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黄梅期末)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CaCO3高温CO2↑+CaO B.CaO+H2O=Ca(OH)2
C.CO2+Ca(OH)2=CaCO3↓+H2O D.CO2+H2O=H2CO3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A、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高温煅烧石灰石,A化学方程式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粉身碎骨浑不怕,描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石灰呤》诗中不涉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石灰呤》诗中涉及到石灰石分解,氧化钙与水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涉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2018九上·安图期中)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能使然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很多,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验证分析。
3.(2018九上·双城期中)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送入药品 B.存放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D.验满二氧化碳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正放,B符合题意;
C、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C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的方法解答
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放在桌面上
C根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验满二氧化碳是在集气瓶口解答
4.(2018九上·临城期中)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排水法适宜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
B.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
C.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因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使反应自动停止,C符合题意;
D. 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5.(2018九上·安达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是不能说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出溶液变浑浊,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分析可知,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能和水反应。
6.(2018九上·镇江月考)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错误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气
C. 收集
D. 验满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应该用稀盐酸。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解答
B根据实验室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DAU空气密度易溶于水选用收集方法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解答
7.(2018·房山模拟)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CO2的性质是( )
A.无色无味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推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不溶于水。
8.(2017九上·深圳月考)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为:①连接好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所以步骤为①④②③⑤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步骤分析,注意制取气体时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9.(2017九上·合浦期中)如图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加热:直接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C.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A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到药品部位加热,B符合题意;
C.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二、填空题
10.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方程式是 。
【答案】高温分解石灰石;CaCO3CaO+CO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故答案为:高温分解石灰石;CaCO3CaO+CO2↑.
【分析】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11.(2017九上·深圳月考)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氮气、木炭、硫、氧气、红磷、铁丝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请写出A、B、C、D的名称
A B C D
【答案】氧气;木炭;二氧化碳;氮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二氧化碳;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则A为氧气,B木炭;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D为氮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更旺;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2018九上·黄浦期末)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仪器名称:a ,D的装置的名称是 。此时D装置的开关处于 状态(选填“开”或“关”)。E与D装置制取气体具有相同的优点是 。
②观察A~E装置, 装置(选填编号)进行实验时,集气瓶中不能收集得到二氧化碳,原因是 。
③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时装置内盐酸液面应位于 处(选填“1、2或3”)为宜,理由是 。
④测定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15g大理石中分5次共加入50.0g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忽略盐酸的挥发),部分数据如下表。
容器中盐酸的质量 10 20 40 50
气体质量m/g 1.1 2.2 m 4.4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Ⅰ. 当盐酸滴入40g时,对应的气体质量m是 g。
Ⅱ.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锥形瓶;启普发生器;关;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2;“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4.4;66.7%或2/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①写出仪器名称:a是锥形瓶,D的装置的名称是启普发生器,从图像信息可知此时D装置的开关处于关的状态;E与D装置制取气体具有相同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②观察A~E装置,A装置进行实验时,集气瓶中不能收集得到二氧化碳,原因是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③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时装置内盐酸液面应位于2为宜,理由是“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④根据表中数据,没加一次盐酸,生成1.1g气体,故Ⅰ. 当盐酸滴入40g时,对应的气体质量m是4.4g;Ⅱ、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盐酸加到40g时,气体不再增加,可知碳酸钙也完全反应,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4.4g
,解得 =10g,所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锥形瓶;启普发生器;关;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2;“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4.4;66.7%或2/3
【分析】①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②分析装置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③根据反应的原理及装置的特点进行解答
④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的纯度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8九上·安图期中)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能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
(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 的木条放在 。
(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4)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反应生成的 使石蕊变色的。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5)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改进的 主要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
【答案】(1)大
(2)燃着;集气瓶口
(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4)碳酸;水+二氧化碳=碳酸
(5)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 (1)、能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4)、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二氧化碳=碳酸;(5)、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破损的小试管底部与稀盐酸接触,反应开始进行,破损的小试管底部与稀盐酸分离,反应结束。这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其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根据发生装置中固体与液体接触则反应发生,分离则反应停止分析。
四、综合题
14.(2017·怀化)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际知识,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①仪器的名称是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应该如何改正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你应该选 装置组合(填序号),验满该气体的方法是 .
