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下 1.3圆锥的体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版小学数学六下 1.3圆锥的体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7 12:2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圆锥的体积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实验,推导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并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
2.能熟练解答有关圆锥体体积的实际问题,提高同学们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
一、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小学阶段学习的几何知识是直观几何。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不是靠严格的论证,而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根据课题的特点,主要采取让学生做实验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同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引导学生实验操作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使学生搞清了圆锥体积的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克服了几何形体计算公式教学中的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理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病。突出了教学重点。
二、学法
古人说:“授人之鱼,只供一餐所需;而给人之渔,终身受用不尽。”素质教育也要求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这节课我将指导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归纳推理、尝试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结合教法、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有:
1.多媒体课件
2.多个空心圆柱、圆锥容器
3.装有水的水桶、玉米、小麦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观察发现
1.(白板出示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 学生指出我们学过那些立体图形的体积?谁的体积我们没学过?生:圆锥的体积。师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2.学生回忆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用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想一想可将圆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那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来计算。可引导学生观察底面积和高。
(二)探究创新
这个环节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实验操作”
学生迫切希望通过实验来证实自己的猜想,所以学习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投入到实验中。
1.各学习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分别用圆锥装满水倒入圆柱中,观察要几次倒满,并把实验情况做好记录。提示思考“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2. 各学习小组拿出准备好的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 用圆柱装满水后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中每次多倒满,观察正好倒了几次。
这一步通过实验操作,既能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及语言表达能力,更能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第二步:推导公式
1.讨论: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充分交流后达成共识“圆锥的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2.圆锥的体积怎样计算?计算公式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锥=1/3 Sh
本步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并突出教学重点。
第三步:尝试解题
1.课件分别出示例1、例2。
先让学生学生认真读题,找出关键句,划出重点词。
2.放手让学生尝试独立解答例1、例2,指名学生板示解题过程,集体订正。
及时把探索到的新知应用于实践,教师从中得到教学信息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学生体验到“再创造”与“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
(四)回归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这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归纳所学知识内容、学习方法,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掌握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