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21:46: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齐桓晋文之事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
(2)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
(3)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二、教学重点
  学习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课文。体味并分析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
四、教学流程
导入
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产生过驰骋其想像、自由其意识、生发其学说、论辩其观念的诸子百家。孟子,以其思想的博大、政治的精通、现实精神的坚强和滔滔的雄辩口才,雄居“亚圣”之位,使儒学得以发展,“孔孟之道”不仅成为儒学的代名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旗帜。他的散文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
二、作者及作品介绍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的门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仁”的学说, 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2、《孟子》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篇又都分为上、下。作为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重要取材依据。
三、 孟子与齐宣王的论战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又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扩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一次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了,这就是本文所述故事的背景。
教学过程
任务一:整体感知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文意,并思考孟子和齐宣王这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结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
1、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孟子说服齐宣王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明确:保民而王
3、 明确课文的层次:
第一部分(1-4节),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
第二部分(5-34节),分析为什么实行“王道”。
第一层(5-20节),分析实行“王道”的可能性;
第二层(21-34节),分析实行“王道”的必要性。  
第三部分(35节),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任务二:疏通文意
任务三:探究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技巧。
虽然孟子说过“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但从《齐桓晋文之事》这篇文章来看,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能够将不以为然的齐宣王游说到心悦诚服,这得益于孟子高超的论证技巧。那么他使用了哪些论证技巧呢
(一) 搭台阶,转换话题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用善意的谎言婉言回避宣王的问题,并顺其语势,弃异求同,既保全了宣王的面子,又将话题转到比霸道更高层次“王道”。
孟子为何撒谎“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其一,孔子的大一统和尊王攘夷政治理想。孔子基于所处的时代,称道管仲桓文之徒是在于维护诸夏之团结与中国之稳定。
其二,孟子的拨乱反正政治理想。孟子的时代,诸侯纷纷称王,而周天子的力量已经微不足道。当时各诸侯王向往桓文称霸,想的已不是团结诸夏,维护中国的“王道”,而是攻城掠地,扩大自己的地盘,致使征战连绵,民不聊生。齐宣王也想以武力服人称霸天下。而孟子周游列国则为推行“王道”——崇尚和推行仁政,以德服人,使天下人民心悦诚服地归顺。所以孟子不但不称道桓文、管晏之徒,甚至以相提并论为可耻。
因此,孔孟谈“齐桓、晋文事”时,也是采用“拿来主义”,只取符合儒家“王道仁政”的精华,剔出“霸道”的糟粕。
(二) 赞不忍,获取信任
孟子从日常生活人手,投其所好。欲擒故纵,机警巧妙地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吾不忍其毅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以小见大,由近及远。他感慨地说以羊易牛不是吝啬,而是最可宝贵的仁慈心肠。这正是宣王人性的闪光点。这种不忍之心就是仁心,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孟子一番知痛知热的辩解和高度的评价,使好大喜功的齐宣王充分相信,从而放松了戒心,化解了敌意,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为说服齐宣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部分孟子挖掘了齐宣王身上具备的行王道的潜质——仁心。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仁,心之德,爱之理也。”儒家讲爱,不同于佛教讲的慈悲、墨家的兼爱、基督教的博爱,而是一种有等差的爱,分别是亲亲、仁民、爱物。《孟子集注》卷十三第四十六章讲“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朱熹的解释物是“禽兽草木”,爱是“取之有时,用之有节”。意思就是,君子对于禽兽草木这样人类以外的动植物,只是遵照生物的生长时令,有节制地取用,并不需要像对待人一样对待它们。人的本能是最爱自己的亲人,其次是其他人类,再其次是动植物。齐王能够表现出对牛对动物的爱,这一种爱就是爱物,爱物的心是可以上升为仁心的,一个爱物的人是可以成长为仁民之人的。所以孟子说“是心足以王矣”,有这仁心,你就可以治理好天下了。但是这种成长是要修炼的,齐宣王就不能算是一个仁君,因为他“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你的恩惠可以施加给禽兽,却不能给百姓恩惠,能有对物的爱却没有对百姓的仁。齐宣王肯定亲亲,如今又做到了爱物,那么只要在做到仁民,就算仁君了。
(三) 立信心,推恩可为
孟子用“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去说明“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这是类比论证。
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孟子用“挟泰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形象对比,说明了推行仁政不过是举手之劳,简单易行。
实行王道对王来说是非常容易的事,因为王有“不忍之心”。只要将这种“不忍之心”从牛羊身上推及百姓身上就可以了。用文中的话说就是“推恩”。
“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已及人;而“推思”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如,以“见舆薪”“举一羽”比喻保民,以此来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又如,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能”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行的事,来解释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
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
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如: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不能”与“不为”的分别,从而指出齐宣王不行仁政,实“不为”而非“不能”。
孟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除了宣王心中的疑惑,打消了他畏难的情绪,激起了他干一番事业的雄心,使宣王不再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条件不够。
(四) 警危害,霸道有灾
用“缘木求鱼”的故事,使用比喻说理的方法,形象地揭示了霸道的不可行。
用“邹与楚战”的战例,类比论证,说明了小不可敌大、寡不可故众、弱不可敌强的道理。
如果不改弦更张,“后必有灾”,言下之意,亡家亡国,多么可怕!同样是统一天下,选择“霸道” 无路可走,而选择“王道”呢?
(五) 绘蓝图,王道可期
“仕者……”“耕者……”“商贾……”“行旅……”
在堵死宣王退路,使他不再徘徊于“王道”与“霸道”之间后,孟子又描绘了一幅发政施仁后的美好社会图景: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这样的美好图景当然具有诱惑力。齐宣王最后说:“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六)明措施,制民之产
孟子不仅仅向齐宣王灌输仁政,更是直言相告,向他阐述了发政施仁保民而王的主要措施。其核心是两点:第一点是“制民之产”,使百姓有衣有食;第二点是“谨庠序之教”,使百姓懂得礼义。分别对应“恒产”和“恒心”。而使百姓有“恒产”是前提,也是“民本思想”的核心,即以民为贵,爱惜民力,发展民生。
明君良民,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生活富足,教育发展,民风淳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主义的尧舜大同气息。多么诱人的前景啊,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为之努力奋斗?到此,孟子已经彻底说服了齐宣王,达到了宣扬自己政治主张的目的。
总结
纵观全文,孟子犹如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军事家、外交家,他审时度势,坚持攻心为上的原则,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使齐宜王倾耳恭听了儒家“保民而王”的仁政学说,这是高妙的劝说艺术的胜利。
任务四:齐宣王最终会接受孟子提出的“王道”思想吗 为什么
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孟子勾画出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个别君王可能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也对他的思想主张表示叹服,但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思想主张更适用于太平盛世时期的国家建设,而不适用于天下分崩离析、战乱频仍的战国时代,他的政治思想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因此必然无法实现。
但是,孟子思想中以民为贵、保民而王、爱惜民力 、发展民生的主张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辉,具有巨大的进步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值得称颂的,也成为一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其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
任务五:字词整理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