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一)
八年级物理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下列判断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太阳从东方升起 B.汽车上的人看到树木向后退
C.客车里的乘客认为司机是静止的 D.飞机里的飞行员看到大地在运动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B.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
C.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D.利用声呐测海深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是能被人看见的物体都是光源
B.平面镜里的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C.光能够在真空中以及任何介质中传播
D.电影院的银幕用粗糙的帆布做成,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漫反射
7.下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8.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小鸟,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光线的传播大致路径的是:( )
9.在水深1m的湖面上空,一只画眉停在岸边柳树距水面5m高的树杈上婉转的唱歌;在距岸边2m的水中,一条红色的小鲤鱼悠然的游动。静观湖面,“小鲤鱼”、“画眉鸟”、“柳树”和“水草”浑然一体,好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关于上述情景,下列阐述错误的是:( )
A.水中的“画眉鸟”是树上的画眉鸟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虚像
B.水中的“画眉鸟”距离水面1m
C.站在岸边看见的“小鲤鱼”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小于1m
D.我们看到水中的“画眉鸟”和“小鲤鱼”都是虚像
10.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11.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
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
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
12.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的示数是8℃ B.它的分度值是1℃
C.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D.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13.下雪了,小宇从外面捧回一团雪放在杯子中,插入一支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降到-6℃,他将杯子放在盛有许多热水的盆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 )
A.一直不变 B.先不变,后变大
C.一直变大 D.先变大后不变,后来又变大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汽化的是:( )
A.灯泡的灯丝用久后比新的时细 B.酒精擦在皮肤上感觉到凉快
C.湿衣服晾在阳光下干得快 D.新鲜白菜会慢慢干瘪
15.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 ① ,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 ② 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
A.①汽化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16.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个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平衡螺母向左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17.关于物体的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一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B.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一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2/3的体积,其质量和密度均不变
D.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8.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μm,即__________nm,合_____________m。
19.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___________的,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_____________是运动的。
20.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_____产生的。声音的三个要素分别是响度、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唐朝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到“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中的“猿声”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_来判断的。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___________较高,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镜面的夹角为25°,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20°,则平面镜应绕过O轴沿_______时针(填“顺”或“逆” )转过___________度。
2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的______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23.如图,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平面镜的上方垂直放置一块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E、F两块板组成。让一束光贴着光屏左侧的E板沿AO方向射到O点,在右侧F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___(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__分钟,在第 8 min时,这种晶体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
25.解释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
①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___________,造成水的沸点低;
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__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④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______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
26.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___________(选填“变化值”或“不变值”),这个比值跟质量的多少、体积的大小_______关系(选填“有”或“无”),它反映了________固有的一种属性。
27.体积为1dm3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水的质量是_____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m3。(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28.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中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 甲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
三、作图题、实验题:(共21分)
29.(3分)图中的OB是一束光线由空气射到水面后的反射光线,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0.(2分)根据下列两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31.(8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①要先测量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当他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左侧离透镜20cm处,调整好光屏位置,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他又将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调为28 cm时,移动光屏,在屏上可看到清晰的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实像。在此基础上,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调节光屏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
32.(8分)小明同学利用如下器材测量合金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合金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
(1)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发现横梁左端低、右端高,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把合金块放入天平左盘,在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为________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
(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合金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合金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时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 ,则合金块的体积为_________cm3。
(4)通过计算可得合金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g/cm3。
四、计算题:(共14分)
33.(7分)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170m,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0.7s,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声音。把子弹在空中的运动近似地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此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4.(7分)一块石碑体积是4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这样的石料作为样品, 测得它的质量是140g,用量筒装100ml的水,将样品完全浸没在水中,水面上升到150ml处。请求出石碑的质量。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期末模拟卷(一)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选项 D A D D C D C C B B A D D A A D 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18题:130 1.3×10-7 19题:静止 流水(其它合理的也行)20题:振动 音调 音色 音色 音调 频率(或快慢)
21题:逆 5 22题:凸透 会聚(或聚光、聚集)23题:漫 不能 在 24题:A 80 5 固液共存(或固液态)
25题:气压低 液化 凝华 26题:不变值 无 物质(填物体不给分)27题:0.9 9×10-4 28题:甲 1.5×103
三、作图题、实验题:(共21分)
29题:(3分)30题:(2分)第二图入射光线延长不过焦点不得分31题:(8分)10 20 缩小 靠近32题:(8分)右 81 27 3
四、计算题:(共14分)
33题:(7分)解:声音的传播时间 (3分) 子弹的运动时间 t弹=0.7s-0.5s=0.2s (1分) 子弹的速度 (3分)
34题:(7分)解: V样=150cm3-100cm3=50cm3 (1分) (3分) m碑=ρV碑=2.8×103kg/m3×40m3=1.12×105kg (3分)
V/cm3
3
2
1
m/g
1
2
3
4
4
甲
乙
0
溢水杯
合金块
烧杯
乙
甲
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正确各1分,光线没箭头或箭头错误不得这1分
PAGE
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题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