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古诗鉴赏复习
古诗鉴赏复习
古诗鉴赏的考察能力点通常有如下几个
1.悟诗情
2.绘诗境
3.析意象
4.炼 字
5.赏名句
考点一 析意象
抒情诗,往往借助于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作者情感。这种含“情”含“意”的景物,即诗中的“情中景”,就叫“意象”。
1、分析景物特点;
2、体会景物所营造的氛围;
3、把握作者借景抒情所抒发的情感。
(三)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作者为什么选取“浮云”和“落日”写景?
以浮云孤飞,来去不定,喻游子之心,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选取这两个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古诗中常见特殊意象的含义
1.月亮——思乡怀人 2.菊花——清高人格
3.梅花——高洁 4.松树——孤直傲岸
5.杜鹃——凄怨哀伤 6.鸿雁——思乡怀亲
7. 柳树——离情依依 8.乌鸦——衰败荒凉
9. 浮云——漂泊的游 10.浮萍、蓬草—飘零伤感
11.夕阳——离别思乡 12、羌笛—凄切
13、蝉—悲凉、高洁 14、青鸟—信使
15、西风—惆怅哀伤 16、莲—爱的象征 。
17、红豆—爱情或相思 18、鱼—快乐自由
19、鸦、猿、杜鹃—凄苦哀伤
20、孤雁—孤独、思乡 21、鹄、雄鹰—理想追求
22、春风、东风—美好事物
23、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
24、流水落花、—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考点一 悟诗情
方法指导——如何体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1、抓住抒情关键句或词;2、捕捉诗中描绘的抒情形象(意象);3、联系创作背景
例: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分析:抒情关键字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抒情意象为“月亮”;创作背景为李白少年初次离家时所作;由此体悟到的诗情——对故乡亲人依依惜别的离情
田园诗:表达淡泊名利,追求闲适、恬淡隐逸生活的思想感情 。
写景诗:描绘春夏秋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
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
边塞诗:渴望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决心(唐);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宋);久居边关思念亲人的忧伤、孤独。
常见的诗类及主旨
贬谪诗:抒发离愁别绪,遭贬谪的伤感(愤懑)之情;表达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羁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戍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咏物诗: 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
怀古诗:悲叹怀才不遇的感慨;抒发昔盛今衰的愤慨;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
闺怨诗:对丈夫的思念,离别的孤独寂寞之感;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练一练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3.诗歌表达了 思想感情?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2. 诗歌抒写了诗人 的情感。
漂泊在外的游子孤寂和浓浓的思乡
达了诗人面对自己人生的“秋天”(遭排挤),乐观豪迈,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考点二 绘诗境
①圈画景物,描绘时做到景物无遗漏;
②体会景物氛围,在头脑中展开画面,用文字再现画面;
③描绘景物时要善于修饰,做到绘形绘色绘声,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生动、流畅。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题目:展开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歌前两句展现的画面。
分析:
1、景物有:峨眉山、半轮月亮、月影、江水;
(巍峨的)峨眉山尖,悬挂着半轮(皎洁的)秋月,月亮的影子映在(清澈的)平羌江水之中,(如同一块晶莹的碧玉),随江水(静静地)流动。
2、头脑中运用想象展开画面(宁静、清幽)
3、修饰景物,绘形绘色绘声,尽量用比喻、拟人等修辞。
练一练
(三)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1.展开联想与想象,生动描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的画面。
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古往今来,千形万象,变幻不定。
练一练
(四)【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作者为什么选取“柳絮”和“浮萍”来写?
柳絮和浮萍给人以漂泊不定、飘零流落之感。国家危在旦夕如风中翻飞的柳絮,个人命运沉浮如风雨中的浮萍。诗人用这两个景物为喻,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国运衰微、个人命运多舛的悲痛之情。
考点四 炼字
炼字的方法是“由字到句再到情”
1 .理解字义;
2.分析表现手法理解表达效果;
3.把握诗人的情感。
例:07年中考A卷《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联系前两句诗,谈谈“尚”字的表达作用。(3分)
“尚”是“还”的意思(理解字义),写出了诗人年老体衰,闲居乡下但还想着去戍守边疆(理解句意),表现出诗人强烈的报国之情(把握情感)。
练一练
【夜雨寄北】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赏析“涨”字。
“涨”,涨满的意思,富于动态,既表现了雨大,又表现了作者满怀的愁思。
考点五 赏手法
方法指导——如何赏析手法
1.理解句子含义;2.分析表现手法;
3.把握诗人的情感。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的理解。
.即使凋零,被碾成尘土,依然保持清香。作者借花自喻,表现自己虽受排挤但坚贞不屈,冰清玉洁的品格。
诗歌表现技巧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有四个层面的内容:
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对偶、夸张、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
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
白描工笔。
3、 表现手法:照应,对比,烘托渲染,象征,联想,借古讽今,化无形为有形,乐景衬哀情。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练一练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一句的理解。
落花不是无情的事物,虽飘零也要化作春泥更护卫花朵。诗人以落花自喻,表达了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金陵三迁有感①
宋·梁栋
憔悴城南短李绅②,多情乌帽染黄尘。
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
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
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②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
(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
(2)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
明确:
(1)诗人因关心南宋末年动乱时局而多愁善感,忧心如焚,感情十分沉痛。
(2)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蜂蝶黄花老”写出秋色愁人,转而写在“明月”照临下,“园林”的景色充满春意,透露生机,从而形成对比,表明作者身处逆境仍然满怀希望的积极人生态度。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