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4.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4-13 13:47:39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
一、单选题
1.酒后驾车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下列有关乙烯气体和乙醇蒸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消耗等量的氧气
B.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C.能相互转化且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3.下列物质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4.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后,产物是 的醇是(  )
A. B.
C. D.
5.(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19.己烯雌酚(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
B.己烯雌酚与NaOH溶液、NaHCO3溶液均能反应
C.1 mol己烯雌酚最多能与2mol Na发生反应
D.己烯雌酚与饱和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6.(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是(  )
A.CH3CH2OH B.CH3CH3 C.CH3COOH D.
7.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显弱酸性,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苯酚
C.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用溴水作试剂
D.苯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8.(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用16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该醇是(  )
A.甲醇 B.乙醇 C.丙醇 D.丁醇
9.(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下列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同时可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OH B.(CH3CH2)2CHCH2OH
C.(CH3CH2)3CCH2OH D.(CH3CH2)3COH
10.(2017·西城模拟)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 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二、填空题
11.(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把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有什么现象   铜丝在反应中起   的作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如图所示的操作和实验现象,能验证苯酚的两个性质.则:
(1)性质Ⅰ是   ,操作1是   ,操作2是   .
(2)性质Ⅱ是   ,操作1是   ,操作2是   .
(3)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实验探究题
1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很多有机物.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
(1)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此反应属于   反应;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不同的试剂,其中:
Ⅰ是   Ⅳ是   (填试剂的序号)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③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3)实践中可以根据原子核磁共振谱(PMR)中观察到的氢原子给出的峰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若峰面积比为
   (填比值),则为CH3CH2OH;若只有一个峰,则为CH3OCH3.
(4)由乙醇可制取乙酸乙酯,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①由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②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   (产物酸化后得乙酸).
③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   .
四、综合题
14.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ΔH<0)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氢气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指出能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
15.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某小组同学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
(1)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   ;
(2)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   ;
A.使溴水褪色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SO2,可以用   来验证,SO2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16.某市拟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酒精厂,目的是用工业酒精与汽油混合制成“乙醇汽油”,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已知制酒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
②CH3CH2Br+H2OCH3CH2OH+HBr
③(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0O6(葡萄糖)2C2H5OH+2CO2↑
(1)方法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为    ,方法②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2)为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你认为该市应选用哪一种方法生产工业酒精?请简述理由    
(3)如果从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制酒精最好的一组方法是      (填序号)
A.①B.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正确答案为C。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由信息呼气知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由Cr元素化合价降低,知K2Cr2O7起了氧化剂作用,则乙醇有还原性
2.【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A.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3O2 2CO2+2H2O,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 2CO2+3H2O,据此可知:等物质的量乙烯气体和乙醇蒸气完全燃烧消耗等量的氧气,故A符合题意;
B.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乙醇分子中含有—CH3,与该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的结构,分子中的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 ℃产生乙烯和水,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醇,反应条件不同,因此二者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烯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耗氧量计算时可先去CO2或H2O,则乙醇去水后与一席一致,耗氧量一致
B.甲基氢与C不共平面
C.可逆反应需前提:同一条件下
D.不饱和碳碳键、乙醇均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答案】C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甲烷、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使二者都能褪色;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但不与溴水反应,不能使之褪色。
故答案为:C
【分析】A.甲烷只能光照下与氯气取代,不能和溴水取代;甲烷只能被氧气氧化,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乙烯含C=C,既能与溴水加成使其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而使其褪色
C.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但乙醇与溴水不反应
D.苯不含碳碳双键,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4.【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解析】【解答】 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只与分子中的—CH2OH原子团有关,与其他基团无关,则被氧化的醇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A.aC上有H的醇会被氧化成等C原子数的醛,其他部分不变,A正确
B.多一个C原子
C.多一个C原子
D.取代基甲基的位置不对
5.【答案】B
【知识点】烯烃;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 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正确;B. 己烯雌酚存在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酚羟基的酸性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错误;C. 1mol己烯雌酚含有2mol酚羟基,最多能与2molNa发生反应,正确;D. 己烯雌酚存在酚羟基与饱和溴水可以取代反应,同时还存在碳碳双键,与饱和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
B.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C.该物质含有2个酚羟基;
D.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酚可发生取代反应.
