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热点专项训练之俄乌冲突(天然气)
一、单选题
2019年冬季,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将正式向我国供气,下图为“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的原因( )
A.绕过自然保护区,便于施工 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
C.降低冻土对管线的影响 D.北部天然气产气量大,气源充足
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 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优化产业结构
C.缩小我国能源缺口,缓解供需矛盾 D.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
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提到,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天然气相对于煤炭、石油( )
A.开采更容易 B.使用更方便 C.燃烧效率低 D.投资成本低
4.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相对西线的优势为( )
A.气源相对充足 B.水热条件较好 C.输气线路更长 D.劳动力较充足
5.有关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订对我国的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彻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B.减少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C.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 D.促使煤炭工业人员转型就业
“气化长江”是指通过技术改造升级,将原来以柴油、重油为主要燃料的长江内河船舶,改造为LNG(液化天然气)和柴油双燃料,并逐步被纯LNG动力燃料替代的油改气工程,LNG水上加注站建设是实现“气化长江”的重要保障。下图示意2021年12月建成的长江三峡地区首个LNG加注码头主体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最显著的优点是( )
A.安全可靠 B.成本低廉 C.来源广泛 D.运输灵活
7.内河LNG水上加注码头一般应建在河流的( )
①凸岸或凹岸②水流平稳的河岸③河道宽阔的河岸④水深岸陡的河岸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实现“气化长江”的主要目的是( )
A.节能减排,构建绿色航运 B.利用新能源,节约运输成本
C.提高运量,增强竞争实力 D.推广新技术,降低管理费用
2021年9月10日,“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全段铺设完成。该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经波罗的海海底到达德国,可绕开乌克兰和波兰等国,将天然气输送到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建成后,预计俄罗斯每年可向德国输送550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推测“北溪二号”天然气管道建设最有利的条件是( )
A.有地方政策大力支持 B.工程建设难度小
C.原有基础设施较完善 D.线路相对较短
10.“北溪二号”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有( )
①海底情况复杂②地质结构不稳定
③部分海域封冻期长④技术储备不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俄罗斯输送到我国的天然气,主要采用管道而不采用铁路运输主要原因是( )
A.管道造价相对较低 B.气象灾害影响较小
C.管道运输灵活方便 D.运输价格相对较低
12.从俄罗斯大量进口天然气,对我国的主要影响是( )
A.缩小石油开采规模 B.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改善能源消费构成 D.增加煤炭开采难度
俄乌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方面占全球近六分之一,在粮食出口方面占全球20%。2020年,在原油方面,俄罗斯产油量全球第三、出口量全球第二;在天然气方面,俄罗斯是欧洲最大的天然气供应国,其中约四分之一经由乌克兰输送。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市场和粮食市场的巨大冲击,会给全球产业供应链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欧洲目前严重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原因,正确的有( )
①欧洲天然气产能枯竭
②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
③天然气在欧洲能源消费中占比近一半
④北非、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定
⑤受日本核电危机影响,欧洲核电发展步伐放缓
⑥俄罗斯是欧洲液化天然气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国
