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7珠江三角洲地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7.7珠江三角洲地区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7 10:23: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地图出版社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认识我国的区域
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视频、资料了解港珠澳大桥基本情况,知道粤港澳之间的区域内联系。
(2)通过阅读地图指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特征。
(3)能够通过“珠三角”的位置特征能认识到其位置优越性。
(4)能够归纳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和资料简要评价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运用资料分析经济发展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地图信息的认定、获取、分析及评价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这个祖国的“南大门”,体会到这一区域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华侨资料,培养对华侨、华人的敬佩之情;通过学习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有利与不利条件,体会到每个地区发展经济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培养辩证看待区域发展的态度。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的自然概况以及珠江三角洲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
体会每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和不足,辩证看待区域的发展。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讨论探究法、多媒体辅助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情境导入,引入话题
珠江三角洲2018年底,我们珠江三角洲迎来了港珠澳大桥的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是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世界桥梁建筑史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大桥,她联通了哪些地方,施工难度大在于哪里?我们来观看一下视频吧!
播放视频:《港珠澳大桥》
环节二:问题引领,学习新知
粤港澳大湾区连接港、澳和珠三角,中央在2月份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文件里从提及了行政规划上珠三角的范围以及主要城市担当的职责和功能,我们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粤港澳大湾区》
国家在行政上规定了珠三角,主要包括哪九个城市?我们在地图上找出来。(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
自然地理上的珠江三角洲是指什么呢?(珠江三角洲由珠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的三角洲的总称,简称“珠三角”。)
同学们,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图上,观察到哪些地理事物?能知道珠三角大致的自然概况吗?
(学生思考,回答)因为珠三角是珠江干流和支流冲积而成,所以可以看出该地河网纵横、土地肥沃、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学习区域地理方法是什么呢?先从地理位置说起,然后了解该地的气候、地形,从自然条件可以了解到当地产业发展,如农业、工业等等,下面我们详细学习当地的自然地理要素。
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从哪三方面进行概况?(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请同学们思考三分钟,分析珠三角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纬度位置:处在热带亚热带,海陆位置:广东东南部,临南海,我国的南大门;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教师补充)处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因此农作物以热带、亚热带为主:水稻、荔枝、龙眼等……
请观察广州气候资料,分析当地气候特点和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教师补充)可见,珠三角水热条件好,物产丰富,形成特有的环保的生产模式——基塘模式。
播放视频:《桑基鱼塘》
(教师总结)桑叶喂蚕,蚕粪养鱼,鱼粪(塘泥)养桑。
(教师补充)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和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变为发展塘鱼、蔬菜、优质水果、家禽、瘦肉型猪、花卉等高产农业。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环节三:小组探究,展示结果
珠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尤其在工业发展上有很大优势,我们知道珠三角工业基地是什么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请参考课本103、104页,思考并小组讨论:珠三角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学生讨论、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濒临南海,水陆交通便利;国家政策支持;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水热和地形条件优越,农业基础较好;毗临港澳,靠近东南亚,有利于吸引外资。
(教师补充)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因为珠三角著名的侨乡,港商赚钱后不但投资内地更大力捐资内地教育事业,支持国家教育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解决?
(学生回答)能源与矿产不足,国家有大型工程支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珠三角本地则发展核电解决能源不足,建设了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
环节四:承上启下,引入下课
之前学习过台湾生产模式:进口、加工、出口,是属于外向型经济,珠三角也因为本地资源不足,生产的产品销往海外为主,也是实行外向型经济,珠三角外向型在改革开放初期跟哪里合作?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如何升级改革呢?我们下节课再讨论。
【教学反思】
利用港珠澳大桥通车视频,强调区域内合作,再提及粤港澳大湾区,从大湾区视频引入珠三角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较高;对教材内容做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整合,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储备来确定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方案,紧扣地图和资料,以问题为引领,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分析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地形和气候等有关特征;通过讨论活动,增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和分析探究能力,体会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知道任何一个地区发展经济都有利和弊,为下节课的外向型经济中的珠三角与港澳合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