6.【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性质及用途;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CH3CH2OH、 分子结构中均含有活性羟基,CH3COOH含有活性羧基,这些基团均能与Na发生反应,而CH3CH3中没有这样的活性基团,所以没有这个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有醇羟基、酚羟基、搜集的有机化合物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据此解答即可.
7.【答案】C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A、由于苯环使﹣OH活化,﹣OH能电离出从而苯酚显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正确;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故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将苯酚制出来,故B正确;
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溴苯能溶于苯中,故加入溴水虽然能和苯酚反应,但会生成新的杂质三溴苯酚,故C错误;
D、苯酚能用于杀菌消毒,故在药皂中要加入苯酚,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由于苯环使﹣OH活化,从而苯酚显弱酸性;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溴苯能溶于苯中;
D、苯酚能用于杀菌消毒.
8.【答案】A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标准状况下得到5.6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所以n(一元醇)=2n(H2)=2×0.25mol=0.5mol,故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
A.CH3OH摩尔质量为32g/mol,故A正确;
B.C2H5OH摩尔质量为46g/mol,故B错误;
C.C3H7OH摩尔质量为60g/mol,故C错误;
D.C4H9OH摩尔质量为74g/mol,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金属与醇反应,醇中﹣OH中的氢原子被还原生成氢气,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n(一元醇)=2n(H2),根据n= 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 计算一元醇的摩尔质量,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9.【答案】B
【知识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3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甲醛,故A错误;
B.(CH3CH2)2CHCH2OH,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故B正确;
C.(CH3CH2)3CCH2OH,与羟基相连的C有两个氢原子,能够被催化氧化成醛;与羟基相邻的C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故C错误;
D、(CH3CH2)3COH,与羟基相连的C没有氢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够被催化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醇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氧化反应,有1个氢原子能够氧化成酮,有两个氢原子能够还原成醛.
10.【答案】D
【知识点】醇类简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解: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
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正确;
C.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 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
D.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
B.温度计1控制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温度计2是控制馏出成分的沸点;
C.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
11.【答案】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催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丝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与铜,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该变化中,铜丝起催化剂作用;乙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与水,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H2O;故答案为:恢复原来的红色;催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分析】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丝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与铜,该变化中,铜丝起催化剂作用,乙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与水;
12.【答案】(1)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加热;冷却
(2)苯酚的弱酸性;加NaOH溶液;通CO2
(3) +NaOH→ +H2O; +CO2+H2O→ +NaHCO3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1)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则能与水互溶,性质Ⅰ通过温度的变化验证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大小,如操作1为加热,苯酚的浑浊液会变澄清;操作2为冷却,会发现澄清溶液由变澄清,
故答案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加热;冷却;(2)苯酚具有弱酸性,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物苯酚钠,为苯酚的弱酸性,操作Ⅰ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操作Ⅱ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二者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溶液又变浑浊,
故答案为:苯酚的弱酸性;加NaOH溶液;通CO2;(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NaOH→ +H2O、 +CO2+H2O→ +NaHCO3,
故答案为: +NaOH→ +H2O; +CO2+H2O→ +NaHCO3.