⑦水电已经饱和,火电又因碳减排而不会提上日程
A.①②④⑤⑦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⑥⑦ D.③④⑤⑥⑦
14.俄乌冲突对世界粮食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
A.美国可能会成为世界粮食市场最大的受害者
B.可能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粮价上涨
C.我国可能存在严重的粮食安全问题
D.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的农民可能会选择多养羊少种麦
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中俄东线天然气合作项目备忘录》中提到,从2018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合同期30年。下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线路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西线相比,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修建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管道线路长 B.资金短缺 C.桥隧比重大 D.冻土广布
16.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对北京的影响是( )
A.矿产资源的开采力度下降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C.石化、天然气等企业减少 D.城市等级不断提高
坦桑尼亚盆地位于东非海岸的中部,为东非海岸迄今为止发现天然气最多的两个盆地之一。下图为坦桑尼亚盆地地层地质剖面图,其中,烃源岩是指富含有机质、可大量生成与排出油气的岩石,其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集聚成油气矿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坦桑尼亚盆地的主要地质构造是( )
A.断层和向斜 B.断层和背斜 C.盆地和向斜 D.盆地和断层
18.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北溪海底管道是一个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分为“北溪1号”和“北溪2号”两条几乎平行的线路。北溪管道采用一泵到底的高压输送方式,中途不设压气站。因运输需求大、海底环境复杂,选用的厚壁、无缝钢管主要由欧洲钢管集团提供。欧洲钢管集团是全球知名的钢管生产厂家,一直以来乘承超前思维理念,产品研发处于世界前列,采用全球领先的过程控制系统对原材料和制管工艺进行监控,具备能够为世界任何地方提供任意尺寸和数量钢管的生产能力。
(1)简述北溪管道采用一泵到底的高压输送方式的原因。
(2)推测欧洲钢管集团提供的钢管要具备哪些特性。
(3)说明欧洲钢管公司如何利用超前思维理念提高产品竞争力。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欧洲天然气进口来源部分路线图。图2为德国某年天然气用量的季节变化图。
材料二:下表为美国与俄罗斯出口欧洲天然气成本与运输方式对比(1百万英热≈30m3)
出口国家 开采成本(美元/百万英热) 运输方式及距离 2015~2020年出口价格(美元/千立方英尺) 其他增设
美国 1.6~3 液化运输(油船)5000千米 4.73~10.8 78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储存费
俄罗斯 0.75~0.9 管道运输1222千米 4.05~6.98 无
材料三:欧洲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国主要为俄罗斯、挪威、阿塞拜疆等,欧洲天然气进口来自俄罗斯的占比约45%,挪威占比约24.5%,阿塞拜疆占比约3%,其他的来自北非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2021年欧盟每年能够接收166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但天然气消费量约为4800亿立方米。
(1)与美国相比,说出欧洲进口俄罗斯天然气的优势条件。
(2)描述德国天然气用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说出欧洲应对天然气安全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答案:
1.D2.C
解析
1.读图分析,俄罗斯境内天然气管道向北弯曲段,途经恰扬金气田,有利于补充气源,保证稳定供气,D正确;图中没有反映出自然保护区的相关信息,A错误;弯曲处有恰扬金气田,能源供应充足,B错误;向北弯曲,冻土层更厚,对管线的影响更大,C错误。故选D。
2.由所学知识可知,俄罗斯向中国供应天然气,对俄罗斯的能源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影响不大,AB错误;可以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但是不可能消除我国的大气污染,C正确,D错误。故选C。
3.B4.A5.C
解析
3.煤炭、石油开采难度更低,A错误。相对于煤炭、石油,天然气使用更方便,燃烧效率高,污染小,B正确,C错误。天然气的开采条件要求高,投资成本高,D错误。故选B。
