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醉翁亭记 课件(共47张PPT)+教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2 醉翁亭记 课件(共47张PPT)+教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7 08:56: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思路。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的政治理想。
3、培养学生再造想象,创新思维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采用旅游赏景、依图配文、看图纠错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疏通文意,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采用研讨的方式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政治理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探寻古人足迹,感受祖国美丽山水风光和灿烂的文化,理解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背诵文章。
【教学难点】
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法学法】
诵读,品味,探讨
【课时计划】
3课时
第一课时: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欧母画荻(dí):四岁丧父,家境清寒的欧阳修,是在母亲郑氏的教养下,读书识字。因为贫穷,买不起纸笔,欧阳修从小就以芦荻画地学书。他跟母亲日日学字,接受训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就可以阅读一些书籍了。有了自学能力以后,他更加刻苦努力,在22岁时考中了进士 ,后来成了著名的散文大家。
2、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简介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岳阳楼记》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3.字音字形积累
环滁(chú)皆山 林壑(hè)尤美 蔚(wèi)深秀 琅琊(láng yá) 潺潺 (chánchán) 酿(niàng)泉 饮少辄(zhé)醉 岩穴暝(míng) 晦(huì)明 伛偻(yǔlǚ) 佝偻(gōu lóu ) 提携(xié)
清洌 (liè) 凛冽(liè) 山肴(yáo) 野蔌(sù)
觥筹(gōng) 阴翳(yì)
4.层次结构
【点拨】
一(1)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二(2)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节不同景色。
三(3)写滁人游和太守宴
四(4)写太守和众人日暮归来,自得其乐。
5.内容主旨
【点拨】这篇游记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第二课时
三、诵读课文,体会音韵美
(1)诵读课文
1.自读读准字音
2.互读读准节奏
3.听读读准情感
4.齐读读出音韵
(2)体会造成文音韵美原因?
【点拨】1、采用判断句,共用21个“也”,形成一唱三叹吟咏句调
2、采用对句,使句式对仗工整,节奏感强,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四、译读课文,疏通词句
1、小组交流,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2、小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出自本文成语
1.一词多义
(1)归 云归而岩穴暝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2)临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临溪而渔 ( )
(3)谓 太守自谓也 ( ) 太守谓谁 ( )
(4)乐 山水之乐 (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2.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意思或愿望
(2)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__________ 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3)苍颜白发 古义:__________ 今义:颜色,色彩
(4)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____ 今义:香
(5)射者中 古义:_________ 今义:射箭
(6)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_________ 今义:清秀
(7)非丝非竹 古义:_________ 今义:蚕丝;像丝的物品
3.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
4、成语: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前呼后应]:前者呼喊,后者答应。
[络绎不绝]:络绎连续不断,用以形容来往的行人或车吗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第三课时
五、研读课文,突破难点
(一)男生读第1段,探究
1、作者写西南诸峰、酿泉、琅琊山作用?
【点拨】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方位环境,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2、联系课文第一节最后两句话和下文内容,想想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的
【点拨】“乐”,定下了本文的抒情基调,是本文的线索。
(二)女生读2段,探究
3.在描写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时又采用了什么顺序
【点拨】时间顺序,作者先写朝暮变化之美,然后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个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物点的景物,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
4、作者描绘了哪些优美画面?“早而往,暮而归”说明了什么?
【点拨】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
“早而往,暮而归”说明了众人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
(三)同姓同学读第3段,探究
5、第3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核心又是什么?
【点拨】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是太守醉。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原因: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
6、分析第3段作用?(重点段)
【点拨】此段是全文主要部分,写了太守与民同乐场面,显示了太守政事清简。描写细腻,感情强烈,突出主旨。“至于”把文章推进一层,由眼前美景写到众人游宴之乐。先写滁人和乐生活之乐;再写太守之宴,表现了太守与众宾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醉“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和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政治理想。
(四)齐读第4段,探究
7.课文第4段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请你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 最后又是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
【点拨】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在表露出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情怀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丝失落、无奈,寄情山水既是作者真意也是为了排遣人生的失意,但却没有沉沦,依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8、理解人“不知太守之乐”?(太守乐其乐)
【点拨】因为太守看到了自己的政绩,他要以治滁政绩证明自己政治上虽遭受沉重打击,并未消沉颓唐,滁人安乐正说明自己政见正确治理有方,个中乐趣不是别人所不理解的。
9、 结尾点明“太守欧阳修?这样安排的作用。
【点拨】解开悬念,曲折有致,收尾余音绵绵,饶有兴味,结构严谨。
10、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内涵?
【点拨】(1)从文本来看,全文十个“乐”字,贯穿全文,文章风格淡雅闲远,所以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的。(2)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之泰然。(3)从创作背景看,作者因为支持“庆历新政”而被贬滁州,但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
六、赏读课文,写作借鉴
【点拨】1、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2、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七、拓展延伸,巩固提升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老人、小孩;黄发垂髫
3、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 同为逆境中的借景抒情寄意之作,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点拨】相同点: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积极进取,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 ,侧重表现欧阳修豁达乐观的精神。《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板书设计
PAGE
7(共47张PPT)
12.醉翁亭记
部编版 九年级上
新知讲解
新知导入
欧母画荻(dí):四岁丧父,家境清寒的欧阳修,是在母亲郑氏的教养下,读书识字。因为贫穷,买不起纸笔,欧阳修从小就以芦荻画地学书。他跟母亲日日学字,接受训蒙教育,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就可以阅读一些书籍了。 有了自学能力以后,他更 加刻苦努力,在22岁时考 中了进士 ,后来成了著 名的散文大家。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江西吉水人。他4岁丧父,母郑氏教他识字读书,10岁能作诗赋,21岁中进士。欧阳修是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人,他大力提倡古文,批评宋初以来追求靡丽形式的文风,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并且提拔和奖掖后进,著名的古文家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等都出自于他的门下。谥“文忠”,著有《欧阳文忠集》。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环滁皆山
林壑尤美
蔚然深秀
琅琊
潺潺
酿泉
饮少辄醉
岩穴暝
晦明
chú