【分析】(1)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热水,据此进行解答;(2)都苯环的影响,酚羟基活泼性增强,苯酚具有弱酸性,据此进行解答;(3)分别写出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答案】(1)CH3CH2OH CH2=CH2↑+H2O;消去;防止暴沸
(2)A;D;Ⅰ中品红溶液褪色;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3:2:1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剂,为防止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消去;防止暴沸;(2)乙烯、二氧化硫都具有还原性,能够是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要想检验乙烯应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利用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硫,用酸性的高锰酸钾褪色检验乙烯的存在,即①Ⅰ是A,Ⅳ是 D,故答案为:A;D;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③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证明二氧化硫被完全吸收,能够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只能是生成的乙烯,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答案为:③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3)CH3CH2OH分子中有3种不同环境下氢原子,所以有3个峰值,峰面积比为:3:2:1;(4)①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②乙醛含有醛基,能够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生成氧化亚铜、乙酸和水,方程式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③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剂条件下,加热到170度,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2)乙烯、二氧化硫都具有还原性,能够是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要想检验乙烯应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解答;(3)有机物结构中有几种不同氢原子,就有几个不同峰值,峰值面积比等于不同环境氢原子个数之比,据此解答;(4)①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②乙醛含有醛基,能够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生成氧化亚铜、乙酸和水;③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14.【答案】(1)广口瓶中进气导管应刚刚伸出胶塞,排水导管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2)偏大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缓慢滴加无水乙醇(任答2条,合理即可)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小题1、 要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确定产生H2的体积,广口瓶中的进气导管不能伸入太长,而排水导管应伸入到广口瓶底部。
小题2、由于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的,与金属钠作用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小题3、要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该装置不能漏气,为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生氢气的体积,则加入乙醇的速度不能太快,为确保定量乙醇完全反应,金属钠应稍过量。
【分析】小题1、洗气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出,测量气体体积需把水排出来,所以必须短进长出
小题2、水和乙醇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均是2:1,但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物质的量要远远大于乙醇,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
小题3、气体制备实验最常见的考虑范畴:气密性、除杂、反应的快慢(加料过快会导致来不及反应或来不及收集)、反应是否完全等因素。
15.【答案】(1)CH2=CH2+Br2→CH2BrCH2Br
(2)不能;A、C
(3)品红溶液;SO2+Br2+2H2O=H2SO4+2HBr
(4)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生成氢溴酸,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知识点】乙醇的消去反应
【解析】【解答】解:(1)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则乙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2)用此法得到的乙烯内可能含有SO2气体,因SO2能将溴水还原而使之褪色,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是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了,故答案为:不能;AC;(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常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化学方程式:SO2+Br2+2H2O=H2SO4+2HBr;故答案为:品红溶液;SO2+Br2+2H2O=H2SO4+2HBr;(4)烯与溴的反应中,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生成氢溴酸,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故可用pH试纸验证.
【分析】(1)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则乙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2)乙醇和浓硫酸作原料制取的乙烯中含有二氧化硫等物质,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是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常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4)根据乙烯与溴发生的取代反应的特征、反应产物进行判断.
16.【答案】(1)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
(3)A
【知识点】乙醇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加成反应的特点是“有去无回”和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有去有回”,乙醇和水之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CH3CH2Br+H2OCH3CH2OH+HBr中,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因为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不符合要求,而乙烯,溴乙烷都是来自于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它们制成酒精还不如直接利用石油,不符合要求,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所以是运用了方法③,故答案为: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
(3)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是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正确,故答案为:A.