4.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西线天然气管道输气量达到每年300亿立方米,东线相对西线的优势为气源相对充足,A正确。东线天然气管道总体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B错误。东线天然气管道输气线路更短,C错误。西线天然气管道劳动力较充足,D错误。故选A。
5.中俄天然气合同的签订对我国的意义重大,将改变、但不是彻底改变我国能源消费结构,A错误。我国进口的能源仍以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为主,B错误。天然气来源多元化,有利于我国天然气进口多元化,C正确。煤炭工业在我国比重仍然较大,对煤炭工业人员转型就业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C。
6.D7.C8.A
解析
6.LNG(液化天然气)可以利用水运和公路运输,公路运输的灵活性强,D正确;LNG需要专用设备实现天然气的液化,与管道天然气相比,LNG成本有所增加,B错误;LNG来源和安全性与管道天然气基本一致,AC错误。故选D。
7.内河LNG水上加注码头一般应建在河道宽阔、水流平稳、水深的河岸,利于加注码头设施的建设,而且利于船舶停靠,还不影响其它船舶的航行,并且要求水流平稳,可以为船舶提供稳定的水上加注,②③正确;凸岸处以堆积作用为主,水深较浅,①错误;岸陡的河岸,可利用土地较少,不利于建设LNG加注码头的主体工程,④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气化长江”是利用LNG部分或全部取代柴油、重油作为长江内河船舶的燃料,其主要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构建绿色航运,实现人地协调发展,A正确;天然气属于常规能源,采用双燃料模式会增加管理成本,从而也不会降低运输成本,BD错误。涉及船舶动力改造,不会提高船舶的运量,C错误。故选A。
9.C10.C
解析
9.材料中并未体现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A错误;工程线路较长,海底情况复杂,建设难度大,B错误;从图例中可以看出,有已经建好的北海天然气管道和众多节点,原有的基础设施较完善,C正确;线路跨海距离较长,D错误,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10.北溪二号经过了海洋,海底的情况复杂,加大了建设难度,①正确;该地地质条件较稳定,②错误;由于纬度较高,气温低,部分海域封冻时间长,加大了建设的难度,③正确;俄罗斯技术水平高,④正确,故正确选项为C,A、B、D错误。
11.B12.C
解析
11.管道需要专门铺设,建造工程大,成本高,造价相对较高,A错误;管道往往埋于地下,受气象灾害影响较小,安全性好,而铁路运输则易受大雪、暴雨、沙尘等天气影响,B正确;管道运输是集中运输方式中最不灵活的,一旦建成就很难改动,灵活性最差,C错误;俄罗斯输送到我国的天然气,可充分利用我国原有管道设施,降低运输成本,运输价格相对降低,但不是采用管道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2.我国是能源的进口国,进口天然气可以弥补我国能源的不足,不会对我国能源生产特别是石油生产和煤炭开采产生明显影响,A、D错误;天然气的使用也同样排放温室气体,B错误;大量进口天然气可以改善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构成,C正确;故选C。
13.A14.B
解析
13.欧洲本来天然气资源不丰富,且经济发达消耗的多,因此欧洲的天然气产能接近枯竭,①正确;欧洲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②正确;天然气在欧洲能源消费中占比约四分之一,③错误;北非、中东地区政局不稳定,欧洲主要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④正确;受日本核电危机影响,欧洲核电发展步伐放缓,⑤正确;美国是欧洲液化天然气的最大的进口来源国,⑥错误;水电已经饱和,火电又因碳减排而不会提上日程,而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使用量大,⑦正确;故BCD错误;选A。
14.俄乌粮食出口量大,冲突可能加剧全球粮食供应紧张、粮价上涨,B正确;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商品年出口国,可能会成为世界粮食市场最大的受益者,A错误;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处于历史高位,调控有手段,完全有能力有信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C错误;因为国际粮价可能会上涨,澳大利亚的农民会选择多种麦少养羊,D错误;故选B。
15.D16.B
解析
15.与西线相比,东线的线路相对较短。同时,东线主要经过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我国东北等地区,冻土广布,管道建设难度更大,A错,D正确。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设天然气管道资金短缺问题并不突出,B错。管道主要埋在地下,相比于冻土广布而言,桥隧比重不是其建设难度大的主要原因,C错。故选D。
16.对于北京而言,随着天然气的调入,有利于增加其天然气的消费,天然气能源相对清洁,改善了北京的能源消费结构,B正确。北京当地并没有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开采,A错。随着天然气的调入,北京天然气相关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C错。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等级已是最高,天然气管道修建对北京城市等级没有影响。D错。故选B。