wèi
lángyá
chánchán
niàng
zhé
míng
huì
伛偻
佝偻
提携
清洌
凛冽
山肴
野蔌
觥筹
阴翳
yǔlǚ
gōulóu
xié
liè
liè
yáo

gōng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宋仁宗(1045)范仲淹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分辨,得罪了当权派,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知州。被贬后,他心情郁闷,经常去滁州城西南十里的琅琊山游玩,并与山寺中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庆历六年,智仙建亭于琅琊山酿泉旁,以为游息之所。欧阳修登亭“饮少辄醉”,故给它取名为“醉翁亭”,并写下了《醉翁亭记》这篇流芳千古的美文。




新知讲解
《岳阳楼记》本文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之意
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一(1)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
二(2)描写山间朝暮变化和四节不同景色。
三(3)写滁人游和太守宴
四(4)写太守和众人日暮归来,自得其乐。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这篇游记描写了滁州一带自然景物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游赏宴饮的乐趣。 表现了作者寄情山水、随 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 情怀。
1、采用判断句,共用21个“也”,形成一唱三叹吟咏句调。
①表陈述语气,主要用于描述景物a环滁皆山也。b琅琊也
②肯定语气,主要用于介绍人名。 a山之僧智仙也。 b太守自谓也
③感叹语气,主要用于直抒胸臆。a在乎山水之间也。b的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采用对句,使句式对仗工整,节奏感强,抑扬顿挫、铿锵悦耳。




音 韵 美
合作探究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环绕着滁州城
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




合作探究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合作探究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
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
合作探究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叫智仙的。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合作探究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
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
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意趣,情趣。
合作探究
译文: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合作探究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意思是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合作探究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指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合作探究
译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合作探究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
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
者,滁人游也。
背着东西的人
在树下休息
合作探究
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
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野味野菜
合作探究
陈列,摆开。
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味清醇,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开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合作探究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容颜苍老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下棋
合作探究
译文: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合作探究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指飞鸟上上下下鸣叫
形容枝叶茂密成荫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合作探究
译文: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枝叶茂密成荫,飞鸟上上下下鸣叫,那是因为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合作探究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为,是。
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庐陵郡,就是吉州(今江西吉安)。
译文:醉后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合作探究
1.一词多义
云归而岩穴暝 (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临溪而渔 ( )
答案:(1)聚拢/回去 (2)坐落在高处/靠近、在……旁
(1)归
(2)临
合作探究
太守自谓也 ( )
太守谓谁 (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佳木秀而繁阴 ( )
答案:(3)称、命名/为,是 (4)秀丽/草木茂盛
(3)谓
(4)秀
合作探究
山水之乐 (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
朝而往,暮而归 ( )
溪深而鱼肥 ( )
而不知人之乐 ( )
(5)乐
(6)而
答案:(5)乐趣/欢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乐趣 (6)表递进,而且/表承接,不译/表修饰,不译/表并列,不译/表转折,但是
合作探究
2.古今异义
(1)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__________ 今义:意思或愿望
(2)颓然乎其间者
古义:__________ 今义:精神不振的样子
(3)苍颜白发
古义:__________ 今义:颜色,色彩
(4)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__________ 今义:香
答案:(1)情趣 (2)醉醺醺的样子 (3)脸色 (4)香花





