小车在下滑到水平面时的动能__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将做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摩擦力 最大
较大 最小
小车运动距离 最近 较远 最远
相等
匀速直线
11. 在“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和速度的关系”实验中,将钢球从某一个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如图K11-3-4)。(g取10 N/kg)
能力提升
(1)本实验使钢球获得动能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实验中控制了____________相同,从而探究动能与____________的关系。
将钢球从
某一个高度由静止释放
速度
质量
实验次序 钢球质量m/g 钢球下摆高度h/cm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20 30 35
2 40 30 65
3 60 30
(3)第1次实验时若不考虑能量损失,钢球对木块最多可做____________J的功;第3次实验时,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无法记录数据,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用同样较长的木板,乙同学建议换一个较大的木块,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____________同学的建议。
(4)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06
甲
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12.(2021常州)小明探究“重力势能与重物质量和下落高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重物质量m<M。
实验步骤 A B C
具体操作
实验现象
(1)让重物自由下落到平放在细沙表面的小桌上,通过观察桌腿下陷的深度判断____________(填“小桌”或“重物”)的重力势能大小。
(2)由实验步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重物下落高度的关系。
(3)小明认为由实验步骤B和C,可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和重物质量的关系,该观点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重物
A
B
错误
没有控制两个重物下落的高度相同
谢 谢(共18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
1. 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功
B. 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有力对它做了功
C. 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D. 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则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D
2. 下列关于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提着箱子站在地面上不动,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B. 人把箱子从二楼提到三楼,手的拉力对箱子没有做功
C. 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所受的重力对汽车做了功
D. 过山车向下运动的过程中,车上乘客所受的重力对乘客没有做功
A
3. 李晶同学用推力F将放在课桌边的文具盒(如图K11-1-1甲)水平推至课桌中央(如图K11-1-1乙),她针对此过程提出了如下的猜想,你认为合理的是( )
A. 文具盒所受重力对它做了功
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对它做了功
C. 文具盒所受的推力F对它做了功
D. 在此过程中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
C
4.图K11-1-2是世锦会运动比赛的一些项目,这些项目中力对物体做功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步枪比赛中,子弹离开枪口以后,枪对子弹还在做功
B.拔河比赛中,两队僵持不动的时候,运动员对绳子做了功
C.卧推比赛中,运动员把杠铃向上推起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
D.定向越野比赛中,运动员
背着包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
直线运动,运动员对包袱做了功
C
5. 在图K11-1-3中,甲图地面粗糙,乙图地面光滑。两个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直线运动;它们在力的方向上前进了相同的距离,力F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W甲>W乙
B. W乙= W甲
C. W甲<W乙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B
6. 体育考试中,小黄同学选择掷实心球作为自己的考试项目。在考试过程中,他用50 N的力把重为20 N的实心球扔到10 m远的地方,球又在地上滚了5 m停下。请问整个过程中小黄对实心球做的功为( )
A. 500 J B. 750 J
C. 0 J D. 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D
7.用100 N的水平拉力将重500 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匀速拉动了5 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____________J。
8. 如图K11-1-4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
对小球____________功,细绳对小球的
拉力___________功。
(均填“做”或“不做”)
500
0
做
不做
9. 如图K11-1-5所示,一个人先后用30 N的力将1 kg或
2 kg的物体分别在光滑水平面、粗糙水平面和粗糙斜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2 m。
(1)可用公式____________计算力做功的大小,
W光滑水平面=____________J,W粗糙斜面=____________J。
W=Fs
60
60
(2)移动中,同样粗糙的水平面与斜面比较,摩擦力f水平____________(填“等于”或“不等于”)f斜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等于
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的情况下,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在水平面上与在斜面上压力的大小不相等
10. 水平叉臂面积为1 m2的电动叉车(如图K11-1-6甲),托着重量为6 000 N,底面积为6 m2 的货物(如图K11-1-6乙),5 s 内从A 点匀速水平移动到B点,再从B点匀速竖直提升 10 s 到达C点,所用时
间及各点间距离如图K11-1-6丙
所示。求:
(1)A到B过程中,货物对叉
