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8张PPT)
第14讲 古代亚非文明与欧洲文明、
封建时代的欧洲与亚洲国家
时空定位
考点梳理
思维导图
考情分析
真题演练
1
2
3
4
5
CONTENTS
目 录
考点预测
6
考查要求 近四年广东省中考考点考查情况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 — — —
2.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 — — —
3.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 — — —
4.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 — — 选择题
2分
5.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 — — —
6.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 — 选择题 2分 —
7.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 — — —
8.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 — —
9.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 选择题 3分 — —
10.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 — — —
11.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 — 选择题 2分 —
12.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 — — —
13.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 — — —
14.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 — — —
考点1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文明:产生于 流域。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
国,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统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最大:胡夫金字塔)。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3.法老的统治:埃及的国王称为 ,被称为“神之子”。
4.文明成就: 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
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象形
太阳历
法老
金字塔
尼罗河
考点2 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是指西亚的 和 。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3.古巴比伦王国时期, 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
家。他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汉谟拉比
底格里斯河
幼发拉底河
4.《汉谟拉比法典》
(1)制定者:汉谟拉比。法典刻在一块黑色石柱上,正文共有282条。
(2)目的:维护 的权利。
(3)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 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4)影响:是留给人类的宝贵遗产,表明人类社会 源远流长。
法制传统
第一部
奴隶主贵族
考点3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 流域。
2. 王朝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孔雀
印度河
3.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后建立起严格的 制度。
(2)内容: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
(3)特点:各等级之间 分明,世代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相袭
贵贱
种姓
4.佛教
(1)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来被称为
“ ”。
(2)传播: 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备考点拨考点1—3多年未考,要稍加注意。备考时要结合地图,识记文明成果。
公元前1
释迦牟尼
考点4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政治
(1)希腊城邦
①地理环境: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②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此后进入
。
荷马时代
③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 是最大的城邦。
④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成年男性公民
斯巴达
(2)雅典的民主政治
①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
发展到高峰。
②表现:雅典公职人员从 中抽签产生。 是最高权力机构。伯里克利还建立了 。
③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 、 、 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妇女
奴隶
外邦人
津贴制度
公民大会
全体公民
奴隶制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
2.亚历山大帝国
(1)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王国兴起。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
率军东征,灭波斯帝国,历经10年征战,建立地跨
三洲的大帝国。
(2)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 ;促进了
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备考点拨要从雅典民主如何运作入手,体会雅典民主的进步性及局限
性。
东西方
灾难
欧、亚、非
亚历山大
考点5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
(1)罗马城邦兴起于台伯河畔,公元前509年, 建立,由 掌权。
(2)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 》。它是罗马法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公元前2世纪,罗马成为整个 的霸主。
地中海
十二铜表法
元老院
罗马共和国
(4)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
落。
(5)公元前49年, 控制元老院。
凯撒
2.罗马帝国
(1)公元前27年,屋大维创立元首制,建立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
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2)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备考点拨罗马经历了城邦、共和国到帝国三个发展阶段,重点关注帝国如何形成。
欧、亚、非
罗马帝国
考点6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成就
1.文学:希腊神话影响广泛,其特点是“ ”。
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 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雅典
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之一。
3.建筑
(1)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是典型代表。
(2)罗马的代表性建筑: 、引水道工程、凯旋门、万神
庙。
大竞技场
帕特农神庙
《掷铁饼者》
宙斯像
《荷马史诗》
神人同形同性
4.哲学
(1) 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组成的。
(2) 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
己”。
