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比与比例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讲 比与比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4-23 23:0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讲 比与比例
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及比的意义和性质
(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 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 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知识点二 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①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②看两个比的外项之积是否等于内项之积。
知识点三 正比例和反比例
(1)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y/x=k(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用字母表示x×y=k(一定)。
下面举出一些两个变数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时间一定时,路程与速度成正比。B、亩产量一定时,播种面积与总产量成正比;播种面积一定时,总产量与亩产量成正比。C、工作效率一定时,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工作时间一定时,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成正比。 D、又如商品单价一定,则商品总价与商品数量也成正比例。E、圆的周长与直径(或半径)成正比;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同学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两个变数成正比例的例子,注意成正比例的关键在于两个变数的比恒定。  
下面举出一些两个变数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
A、路程一定时,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即:速度×时间=路程(定值)。
B、总产量一定时,亩产量与播种面积成反比,即:亩产量×播种面积=总产量(定值)。
知识点四 比与比例基础训练
一.填空。
(1)因为l2:6=( ),2.4:1.2=( ),所以这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
(2)比值是的两个比是( ):( )和( ):( ),把这两个比组成比例是( )。
(3)如果A×8=B×ll,那么A:B=( ): ( ),=。
(4)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5)小王加工一种零件,实际长度是0.5mm,图上长度是2cm,比例尺是( )。
(6)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如果在这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5cm,那么甲乙两地之间实际相距( )千米。
(7)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5,另一个内项是( )。
(8)长方形的长和宽之比是6:5,长是12cm,长方形的面积是( )。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10分)
(1)圆锥的高和体积成正比例。 ( )
(2)7:9=:。 ( )
(3)购买《羊城晚报》的份数和钱数成正比例。 ( )
(4)修一段公路,已修的米数和未修的米数成反比例。 ( )
(5)A的相当于B的,A:B=5:7。 ( )
(6)图上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 )
(7)任意两个比值相等的比都能组成比例。 ( )
(8)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0.6×1.2=1.8×0.4组成的比例式是( )。
①0.6:1.2=1.8:0.4 ②0.6:1.8=1.2:0.4 ③0.6:1.8=0.4:1.2
(2)把边长是8cm的正方形按1:2的比例缩小后画在图纸上,新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 。
①16 ②32 ③64
(3)将0.75,,2再配上( )可以组成比例。
① ② ③1
(4)一道比例式中,已知两个内项的积为,一个外项为2,另一个外项为( )。
① ② ③
(5)在钟面上,分针和时针旋转速度的比是( )。
①60:1 ②20:1 ③12:1
(6)下面成正比例的是( )。
①圆的半径和面积 ②小东从家到学校的步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③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
四.解比例。
32:x=8:5 = 4.5:10=0.8:x
五.下面是一辆汽车所行驶路程和时间的对应数值表:
请在右图中描出表示所行驶路程和对应时间的点,
然后把它们连起来。
六.解决问题。
(1)学校要挖一个长方体水池,在比例尺是1:200的设计图上,水池的长为12cm,宽为lOcm,深为2cm。
①按图施工,这个水池的长、宽、深各应挖多少米
②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小芳骑自行车从家到购书中心,速度是15千米/时,0.8小时到达。如果速度是16千米/时,需要几小时才能到达
(3)何倩倩调制了两杯蜂蜜水,第一杯用了25ml蜂蜜和200ml水;照第一杯蜂蜜水中
蜂蜜和水的比计算,300ml水中应加入蜂蜜多少毫升
(4)洗衣机厂生产一批洗衣机。6个月生产了5100台,按照这样的效率,再生产2个月就完成任务了,这批洗衣机共多少台
(5)要装一批酒精,已知用容量是500ml的瓶子需要装7瓶,用容量是lOOml的瓶子需要装多少瓶
知识点四 比与比例达标训练
一、填空。
1.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比是2:3,分子与分母的和是60,这个分数原来是( )。
2.把:0.7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给3: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4.买25支圆珠笔的钱正好可以买18支钢笔,买27支钢笔的钱也正好可以买30支圆规。圆珠笔、钢笔和圆规单价的最简比是( )。
5.12的因数有( ),从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6.=( ):56==( )%=( )(填小数)
7.有一块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28米,画在一张图形土,量得长是2.5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图中的宽是( )厘米。
8.某厂原来男、女职工的人数之比为2:3,在新调入男职互36人后,男、女职工的人数之比为4:5,现在的男职工比女职工少( )人。
9.将20克糖全部溶解在100克水中,糖和糖水的质量比是( ),比值是( )。
10.如果,那么a与b成( )比例。如果,那么a与b成( )比例。
