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课堂导入
台湾
近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进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具有一致性、稳定性及连续性,并将“贯彻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纳入。基本上,涉台政策论述部份大方向并无太大变动,依然坚持一中原则和“九二共识”;针对“台独”分裂势力措辞从“高度警惕”变成“坚决反对”,并首次将“坚决反对外部势力干涉”放入政府报告里。总体而论,体现对台政策坚持原则坚定性,对台政策具有可预测性、明晰性及针对性。
八年级下册精品
海峡两岸的交往
2022
背讲考
八年级下册第14课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课堂导入
评价目标
评价任务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
评价目标
背讲考-八年级下册同步备课精品系列
壹
贰
叁
列举海峡两岸关系改善的史实,理解“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
知道海协会、海基会,了解“九二共识”及其意义。
认识胡锦涛会见连战、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等史实对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
清朝1685
1945
明朝
三国
元朝
1949
清朝1895
合作研讨一:台湾历史知多少?
清初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
荷兰侵占台湾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郑成功
收复台湾
设台湾府管辖台湾
《马关条约》割台湾给日本
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
?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1.台湾问题由来:
(1)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政府;国民党退往台湾。
(2)美国势力介入:1950年美国派第七舰队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时间 人物 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 毛泽东
20世纪5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以来 邓小平
江泽民
2.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解放台湾(武力方式)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台
湾
的
别
离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
内战遗留问题: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台湾和大陆的分离。
1949年, 蒋介石败退台湾,两岸分离至今。
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
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背景
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对台政策
新中国成立初期
50年代中期
改
革
开
放
毛泽东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和平解放,和为上计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八项主张
四点意见,《反分裂国家法》
两岸共同实现民族复兴
我们都是中国人。
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毛泽东
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
199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武装解放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四点意见。
2015年,习近平在同马英九的会面中,强调两岸同胞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应胸怀民族整体利益,携手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思考:
我国政府不断调整政策,依据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是什么?
基础是: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87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激动地高呼:“到家了!”
1979年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90、91
1992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
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辜振甫
1917—2005
汪道涵
1915—2005
1979年
1987年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93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
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意义: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
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胡锦涛会见连战,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意义: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见面,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
1979年
1987年
90、91
1992年
1993年
2005年
2015年
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解放军奉命停止对金门和马祖的炮击。中央政府海峡两岸倡议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1990年,台湾海基会成立。1991年,大陆海协会成立。
1993年,汪辜会谈: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胡锦涛会见连战,重申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
习近平同马英九会面,双方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了意见。
意义: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评价任务一
根据课本自主学习,快速准确记忆重点问题(4分钟)要求:迅速准确记忆、同桌小组互相提问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
1、背景
2、表现
(1)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人员交往
2008年11月,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
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最大岛外投资目的地
百万台商生活在大陆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富春山居图》(元朝黄公望作)
2011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馆合璧展出
文化同源的心理认同
+
海峡两岸整体大环境的利好
结合《延禧攻略》讲中国传统文化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2005年3月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第三条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的内部事务,不受任何外国势力的干涉。
第五条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
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第八条 “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和平统一台湾,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对待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阅读材料,思考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1954年12月美蒋间签订了“共同防卫条约”,在此期间,美国军队进驻台湾,军舰游弋台湾海峡。美国总统杜鲁门还违背《开罗宣言》,炮制出所谓“台湾法律地位未定论”,为“台湾独立”制造依据。
材料一:所谓“台湾独立”,就是主张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主张“台湾独立”的分裂活动是从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归中国版图后开始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台独”活动是台湾是社会的一个毒瘤。
①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②外国反华势力的阻挠破坏。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两
国
论
一边一国论
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
2017年
蔡英文(2016—至今)
李登辉(1988—2000)
陈水扁(2000—2008)
蔡英文多次表示,对大陆“善意不变,也不会屈服于压力”。所谓不会屈服于压力,至少是指无论大陆怎么坚持“九二共识”,她都不会改变自己否定“九二共识”的立场。那么两岸关系不会再回到此前和平发展的正轨?
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特朗普签署“台湾旅行法”
日益密切的交往
评价任务二
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
强大的综合国力-根本保证
自古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依据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政策保障
港澳回归--榜样借鉴
两岸密切往来 人心所向
国际反华势力
台独势力
《反国家分裂法》---法律保障
台湾问题和港澳问题有什么异同点?其解决方式有什么不同?
相同点:都是祖国统一大业问题;解决方式都以“一国两制”为主
不同点:①港澳问题的由来,是由于外国侵略,抢占殖民地,属于外交问题;台湾问题的由来,是由于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败退台湾,是中国的内政问题。
所以对港澳来说,我们是对其恢复行使主权;台湾则是由分裂到统一的问题。
②台湾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而在香港和澳门需要派驻军队。
(2021·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中考真题)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过程中,除建构孙中山作为革命先驱的形象外,还增加了“爱国主义者”的内涵。这一变化的现实目的在于( )
A.实现民族独立愿望 B.巩固辛亥革命成果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2021·辽宁抚顺·中考真题)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共识”是
A.发展两岸关系、推进和平统一 B.两岸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C.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D
中考演练
(2021·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台湾任何党派、团体、个人,无论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其交往。”“九二共识”指的是( )
A.两岸就开展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
B.两党就双方领导人以适当身份互访达成共识
C.两岸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两岸就直接实现通邮、通航、通商达成共识
(2021·广西百色·中考真题)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达成了在处理两岸事务性交涉中的重要共识,后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D
中考演练
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