【答案】(1)酒精灯
(2)A;在试管口内塞一团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a
(3)BC;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A;在试管口内塞一团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a;(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黄梅期末)明代爱国诗人于谦写道:“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呤》)该诗体现了诗人的崇高情操和献身精神。诗中蕴含着石灰的来源、生产、性质、用途等多种化学事实。下列化学变化与诗意无关的是( )
A.CaCO3高温CO2↑+CaO B.CaO+H2O=Ca(OH)2
C.CO2+Ca(OH)2=CaCO3↓+H2O D.CO2+H2O=H2CO3
2.(2018九上·安图期中)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3.(2018九上·双城期中)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A.送入药品 B.存放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 D.验满二氧化碳
4.(2018九上·临城期中)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
B.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D.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5.(2018九上·安达期末)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6.(2018九上·镇江月考)实验室制取CO2的有关操作如下图,错误的是( )
A. 检查气密性
B. 制气
C. 收集
D. 验满
7.(2018·房山模拟)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依据CO2的性质是( )
A.无色无味 B.能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 D.密度比空气大
8.(2017九上·深圳月考)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骤:①连接好装置;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③②④⑤⑥ D.③①②④⑤⑥
9.(2017九上·合浦期中)如图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气密性检查: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B.加热:直接用酒精灯外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
C.停止加热: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D.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二、填空题
10.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方程式是 。
11.(2017九上·深圳月考)有A、B、C、D四种物质,分别是二氧化碳、氮气、木炭、硫、氧气、红磷、铁丝中的一种,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请写出A、B、C、D的名称
A B C D
12.(2018九上·黄浦期末)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写出仪器名称:a ,D的装置的名称是 。此时D装置的开关处于 状态(选填“开”或“关”)。E与D装置制取气体具有相同的优点是 。
②观察A~E装置, 装置(选填编号)进行实验时,集气瓶中不能收集得到二氧化碳,原因是 。
③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时装置内盐酸液面应位于 处(选填“1、2或3”)为宜,理由是 。
④测定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15g大理石中分5次共加入50.0g稀盐酸(假设杂质不与盐酸反应,忽略盐酸的挥发),部分数据如下表。
容器中盐酸的质量 10 20 40 50
气体质量m/g 1.1 2.2 m 4.4
根据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Ⅰ. 当盐酸滴入40g时,对应的气体质量m是 g。
Ⅱ. 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结果精确到0.1%)
三、实验探究题
13.(2018九上·安图期中)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时,用到了如图所示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能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
(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 的木条放在 。
(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 的性质。
(4)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反应生成的 使石蕊变色的。写出此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5)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这改进的 主要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B.使破损的小试管得到利用
C.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
四、综合题
14.(2017·怀化)根据下列装置,结合所学化学实际知识,请你参与回答问题:
(1)①仪器的名称是 .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 (填序号),该装置存在不足之处,你应该如何改正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a或b)
(3)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和收集二氧化碳,你应该选 装置组合(填序号),验满该气体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A、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是高温煅烧石灰石,A化学方程式正确,A不符合题意;
B、粉身碎骨浑不怕,描述的生石灰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
C、要留清白在人间,描述的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化学方程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石灰呤》诗中不涉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石灰呤》诗中涉及到石灰石分解,氧化钙与水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不涉及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2.【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能使然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很多,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要用澄清石灰水验证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装大理石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大理石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集气瓶应正放,B符合题意;
C、检验二氧化碳应用澄清的石灰水,C不符合题意;
D、验满二氧化碳时,应将燃着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的方法解答
B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放在桌面上
C根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解答
D根据验满二氧化碳是在集气瓶口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排水法适宜收集难溶于水的气体,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不可用排水法收集,A不符合题意;
B. 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不符合题意;
C. 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因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使反应自动停止,C符合题意;
D. 此反应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发生,故该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解答