二、解比例。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2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行,前甲车到达B地时,乙车离A地还有60千米,已知两车的速度比为3:2。求甲、乙两车的速度。
2.育英小学原来男、女生人数的比是7:5,后来又转来12名女生,这时男、女生人数的比是9:7。学校现有女生多少人
3.某工厂第四季度共生产零件1410个,其中10月与11月的产量比是6:7,12月与11月的产量比是3:2,这三个月的产量之比是多少 这三个月各生产零件多少个
4.某市居民天然气收费标准如下:每户每月用气4立方米以下(含4立方米),每立方米1.8
元;当超过4立方米时,超出部分每立方米3元。某月A、B两户共缴费26.4元广用气量之比为5:3。
问:A、B两户各应缴费多少元
5.服装厂要生产一批校服,第一周完成的套数与总套数的比是1:5。如果再生产240套,就完成这批校服的一半。这批校服共多少套
知识点四 比与比例提高训练
四、解决问题。
1.在比例尺是1: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相距6厘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对开,经过10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是5:7,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
2.贝贝和丽丽都积攒了一些零用钱,她们所攒钱的比是7:5,在支援灾区捐款活动中贝贝捐了26元,丽丽捐了10元,这时她们剩下的钱数相等。贝贝原来有多少钱
3.小华的书架有上、下两层,原来上层书的本数是下层的,现在小华又买来12本书放在了上层,这时上层和下层书的本数比为5:4。原来小华的书架的上层和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4.甲、乙两校原有人数的比是6:5,甲校毕业了200人,乙校毕业了125人后,两校人数的比为8:7。原来两校各有多少人
5.一艘轮船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甲港开往乙港,行了全程的20%后,又行了1小时,这时未行路程与已行路程的比是3:1。甲、乙两港相距多少千米
6.两个相同容器中各装满盐水,第一个容器中盐和水的比为3:2,第二个容器中盐与水的比为4:3,把这两个容器中的盐水都倒入另一个容器,问:混合溶液中盼盐与水比是多少
趣题荟萃
1.猎狗发现在离它10米远的前方有一只奔跑着的兔子,马上紧追上去。兔跑9步的路程狗只需跑5步,但狗跑2步的时间兔却能跑3步。问:狗追上兔时共跑了多少米的路程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7千米,那么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知识点四 比与比例突破训练
专题简析:
我们已经学过比的知识,都知道比和分数、除法其实是一回事,所有比与分数能互相转化。运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可以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例题1
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2:3
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4:5
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8:12:15
②总份数:8+12+15=35
③第一组:140×=32(人)
④第二组:140×=48(人)
⑤第三组:140×=60(人)
.
疯狂操练1
1、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面积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6:1。每种作物各是多少公亩?
2、黄山小学六年级的同学分三组参加植树。第一组与第二组的人数的比是5:4,第二组与第三组人数的比是3:2。已知第一组的人数比二、三组人数的总和少15人。六年级参加植树的共有多少人?
3、科技组与作文组人数的比是9:10,作文组与数学组人数的比是5:7。已知数学组与科技组共有69人。数学组比作文组多多少人?
.
例题2
甲、乙两校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7:5,如果甲校给乙校650本,甲、乙两校图书本数的比就是3:4。原来甲校有图书多少本?
650÷(-)×=2450(本)
疯狂操练2
1、小明读一本书,已读和未读的页数比是1:5。如果再读30页,则已读和未读的页数之比为3:5。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是4:1。从甲包取出13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的重量比为7:5。原来甲包有多少克糖?
3、五年级三个班举行数学竞赛。一班参加比赛的占全年级参赛总人数的,二班与三班参加比赛人数的比是11:13,二班比三班少8人。一班有多少人参加了数学竞赛?
例题3
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向B跑,当甲跑到B时,乙离B还有35米,丙离B还有68米;当乙跑到B时,丙离B还有40米,A、B相距多少米?
疯狂操练3
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当甲到达B地时,乙车距A地30千米,当乙车到达A地时,甲车超过B地4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小刚和小明进行了100米短跑比赛(假定二人的速度均不变)。当小刚跑了90米时,小明距终点还有25米,那么,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明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
3、甲、乙两人各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同时加工,当甲完成任务时,乙还有150个没有完成,当乙完成任务时,甲可以超额完成250个,这批零件总数共多少个?
例题4
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3: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4:1。若把两瓶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体积之比是多少?
① 一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比
② 另一个瓶中酒精占瓶子容积的比
③ 两个瓶子里的酒精占一个瓶子容积的比
④ 水占一个瓶子容积的比
2- =
⑤ 混合液中酒精与水的比
:=31:9
.
疯狂操练4
1、两块一样重的合金,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2:5,另一块合金中铜与锌的比是1:3。现将两块合金合成一块,求新合金中铜与锌的比。
2、将一条公路平均分给甲、乙两个工程队修筑。甲队已修的与剩下的比是2:1,乙队已修的与剩下的比是5:2。这条公路已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3、光华电视机厂上半年生产的电视机产量占全年的,照这样的速度计算,全年可超产1000台。这个工厂上半年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例题5
甲、乙两个学生放学回家,甲要比乙多走的路,而乙走的时间比甲少,求甲、乙两人速度的比。
(1)甲、乙路程的比:(1+):1=6:5
(2)甲、乙时间的比:1:(1-)=11:10
(3)甲、乙速度的比::=12:11
.
