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仔细观看下面图片:
沈阳故宫
乾清宫
思考:沈阳故宫和乾清宫在建筑布局和设置上反映出什么问题?
在沈阳故宫开议政王大臣会议时,皇帝坐在中间的大政殿里,处于中心位置;议事大臣还能坐在甬道两边的“十王亭”里,位置也很重要。沈阳故宫突出了皇帝的中心位置和王公大臣的重要地位。
在北京的乾清宫、军机处处理军国大事时,皇帝坐在龙椅之上,军机大臣就只能跪在地上了,因此,乾清宫与军机处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
清朝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皇太极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学习目标
1、了解掌握军机处的设置,大兴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及闭关锁国原因、过程、影响
2、理解政策制度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社会发展;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时期 机构名称 人员组成 职责
清初
康熙
雍正
议政王大臣会议
南书房
翰林
文人
满族
贵族
直接为皇帝草拟谕旨和处理奏章
决定一切军国大事
1.背景
一、军机处的设立
2.设立过程
目的:加强君主专制
时间:
成员:
特点:
军机大
臣职责:
①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②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速);严格保密。
照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阅同意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机构去执行。
雍正年间
亲信大臣
军机处外景
雍正帝
军机处内景
皇 帝
内阁和六部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
材料一: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清 赵翼
结合以上则材料归纳军机处设立的作用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材料二
作用:便于皇帝独掌朝政,使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一切都要服从皇帝意志,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1.作用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八股取士
为了加强思想统治,为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文字狱
株连族人祸及师友
因诗“一把心肠论浊清”被指为侮辱清朝。
胡中藻案
数十人,其子碎尸枭首
反对清朝统治
吕留良案
300多人
同情前明政权,使用南明年号。
戴名世《南山集》案
70--120
有攻击清朝统治者的语句,还使用南明的年号
庄廷龙《明史》案
株连人数
事由
案名
徐骏案
因诗“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被指为侮辱清朝。
考题:“维民所止”被指有辱圣上为“诽谤大逆”
斩首
抄家死于狱中
查嗣庭案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文字狱的含义
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
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经常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了大批冤狱,很多人因此被处死,连亲属、师友都受到迫害。
(2)特点:冤、狱
时间:
目的:
表现:
2.文化专制政策有哪些表现?
(1)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
(2)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者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焚书坑儒后又一次文化浩劫
《四库全书》其内容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作用。
材料一 今人之文,一涉笔唯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看景,畏避太甚,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此于世道人心,实有关系
—李祖陶《迈堂文略》
材料二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 —龚自珍《咏史》
根据材料及课本内容讨论清朝文字狱的影响
(1)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
(2)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3.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影响
养鸟的旗人
时间 国库存银
嘉庆元年 5658万两
嘉庆十九年 1240万两
根据上图及课本知识说出清朝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的表现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贪腐之风在官场、军队蔓延
2.社会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闭关锁国
四、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绸等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所以)加恩体恤。 ”-----乾隆致英国国王的信函
材料二:封建社会以农为本,实行重本抑末的政策,阻碍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往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四:渐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产生育目自大思想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稳定性、封闭性;
2、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向外国侵犯;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据以上材料,结合课本,分析闭关锁国的原因。
1.原因
澳门
漳州
宁波
云台山
(1)顺治时期
(2)在台湾设立行政建制后
(3) 英商宁波贸易后
颁布“禁海令”
四口通商 但有严格限制
广州
1757年,一口通商,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2.含义及经过
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和贸易的政策
材料一: 为了防范郑成功及其子孙的海上抗清势力,清初政府厉行海禁政策,严禁商民出海贸易。统一台湾后,康熙皇帝曾开设四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乾隆年间,清政府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
材料二:清政府规定,所有对外贸易活动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管理。外国商人来广州贸易,只能同十三行行商打交道。十三行负责承销外商进口货物,代外商收购中国出口商品,并代表清政府管理外国商人。
材料三:为了限制中国商人海外贸易,清政府制定了严密的法令,如规定出海商人必须于3年之内回国,否则不许入籍;严禁米粮、铁器出口;出洋商船载重量必须在500石以下,只许用双桅,船员不得超过28人,只准带铁锅1口;每人只许带铁斧1柄。
3.内容及表现
1.限定一口通商
2.严格约束外国商人活动
3.限制中国商民出海贸易
结合材料概括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内容和表现有哪几方面?
.“闭关锁国”政策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不开门咋办?
打!
4.影响
结合材料分析闭关锁国”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
利:面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弊: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闭关锁国政策弊大于利
材料一:闭关锁国起到了“民族自卫的作用”。——胡绳
材料二:“闭关自守的中国,就像一具木乃伊,一直密闭在棺材中,不与外界接触,一旦与新鲜空气接触,就立即腐烂”。
——马克思
3.影响
唐朝:玄奘西游、鉴真东渡
宋朝:引进占城稻,设立市舶司
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高产作物
清朝:严格限制海外贸易,实行闭关锁国
对外开放
闭关锁国
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导致落伍。要坚持对外开放,善于学习世界先进文化与科技,加强对外交流与友好合作。
对比唐宋明清的对外交往的事例、政策,谈谈对今天中国发展经济,扩大对外开放有什么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史为鉴
课堂小结
政治上
设立军机处
思想上
文字狱于文化专制
社会危机
对外关系
贪腐之风、
贫富差距分化
闭关锁国
20.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清代史学家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由此可知( )
A.军机处权力高于皇权
B.皇帝与军机大臣共掌朝政
C. 皇帝独掌了朝政
D.皇帝与军机大臣相互制衡
课堂演练
c
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一些官员和文人因写诗文而蒙受牢狱之灾。下面摘录一些被清朝统治者认为是“大逆不道”的诗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半轮明月西沉夜,应照长安尔我家”“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蒹葭欲白露华清,梦里哀鸿听转明。饭大狱的根本原因是( )
A. 维护集权统治B. 打击知识分子
C.提倡尊孔读经D. 严禁文化交流
课堂演练
A
3. 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中国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 )
①官场贪腐之风盛行 ②军队军备废弛③出现财政危机 ④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分化严重
A. ①②③ B.②③④C. 134 D.①②③④
课堂演练
D
4. 清朝前期,政府先后出台了禁止南洋贸易只淮粤海关一口贸易等政策。这些政策( )
A.加速了北方人口的南迁
B.妨碍了中外经济的交流
C.扭转了尚武轻文的风气
D.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
课堂演练
B
5.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字匀历史的重要方法。张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 《论军机处与集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各项最符合做这篇论文标题的是( )
A.试论清朝的对外交往
B. 浅议“焚书坑儒”
C. 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D. 简论“闭关锁国”
课堂演练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