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铜
我是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早在商代人类就开始使用青铜器了,所以在我们的金属王国中我可算是你们的长辈了。我当国王比较好!
东周匈奴族鹿形金怪兽
汉代铁器
战国青铜器
唐代舞马衔杯纹银壶
春秋金柄铁剑
西周变纹钟
思考:
一、金属
金
我是金属中身价最高的金属之一,我的名声地球人都知道。这个国王我当之无愧!
铝
铁
镁
我为什么不能做国王?晕!
统一标准-------衡量金属能否成为国王。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为标准!
镁条和铝片在常温下就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2Al2O3 点燃
2Mg+ O2 =====2MgO
铜片在氧气中加热能反应,但不燃烧
金不能和氧气反应
铁丝在氧
气中燃烧
高 温 炼 金
点燃 3Fe+2O2=====Fe3O4
真金不怕火炼
加热 2Cu+ O2 =====2CuO
(1)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那么我们用的铝制餐具是怎么回事呢?
答:金属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
4Al+3O2=2Al2O3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2)为何不宜用钢刷来擦洗铝制餐具呢?
答:若用钢刷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思考:
二、金属和酸的反应
在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镁带、锌粒、铜片、铁,再分别加少量稀盐酸或
硫酸,观察各组物质是否反应,有没有气泡,有没有放热现象,反应速度
如何,完成反应方程式。
反应物 反应现象 反应速度 反应方程式
稀盐酸或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很快
较快
较慢
不反应
Mg + H2 SO4 == MgSO4 + H2 ↑
Mg + 2HCl == MgCl2 + H2 ↑
Zn + H2 SO4 == Zn SO4 + H2 ↑
Zn + 2HCl == ZnCl2 + H2 ↑
Fe + H2 SO4 == Fe SO4 + H2 ↑
Fe + 2HCl == FeCl2 + H2 ↑
剧烈反应,镁带迅速消
失产生大量气泡
反应较剧烈,产生大量
气泡
反应缓慢,有气泡产生,溶
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不反应
比较以上金属的活动顺序:
Mg> Zn >Fe> Cu
由此推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铁、镁、锌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时剧烈程度
不同。_____ 反应最剧烈其次是 _____,然后是_____ 。
镁
锌
铁
Mg、Zn、Fe、? Cu
H
H2
H2
H2
×
三 、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反应:
创设问题情景:金属能跟其他化合物反应吗?提供下列药品(硫酸铜固体、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铁钉、铜片)进行探究。
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中
置换出来
铝和硫酸铜溶液反应
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2Al +3CuSO4 == Al2(SO4)3+3Cu
Cu + 2AgNO3 == Cu(NO3)2 +2Ag
实验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
光亮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实验一:说明___的活动性强于_____
铝丝表面覆盖一
层红色固体,溶
液由蓝色变成
无色
铜丝表面覆盖一层
银白色固体,溶液
由无色逐渐变成蓝
色
2Al + 3 CuSO4 == Al2( SO4)3+ 3Cu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无
实验二:说明 ____的活动性强于 _____
实验三:说明_____的
活动性弱于_____
Al
Cu
Cu
Ag
Cu
Al
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l>Cu>Ag
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试一试: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 ______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 ____ 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_____ 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 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 _____里置换出来。
靠前
氢
后面
溶液
氢
前面
(K、Ca、Na除外!)
金属性质知识框架
金属
金属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这就决定了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和其它元素的原子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 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与酸反应:
规律: 金属+酸 盐+氢气
与盐反应:
规律: 金属+盐 盐+金属
金属材料
纯金属:
合金:由金属跟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的锈蚀原理: 铁跟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
防锈措施: 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在钢铁表面覆盖保护层.