(3) 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对许多学科都有贡
献。
5.法学: 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十二铜表法》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德谟克利特
6.历法: 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
“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备考点拨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罗马是希腊文明的继承
者,希腊与罗马文明构成了地中海文明,要认识两者之间的联系。
儒略历
凯撒
考点7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法兰克王国
(1)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其中最为强大的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
(2)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 ,为了稳固自己的统
治,皈依了基督教,承认 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罗马教会
克洛维
2.封君与封臣
(1)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 ,接受封地的人则为 ,封臣必须 于封君、封君则须 封臣的观念日益流行开来。
(2)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 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3)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封建制度
保护
效忠
封臣
封君
3.查理曼帝国
(1)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 ”。
(2)814年,查理曼去世,强盛一时的帝国很快走向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备考点拨重点理解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
查理曼帝国
考点8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基督教的出现: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 . 地区。
2.基督教的发展:313年,罗马皇帝承认基督教具有合法地位。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 。
罗马国教
巴勒斯坦
3.基督教的作用:在整个中古时期,基督教尤其是天主教对西欧政
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深远重大,近代西欧出现的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无不与 有关。
备考点拨基督教的影响是两方面的,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的一
面。
基督教
考点9 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西欧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庄园
(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一个独立的 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 ;土地分为领主的
“ ”和佃户的“份地”。
自营地
佃户
自给自足
2.庄园法庭
(1)权利:庄园具有 ,设有庄园法庭。
(2)作用:起着维护庄园 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
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备考点拨要能理解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及庄园法庭的作用。
公共秩序
司法权
考点10 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 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 . 和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
武力斗争
金钱赎买
10世纪
2.城市居民
(1)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
,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 逐渐形成。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成为早期的 。
备考点拨理解“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的含义,重点关注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的相关内容。
资产阶级
市民阶层
一年零一天
考点11 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
2.中世纪欧洲大学的代表:巴黎大学、牛津大学。
3.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 特权、 特权、教育自主权。
司法
免赋税
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
4.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学完之后学习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 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 和 的要求。
备考点拨能够通过大学的课程设置理解大学的作用。
社会发展
经济
基督教会
考点12 知道《查士丁尼法典》,初步了解拜占庭帝国的历史地位
1.《查士丁尼法典》
(1)527年,查士丁尼继任为东罗马帝国皇帝。为了稳固帝国的
、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编成 。
(2)《罗马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3)《罗马民法大全》仍然承认 ,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
的地位。《罗马民法大全》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4)地位:《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 的基础。
欧洲民法
奴隶
奴隶制
《查士丁尼法典》
社会秩序
2.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3.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 ,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的西欧 提供了精神营养。
备考点拨《罗马民法大全》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其基本内容要有适当了解。
文艺复兴
兼收并蓄
考点13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大化改新
(1)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从 年开始,日本仿效
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 ”。
大化改新
唐朝
646
(2)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 为中心的
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
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颁给公民,六年一颁,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
。
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
天皇
2.幕府
12世纪时,日本进入长达700年的 时期。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种 的摆设, 实际上把持着国家大权。武士集团长期的统治,形成 精神。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备考点拨将遣唐使与大化改新联系起来,并适当与明治维新作对比和联系。
武士道
幕府将军
礼仪性
幕府统治
