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章末复习 习题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章末复习 习题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7 10: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章末复习
知识点① 北方地区
(2020·河北石家庄)读北方地区略图(图Z-6-1),完成1~3题。
1.①地形区是( )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四川盆地
C
2.下列关于②地形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 土地平坦肥沃 B. 地形崎岖不平
C. 树木四季常绿 D. 河流无结冰期
3.③地形区( )
A. 比①地年降水量少 B. 比②地年均气温低
C. 比①地平均海拔高 D. 比②地人均水资源少
A
D
(2020·福建省)图Z-6-2示意京津冀城市群规划的双“C”字形区域发展格局,读图并完成4~6题。
4.该城市群濒临的海洋是( )
A. 渤海 B. 黄海
C. 东海 D. 南海
5.C2区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适宜
布局的工业部门是
( )
A. 石油化工 B. 电子信息
C. 金属冶炼 D. 纺织服装
6.C1区域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的突出优势
是 ( )
A. 港口众多 B. 生态良好 C. 矿产丰富 D. 地形平坦
A
B
B
7.读图Z-6-3,完成下列问题。
(1)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
和高原为主,①_________
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也
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首都北京位于②__________
平原上;③__________高原
的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东北
华北
黄土
水土流失
(2)④是____________山脉,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其农业用地类型是____________(填“耕地”“林地”或“草地”),⑤是____________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3)乙图代表的是甲图中①②③地区中_______地区的传统民居。
(4)①②③地形区中,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的是________。
长白
林地
太行


(5)②地区春季气温回升较________(填“快”或“慢”),降水较________(填“多”或“少”),易发生__________(自然灾害);列举两条应对这种自然灾害的主要措施。


春旱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种植耐旱作物;采取喷灌、滴灌等灌溉方式。
知识点② 南方地区
(2020·贵州遵义)2019年5月26—29日,中国国际数博会在“凉都”贵阳市举行。据此读贵阳市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Z-6-4),完成8~9题。
8.大数据产业属于( )
A. 农业 B. 机械制造业
C. 重工业 D. 高新技术产业
D
9.贵阳市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10.(2020·山东济南)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地形多丘陵。当地居民小区多依山而建挡土墙,尤以“草方格”挡土墙最为典型。图Z-6-5示意某小区“草方格”挡土墙,
长度约 50 米,高达 8~10 米,坡度 70°~
80°。“草方格”挡土墙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防止风沙侵袭 B.提高森林覆盖率
C.为牲畜提供饲料 D.防止滑坡
D
(2020·湖南娄底)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地区的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据此读南方地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图(图Z-6-6),完成11~12题。
11.到珠江上游某山村
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
宜的时间是 ( )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B
12.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雨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种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13.(2020·山东滨州)重庆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雾天多。城市傍水依山,层叠而上,景色独特。近年来成为“网红城市”。据此读重庆及周边地区地形示意图(图Z-6-7),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重庆东部相邻的省级行政区域甲是______________,南部相邻的地形区乙是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
云贵高原
(2)重庆既以“江城”著称,又以“山城”扬名。据图所示,解释重庆这两个别称的由来。
江城:境内有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多条河流经过。
山城:有大巴山脉、巫山等山脉,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重庆的麻辣火锅全国闻名。据《纲目拾遗》记载:“辣茄(即辣椒)性热而散,亦能祛水湿。”简述重庆人爱吃辣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重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雾天多,气候潮湿,人们吃辣椒可以祛湿。
知识点③ 西北地区
(2020·陕西省)羊毛壁毯是我国少数民族利用羊毛编织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反映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据此读羊毛壁毯作品“天山歌舞”(图Z-6-8),完成14~15题。
14.壁毯画面反映的歌舞场景常见于我国的( )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A
15.壁毯具有防寒、装饰等功能,其编织原料来自当地畜养量大且特有的羊种,羊肉还是当地居民喜爱的食物。据此判断该地区的农业部门( )
A. 以渔业为主 B. 以水田为主
C. 盛产热带水果 D. 以畜牧业为主
D
(2020·山东临沂)读新疆番茄主要种植基地分布示意图(图Z-6-9),完成16~17题。
16.推测影响新疆番茄种植基地
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地形
C. 水源 D. 交通
C
