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32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课件(32张PPT)+素材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7 14:57: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清朝前期经济
1.能归纳清朝前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状况
2.能分析清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3.能知道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原因及带来的社会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结构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人口的增长



旁白: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人民生活极为困苦。因为赋税繁重、旱灾、战乱等原因,百姓到处流亡,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张三在流浪途中,遇到了老乡李四。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相同的遭遇,使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于是,在一起倒起了苦水。
情景剧:患难兄弟的“美好生活”
张三:我为了躲避繁重的赋税,流浪在外已经好多年了,亲人走散了,家也没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啊?听说,大明已经灭亡了,现在是大清的天下,也不知道以后的生活会怎么样?
李四:我也是,因为旱灾,交不起租,就逃出来了。在外流浪了那么久,很想回家了。听说现在的皇帝不简单哪,想到了我们这些贫苦百姓,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看来我们的好日子快到了。
张三:嗯!我也听说了,清朝政府颁布了什么法令 ,叫我们回家去种田,还鼓励我们垦荒,发给我们什么“垦荒者印信执照”,只要开垦种植,这些土地就是我们的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四:别管那么多了!回去看看再说。我周围的那些人都准备回去呢!我们也收拾收拾东西回家吧!说不定我们走散的亲人也会回来呢!
旁白: 他们怀着期待又紧张的心情,回到了家乡。
张三:好吧,咱们回家去!
①清朝初年,统治者对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雍正:“农为天下本务,而工商皆其末也。”
乾隆:“帝王之政,莫爱民,而爱民之道,莫要于重农桑,此千古不易之常经也。”
康熙:“念生民之本,以衣食为天。”
1.背景(原因)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顺治:从顺治元年起,清政府就把招抚流亡,发展农业生产作为一件大事来抓。
1.背景(原因)
②清政府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材料1:
顺治六年四月,明确宣布:“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有主荒田,令原主开垦,官给牛、种。”
清代开荒执照
材料2:清政府……把垦荒成绩列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一个内容。… …若开垦不实及垦而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二十五史新编·清史》
旁白;张三和李四回到家乡后,凭借他们勤劳的双手,开垦出很多荒地,种植了很多农作物。
自主阅读课文P97,找出清初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和影响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表现:
(1)耕地面积扩大
水利工程专家“靳辅”及其《治河方略》
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调任河道总督,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综合整治,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2)大力兴修水利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2.表现:
(3)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
甘薯:每亩可得数千斤,胜种五谷几倍。
(4)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茶具
茶叶
材料1:
农业的发展促进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发展
合作探究: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讨论茶叶和精美的茶具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说说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材料2、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上的保证
3.影响
(1)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2)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3)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农业生产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旁白;有一天,在镇上的集市,张三和李四又碰见了。
张三:真巧!我们又见面了。有十几年没见面了吧?你挑了那么多花生和茶叶来卖啊?
李四;是啊!我的家离镇上比较远,刚刚才到!你来做什么?
张三;我的玉米和甘薯已经卖完了,准备去店里给家人买些东西。
李四;好啊!我卖了钱,也要给我儿子汇些钱去,他在京城求学,不知还有没有生活费?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自主阅读教材P97--P99,找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3分钟)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
清紫色云龙杂宝纹妆花绸单蟒袍(江宁织造博物馆藏)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传统手工业: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手工作坊:封建社会城市中的手工业生产的基本单位。手工作坊主拥有私有的生产资料,分散经营,以本人的手工劳动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一般不雇佣工人,只有做辅助性工作的帮工和学徒。
手工作坊
手工业工场
家庭生产,规模较小
(2)、出现了手工业工场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
材料3、“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神宗实录》
材料1、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500家,织工超过50000人
思考:根据材料归纳手工工场的特点有哪些?
材料2、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有络工、拽工、织工、接头等机工,各有专门技术。
①人数多、规模大
②分工明确
③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机户:早期资本家
机工:早期工人
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商业发展的表现
(1)清朝前期形成了商业网
(2)农村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3)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图2 木渎镇沿街店铺
图4 苏州城云贵川广各省杂货老行
图1 山前村的杂货铺
图3 苏州城的商业街
农村集市
城镇市场
区域性市场
全国性市场
繁荣的
商业网
2、商业发展表现
(1)清朝前期形成了商业网
(2)一些农村发展成为工商业市镇。
汉口镇,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内
“人烟数千里,贾户数千家”
盛泽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2.商业发展表现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汉口镇
盛泽镇
(3)大城市工商业繁荣。
说说大城市的分布特点:
江宁
广州
京杭大运河
读图学史
都处于沿江和运河或沿海之地,
交通便利,商业繁荣。
2.商业发展表现:
乾隆时期的苏州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
《姑苏繁华图》
(4)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
2.商业发展表现
在明清时期,按照地域划分,我国的十大商帮是:晋商、徽商、秦商、鲁商、闽商、粤商、洞庭商帮、江右商帮、龙游商帮、宁波商帮。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商帮:是以地域为中心,以乡缘为纽带,以“互助”为宗旨,以会馆为其在异乡联络的机构而结成的地方性商业集团.他们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
“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山西祁县的乔家大院始建于清乾隆、嘉庆年间,共有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全方位展现了晋商文化和晋商的富有。
乔家票号
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
徽商最大的特点:“贾而好儒,富甲一方”。
胡雪岩: 著名的徽商,经营中药、丝茶生意,操纵江南商业,资产最高达2000万两以上。 后又入朝为官,所以历史上称“红顶商人”
商帮发展
商业繁荣
促进
促成
三、人口的增长
1、人口增长的原因:
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材料:1684-1795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位期间,前后共100多年,社会经济得到全面恢复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呈现出“盛世”景象,历史上称作“康乾盛世”。
康熙帝
(1661-1722在位)
雍正帝
(1722-1735在位)
乾隆帝
(1735-1795在位)
2.人口增长的表现
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三、人口的增长
清朝前期人口数量
清朝前期人均田地数量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P100页,说说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哪些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①人地矛盾突出;
材料三:在人口膨胀的压力下…形成一个由流氓、乞丐、小偷等组成的次生社会群……人口膨胀实际上也是酝酿大小农民起义的潜在原因之一。 ——《为何清代人口空前膨胀》
材料二: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的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
②环境破坏,水土流失
③衍生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的增长
3、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
三、人口的增长
(1)人地矛盾突出。
(2)环境破坏,水土流失
启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口增长之间需要平衡,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
(3)衍生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压力,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意义:有利于社会稳定;推动商品经济发展
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手工业:出现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原因: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
商业:商业网 商帮 票号
人口的增长
原因: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稳定
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兴修水利;粮食产量提高;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带来的问题:人地矛盾突出;社会压力增大;
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本课小结
1.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右图),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荒地无主者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由官府给以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商业发达
C.手工业发展 D.商帮兴起
2.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如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河南
朱仙镇、江西景德镇,已经名闻天下,被称为“四大镇”,
其中汉口镇又有“船码头”之称。这些属于清朝商业网中的(  )
A.农村集市 B.城镇市场
C.区域性市场 D.全国性市场
3.下图是清朝《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一个典型特点是(  )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坊市分置
C.边境贸易繁荣 D.商业市镇兴盛
A
B
D
课堂检测
4、明清商业兴盛,请问哪两个地方的商人最为活跃 ( )
A.广州和北京商人 B.山西和徽州商人
C.湖南和新疆商人 D.福建和浙江商人
5.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是在(  )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末年
6.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  )
①人口密度过大 ②人地矛盾逐渐突出 ③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地力下降 
④不利经济的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D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