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祝 福第一课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祝 福第一课时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6 22: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我翻开 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中的“吃人”是象征性的,带着很强的抽象性,而不是感性形象,作品中的“吃人”是狂人的错觉、误解。从艺术上来说,这篇小说的主题并没有完成,思想的宣泄和形象的构成之间还有比较大的距离。那么,什么样的小说才算是完成了“吃人”的主题呢?答案就在先生六年后创作的《祝福》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经典作品。
祝 福
鲁迅
作者简介

情节梳理

形象分析

目录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专集。
【作者简介】
【情节梳理】
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并梳理故事情节。
小说写了祥林嫂半生的不幸遭遇。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鲁家被逐,沦为乞丐
倒叙
【情节梳理】
阅读全文,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并梳理故事情节。
倒叙
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来叙述,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并不是把整个事件全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
作用:产生悬念,引人入胜;让读者更关注过程,挖掘造成结果的各种因素。
结合课文,说说祥林嫂有哪些特点。
【形象分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想依靠自己的努力劳动生存。
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
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全是一人担当。然而她反满足……
随着祥林嫂生活状态的改变,小说写出了她的形象变化,请找出来并赏析。
祥林嫂的形象变化
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
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抬起她没有神采的眼睛来。
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
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讲她自己日夜不忘的故事。
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
两眼上便都围着大黑圈。
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总惴惴的……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
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鲁迅
找眼睛 析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
讲阿毛的故事——
捐 门槛——
不让祝福——
行 乞——
问有无灵魂——
顺着眼
安分
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直着眼
分外有神
失神、窈陷
眼珠间或一轮
忽然发光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燃起一丝希望
鲁迅以冷峻的笔法白描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并体现在外表上的。祥林嫂是先精神死亡,再肉体死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