17.番茄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茄红素的含量。每100克新疆番茄中,茄红素的含量为62毫克,意大利、希腊的番茄则分别为40毫克和52毫克。新疆番茄品质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降水丰富 B. 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C. 土壤肥沃 D. 冰雪融水丰富,水质好
B
(2020·河北石家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气源为中亚进口天然气,工程主要目标市场是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未覆盖的华南地区,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能源保障。据此
读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图
Z-6-10),完成18~19题。
18.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地跨我国( )
①西北地区 ②北方地区
③南方地区 ④青藏地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19.如果沿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线路进行考察,从霍尔果斯到香港,地表的自然植被呈现出哪些变化?( )
A.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B.荒漠→荒漠草原→草原→森林
C.荒漠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D.草原→荒漠→森林→森林草原
B
20.(2020·四川宜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7月,某自行车骑行队游历新疆,途经新疆最美公路——独库公路(独山子到库车)和沙漠公路(轮台到民丰)。
材料二 新疆略图(图Z-6-11)、新疆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图Z-6-12)和新疆某发电设备景观图(图Z-6-13)。
(1)骑行队从独山子到库车翻越了___________山脉;骑行队员发现此山脉以北的准噶尔盆地植被比以南的____________盆地植被更多,造成此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山
塔里木
地形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受重重山
岭脉的阻隔,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2)骑行队员游历新疆,途中遇到众多少数民族,该省级行政区域主要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_____族; 队员还在新疆许多地方看到如图Z-6-13所示景观,说明新疆有丰富的____________资源。
(3)新疆哈密是中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地区,请为当地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提出合理的建议。
维吾尔
风力
发展滴灌和喷灌的灌溉技术;对生产和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循环利用;一水多用。
(4)骑行队在骑行沙漠公路前应准备好____________(填“防晒霜”或“氧气袋”)等物品,骑行沙漠公路中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____(填“沙尘暴”或“台风”)。沙漠公路的修建,有利于盆地油气资源的开发。西气东输工程采用___________(填交通运输方式)将新疆的油气资源运送到我国东部地区,请简述该工程产生的有利影响。
防晒霜
沙尘暴
管道运输
西部:推动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调整西部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环境压力。
东部:缓解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东部地区发展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改善大气质量等。
知识点④ 青藏地区
21. (2020·广东省)2020年6月21日,全球迎来天文奇观——日环食,日环食带所经过的部分地区能观测到日环食。读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带示意图(图Z-6-14),阿里观测点是我国境内观测日环食的最佳地点,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低,太阳光照强
B. 地处青藏高原,气温低
C. 冰川广布,植被稀少
D. 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
D
(2020·宁夏回族自治区)小明去西藏旅行,发现当地人们根据一天的气温高低而选择不同的藏袍穿法(图Z-6-15),读图并完成22~23题。
22.藏袍在一天中的不同穿法,
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A. 高温多雨
B. 寒冷干燥
C. 昼夜温差大
D. 大风天气多
C
23.下列关于青藏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B. 种植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区
C. 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D. 畜种主要有滩羊和三河马
B
(2020·青海省)生长在平均海拔3 500米以上高原地带的冬虫夏草,因其稀缺而导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据此读图Z-6-16,完成24~25题。
24.近十年来随着一波又一波“冬虫夏草热”,
导致生态危机令人担忧,发生该现象的地区
最有可能是( )
A. 塔里木盆地 B. 黄土高原
C. 内蒙古高原 D. 三江源地区
D
25.该地区生态环境非常脆弱,我们应 ( )
A. 为了保护环境,禁止放牧
B. 因地制宜,合理发展畜牧业
C. 在本地区中西部大力种植水稻、油菜
D. 为了增加牧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牛羊数量
B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4,人口仅占1%,“高”和“寒”是该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是该区的主要农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
材料二 青藏地区示意图(图Z-6-17)和318国道川藏南路段剖面图(图Z-6-18)。
(1)写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____________山脉。②____________盆地。③____________市。④____________江。
祁连
柴达木
拉萨
雅鲁藏布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从气候方面解释原因。
青藏地区太阳光照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风俗。(至少两条)
献哈达,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和糌粑,参观布达拉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