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 古诗三首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绝句》。(重点)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难点)
学习目标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写的很多首诗都真实地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状况,大胆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以深切同情,其诗被推崇为“诗史”。他的主要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苏(sū)轼(shì)(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sònɡ)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大文豪,世称“三苏”。其诗词清新豪放,善用夸张和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代表作品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曾(zēnɡ)几(1084—1166),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流动,咏物重神似。内容多写个人日常生活,亦有抒写爱国抗金之作。著有《茶山集》。
我会认
yuān yān huì
鸳 鸯 惠(优惠)
chónɡ tún jiǎn
崇(崇高) 豚(河豚) 减(减少)
我会写
rónɡ
燕
yàn
鸳
yuān yānɡ
融(融化)
huì
chónɡ
惠(优惠)
lú
芦(芦苇)
(燕子)
崇 (崇高)
鸯
我会写
yá
短(短小)
duǎn
芽(发芽)
méi
梅(梅花)
溪(小溪)
泛(广泛)
fàn
xī
减(减少)
jiǎn
绝 句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鸳鸯:一种鸟,常在水边嬉戏,雄鸟与雌鸟常结对生活。
【译文】
春天的阳光和煦温暖,大自然一片秀丽景象,阵阵春风吹来,带着花草的芳香。泥土湿软,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暖和的沙滩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整体赏析
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燕子、鸳鸯等景物,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勃的春天美景图。
1.“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思考并交流
这两句诗动静结合,既有燕子翩飞的动态描绘,又有鸳鸯慵睡的静态描写。飞燕的繁忙蕴含着春天的勃勃生机,鸳鸯的闲适则透出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使春天温馨的气息更加浓厚。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并交流
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
《绝句》一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生机勃发的春天美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看到初春时节自然界欣欣向荣景象后欢欣愉悦的心情。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注释】
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
所写的题画诗。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
【译文】
青翠欲滴的竹林旁,伸出两三枝红艳艳的桃花,鸭子在春天的江水中嬉戏,感受到江水已经变暖。初春时节,蒌蒿长满了地,芦苇的嫩芽很短很短,而每年的这个时候,也正是美味的河豚将要沿江而上的时候。
整体赏析
从全诗来看,这幅《春江晚景》图中有竹子、桃花、江水、鸭子、蒌蒿和芦芽,诗句不仅表现了画中的景物,而且由画面联想到了画外的情景。春江的“水暖”和河豚的“欲上”,本是画面中没有的,也是画笔不好表现的,可是诗人却凭借想象的眼睛看到了,创造了画外之画,意境更为开阔,更增添了画面中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1.如何理解“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揭示了怎样的哲理?
思考并交流
鸭子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们总要凫水嬉戏。这句诗揭示了只有置身于事物之中才会有深切感受的哲理。
2.“正是河豚欲上时”能从画面上看到吗?为什么?
思考并交流
不能。这是诗人通过观察岸上和水面之物引发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芽冒尖时,正是河豚洄游产卵繁殖的时节。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景物,捕捉住了春天景物的特点,写出了一片盎然的春意,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三 衢 道 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注释】
三衢:即浙江衢州,境内有三衢山,所以又称“三衢”。
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
却:再,又。
阴:树荫。
【译文】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乘小船沿着小溪而行,走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
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中黄鹂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比来时更增添了一些情趣。
整体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色,从 “梅子黄时”“绿阴不减” 可以看出来。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中是如何体现的?
思考并交流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山行时的愉悦欢快之情。?
诗人主要是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这种心情的(借景抒情)。(1)一个“晴”字。在梅雨时节能有“日日晴”岂不喜出望外?(2)“绿阴”二字。“绿阴”添凉爽,走起路来自然轻松愉悦。(3)“黄鹂四五声”这一意境。深林中几声黄鹂的鸣叫,有“鸟鸣山更幽”的意味,自然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2.第二句中的“却”字和第四句中的“添”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思考并交流
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诗人高涨的游兴。?
游山归来的路绿树成荫,一个“添”字,不仅指绿林中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而且指为三衢山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表现了诗人此时愉悦的心情。
《三衢道中》一诗中诗人将一次寻常的行程,写得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时节的宜人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诗明快自然,极富生活韵味。
古诗拓展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 韩愈
?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诗意】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