考点14 了解伊斯兰教的传播,初步认识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伊斯兰教的传播
(1)伊斯兰教的创立: 阐述了独尊真主“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了 教。
(2)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城传教,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
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 (政教合一的国家雏形)。此后,穆罕默德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3)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版图横跨 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帝国灭
亡。
亚、欧、非
穆斯林公社
伊斯兰
穆罕默德
2.阿拉伯帝国在文化上的贡献
(1)阿拉伯帝国繁荣时期,哈里发重视知识,在巴格达设立“智慧
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2)数学: 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完整的代数学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3)医学:阿拉伯人所著的 和 两部
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文学:脍炙人口的 ,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
《天方夜谭》
《医典》
《医学集成》
阿拉伯数字
(5)沟通东西方文化: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备考点拨重点关注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古代亚非文明与欧
洲文明、封建时代
的欧洲与亚洲国家
1.(2018·广东)有学者指出,《马可·波罗行纪》是一部中世纪传递以香料贸易相关新闻为核心,辅以东方世界各种奇闻趣事的“新闻书”,成为当时人们获得跨地域消息的媒介。这位学者认为( )
A.威尼斯是当时世界新闻中心
B.该游记起到了新闻传播媒介的作用
C.马可·波罗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D.该游记直接服务于欧洲的殖民扩张
B
2.(2019·广东)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为领主提供衣物、鞋帽等。庄园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B.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具有地方管理功能 D.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A
3.(2020·广东)在古希腊神话中,神的动机和行为与人类别无二致,只是他们比现实中的人更为俊美健硕或性感魅惑。这说明古希腊神话
( )
A.是商品经济发达的结果 B.迷信色彩十分浓厚
C.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特征 D.是民主政治的产物
C
4.(2020·广东)中世纪欧洲大学可以主办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并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甚至享有赋税、司法等方面的特权。这说明中世纪欧洲大学( )
A.具备政府管理职能 B.享有充分言论自由
C.受到世俗权力支配 D.拥有较大的自治权
D
5.(2021·广东)亚历山大攻下埃及后,接受“埃及的法老”“阿蒙神之子”等称号;征服波斯后,他则以波斯帝国的继承者自居。亚历山大旨在( )
A.推行神人同形同性的理念
B.获得更为广泛的统治基础
C.提升马其顿军队的战斗力
D.挑起被征服地区内部矛盾
B
世界古代史考点有14个,分值少(约5%),题量一般为选择题1~2题,非选择题个别材料会涉及世界古代史内容。复习世界古代史要注意几个基本观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文明均有其独特的贡献、人类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年来,中考命题多集中在对人类文明有重大影响的大事件,对宗教内容很少涉及,稍微了解即可。
1.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埃及考古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据此可知( )
A.历史往往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D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伤害同等地位的自由民的眼睛必须遭受同样损害;但如果损害无公民权的自由民的眼睛,则只需赔偿少量的钱财。这说明该法典具有( )
A.公平性 B.等级性 C.随意性 D.民主性
B
3.“我们终年劳作,不得休息,我们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你们。而你们却不让我们共享国家权利,连我们的孩子与你们通婚都是违法的。” “我们”属于( )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C
4.古希腊的天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巴比伦,同时也受到古埃及的影响,如古希腊天文学奠基人泰勒斯精心研究古埃及、古巴比伦人的数学和天文学后,预测出了日食和月食的发生时间。这些史实意在强调
( )
A.古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埃及是最古老的文明
C.文明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D.天文历法关乎农业生产
C
5.有学者认为,在伯里克利以前,雅典的政客们主要依靠政治盟友或政治小集团的合作来取得公民大会的多数票。但从伯里克利开始,政客们改变了以往的做法,直接面向民众,或巧言令色,说服他们,或向他们妥协,满足其愿望,以换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说明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 )
A.相比之前有所倒退 B.更加体现了民众的诉求
C.完全被政客们操纵 D.统一了政客和民众利益
D
C
A.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B.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C.利用不同类型史料进行互证能形成更具说服力的解释
D.文学作品中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记录准确可信
6.罗马法学家吉拉尔力证《十二(铜)表法》的真实性。他从三个维度表明《十二(铜)表法》并非虚构。吉拉尔的撰述过程表明( )
历史 罗马古典作家的著作中多有《十二(铜)表法》的记载,且常引用其律文
法律 《十二(铜)表法》的内容适合于公元前5世纪的农村公社解体后的自然经济社会,而不适合于公元前2世纪末手工业和商业已有了相当发展的罗马共和国时代
语言学 《十二(铜)表法》条文所用的文字,都是当时的古拉丁文,和公元前2世纪以前所习用的拉丁文体裁大不相同
7.西欧庄园化初期,社会动荡不安,商贸旅途中盗匪横行。在国王修筑的城堡里,聚集着大批的商人和手工工匠,一些边防要塞上的城堡也会随时向进入王国的商人提供庇护。这表明这一时期西欧( )
A.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王权的衰落
B.王权压制着天主教教会的教权
C.王权对商业采取一定的保护政策
D.王权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C
8.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这反映出中国东汉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经济自给自足
C.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B
9.9世纪西欧封臣的效忠誓词是:“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绝无违背。”由此可知,封君与封臣之间( )
A.有森严的等级界限 B.有强烈的契约意识
C.有绝对的隶属关系 D.以土地为双方纽带
B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西欧人对希腊知识已缺乏直接的了解,甚至长期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穆斯林这一学术成就在西欧准备重新恢复他们的研究之前,起到了保存希腊古典著作的作用。”作者旨在说明( )
A.古希腊文化的繁荣 B.阿拉伯翻译运动的影响
C.中世纪大学的作用 D.《天方夜谭》影响巨大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