疯狂操练5
1、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小明走的路程比小芳多,小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求小明和小芳速度的比。
2、甲走的路程比乙多,乙用的时间比甲多。求甲、乙的速度比。
3、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如果骑自行车每1千米比步行少用8分钟。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速度的比是多少?
.
例题6
制造一个零件,甲需6分钟,乙需5分钟,丙需4.5分钟。现在有1590个零件的制造任务分配给他们三个人,要求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每人应该分配到多少个零件?
甲、乙、丙工作效率的比:
::=15:18:20
总份数:15+18+20=53
甲:1590×=450(个)
乙:1590×=540(个)
丙:1590×=600(个)
.
疯狂操练6
1、加工一个零件,甲需3分钟,乙需3.5分钟,丙需4分钟。现在有1825个零件需要甲、乙、丙三人加工。如果规定用同样的时间完成任务,那么各应加工多少个?
2、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时间里共制造940个零件。甲制造一个零件需5分钟,比乙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多25%,丙制造一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比甲少。甲、乙、丙各制造了多少个零件?
3、加工某种机器零件要三道工序,专做第一、二、三道工序的工人每小时分别能完成零件48个、32个、28个,现有118名工人,要使每天三道工序完成的零件个数相同,每道工序应安排多少名工人?
.
例题7
有甲、乙两杯含盐率不同的盐水,甲杯盐水重120克,乙杯盐水重80克。现在从两杯中倒出等量的盐水,分别交换倒入两杯中。这时两杯新盐水的含盐率相同。从每杯中倒出的盐水是多少克?
疯狂操练7
1、有甲、乙两瓶含糖率不同的橙汁。甲瓶橙汁重150克,乙瓶橙汁重200克,现将甲、乙两瓶倒出等量的橙汁并交换倒入瓶中,这时两瓶中的含糖率相等。各倒出橙汁多少克?
2、有甲、乙两块含铜率不等的合金,甲块重12千克,乙块重18千克。现从两块合金上各切下重量相等的一部分,将甲块上切下的部分与乙块剩余的部分一起熔炼,再将乙块上切下的部分与甲块上剩余的部分一起熔炼,得到的两块新合金的含铜率相等,从每块上切下的部分各重多少千克?
3、有甲、乙两杯含糖率不同的糖水,甲杯中糖水重240克,乙杯中糖水重160克,现从两杯中倒出重量相等的糖水,分别交换倒入两只杯中,这时两杯新糖水的含糖率正好相同,每杯中倒出的糖水重多少克?
例题8
A、B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7:3。如果它们的价格分别上涨70元,它们的价格比就是7:4,这两种商品原来的价格各是多少元?
解法一:因为A、B两种商品涨价的数值相同,所以涨价后两种商品价格差不变。由于价格差不变,所以价格差对应的份数也应该相同。
原价格比=7:3=21:9
现价格比=7:4=28:16
这样前后项的差都是12,价格涨了(28-21=)7份,是70元。
70÷(28-21)=10元
A:10×21=210(元)
B:10×9=90(元)
解法二:由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选两种商品的价格差做单位“1“进行解答。
(1)原来A商品的价格是价格差的几倍
7÷(7-3)=
(2)后来A商品的价格是价格差的几倍
7÷(7-4)=
(3)A、B两种商品的价格差是
70÷(-)=120(元)
(4)原来A商品的价格是
120÷(7-3)×7=210(元)
(5)原来B商品的价格是
120÷(7-3)×3=90(元)
.
疯狂操练8
用两种思路解答下列应用题:
1、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重量的比是4:3。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重量的比是3:4。原来甲队有水泥多少吨?
2、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两书架上各增加154本后,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甲、乙两书架上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3、兄弟两人,每年收入的比是4:3,每年支出的比是18:13。从年初到年底,他们都结余720元。他们每年的收入各是多少元?
.
例题9
甲、乙两个圆柱体容器,底面积之比为4:3,甲容器中水深7厘米,乙容器中水深3厘米,再往两个容器注入同样多是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样甲容器的水面应上升多少厘米?
疯狂操练9
1、甲、乙两个长方体容器,底面积之比为4:5,甲容器水深8厘米,乙容器水深12厘米,再往两个容器中注入同样多的水,直到水深相等,这样甲容器的水面应上升多少厘米?
2、甲、乙两个正方体容器,底面积的比为2:5,甲容器水深比乙容器水低6厘米,再往两个容器注入同样多的水,恰好两个容器的水深都是18厘米,原来甲容器中的水深多少厘米?
3、有A、B两个圆柱体容器,最初在容器A里装有2升水,容器B是空的,现在往两个容器里以每分0.4升的速度注入。4分钟后,两个容器的水面高度相等。已知B容器的底面半径为5分米,求A容器的底面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