判断常见金属活动性的方法
3.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4.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盐)的溶液反应
2.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金属与酸的反应:要注意三点:
(1)金属必须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的前面;
(2) 酸一般指稀盐酸HCl或稀硫酸H2SO4,因浓硫酸和硝酸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发生的不是置换反应,也不生成氢气。
(3)铁与酸反应一般生成+2价的亚铁盐,金属和酸反应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剧烈,酸的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2.金属与盐的反应:要注意四点:
(1)钾、钙、和钠太活泼,应除外。
(2)反应物中的盐要能溶于水。
(3)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4)铁和盐反应生成+2价的铁盐。
设计实验方案探究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已知活动性(A>B>C)
方案一:“两边金属中间液,同时下水看变色”(既选A.C金属和B的盐溶液)
方案二:“两边溶液中间金,试看哪液能镀金”(既选A.C的盐溶液和B的金属)
例题:为验证铜、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明明和东东都选用了三种物质进行实验.且东东选用的三种物质与明明选用的三种物质完全不同.但他们都达到了实验目的.
明明选用的三种物质是 :Zn、FeSO4溶液、Cu
冬冬选用三种物质是 ZnSO4溶液,Fe、CuSO4溶液
应用拓展、巩固提高
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能的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的说明理由。
(1) Zn+ HCl
(2) Ag+ H2SO4
(3) Fe+ HNO3
(4) Zn+ AgCl
(5) Cu+ ZnSO4
(6) Zn+ Hg(NO3)
2. 下列各组物质中,能证明Zn、Cu、Ag的活动性的是( )
Zn、稀HCl、稀H2SO4
Zn、Ag、CuSO4溶液
C. Zn 、CuSO4溶液、稀H2SO4
D. Cu 、Ag、稀HCl
3. 将锌粒投入下列溶液后,溶液质量会减少的是( )
A、稀硫酸 B、硫酸镁
C、硫酸铜 D、硝酸银
D
B
4.X、Y、Z是三种金属,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Y+XSO4=YSO4 + X,X + H2SO4-不反应,
Z+ YSO4 = Z SO4 +Y。由此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是( )
A 、X > Y >Z B 、Y > Z > X
C、 Z > X > Y D 、 Z > Y > X
5.下列化合物能用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MgCl2 B、FeCl3 C、AgCl D、CuCl2
6.锰(Mn)和镍(Ni)都是金属.先将镍丝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无变化;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镍丝上有铜吸出.
M n、 N i、 Cu的活动性顺序( )
A、Mn N i Cu B、Cu N i Mn
C、Cu M n Ni D、N i Mn Cu
D
A
A
7.在CuCl2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
物质是( )
A.Cu B.Fe和Cu C.Fe D.Mg 和 Cu
8.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
A.青铜 B .硬铝 C.不锈钢 D. 氧化铁
9.已知金属X具有下列性质(1)它的主要矿物的化学式是X 2O 3;(2)它主要通过热还原法冶炼而得;(3)它的年产量位于个金属之首。据此推断X是 ( )
A .镁 B .铁 C .铝 D.铜
B
D
B
10.小林同学在探究铜、银、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时,有关
实验记录
如下:2Al+6HCl=2AlCl3+3H2 ,Cu、Ag与盐酸不反应。
(1)从上述实验中,你得出的结论是
(2)请你补充一个实验,探究铜、银的活动性顺序。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
Al比Cu、Ag更活波。
把光亮的铜丝插入AgNO3溶液中
铜丝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金属
铜的活动性比银强
11. 老师每次做有关镁的实验时都会强调: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
但拿出的每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
[猜想]小明认为可能是MgO,小赵认为可能是Mg2 (OH)2CO3,小花认为可能是Mg(OH)2。小赵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的,理由是
[实验探究]小赵按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口有液滴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同时食管内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分析]实验后,小赵认为小花的猜想也是错的,理由是:
[查阅资料得出结论]Mg(OH)2和Mg2(OH)2CO3都可以加热分解,产物均为氧化物,据此请你写出Mg2(OH)2CO3的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MgO呈白色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生了二氧化碳,但氢氧化镁中无
碳元素
Mg2(OH)2CO3==2 MgO+CO2 +H2O
1、酸+金属=盐+氢气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条件:
①金属位于氢以前;
②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浓硫酸、浓稀硝酸;
条件:
②金属单质位于盐中金属之前(但不能用K、Ca、Na);
①盐必须溶于水;
3、盐+酸=新盐+新酸
条件: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
4、盐+碱=新盐+新碱
条件:
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
5、盐+盐=新盐1+新盐2
条件:
反应物都必须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是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