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感受音乐
教学目标:
用心感受音乐,大胆、自由地表达音乐带给自己的感受。
充分运用多媒体从各个方面、多种形式将音乐与绘画紧密结合起来。
在感受音乐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语言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创作美术作品,培养学生创造视觉符号的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内容。本课主要内容是听音乐,感受音乐,通过联想寻找音乐中美术的造型元素,利用美术与音乐的相通性(通感)进行美术创作,新课标要求本学段要培养学生初步认识形、色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他们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情分析:
要求把听到的声音画出来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用绘画的形式来表现声音,要找到听觉与视觉的契合点。因此,要想达到课堂教学理想化,教师上课要引导同学们感受生活中的声音,让同学们用耳倾听各种美妙声音,通过身体律动的契合,找到绘画中的节奏,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艺术手段创造声音的教学过程,引发学生对生活中声音的关注和兴趣。使学生全身心融入到音乐的欣赏感受中去,激发学生的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重难点:
准确表达不同风格音乐带来的不同感受。
综合运用点、线、面、色彩等美术表现形式抽象的表现音乐感受。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春天在哪里》
师引导:同学们,音乐可以让我们安静思考,音乐可以让我们心情舒畅,那么,你对这段音乐有什么感受呢?(开心,放松,高兴、自由等等) 今天让老师带你们走进音乐,感受音乐,尝试着用美术语言表达音乐...... 课件播放引出新课《感受音乐》出示课题(贴课题)。 (二)深入感受、初步表现: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大千世界,我们的嘴巴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那我们的耳朵听到美妙的音乐时,又会带给我们的身体怎样的精彩呢, 让我们仔细聆听,伴着音乐律动吧......
师:这么好听的音乐,要是能用美术语言把它画出来多好呀!让我们再听一次,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看老师把它画出来。(板演:点、线、面随着节奏产生)
师:来看,这些美术语言你认识吗?(认识,它们是,点、线、面)(师联系音乐感受,讲解点、线、面作为美术语言的存在是多变的,灵活的。)
任务一:那想不想试试,现在请拿出课堂任务单,我们完成这个小任务吧。
师:你看多奇妙的美术语言,真的可以让我们画出音乐,那我们继续感受音乐,接下来拿出材料包里的彩带,我们做个音乐实验,听音乐,如果遇到能表达你所听音乐感受的彩带时把它舞动起来。通过舞动彩带小环节,带动气氛,并感知美术语言色彩的魅力,讲解美丽的色相环。
学习大师:美术的语言真是多彩多变,把音乐表达的淋漓尽致,我们来欣赏大师蒙德里安是怎么表达声音的油画,并产生联想。学习大师,观察讲述《百老汇的爵士音乐》师简单介绍: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乐》,画面布满了水平、垂直的线条和跳跃闪烁的小色块,没有一点具象的图形。但是就凭这些足以引起人们对美国百老汇街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爵士音乐特有的节奏感的联想。这说明现代主义绘画所要表现的是人们对于生活的种种主观感受,已完全摆脱了客观物象形体对画家创作思维的束缚。因此我们欣赏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时,重要的是不在于去弄明白画家描绘的是一件什么具象的东西,而是在于去体会画家所要表达的情感、观念和思想以及自己内心的感受。 任务二:听音乐练习画面,进一步感受,画面里音乐感受的表达。
激情创作,我的“音乐日记”:
出示范画,并配乐讲解“音乐日记”----《我的七彩梦》、《热闹的火把节》、《知音难寻》、《大珠小珠落玉盘》。让学生更直观感受画面的表达,明白美术语言在画面中的组合。
绘画创作:画出我的“音乐日记”
提示:(1)可以用最基本的美术语言表达,比如点、线的运用。
(2)可以将点、线、面综合表现。
(3)可以在点、线、面结合的基础上添加色彩。
(4)可以把多种形式运用到一幅画中。
强调:不局限构图,但表达要充分,真正把音乐的感受表达出来。
交流评价、课堂小结:
评价:(将生完成的作业集中展评在黑板上,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音乐感受,集合在一起就是一首属于我们的交响曲......)
小结:今天我们在美术课堂上和音乐交了朋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音乐有高潮,有低谷,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一样,总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希望同学们以后在不开心的时候能听听音乐,调整心情,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每一天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