1 / 1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第三章第一节:醇 酚
一、单选题
1.酒后驾车是引起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乙醇沸点低,易挥发,可以随呼吸呼出,故易被检测。K2Cr2O7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乙醇,自身生成Cr3+,说明乙醇具有还原性。故正确答案为C。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酸性K2Cr2O7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绿色的Cr3+由信息呼气知乙醇沸点低,易挥发;由Cr元素化合价降低,知K2Cr2O7起了氧化剂作用,则乙醇有还原性
2.下列有关乙烯气体和乙醇蒸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完全燃烧消耗等量的氧气
B.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C.能相互转化且反应属于可逆反应
D.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A.乙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4+3O2 2CO2+2H2O,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 2CO2+3H2O,据此可知:等物质的量乙烯气体和乙醇蒸气完全燃烧消耗等量的氧气,故A符合题意;
B.乙烯分子是平面分子,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乙醇分子中含有—CH3,与该碳原子连接的原子构成的是四面体的结构,分子中的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 ℃产生乙烯和水,乙烯与水在催化剂存在时,加热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生乙醇,反应条件不同,因此二者的相互转化反应不属于可逆反应,故C不符合题意;
D.乙醇和乙烯都可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故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耗氧量计算时可先去CO2或H2O,则乙醇去水后与一席一致,耗氧量一致
B.甲基氢与C不共平面
C.可逆反应需前提:同一条件下
D.不饱和碳碳键、乙醇均会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3.下列物质中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A.甲烷 B.乙烯 C.乙醇 D.苯
【答案】C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 甲烷、苯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乙烯使二者都能褪色;乙醇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之褪色,但不与溴水反应,不能使之褪色。
故答案为:C
【分析】A.甲烷只能光照下与氯气取代,不能和溴水取代;甲烷只能被氧气氧化,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乙烯含C=C,既能与溴水加成使其褪色,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CO2而使其褪色
C.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但乙醇与溴水不反应
D.苯不含碳碳双键,既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能使溴水褪色;
4.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后,产物是 的醇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解析】【解答】 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时,只与分子中的—CH2OH原子团有关,与其他基团无关,则被氧化的醇为 。
故答案为:A
【分析】A.aC上有H的醇会被氧化成等C原子数的醛,其他部分不变,A正确
B.多一个C原子
C.多一个C原子
D.取代基甲基的位置不对
5.(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19.己烯雌酚(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是一种激素类药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
B.己烯雌酚与NaOH溶液、NaHCO3溶液均能反应
C.1 mol己烯雌酚最多能与2mol Na发生反应
D.己烯雌酚与饱和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答案】B
【知识点】烯烃;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 己烯雌酚的分子式为C18H20O2,正确;B. 己烯雌酚存在酚羟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酚羟基的酸性弱,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错误;C. 1mol己烯雌酚含有2mol酚羟基,最多能与2molNa发生反应,正确;D. 己烯雌酚存在酚羟基与饱和溴水可以取代反应,同时还存在碳碳双键,与饱和溴水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结构简式判断分子式;
B.酚羟基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C.该物质含有2个酚羟基;
D.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酚可发生取代反应.
6.(2018高二下·西城期末)下列物质中,不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的是(  )
A.CH3CH2OH B.CH3CH3 C.CH3COOH D.
【答案】B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苯酚的性质及用途;乙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CH3CH2OH、 分子结构中均含有活性羟基,CH3COOH含有活性羧基,这些基团均能与Na发生反应,而CH3CH3中没有这样的活性基团,所以没有这个性质。
故答案为:B
【分析】含有醇羟基、酚羟基、搜集的有机化合物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气体,据此解答即可.
7.下列关于苯酚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苯酚显弱酸性,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在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得到苯酚
C.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可用溴水作试剂
D.苯酚有毒,但药皂中掺有少量苯酚
【答案】C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A、由于苯环使﹣OH活化,﹣OH能电离出从而苯酚显弱酸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A正确;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故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能将苯酚制出来,故B正确;
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溴苯能溶于苯中,故加入溴水虽然能和苯酚反应,但会生成新的杂质三溴苯酚,故C错误;
D、苯酚能用于杀菌消毒,故在药皂中要加入苯酚,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由于苯环使﹣OH活化,从而苯酚显弱酸性;
B、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
C、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溴苯能溶于苯中;
D、苯酚能用于杀菌消毒.
8.(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用16g某饱和一元醇跟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产生5.6L氢气(标准状况),该醇是(  )
A.甲醇 B.乙醇 C.丙醇 D.丁醇
【答案】A
【知识点】利用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确定有机物的结构;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标准状况下得到5.6L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25mol,所以n(一元醇)=2n(H2)=2×0.25mol=0.5mol,故该一元醇的摩尔质量为 =32g/mol.
A.CH3OH摩尔质量为32g/mol,故A正确;
B.C2H5OH摩尔质量为46g/mol,故B错误;
C.C3H7OH摩尔质量为60g/mol,故C错误;
D.C4H9OH摩尔质量为74g/mol,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金属与醇反应,醇中﹣OH中的氢原子被还原生成氢气,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n(一元醇)=2n(H2),根据n= 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 计算一元醇的摩尔质量,据此结合选项判断.
