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猜一猜:下面描述的是哪一个地形区从飞机上看上去,褐黄色的原野,几乎看不到一丝绿色。
从出发地看目的地并不远,但车子上坡下坡,绕了好几道梁子才到。
这里的人们因地制宜,挖了窑洞居住,冬暖夏凉。
黄河穿过,成了地地道道的黄河。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五节 黄土高原1、能读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2、了解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3、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4、了解“乌金三角”。
学习目标一、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图片点击可放大)1.位置和范围 你能从图中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吗?长 城秦 岭太 行 山乌鞘岭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 西山 西一、找出太行山、乌鞘(sh ā o)岭、秦岭、长城以及黄河。二、找出黄土高原所跨越的省级行政区。青 海位置和范围: 位置:中国中部偏北。
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跨越省区: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的黄土覆盖厚度一般在100米左右,六盘山以东到吕梁山西侧,黄土厚度在100米--200米之间,最厚在兰州,达300米以上。黄土分布的面积和厚度,都居世界之冠。想一想黄土剖面 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别的地区没有? 黄土形成的原因水成说风成说风水雨相说科学家的假说被广泛支持顺着风向,从戈壁—沙漠—黄土,颗粒越来越小。黄土形成过程示意黄土粉尘搬运、堆积示意图土地沙化 ——见证风成说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播放!地表破碎沟壑纵横2.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3、黄土高原地貌景观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林黄土柱黄土塬返 回——由厚层黄土组成、面积较大,顶部平坦,侵蚀作用微弱,是良好的耕作区。黄土墚返 回——条状延伸的黄土地貌类型黄土峁返 回——呈穹状或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黄土林返 回黄土柱返 回黄土高原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面积27万平方千米,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4.水土流失与黄河泥沙如不能正常播放视频!请点击播放! 黄河黄河泥沙的来源泥沙源头水土流失的原因地表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结构疏松,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在7、8月,多暴雨开垦、采矿等破坏地表。说明:植被条件越好,水土流失越______。
植被条件越差,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
植被有 作用。轻微严重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水土流失与地表坡度的关系说明: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越______。
地表坡度越大,水土流失现象越______。严重轻微植被稀少黄土高原的植被有什么特点?土地失去了植物屏障,水土流失严重 这与水土流失有何关系?探究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有哪些?二、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发展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制约本地经济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干旱和水土流失1.治理的措施: 植树种草
修建梯田
建淤地坝(P94)
……治理的措施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黄土高原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治理的措施治理的措施黄土高原退耕还林下的星绿(零星绿色)黄土高原蓄积雨水用的水窖治理的措施2.治理后的黄土高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后的黄土高原初见成效的水保工程杨凌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三、黄土高原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炭
有色金属丰富的煤炭黄土高原的“乌金三角”晋、陕、内蒙古接壤地区 这里煤炭储量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14,煤质好、易开采。
该地区区位居中,煤炭外运方便,是21世纪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外运煤炭发电电力输出 有些地方的小煤炭开发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业内人士痛惜地称之为“猴子吃苹果”——咬一口就扔,数以百亿吨计的资源在挑肥拣瘦的开采过程中被白白扔掉。 合理利用、节约开采本节知识小结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治理与发展:丰富的矿产资源:1.治理的措施
2.治理后的成绩1.合理开发
2.科学利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1.位置和范围
2.地表特征
3.地貌景观
4.水土流失与黄河泥沙知识巩固黄土高原位置: 。
范围:东起 、西至 、南至 、 北抵 。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跨越省区: 、 、 、 、青海、河北、河南等。
中国中部偏北太行山 乌鞘岭 秦岭长城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关于黄土成因,被广泛支持的学说是 。风成说黄土高原三个典型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 。支离破碎、沟壑纵横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土质疏松,多孔隙、裂隙,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少,地表裸露开垦森林地表疏松1.造成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
A.过度放牧 B.开采
C.毁林开荒 D.营造宫殿
C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
A.植被的破坏 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 D.土质、降水、地形等
D练一练3.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 风沙危害 B 水土流失
C 植被破坏 D 土质疏松B 4.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
A.峰岭众多、地表崎岖不平
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不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
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