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一、课题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四章 第2节 土地资源与农业 第二课时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二、课标内容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主要农业生产部门。
2.通过创设“寻美食”情境,运用已学的地理知识,说出并归纳农业部门的分布特点,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3. 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习性特点,寻找适合的生长地区,列表对比、归纳出种植业分布的南北方差异。
4.通过“寻美食-知分布-探原因”活动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分析,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1.我国农业分布的东、西部差异。
2.东部种植业区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五、教学难点:农业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读图分析法与问题启发引导法相结合。
七、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自制视频材料、智慧课堂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导入视频“舌尖上的美食”引入新课:农业 观看视频回答 通过视频展示农业活动及美食,让学生感受农业是大自然的馈赠。
学习新课农业部门农业的重要性 1.展示视频中的农业活动。2.提问:图中的农业活动是分别属于什么农业部门?提问:农业包括哪些部门?【板书: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3.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生活中吃、穿、用的物品来源于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读图思考读图回答结合已有生活体验回答 从实际生活中感知农业的重要性。
学习新课东西部的差异 活动一:寻美食 知分布展示美食图片。①设问:这些美食,在中国哪里能找到最正宗、最美味的?②引导学生说出美食的原料所属农业部门。2.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寻找正宗美食,说出农业部门分布地区。①教师展示干湿区图,引导学生说出畜牧业的分布地区及原因。【板书:一、东、西差异—以400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西部:以畜牧业为主】②教师展示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图,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说出种植业的分布地区。【板书:东部:种植业】③教师引导学生从地形的角度说出林业的分布地区。④教师展示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渔业的分布地区。【板书:林业、渔业】3.引导读图归纳我国主要农业生产部门东部和西部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生活体验思考回答回答探究各类美食分布地区,及各农业部门分布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读图分析读图回答读图回答读图归纳 创设“寻美食”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会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各地美食分布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学习新课东部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 活动二:知习俗 探原因1. 展示南北方的主食图片,了解东部地区的饮食习惯的差异。【板书:二、东部种植业区的南北差异】2.展示干湿区图和资料“水稻、小麦的习性”,引导学生分析造成南稻北麦分布格局的原因。【板书:—以秦岭-淮河为界1.北方:小麦2.南方:水稻】3. 展示经济作物分布示意图和资料“经济作物的习性”。引导学生北方、南方的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分别是什么?【板书:1.北方:花生、甜菜2.南方:油菜、甘蔗】 4.列表,组织学生从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主要农作物等方面对比归纳南北方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观看、思考东部地区南北方饮食差异读图文资料思考回答读图文资料回答读图文资料回答对比回答 学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培养学生列表对比归纳的学习能力。
新课总结 活动三:画简图 记规律展示农业地区分布简图 回答学画农业地区分布简图 培养学生绘图能力。画简图,建立空间概念。
延伸拓展 展示案例,讲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西北地区因地制宜实例分析青藏地区因地制宜实例分析 思考、回答思考、回答 增强学生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识。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学科素养。
巩固练习 1.展示课堂练习2.讲评解析错题 思考、回答 巩固知识,及时反馈学生课堂掌握情况
展示图片“中国农民丰收节” 播放结束视频:“丰收的喜悦” 了解国家时事观看视频感受农民丰收的喜悦 让学生在感受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也通过画面承载的地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作业 《优化设计》P55-57必做题 :轻松尝试应用第1-7题 、知能演练提升第1-9题 选做题 :学以致用第10题 课后练习检测所学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1.在当今信息资源丰富的时代,我国拍了很多好的视频、电视节目,如“舌尖上的中国”, “航拍中国”等和地理有紧密的联系。这些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本节课前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将三部《舌尖上的中国》进行整合,选取了学生最喜欢的美食、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制作的导入视屏《舌尖上的美食》。视频内容贯穿整节课,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即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提高了课堂效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创设“寻美食”情境展开活动,通过循序渐进的三个活动“寻美食 知分布”、“知习俗 探原因”、“画简图 记规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农业的地区分布”。
对于中国这一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如何在国土辽阔、自然环境差异大的中国发展农业,在教学过程中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面向未来,育人为主。
3. 最后结合热点“中国农民丰收节”结束本节课,视频“丰收的喜悦”,让学生在感受农民丰收喜悦的同时,也通过画面承载的地理知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