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是(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要求少数民族必须使用汉字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分)进入21世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是( )
A.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民主改革的胜利完成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3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
歌手 民族 歌手 民族
阿里郎组合 朝鲜族 布仁巴雅尔 蒙古族
乌兰图雅 蒙古族 阿朵 土家族
降央卓玛 藏族 彝人制造 彝族
A.保障了少数民族的高度自治
B.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C.促进了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
4.(3分)在实行资金援疆基础上,2013年3月宁波市又启动了智力援疆项目。这些做法体现了( )
①同步富裕原则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人才强国战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3分)“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岗,盼望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各族儿女欢聚一堂……”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所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B.加强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C.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D.彻底消除西藏和东部地区之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6.(3分)邓小平曾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以上这段话意在强调香港的回归是由于( )
A.领导人的作用 B.综合国力的提升
C.“一国两制”的提出 D.人民的期盼
7.(3分)“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政策保障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一国两制” D.求同存异
8.(3分)澳门回归祖国后,由于澳门与葡萄牙的历史联系,葡萄牙与欧盟、北约和美国的良好关系成为中国进一步发展同欧盟、北约和美国关系的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近年来,中国与葡萄牙和世界的关系在不断发展。材料反映了澳门回归( )
A.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耻辱
B.促进了澳门地区的持续稳定繁荣
C.有力推动了中国外交的发展
D.为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
9.(3分)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于( )
A.“一国两制”政策的推出
B.国际局势总体趋向缓和
C.内地大力支持香港的发展
D.香港地区保持稳定繁荣
10.(3分)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如图是某学生绘制的,方框中应填的内容是( )
A.和平共处 B.国共合作 C.一国两制 D.独立自主
11.(3分)台湾著名作家余光中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目前,我国解决“乡愁”的基本方针是( )
A.不放弃使用武力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由台湾人民“公投”
12.(3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两岸关系日益密切。回顾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开始于( )
A.人民解放军停止对金门、马祖的炮击
B.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
C.海基会和海协会成立
D.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
13.(3分)2017 年 5 月 20 日,吴敦义当选新一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在记者会上,他表示,应尊重“九二共识”。材料中的“九二共识”是指海峡两岸“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和坚持( )
A.一国两制 B.两岸三通
C.和平统一方针 D.一个中国原则
14.(3分)邓小平在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
A.一国两制 B.和平谈判 C.对等协商 D.一个中国
15.(3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问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民族团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新时代加强民族团结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为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材料三:2006年7月,青藏铁路全线开通,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公路、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
(3)结合所学,说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采取的措施。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香港岛是通过什么条约被割让的?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多少年?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香港回归后实行什么社会制度?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与“收回”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早日结束海峡两岸的对峙局面,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根据时局和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对台政策,两岸关系经历了敌对一一缓和一一和平发展的艰难历程,也与新中国一道同呼吸共命运经受了历史的考验。
材料二: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烩面,习近平指出:“两岸双方典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关系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
(1)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20世纪90年代,随着海峡两岸交流的日益密切,两岸分别成立并授权哪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2年,这两个团体达成共识(即“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出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把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措施有利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是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③要求少数民族必须使用汉字说法不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内容以及意义的相关史实。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史实。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解答】20世纪90年代,为促进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党和政府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故进入21世纪,我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相关史实。
3.【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解答】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区域自治制度,目前已建立5个省级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些民族自治区域分别聚居着维吾尔族、藏族、蒙古族、回族、壮族等很多兄弟民族。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据题干“著名少数民族歌手简表”及所学知识可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艺术殿堂中获得认可,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繁荣。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
4.【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由材料中的“资金援疆”可知,这是从经济方面对新疆的援助,目的是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由此判断①错误,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允许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有先富有后富之差别,②正确。由材料中的“智力援疆”可知,这是从文化方面对新疆的援助,目标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为少数民族培养人才。无论“资金援疆”还是“智力援疆”都是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指导下实施的。
故选:D。
【点评】识记新中国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
5.【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青藏铁路的相关史实。理解青藏铁路的意义。
【解答】材料中“神奇的天路”指的是青藏铁路。改革开放后,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地区的扶持与建设力度,其中的重大成就是青藏铁路建成。在青藏铁路修成以前,进出西藏的物资主要依赖为公路为主体的运输通道。公路运输能力有限,周期长,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西藏的经济发展和开放搞活。青藏铁路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给西藏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康,被高原人民亲切地称为“吉祥的天路”。ABC正确;D中的“彻底消除”绝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藏铁路的相关史实。
6.【分析】本题考查香港回归。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解答】由“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以看出,香港的回归是由于中国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成为了一个有力量的国家,值得信任的国家。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香港回归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7.【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立足材料结合所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依据所学,“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反映的是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澳门回归是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以一国两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8.【分析】本题考查澳门回归的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
【解答】材料主要表述因澳门与葡萄牙的历史联系,而葡萄牙与欧盟、北约和美国有良好的关系,所以澳门回归后,中国利用澳门﹣葡萄牙﹣欧盟、北约、美国这一良好的关系,推动外交发展。A、B、D选项都是澳门回归的影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祖国统一的内容。
9.【分析】本题考查一国两制构想,解答的关键信息是“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外出,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
【解答】根据题干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在于香港地区保持稳定繁荣。香港回归后,在“一国两制”的保障下,保持了稳定与繁荣的局面,它对全球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国两制构想,考查了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调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相关史实。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
【解答】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也是两岸关系新发展的重要指导和借鉴。据思维导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方框中应填的是“一国两制”。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
11.【分析】本题考查台湾问题。识记我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解答】“乡愁”是指海峡两岸尚未统一。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后,又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缓和海峡两岸关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故选:B。
【点评】掌握海峡两岸基本方针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培养学生记忆能力。
12.【分析】本题考查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标志是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38年的隔绝关系终于被打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知识。
13.【分析】本题考查“九二共识”内容。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
【解答】九二共识是指1992年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共识,各自以口头表述的方式表明“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九二共识”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九二共识”提出的背景、内容与影响。
14.【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
【解答】由材料“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可知,材料强调的是“仍是一个统一的中国”,这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一个中国。
故选:D。
【点评】除了识记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外,还应记住“一国两制”的相关知识。
15.【分析】该题考查台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故选:B。
【点评】识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是“一个中国”。
二、非选择题
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知识点。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据材料,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把党和国家的总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特点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3)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而采取的措施如: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故答案为: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家的统一领导。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一五”计划期间,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民族区域自治、西藏和平解放、一五计划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史实。
1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京条约》、“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香港问题的相关史实。
【解答】(1)据所学知识可知,香港岛是通过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被割让的。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在南京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7﹣1842=155年,它被英国殖民者强占了155年。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指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香港回归后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形成了鲜明对比,第一幅图反映的是签订条约割让香港岛的情景,第二幅图反映的是收回香港的情景,“割让”的原因是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收回”的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
故答案为:
(1)条约:《南京条约》。时间:155年。
(2)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主体部分(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制度:资本主义制度。
(3)割让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综合国力衰弱;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收回原因:中国综合国力增强,人民渴望统一,中央领导决策正确。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南京条约》、“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的相关史实。
18.【分析】本题以两则材料为依托,考查“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党和政府在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11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问题进行商谈,两会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达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九二共识”是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的共识,它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其核心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考查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能力。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如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
故答案为: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海协会、海基会;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3)加强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等。(提出点可行性建议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祖国统一大业的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