9.(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下列各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同时可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CH3OH B.(CH3CH2)2CHCH2OH
C.(CH3CH2)3CCH2OH D.(CH3CH2)3COH
【答案】B
【知识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解:A.CH3OH不能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甲醛,故A错误;
B.(CH3CH2)2CHCH2OH,既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又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醛,故B正确;
C.(CH3CH2)3CCH2OH,与羟基相连的C有两个氢原子,能够被催化氧化成醛;与羟基相邻的C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故C错误;
D、(CH3CH2)3COH,与羟基相连的C没有氢原子上没有氢原子,不能够被催化氧化,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醇发生消去反应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相邻的碳上有氢原子才能发生消去反应,形成不饱和键;
醇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特点是:与羟基所连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氧化反应,有1个氢原子能够氧化成酮,有两个氢原子能够还原成醛.
10.(2017·西城模拟)已知:CH3CH2CH2CH2OH CH3CH2CH2CHO
利用如图装置用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相关数据如表:
物质 沸点/℃ 密度/(g 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为防止产物进一步氧化,应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
B.当温度计1示数为90~95℃,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
C.反应结束,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D.向获得的粗正丁醛中加入少量金属钠,检验其中是否含有正丁醇
【答案】D
【知识点】醇类简介;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解析】【解答】解: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所以将酸化的Na2Cr2O7溶液逐滴加入正丁醇中,故A正确;
B.由反应物和产物的沸点数据可知,温度计1保持在90~95℃,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温度计2示数在76℃左右时,收集产物为正丁醛,故B正确;
C.正丁醛密度为0.8017 g cm﹣3,小于水的密度,故粗正丁醛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正确;
D.正丁醇能与钠反应,但粗正丁醛中含有水,水可以与钠反应,所以无法检验粗正丁醛中是否含有正丁醇,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A.Na2Cr2O7溶在酸性条件下能氧化正丁醇;
B.温度计1控制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温度计2是控制馏出成分的沸点;
C.正丁醛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D.粗正丁醛中含有水;
二、填空题
11.(2016高一下·黑龙江期末)把卷成螺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使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有什么现象   铜丝在反应中起   的作用,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催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丝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与铜,铜丝恢复原来的红色,该变化中,铜丝起催化剂作用;乙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与水,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H2O;故答案为:恢复原来的红色;催化;2CH3CH2OH+O2 2CH3CHO+2H2O;
【分析】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铜丝表面变黑,然后迅速伸到无水酒精中,氧化铜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醛与铜,该变化中,铜丝起催化剂作用,乙醇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与水;
12.(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如图所示的操作和实验现象,能验证苯酚的两个性质.则:
(1)性质Ⅰ是   ,操作1是   ,操作2是   .
(2)性质Ⅱ是   ,操作1是   ,操作2是   .
(3)写出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1)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加热;冷却
(2)苯酚的弱酸性;加NaOH溶液;通CO2
(3) +NaOH→ +H2O; +CO2+H2O→ +NaHCO3
【知识点】苯酚的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解:(1)常温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时,则能与水互溶,性质Ⅰ通过温度的变化验证苯酚在水中溶解度大小,如操作1为加热,苯酚的浑浊液会变澄清;操作2为冷却,会发现澄清溶液由变澄清,
故答案为:苯酚在水中的溶解性;加热;冷却;(2)苯酚具有弱酸性,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易溶物苯酚钠,为苯酚的弱酸性,操作Ⅰ为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溶液由浑浊变澄清;操作Ⅱ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碳酸酸性强于苯酚,二者反应生成苯酚和碳酸氢钠,所以溶液又变浑浊,
故答案为:苯酚的弱酸性;加NaOH溶液;通CO2;(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NaOH→ +H2O、 +CO2+H2O→ +NaHCO3,
故答案为: +NaOH→ +H2O; +CO2+H2O→ +NaHCO3.
