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声现象练习
01
知识点梳理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产生的,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产生条件: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传播条件:
传播速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真空不能传声.可以依靠一切固体,液体与气体传播。
跟介质的____和____有关.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____.
(1)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2)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____m/s.
振动
介质
温度
种类
快
v固>v液>v气
340
指声音的_____.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音调越____.
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20 000 Hz,高于
20 000 Hz的声音叫______,低于 20 Hz 的声音
叫_______.
音调:
二:声音的特性
响度:
音色:
指声音的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
响度越______.
指声音的__________.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的音色________.
高低
高
超声波
次声波
大小
大
特色
不同
噪声的等级用______(符号 dB)来划分,
噪声污染轻则影响正常工作、生活,
重则引发疾病甚至死亡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三、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控制噪声的途径“
禁止噪声______ ;阻断噪声______;
防止噪声______.
分贝
产生
传播
进耳
02
例题解析
考点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快
B.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D.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越低
v固>v液>v气;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思路点拨;
C
考点二:乐音的特性
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 C 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D.响度一定不同
同一架钢琴的音色相同,若用力的大小相同,则响度也相同;
弹不同的键,音调不同.
思路点拨:
A
考点三:控制噪声的途径
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和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思路点拨:
C
03
真题演练
1.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
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
C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
2.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的男声演唱时,小周和小杨齐声说:“是刘欢在
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歌手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C
A.音调 B. 音色
C.音速 D. 响度
3.用二胡、吉他、笛子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曲子,
我们在隔壁房间仍能分辨出是哪种乐器演奏的,这主
要是依据声音的( )
4.以下四个措施中:①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
采用双层玻璃;②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③马路两旁植树;
④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D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B
5.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
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D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04
随堂思考
1.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认识乐音的特性.
3.认识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4.认识控制和减少噪声的途径.
课后小结
课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