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与妻书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与妻书 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21:2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教学重难点:
1、林觉民形象分析。
2、理解林觉民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并将二者进行统一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多媒体技术和启发引导相结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二、授新
(一)背景简述: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名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二)林觉民与《与妻书》简介:
林觉民,1887年出生于福建闽县。清代末期封建朝廷昏聩无能,帝国主义列强一步步瓜分中国。1907年,在日本留学的林觉民接受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加入同盟会,主张推翻帝制,拯救国家于危难。1911年3月26日。在准备参加广州起义的前夕,他给妻子写了这封信。4月27日。广州起义失败,林觉民英勇牺牲,年仅24岁,遗体葬在广州黄花岗。《与妻书》这封信100年来,感动了无数读者。
《与妻书》是林觉民于起义前三天,在香港滨江楼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书。陈意映读罢,当场昏厥,两年后抑郁而死。长子伯新(依新)不幸夭折,《与妻书》手稿由次子仲新献出,现存福建省博物馆。
(三)自由朗读课文。
(四)学习活动:
小组合作交流,抓住关键字词句,疏通文章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朗读形式可以多样化,指名读,男女生分段齐读,全班齐读等)全文,体味林觉民内心复杂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授新
(一)学习活动:
这是一封与妻子的诀别书,有人说从中可以读出林觉民的刚性与柔情,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1、刚性:即林觉民的英雄气概。
文本体现: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吾牺牲百死而不辞。
“刚性”的具体内涵:舍生取义 为国捐躯 大公无私 视死如归
补充阅读资料,进一步感受林觉民的英雄形象。
2、柔情:即林觉民的儿女情长
文本体现:
意映卿卿如晤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吾至爱汝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
临终三忆:“如忆否”——讨论夫妻谁先死的问题
“回忆” ——回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又回忆”——回忆两次回家的情景
有三个回忆。一是讨论谁先死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 但是没想到。我还是死在你的前面,让你承担悲痛,一直倾诉,我是至爱你的,是不忍舍汝而去的。第2次回忆,“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这是林觉民和妻子说,是我们的地方。“入”“穿”“过”“又”,一点点描述一点点回忆,仿佛就在眼前。想到冬天月圆的场景,窗外疏梅筛月,并肩携手,的的确确,“何事不语?何情不诉?”舒朗的画面、美好的时光,是自情、自信的流露,传递了自己的爱汝之心。最后回忆两次回家的情景。林觉民新婚尚未满月,一次逃家复归,妻子说“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但是,“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15,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妻子有身孕,担心妻子禁不住悲伤,不能告诉妻子,“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为什么?会回忆这几个片段?是抱定必死决心的林觉民再告诉妻子,“吾至爱汝”“吾真真不能忘汝也”,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也是生离死别之际向妻子表白的深情挚爱。
临终三愿:
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哭相和
平日不信有鬼,今望其真有
望有心电感应为实
“柔情”具体内涵:满腔爱意 情不能已 情真意切 留恋不舍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充”是扩充的意思,我爱你的这份心扩充扩展到天下所有的人,帮助天下的人,能够爱其所爱。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一种情怀、一份担当,希望妻子能够“体吾此心”。“体”是体察, 也是接纳。“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这是小爱。到大爱,把爱你的这份心扩充到天下人,帮助天下人能能够爱其所爱。只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才有小家的幸福。小爱和大爱。是矛盾, 又是统一,这是妻子难以理解的,也是林觉民向妻子反复解说的。因为“吾至爱汝”所以“忍舍汝而死”。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人,乐于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抒情与说理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吾至爱汝”与“吾忍舍汝而死”,看起来是矛盾,林觉民解决情与理的选择,这封信围绕这一矛盾展开了抒情演绎。第2段第1句话。就做了解释:“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看起来矛盾,实际上,正因为是至爱,所以才“舍汝而勇于就死”,把抒情和严言理结合起来。因为“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但是遇到的情况是“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这是今日之中国,是林觉民这一代年轻人面临的现实。作为这一代年轻人的代表,告诉妻子自己受到儒家思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影响。
“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充”是扩充的意思,我爱你的这份心扩充扩展到天下所有的人,帮助天下的人,能够爱其所爱。这里体现的是一种一种情怀、一份担当,希望妻子能够“体吾此心”。“体”是体察, 也是接纳。“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 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这是小爱。到大爱,把爱你的这份心扩充到天下人,帮助天下人能能够爱其所爱。只有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才有小家的幸福。小爱和大爱。是矛盾, 又是统一,这是妻子难以理解的,也是林觉民向妻子反复解说的。因为“吾至爱汝”所以“忍舍汝而死”。为了国家,为了天下人,乐于牺牲自己,为天下人谋永福,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里的抒情与说理结合起来,感人至深。
3、补充阅读鲁迅《答客诮》,感悟并理解林觉民的艰难抉择。
4、由李商隐“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引出对陈意映的介绍,体会陈意映的深情(可以播放齐豫演唱的《觉(遥寄林觉民)》)。引导学生思考“英雄”的取舍对其亲人的冲击,在小家与大义不能兼顾的冲突中进一步体会“英雄”的伟大。
陈意映:林觉民在广州英勇就义后,其妻陈意映悲痛欲绝,曾萌生自杀念头,追随林觉民而去。后经林觉民父母双双跪在面前,恳请陈意映念在家中尚有五岁幼儿(林依新),需要母亲照料,腹中还有一子,断绝自杀念头,她才愿意活下去。林觉民死去不足一个月,悲伤过度的陈意映早产,生下遗腹子林仲新。一年后,终因思念林觉民过度,郁郁寡欢而病死,年仅22岁。
总结:云中锦书来,尺牍传心声。《与妻书》是家书,是情书,也是遗书。是一曲爱情的颂歌,更是一首正气歌。林觉民在牺牲前给妻子的绝笔书表现了儿女之情的缠绵细腻,也表现了革命豪情的激昂慷慨。这世上的感情本就不尽人意,天下爱而不得,不想分开却又被迫分开的人不计其数。何其有幸,茫茫人海中遇见,却又因不和平的时代而离开。周总理对妻子说:我这一生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唯有你,我希望有来生。《与妻书》,20世纪最伟大的情书,当之无愧!
作业:
这封“最难忘的革命家书”,文字优美瑰丽,情感悲抑郁结,妻子读后心如刀绞,几欲赴死;儿子林仲新读后奋发图强,承父伟志;千百万革命者读后前赴后继,以身报国;新时代的中学生读后长风破浪,直挂云帆……生活中有无数个“你”读过这封家书,“你”是谁?“你”最想对林觉民说什么?请用书信的形式表达“你”的内心所想,300字左右。
范文展示: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