【分析】(1)苯酚在冷水中溶解度较小,易溶于热水,据此进行解答;(2)都苯环的影响,酚羟基活泼性增强,苯酚具有弱酸性,据此进行解答;(3)分别写出苯酚与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探究题
13.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备很多有机物.实验室制取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
(1)①实验室制取乙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此反应属于   反应;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2)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①Ⅰ、Ⅱ、Ⅲ、Ⅳ装置可盛放不同的试剂,其中:
Ⅰ是   Ⅳ是   (填试剂的序号)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②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   
③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   
(3)实践中可以根据原子核磁共振谱(PMR)中观察到的氢原子给出的峰情况,确定有机物的结构.用核磁共振谱的方法来研究C2H6O的结构,若峰面积比为
   (填比值),则为CH3CH2OH;若只有一个峰,则为CH3OCH3.
(4)由乙醇可制取乙酸乙酯,书写有关反应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
①由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   .
②乙醛与新制Cu(OH)2反应:   (产物酸化后得乙酸).
③乙酸与乙醇制乙酸乙酯:   .
【答案】(1)CH3CH2OH CH2=CH2↑+H2O;消去;防止暴沸
(2)A;D;Ⅰ中品红溶液褪色;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3)3:2:1
(4)2CH3CH2OH+O2 2CH3CHO+2H2O;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知识点】乙醇的消去反应;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1)乙醇在浓硫酸加热170℃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气体,方程式为:CH3CH2OH CH2=CH2↑+H2O,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剂,为防止暴沸应加入碎瓷片;故答案为:CH3CH2OH CH2=CH2↑+H2O;消去;防止暴沸;(2)乙烯、二氧化硫都具有还原性,能够是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要想检验乙烯应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利用二氧化硫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用氢氧化钠除去二氧化硫,用酸性的高锰酸钾褪色检验乙烯的存在,即①Ⅰ是A,Ⅳ是 D,故答案为:A;D;②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故答案为:Ⅰ中品红溶液褪色;③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可证明二氧化硫被完全吸收,能够使高锰酸钾褪色的物质只能是生成的乙烯,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故答案为:③Ⅲ中品红溶液不褪色,Ⅳ中酸性高锰酸钾褪色;(3)CH3CH2OH分子中有3种不同环境下氢原子,所以有3个峰值,峰面积比为:3:2:1;(4)①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 2CH3CHO+2H2O;②乙醛含有醛基,能够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生成氧化亚铜、乙酸和水,方程式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故答案为:CH3CHO+2Cu(OH)2 CH3COOH+Cu2O↓+2H2O;③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故答案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分析】(1)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脱水剂条件下,加热到170度,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为防止爆沸应加入碎瓷片;(2)乙烯、二氧化硫都具有还原性,能够是酸性的高锰酸钾氧化,要想检验乙烯应排除二氧化硫的干扰,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解答;(3)有机物结构中有几种不同氢原子,就有几个不同峰值,峰值面积比等于不同环境氢原子个数之比,据此解答;(4)①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②乙醛含有醛基,能够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生成氧化亚铜、乙酸和水;③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
四、综合题
14.为了确定乙醇分子的结构简式是CH3—O—CH3还是CH3CH2OH,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乙醇与钠反应(ΔH<0)生成氢气的体积,并据此计算乙醇分子中能与金属钠反应的氢原子的数目。试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实验装置中的错误:   。
(2)若实验中用含有少量水的乙醇代替相同质量的无水乙醇,相同条件下,测得的氢气体积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请指出能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的关键实验步骤(至少指出两个关键步骤)   
   。
【答案】(1)广口瓶中进气导管应刚刚伸出胶塞,排水导管应插至广口瓶底部
(2)偏大
(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入稍过量的金属钠;缓慢滴加无水乙醇(任答2条,合理即可)
【知识点】乙醇的化学性质;醇类简介
【解析】【解答】小题1、 要通过测量排出水的体积确定产生H2的体积,广口瓶中的进气导管不能伸入太长,而排水导管应伸入到广口瓶底部。
小题2、由于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的物质的量大于乙醇的,与金属钠作用时,产生H2的物质的量大,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小题3、要使该实验安全、顺利进行,首先要保证该装置不能漏气,为使排出水的体积等于产生氢气的体积,则加入乙醇的速度不能太快,为确保定量乙醇完全反应,金属钠应稍过量。
