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课件(21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复习课件(21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7 12:35: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14、明朝的统治
1、建立:1368年,朱元璋称帝(明太祖),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
2、明朝皇权的强化 内容 地方 ①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②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王室
中央 ①行政:废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
②军事:设五军都督府
③特务机构:朱元璋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合成“厂卫”制度
影响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14、明朝的统治
3、科举考试的变化
1、背景:
2、变化:
(1)命题:
(2)答题:
(3)文体:
3、影响:
明提倡尊孔崇儒
“四书”“五经”
朱熹的《四书集注》
八股文
禁锢思想,摧残人才
4、明朝的经济:
①农业:引进原产于美洲的新作物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②手工业:苏州是明代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青花瓷)。
③商业: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北京、南京;商帮出现(安徽的徽商、山西的晋商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时间
出发地
目的
概况
特点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影响
1405---1433年
南京刘家港
郑和7次下西洋,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时间长、规模大、次数多、航行范围广
①宣扬明朝的国威;②换西洋奇珍
①增进了……②开创了……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成功地原因:
①明朝国力的强盛
②明成祖的大力支持
③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④郑和个人的能力和品质
15、明朝的对外关系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出现:元末明初;倭患严重:明朝中期。(时间)
2、原因:国力减弱,海防松懈;
3、表现:沿海各地遭到破坏
4、戚继光抗倭功绩:台州九战九捷,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5、性质:一场反侵略战争
6、评价戚继光: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v1553年,葡萄牙攫取了在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
(2)农业、手工业著作:《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业著作:《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4)明长城起止: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5)明朝最著名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有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
(6)书画艺术:书法——董其昌; 绘画——徐渭
(7)戏剧:汤显祖的《牡丹亭》(明朝后期),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8)明末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16、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7、明朝的灭亡
1、李自成起义原因:
①根本原因: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②直接原因:陕北大旱,政府崔征如故。
根本原因:明朝政治腐败;
根本原因:陕北大旱
提出“均田免赋”口号
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4月
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年。
陕北起义
进军河南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① ② ③ ④
1616年
1635年
1636年
1644 年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史称后金
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
1636年皇太极改金为清
④1644年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李自成起义失败(顺治)
17、明朝的灭亡
18、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西北地区
西藏地区
东北地区
台湾
①康熙平定准噶尔叛乱;②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设伊犁将军
①顺治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康熙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③1727年设驻藏大臣(雍正);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雅克萨之战,1689年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
①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②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③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郑成功曾说过“台湾一向属于中国”,你能运用你所学知识佐证一下吗?
三国时期
隋朝
元朝
1662年
1684年
1885年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隋炀帝三次派人到达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理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一个行省
请用历史史实说明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唐朝
元朝
清朝
①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②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③唐穆宗时,立唐蕃会盟碑,合同为一家。
元朝时设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①顺治赐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②康熙赐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③1727年设驻藏大臣;
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确立金瓶掣签制度。
我国历代王朝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西 域 都 护
安 西 都 护 府
北 庭 都 元 帅 府
北 庭 都 护 府
伊 犁 将 军
西汉
唐朝
元朝
清朝
19、清朝前期社会会经济的发展
农业 原因 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表现 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大力兴修水利;
③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④经济作物加大种植
影响 ①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繁荣;②推动手工业与商业发展
手工业 ①传统手工业有很大发展;②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
商业 ①交通便利,商业往来频繁;②商业兴盛,形成商业网;③商业城镇繁荣;④大型商帮的兴起
人口增长
明朝1亿多
康熙时1.5亿
乾隆末年3亿
人地矛盾
破坏自然
社会压力
康乾盛世
19、清朝前期社会会经济的发展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
(1)设立:雍正年间
(2)成员: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
(3)作用: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4)地位: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5)影响: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努尔哈赤(清初)
康熙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
满洲贵族组成,决定军国大事。
南书房
草拟谕旨,处理奏章。
军机处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乾隆
撤销议政王大臣
×
实质:君主专制的强化
2、 文化专制 目的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措施 (1)大兴文字狱(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2)实行文化专制政策:
①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
②开展禁书、毁书活动
影响 (1)造成社会恐怖,摧残许多人才;
(2)禁锢思想言论,阻碍思想学术进步。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社会会矛盾:
①官场腐败
②军纪败坏
③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贫富分化




广州
顺治时期
在台湾建制后
乾隆二十二年
(1757年)
“禁海令”
四口通商(宁波、漳州等地)
一口通商
(只限广州一处)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闭关锁关的原因:
(1)经济(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具有稳定性;
(2)思想: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3)政治: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侵犯,又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21、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红楼梦》 作者 曹雪芹(前80回)、高鹗(后40回)
内容 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地位 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京剧 形成 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后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特点 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地位 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