臂的压强。
(2)A到C过程中,叉车对货
物的支持力做的功。
(2)A 到 C 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的支持力只在 B 到 C的过程中做功,支持力做的功W=Fs=6 000 N ×1 m=6 000 J。
答:(略)
11. 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所受的拉力F甲和F乙及两拉力在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W甲和W乙之间的关系是( )
A. F甲>F乙 B. F甲<F乙
C. W甲>W乙 D. W甲<W乙
能力提升
C
12. 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位重为500 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v-t图像如图K11-1-7所示,经15 s下落210 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 s。求:
(1)运动员下落的平均速度。
(2)重力做的功。
(2)运动员下落的高度h=s=300 m,重力做的功
W=Gh=500 N×300 m=1.5×105 J。
答:(略)
谢 谢(共17张PPT)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2节 功率
目录
01
02
能力提升
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
1. 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B. 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C. 物体做功越慢,功率越大
D. 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
2. 使用机械做功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B. 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时间少
C. 功率小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慢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C
3. 2020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再次登顶珠峰测量珠峰高度。在此次登山过程中,功率最大的队员一定是( )
A. 体重最大的
B. 用时最短的
C. 速度最大的
D. 做功最快的
D
4. 如图K11-2-1所示两位同学将相同的重物从一楼搬到三楼,所用时间不同。由图中提供信息,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中同学做功多,做功快
B. 乙图中同学做功多,做功快
C. 做功相同,甲图中同学做功时
间少,做功快
D. 做功相同,乙图中同学做功时间多,做功快
C
5. 如图K11-2-2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光滑的斜面和粗糙的水平面拉木箱,在力的作用下移动的距离sAB=sCD,则( )
A. AB段做功较多
B. CD段做功较多
C. AB段与CD段做的功一样多
D. AB段的功率比CD段的功率大
C
6. 如图K11-2-3所示,一个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以1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5 m,拉力F1所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该物体在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下以2 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5 m,拉力F2所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F1____________F2,
W1____________W2,P1____________P2。(均填“>”“<”或“=”)
=
=
<
7. 在自由下落过程中,物体运动速度会越来越快,一个物体由A点自由下落,相继经过B、C两点,已知AB=BC。如图K11-2-4所示,物体在AB段重力做功为W1,做功功率为P1;在BC段重力做功为W2,做功功率为P2,
则W1___________W2,P1____________P2。
(均填“>”“<”或“=”)
=
<
8. 现有30包大米,其总质量为150 kg。小明想尽快将它们搬上10 m高处的库房。如图K11-2-5为小明可以提供的用于搬动物体的功率P与被搬运物体质量m之间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他可以提供的最大功率为__________W;为了尽可能快地将大米搬上库房,他每次应搬__________包。
若每次下楼时间是上楼时间的一半,则他
最快完成搬运任务并返回原地所用的时间
为____________s。(g取10 N/kg)
50
3
450
9. 某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车上的速度表为72 km/h,行驶中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40 kW,则该车行驶时所受阻力是________________N。
2 000
10.(2021安徽)如图K11-2-6所示,小明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运动,每次引体向上身体上升的高度为握拳时手臂的长度。已知小明的体重为500 N,握拳时手臂的长度为0.6 m,完成4次引体向上所用的时间为10 s。求:
(1)小明完成1次引体向上所做的功。
(2)10 s内小明做引体向上的功率。
解:(1)做引体向上时需要克服重力做功,已知小明体重G=500 N,每次上升距离h=0.6 m,
小明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做的功W=Gh=500 N×0.6 m=300 J。
11.(2020广州)装有水的容器在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下运动,图K11-2-7甲为容器三段运动的示意图,F的方向始终沿着容器运动方向,OP段、MN段为水平地面。在MN段容器中的水少于OP段,容器在OP段、MN段的v-t图像和QR段的s-t的图像如图K11-2-7乙所示。求:
(1)F在OP段做的功为____________。
(2)F在QR段的功率为____________。
(3)容器在OP段和MN段受到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____________(填“>”“=”或“<”)f2。
能力提升
40 J
5 W
=
12.(2020赤峰)学完《功率》这一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利用生活中的测量工具,设计1种测量自己上楼功率的方案。请补充未完成的步骤(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相应的字母表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皮尺测出所上楼梯的总高度h。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楼功率的表达式P=____________(用上述物理量符号表示,g 值用该字母表示即可)。
用台秤测出自身的质量m
用秒表测出上楼所用的时间t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