【分析】小题1、洗气瓶中导管应长进短出,测量气体体积需把水排出来,所以必须短进长出
小题2、水和乙醇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关系均是2:1,但等质量的水和乙醇,水物质的量要远远大于乙醇,故用含水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时,所得H2体积偏大。
小题3、气体制备实验最常见的考虑范畴:气密性、除杂、反应的快慢(加料过快会导致来不及反应或来不及收集)、反应是否完全等因素。
15.为探究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某小组同学用浓硫酸和乙醇制取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褪色后的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推测在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有少量还原性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杂质,再与溴水反应.请回答:
(1)甲同学认为溴水褪色的主要方程式为   ;
(2)该小组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理由是   ;
A.使溴水褪色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B.使溴水褪色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
(3)乙同学推测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气体是SO2,可以用   来验证,SO2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
【答案】(1)CH2=CH2+Br2→CH2BrCH2Br
(2)不能;A、C
(3)品红溶液;SO2+Br2+2H2O=H2SO4+2HBr
(4)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生成氢溴酸,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
【知识点】乙醇的消去反应
【解析】【解答】解:(1)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则乙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化学方程式:CH2=CH2+Br2→CH2BrCH2Br,
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2)用此法得到的乙烯内可能含有SO2气体,因SO2能将溴水还原而使之褪色,方程式为SO2+Br2+2H2O═2HBr+H2SO4,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是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了,故答案为:不能;AC;(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常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化学方程式:SO2+Br2+2H2O=H2SO4+2HBr;故答案为:品红溶液;SO2+Br2+2H2O=H2SO4+2HBr;(4)烯与溴的反应中,若发生取代反应,必定生成HBr,溶液酸性将会明显增强,故可用pH试纸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若发生取代反应,必生成氢溴酸,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故可用pH试纸验证.
【分析】(1)甲同学认为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则乙烯与溴水加成生成1,2﹣二溴乙烷;(2)乙醇和浓硫酸作原料制取的乙烯中含有二氧化硫等物质,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溴水褪色不能证明是乙烯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3)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通常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够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氢溴酸和硫酸;(4)根据乙烯与溴发生的取代反应的特征、反应产物进行判断.
16.某市拟投资建设一个工业酒精厂,目的是用工业酒精与汽油混合制成“乙醇汽油”,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大气污染.已知制酒的方法有三种:
①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
②CH3CH2Br+H2OCH3CH2OH+HBr
③(C6H10O5)n(淀粉)+nH2O nC6H12O6(葡萄糖)
C6H10O6(葡萄糖)2C2H5OH+2CO2↑
(1)方法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类型为    ,方法②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2)为缓解石油短缺带来的能源危机,你认为该市应选用哪一种方法生产工业酒精?请简述理由    
(3)如果从绿色化学(“原子利用率”最大化)的角度看,制酒精最好的一组方法是      (填序号)
A.①B.③C.①③D.①②③
【答案】(1)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
(3)A
【知识点】乙醇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1)加成反应的特点是“有去无回”和取代反应的特点是“有去有回”,乙醇和水之间发生的是加成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CH3CH2Br+H2OCH3CH2OH+HBr中,溴原子被羟基取代,属于取代反应,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因为淀粉是可再生资源,不符合要求,而乙烯,溴乙烷都是来自于以石油为原料制得的产品,是不可再生资源,利用它们制成酒精还不如直接利用石油,不符合要求,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所以是运用了方法③,故答案为:方法③;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可循环利用;
(3)加成反应原子利用率是100%,符合绿色化学的思想,故A正确,故答案为:A.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