5.【答案】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但是不能说二氧化碳使紫色石蕊变红色,A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C出溶液变浑浊,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具有助燃性,所以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C不符合题意;
D、通过分析可知,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能和水反应。
6.【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应该用稀盐酸。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分析解答
B根据实验室利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DAU空气密度易溶于水选用收集方法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本身也不燃烧解答
7.【答案】D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实验室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气体的收集方法推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这种气体不溶于水。
8.【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实验室制取CO2的步骤为:①连接好装置;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向试管中小心地放入几小块石灰石;③向试管中注入适量稀盐酸;⑤收集产生的气体;⑥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CO2,所以步骤为①④②③⑤⑥;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步骤分析,注意制取气体时在连接好装置后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
9.【答案】B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A.装置检查气密性时,将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水中的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A不符合题意;
B.给试管加热时,要先均匀受热,再固定到药品部位加热,B符合题意;
C.排水法收集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C不符合题意;
D.给试管中固体加热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试管壁上的水流入试管底部,导致试管炸裂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分析,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分析。
10.【答案】高温分解石灰石;CaCO3CaO+CO2↑
【知识点】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解析】【解答】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CaO+CO2↑.
故答案为:高温分解石灰石;CaCO3CaO+CO2↑.
【分析】工业上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是石灰石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11.【答案】氧气;木炭;二氧化碳;氮气
【知识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C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C为二氧化碳;A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在A中燃烧的更旺,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则A为氧气,B木炭;D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将红热的B放入D中,B立即熄灭,且C和D是不同的物质,则D为氮气;
【分析】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能在空气中燃烧的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更旺;根据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答案】锥形瓶;启普发生器;关;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2;“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4.4;66.7%或2/3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解答】①写出仪器名称:a是锥形瓶,D的装置的名称是启普发生器,从图像信息可知此时D装置的开关处于关的状态;E与D装置制取气体具有相同的优点是随开随用,随关随停;②观察A~E装置,A装置进行实验时,集气瓶中不能收集得到二氧化碳,原因是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③用C装置制取CO2,反应时装置内盐酸液面应位于2为宜,理由是“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④根据表中数据,没加一次盐酸,生成1.1g气体,故Ⅰ. 当盐酸滴入40g时,对应的气体质量m是4.4g;Ⅱ、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盐酸加到40g时,气体不再增加,可知碳酸钙也完全反应,设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
CaCO3+ 2HCl═ CaCl2+H2O+ CO2↑
100
44
x
4.4g
,解得 =10g,所以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故答案为:锥形瓶;启普发生器;关;随开随用,随关随停;A;锥形瓶内导气管太长,生成气体导致瓶内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出;2;“1” 处盐酸太多,反应时气体和液体一起从导气管中溢出, “3” 处盐酸太少,固液不接触不能生成气体;4.4;66.7%或2/3
【分析】①根据常用仪器名称及装置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②分析装置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③根据反应的原理及装置的特点进行解答
④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算出碳酸钙的质量进而求出碳酸钙的纯度
13.【答案】(1)大
(2)燃着;集气瓶口
(3)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4)碳酸;水+二氧化碳=碳酸
(5)A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 (1)、能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用B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时,检验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3)、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的性质;(4)、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试液变红,原因是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色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水+二氧化碳=碳酸;(5)、将A装置改成C装置,通过拉动铜丝可以控制底部破损的小试管升降。破损的小试管底部与稀盐酸接触,反应开始进行,破损的小试管底部与稀盐酸分离,反应结束。这改进的主要目的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确定其用途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根据发生装置中固体与液体接触则反应发生,分离则反应停止分析。
14.【答案】(1)酒精灯
(2)A;在试管口内塞一团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a
(3)BC;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A;在试管口内塞一团棉花;2KMnO4 K2MnO4+MnO2+O2↑;a;(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故答案为:BC;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分析】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