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秋
字词学习
jìnɡ
xié
zènɡ
liú
cán
ào
jūn
yóu
径
斜
赠
刘
残
犹
路径
歪斜
赠送
刘海儿
残缺
犹如
傲视
诸君
傲
君
橙
橘
挑
chénɡ
jú
tiǎo
橙子
橘子
挑灯
寒
径
斜
霜
赠
刘
盖
菊
残
君
橙
送
挑
hán
jìnɡ
xié
shuānɡ
zènɡ
liú
ɡài
jú
cán
jūn
chénɡ
sònɡ
tiǎo
寒冷
半径
倾斜
风霜
赠予
刘海儿
盖子
菊花
残酷
君子
橙黄
运送
挑明
横画、竖画较多
左边不要多点
撇要舒展
右上角是两个短撇
要写得紧凑
左边最后一笔为点
用“√”画出正确的字或读音。
(寒 赛)假
(增 赠)送
(橙 澄)子
挑(tiāo tiǎo)水
挑(tiāo tiǎo)战
挑(tiāo tiǎo)拨
√
√
√
√
√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送给刘景文的诗
诗人的好朋友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zènɡ
liú
sònɡ
sū shì
qínɡ
cán
yóu
ào
jūn
chénɡ
jú
ɡài
jú
诗词朗诵
平舌音、前鼻音
翘舌音、后鼻音
再读古诗,思考诗中写到了秋天的哪些景物,把相关词语圈出来。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荷花凋谢、荷叶枯败。
擎:举,向上托。“擎雨盖”在诗中指的是荷叶。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菊花开败了,一看就知道是深秋季节。
菊花傲霜斗寒的精神。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诗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残菊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朗读时语调要平直舒缓,声音稍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指橙子黄、橘子绿的时候。
【诗意】朋友,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哇!那就是橙黄橘绿的秋天。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朗读时语调宜高亢,读出诗人殷切嘱咐的感觉。
“傲霜枝﹑橙黄橘绿”,你觉得苏轼想告诉好友刘景文什么呢?
遇到困难要像残菊傲霜那样勇于面对,积极向上;
要乐观面对生活……
赠刘景文
秋末的特征
荷尽无叶
菊残傲霜
收获的季节
橙子金黄
橘子青绿
色彩明丽
富有生气
板书设计
主题概括
《赠刘景文》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勉励诗。通过对“荷尽”“菊残”“橙黄橘绿”等秋景的描写,突出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以此勉励友人乐观向上。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停顿。
可以用借助注释和插图、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
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
第2课时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晚上写。书,写。
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shào
xiāo
tiǎo
cù
lí
sònɡ
诗词朗诵
tiǎo(挑战)
tiāo(挑水)
“篱落”的意思是_______。“挑”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用竿子等把东西举起或支起;②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挑促织”中的“挑”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篱笆
②
小组合作学习。说一说:透过这些景物,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②。
注释
——————————
【萧萧】这里形容风吹梧桐叶发出的声音。
【动客情】使客人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
【诗意】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的秋风让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②。
注释
——————————
【篱落】篱笆。
【一灯明】孩子们在夜晚挑灯捉蟋蟀。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意】料想是孩子们在拨弄蟋蟀,因为夜深了,他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第二句诗中的“客”指的是谁?
为什么说诗人是“客?
诗人。
因为他身处异乡。
深秋时节的夜晚,客居他乡的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他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
留恋童年、怀念童年。
近处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儿童挑促织
篱落一灯明
远处
郁闷孤独
倍感亲切
思念家乡
夜书所见
板书设计
主题概括
《夜书所见》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通过对秋风梧叶、篱笆下的灯火、小孩逗蟋蟀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及思念家乡的情感。
山行
[唐]杜牧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出节奏,读准字音。
山 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tánɡ
mù
jìnɡ
xié
hán
shuānɡ
诗词朗诵
朗读古诗,说说古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
白云
山径
人家
枫林
霜叶
远上①寒山石径斜②,白云生处③有人家。
注释
——————————
【远上】山高而远。
【石径斜】石径绵长,直通山林。
【白云生处】人家在山的高处,那白云缭绕的地方。
【诗意】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在白云缭绕的山中,有人家居住。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①红于②二月花。
注释
——————————
【霜叶】深秋经霜的红叶。
【红于】比……还要红。
【诗意】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春花还艳丽。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山行》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等构成的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
本课的三首古诗描写的都是秋季的景色。 ( )
联系生活实际,我们可以知道“橙黄橘绿时”指的是秋天。 (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诗的朗读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 )
“寒山”指的是作者所游览的山的名字。 ( )
√
√
×
×
山行
眺望远景
寒山
石径
白云
人家
驻足欣赏
枫林
霜叶
秋比春美
色彩鲜明
生机盎然
板书设计
主题概括
《山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山林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之情。
试背古诗。用同桌互背、指名背、小组赛背等方式熟背古诗。默写《山行》。
画一画自己心目中的秋天。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