合作探究
(5)射者中
古义:_________ 今义:射箭
(6)佳木秀而繁阴
古义:_________ 今义:清秀
(7)非丝非竹
古义:_________ 今义:蚕丝;像丝的物品
答案:(5)指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6)草木茂盛 (7)弦乐器



合作探究
3.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 (名词作状语,___________)
(2)名之者谁 (名词用作动词,___________)
(3)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___________)
答案:(1)在山上 (2)命名 (3)以……为乐



合作探究
4、成语:
(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4)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许多人聚会喝酒时的热闹场景
(2)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1)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比喻事情经历曲折后,出现新的转机。
合作探究
(5)前呼后应:前者呼喊,后者答应。
(6)络绎不绝:络绎连续不断,用以形容来往的行人或车吗前后相接连接不断。
(7)山肴野蔌:野味野菜。
合作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一)男生读第1段,探究
1、作者写西南诸峰、酿泉、琅琊山作用?
2、联系课文第一节最后两句话和下文内容,想想本文是以什么线索来展开的
不仅让读者了解醉翁亭所在方位环境,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引人入胜。
“乐”,定下了本文的抒情基调,是本文的线索。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二)女生读2段,探究
3.在描写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时又采用了什么顺序
4、作者描绘了哪些优美画面?“早而往,暮而归”说明了什么?
时间顺序,作者先写朝暮变化之美,然后写四季变化之美,一季一个画面,都选取了最富有季节物点的景物,无不情状俱到,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热爱。
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早而往,暮而归”说明了众人流连山中四时美景的无穷乐趣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三)同姓同学读第3段,探究
5、第3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核心又是什么?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核心是太守醉。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原因: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写这些是为了引出下文的“太守醉”。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6、分析第3段作用?(重点段)
此段是全文主要部分,写了太守与民同乐场面,显示了太守政事清简。描写细腻,感情强烈,突出主旨。“至于”把文章推进一层,由眼前美景写到众人游宴之乐。先写滁人和乐生活之乐;再写太守之宴,表现了太守与众宾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醉“醉”有两层意思,一层是 “喝酒醉了”,另一层意思是陶醉于山水之中和百姓和平安乐的生活,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政治理想。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四)齐读第4段,探究
7.课文第4段描写山间夕照全景图,主要采用了衬托的手法,请你说一说是如何衬托的 最后又是如何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的
作者以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以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层层推进。
“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写醉是为了写乐,“乐”是全文的线索。文章在表露出与民同乐、随遇而安的情怀的同时,也隐含着一丝失落、无奈,寄情山水既是作者真意也是为了排遣人生的失意,但却没有沉沦,依然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人生观。含蓄地表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8、理解人“不知太守之乐”?(太守乐其乐)
9、结尾点明“太守欧阳修?这样安排的作用。
因为太守看到了自己的政绩,他要以治滁政绩证明自己政治上虽遭受沉重打击,并未消沉颓唐,滁人安乐正说明自己政见正确治理有方,个中乐趣不是别人所不理解的。
解开悬念,曲折有致,收尾余音绵绵,饶有兴味,结构严谨。
合作探究
10、如何理解作者的“醉翁之意”内涵?
(1)从文本来看,全文十个“乐”字,贯穿全文,文章风格淡雅闲远,所以作者的“乐”是发自内心的。(2)从个性来看,作者具有乐观豁达的情怀,对贬谪遭遇处之泰然。(3)从创作背景看,作者因为支持“庆历新政”而被贬滁州,但爱民之心未曾少减,政事宽简,与民休息,具有中庸和美、年丰人足的政治理想。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1、骈散结合,相映成趣。
2、结构严谨,条理清楚。
3、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提携
全篇
山水之乐
游人之乐
宴酣之乐
禽鸟之乐
太守之乐
与民同乐
乐其乐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抒情的基调)




新知导入
课堂练习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伛偻提携”所指的是两种人是:__________
《桃花源记》中则是用“    ”来指代3、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老人、小孩
黄发垂髫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4. 同为逆境中的借景抒情寄意之作,你认为《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在思想感情的表现上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同点:都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积极进取,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不同点:《醉翁亭记》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 醉 ,侧重表现欧阳修豁达乐观的精神。《岳阳楼记》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范仲淹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