17.A
18.C
解析
17.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判读。由图可知,坦桑尼亚盆地内有多条断层线,存在断层地质构造;图中岩层总体下凹,且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地质构造,因此主要地质构造是断层和向斜,A正确,B错误;盆地不是地质构造,C、D错误。故本题选A。
18.本题考查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烃源岩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然后在孔隙较大的砂岩中集聚形成矿藏,所以天然气藏位于断层线附近。③处砂岩层利于天然气集聚且附近有利于天然气上升的断层,最可能形成天然气藏,C正确;由材料可知,烃源岩“产生的油气会沿断层上升至地层间的封闭区域,从而集聚成油气矿藏”,②处为砾岩层,位于烃源岩层下部,所以不可能是形成天然气藏的位置,B错;①④两处属于结构致密的泥岩,孔隙和裂隙不发育, 没有天然气藏的空间,但能起封闭作用,据此可排除AD两项。故本题选C。
19.(1)海底环境复杂,压气站建设难度大,设备维护成本高,钢管制造技术先进。
(2)大口径,耐高压,抗拉强度大,耐腐蚀。
(3)智能化生产,注重产品质量,技术水平高,研发能力强,知名度高,品牌价值大,满足市场不同需求,市场范围广。
解析
(1)由材料信息“北溪管道采用一泵到底的高压输送方式,中途不设压气站。因运输需求大、海底环境复杂,选用的厚壁、无缝钢管主要由欧洲钢管集团提供”可知,因海底环境复杂,需要解决高压及海水腐蚀,从而导致北溪海底管道建设难度大;因其位于海底,压气站设备维护较困难,所以需要较高的成本;选用的厚壁、无缝钢管是全球知名的钢管生产厂家生产,制造技术先进,满足一泵到底的高压输送方式需要。
(2)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钢管在海底需承受的压力较大,所以钢管对的厚壁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大口径;由于海底压强大,所以钢管具有耐高压的特点;由“北溪海底管道是一个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可知,北溪海底管道距离长,钢管的抗拉强度要大;波罗的海海水具有腐蚀性,所以钢管要耐腐蚀。
(3)结合材料信息分析:由“欧洲钢管集团是全球知名的钢管生产厂家,一直以来乘承超前思维理念,产品研发处于世界前列”可知,欧洲钢管公司科技力量雄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对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强;由于品牌知名度高,产品价值量高;由“采用全球领先的过程控制系统对原材料和制管工艺进行监控”可知,欧洲钢管公司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标准化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使产品品质得到保证;由“具备能够为世界任何地方提供任意尺寸和数量钢管的生产能力”可知,欧洲钢管公司生产的产品可满足世界任何地方提供任意尺寸和数量钢管,可以应对多种市场需求,产品销售市场范围广阔,所以欧洲钢管公司产品竞争力强。
20.(1)开采成本低,距离近,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无须储存,费用低。
(2)主要特点:用量大;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集中在冬半年。主要原因:德国经济发达,耗能大;冬半年气候寒冷,取暖用量大。
(3)进口天然气渠道多元化;加强天然气储存等设施的建设;维护欧洲大陆的稳定;积极开发新能源。
解析
(1)根据材料二可知,欧洲从美国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条件在开采成本、运输方式及距离、进口价格、其他增设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进口价格不是进口条件,是进口条件差异带来的影响。从各项数据对比发现,与美国相比,欧洲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开采成本低。距离近,通过管道运输,连续性强。无须增设储存费,即无储存,费用低。
(2)特点:读图二可粗算出德国年天然气用量,可知德国用量大。各月份天然气用量不同,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半年用量大。原因:德国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耗大。季节差异主要在于德国虽然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取暖用量大。
(3)根据材料三可知,欧洲接收天然气量大,但天然气消费量更大,对国际天然气供应市场依赖度大。保证供应稳定,可以有效保护天然气安全问题。俄罗斯、挪威、阿塞拜疆等在欧洲天然气进口中占比大,如果遭遇局部天然气供应地和输入通道发生的天然气停产、禁运等不稳定状况,就会引发天然气供应危机,因此需要拓宽天然气输入通道,实现进口天然气渠道多元化,建设天然气储存等设施建设,加强天然气战略储备。读材料一图1,欧洲天然气来源部分线路途径多国,应维护欧洲大陆政局稳定,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积极开发新能源,减轻对天然气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