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1_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期末复习卷 (五)(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1_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期末复习卷 (五)(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5-27 14:4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六年级数学下册小升初期末复习卷 (五)含答案
一、填空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过一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最多可以画( )条直线。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与平行线垂直的线段,这些垂直线段的长度( )。
4.如图,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 ),面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一个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就会得到一个( )体。
6.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50°,它的一个底角是( )。
7.在长方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圆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有( )条;对称轴最少的是( ),有( )条。
二、选择题
1.至少用( )个同样的大小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8 C.16
2.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1∶2,这个三角形是( )三角形。
A.直角 B.钝角 C.锐角
3.从8个棱长为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大正方体中拿走一个小正方体,如图所示,这时它的表面积是( )cm2。
A.18 B.21 C.24
4.9:3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角是( )。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平角
5.一个梯形中最多有( )个直角。
A.4 B.2 C.1
6.如下图所示,把一个大三角形沿虚线剪成两个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
A.90° B.180° C.360°
7.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是( )。
A.不相等 B.相等 C.不一定相等
8.下面四组图形中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不相等的是( )。
A. B.
C. D.
三、判断题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cm,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
3.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4.两条不相交的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
5.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没变。( )
四、图形计算
1.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1) (2)
2.求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只求体积)
(1) (2)

(3) (4)

五、解答题
1.一个长方体沙坑长6米,宽是长的,深是长的,每立方米的沙约重1400千克,这个沙坑能装多少吨沙?
2.下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圆的周长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3.直角梯形ABCD的上底是18厘米,下底是27厘米,高是24厘米(如图)。请你过梯形的某一个顶点画两条直线,把这个梯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三部分(要求写出解答过程,画出示意图,图中的有关线段要标明长度)。
4.如图叫“科克雪花”,它是瑞典科学家科克在1904年受雪花形状的启发而创造的。它的画法是这样的:
第一步,如图1,画出一个正三角形
第二步,如图2,把这个正三角形的每条边三等分,以居中的一段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
第三步,如图3,把居中的一段擦除。
如果继续上面的步骤,重复几次就得到了“科克雪花”。
(1)假如图1正三角形的边长为10厘米,那么图3的周长是( )厘米。
(2)假如图1正三角形的周长为n,请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图4的周长。
参考答案
一、
1.6 12 8
2.无数 一
3.无数 都相等
4. 不变 变小
5.圆锥
6.65°
7.圆 无数 长方形 2
二、
1.B
2.A
3.C
4.B
5.B
6.B
7.C
8.D
三、
1.×
2.×
3.×
4.×
5.×
四、
1.(1)
=78.5-28.26
=50.24(平方厘米);
(2)
=8÷2
=4(平方厘米)
2.(1)3×3×6=54(cm ) 3×3×3=27(cm )
(2)(5×6+6×12+12×5)×2=324(dm ) 5×6×12=360(dm )
(3)3.14×4×8+3.14×() ×2=125.6(dm ) 3.14×() ×8=100.48(dm )
(4)3.14×5 ×6×=157(cm )
五、
1.20.16吨
6×(6×)×(6×)×1400=20160(千克) 20160千克=20.16吨
2.
=8÷2
=4(分米);
=50.24×
=37.68(平方分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3.把直角梯形分成三部分后每部分的面积是[(18+27)×24]÷2÷3=180(平方厘米).(如下图)
那么,在CD上截取CE=20厘米,在AD上截取AF=15厘米.联结BE,BF,就可以把这个梯形平均分成三部分.这时
=×20×18=180(平方厘米),
=×15×24=180(平方厘米),
=×(27+18)×24-180-180=180(平方厘米).
4.(1)10×3×(1+)×(1+)
=30××
=(厘米)
图3的周长是厘米。
(2)根据边长的变化规律,
第二次变化后的图4周长为:
n×(1+)×(1+)×(1+)
=n×××
=n×
=n×
答:图4的周长为n。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