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选考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50分。其中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1年12月4日爪哇岛的塞梅鲁火山持续喷发,形成大量的火山喷出物。图1示意东南亚(局部)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1-2小题。
1.与加里曼丹岛相比,爪哇岛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是( )
A.火山灰分布广,土壤肥沃 B.地形更平坦,耕地而积大
C.纬度更低,热量条件好 D.海洋影响显著,降水更丰富
2.塞梅鲁火山喷发后,喷出物的主要扩散方向是(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图2为竖版世界地图,图中虛线为我国南极科考航线。读图,完成3-4小题。
3.由图可知( )
A..上海在甲点的西北方 B.甲点经度是75°E
C.乙为大洋洲 D.丙为大西洋
4.竖版世界地图不能表达出( )
A.中国临近太平洋 B.凸显南北两极
C.南极科考航线变得清晰 D.凸显美国在中国东边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明至万象)铁路开通运营。图3为中老铁路示意图。读图,完成5-7小题。
5.中老铁路全线长大约( )
A.500千米 B.1000千米 C.1500千米 D.2000千米
6.中老铁路经过地区7月的盛行风向为( )
A.东南信风 B.东北信风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7.中老铁路经过地区( )
A.洪涝灾害频发 B.多常绿硬叶林
C.全年高温多雨 D.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大西洋
抚仙湖是云南省中部的高原深水湖,面积211平方千米。该湖四周群山环绕,南北两岸有较小的湖滨平原,东西两侧为高于湖面900米左右的山脉,山脉走向与湖岸线基本一致。湖陆风是湖区特有的一种气候现象,受大尺度环流影响较弱。图4为抚仙湖地区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8-9小题。
8.只受湖陆风影响,观测点A夏季午后的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南风
9.湖区周围的山脉可以使( )
A.白天湖风增强 B.夜晚湖风增强 C.白天陆风减弱 D.夜晚陆风减弱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图5),甲底部放一层土,乙底部不放土,中午同时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甲箱比没放土的乙箱足足高了39C。据此完成10-11小题。
10.甲箱气温比乙箱气温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 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削弱作用差异 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11.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演示( )
A.大气的温室效应与地面辐射的关系 B.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C.大气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D.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威宁地处贵州省西部高山岩溶峡谷区,地势高、地貌复杂,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图6示意威宁不同地貌区民族村寨分布。读图,完成12-13小题。
12.与中中山河谷相比,高原面少数民族村寨数量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
A.热量丰富 B.地势平坦 C.水源充足 D.日照较多
13.威宁少数民族村寨集中分布在距离河流200-500m的区域内,主要原因是( )
①用水较方便 ②减少山洪威胁 ③减少水污染 ④保留更多耕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方式逐渐由个体劳动力流动向家庭迁移转变。据此完成14-15小题。
14.吸引家庭老人向城市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政治 B.经济 C.社会文化 D.自然生态环境
15.为保证流动人口及其家庭在流入地的生存与发展,正确的举措有( )
①增加基础教育投入 ②全面放开房产市场 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④大力发展私人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核心就是土地生产力,图7为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小题。
16.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环境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环境承载力增大 B.耕地面积增加,环境承载力增大
C.人均粮食消费增多,环境承载力减小 D.科学技术进步,环境承载力减小
17.提高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关键是( )
A.推广科技,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缩减耕地
C.限制消费,降低需求 D.控制人口,鼓励外迁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勾勒出别样“乡愁”。以竹为骨,以纸为盖,绘有山水花鸟人物,再刷上桐油晾干,一把精美的油纸伞就做好了。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杂,但却流传了千年,现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油纸伞文化景观反映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A.修林茂竹,淫雨霏霏 B.风萧石滚,黄沙漫漫
C.晴暖高温,烈日炎炎 D.纵沟横壑,骤雨纷纷
19.与“撑着油纸伞”的别样乡愁相映衬的地方建筑景观是( )
A.西双版纳高脚屋 B.豫西地坑院 C.北京四合院 D.皖南高墙院
四川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以平武一盐源一线为界,川东与川西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川东地区人口分布也不均衡,目前成都及周边城镇人口分布密集。图8示意四川省平武一盐源人口界线。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影响图示区域人口分布特点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资源 D.河流
21.目前成都及周边城镇人口密集且人口迁入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B.气候条件优越,发展历史悠久
C.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D.二、三产业发达,经济水平高
图9为某岛屿示意图,表1为甲、乙两地气温降水统计表。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图中甲、乙两地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3.当该岛屿盛行东南风时( )
①甲地降水多于乙地 ②甲地多对流雨 ③乙地降水多于甲地 ④乙地以地形雨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图10为南美洲部分大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小题。
24.图中大城市主要分布于( )
①湿润的沿海 ②平坦的高原 ③凉爽的山区 ④开阔的平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矿产匮乏 B.气候湿热 C.土壤肥沃 D.地势平缓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人口150万,人口稠密。图11为安卡拉和贝鲁特位置示意图。图12为亚洲西部地区“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黎巴嫩贝鲁特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26-27小题。
26.黎巴嫩人口集中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其原因可能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学技术先进 C.沿海地形平坦 D.全年温和多雨
27.关于安卡拉和贝鲁特的气候差异,正确的是( )
①安卡拉气温年均温低于贝鲁特 ②安卡拉气温年较差较小
③安卡拉年降水量小于贝鲁特年降水量 ④贝鲁特降水季节差异较小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图13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单位:万人)。读图,完成28-29小题。
28.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
29.关于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合理措施是( )
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提高人口素质. 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
C.开垦荒地,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 D.发展节水产业,向宁夏北部迁移部分人口
图14是我国某大城市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图,完成30-31小题。
30.当①线变成②线时,则居住区可拓展到( )
A.一环路 B.二环路 C.三环路 D.环城路
31.近年该市大型综合商场和超级市场逐渐从市中心向二、三环路附近迁移,主要原因是( )
①城区用地紧张,地租上涨 ②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 ③二、三环路人流量更大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陶朗加位于新西兰北部,是新西兰第五大城市,也是新西兰国内人口移居的主要城市(图15)。其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生态宜居。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兴制造业,成为新西兰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据此完成33-34小题。
32.移居陶朗加的人口多来自于北岛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岛提供的就业机会多 B.北岛城市多,人口基数大
C.南岛纬度较高,气候冷湿 D.南岛风景秀美,适宜居住
33.人口移居使陶朗加( )
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就业压力减小
C.老龄化水平增高 D.环境承载力降低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位于本州岛西侧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图16),冬季多雪,稻田纵横,水库水渠众多,有独特的传统民居“合掌造”(图17)。“合掌造”一般坐北朝南,它是一种屋顶以稻草和茅草覆盖的木造建筑,屋顶厚且陡峭,呈人字形,如同双手合十。读图,完成34-35小题。
34.白川乡合掌村冬季多雪的原因不包括( )
A.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B.日本海的增湿作用明显
C.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D.冬季气温在0℃以下
35.“合掌造”以木制构造为主的最主要原因是( )
①利于采光 ②防震减灾 ③就地取材 ④美观耐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第Ⅱ卷 综合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5题,共50分。)
36.读肯尼亚位置示意图(图18和图19),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写出大洲或大洋的名称:A B C D 。(4分)
(2)北京(40°N,116°E)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 方向。(2分)
(3)在相同的图幅面积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 (填“18”或“19”)。(2分)
(4)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①地飞往②地,则其最佳的飞行方向是 。(2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封闭的地形造成该区年内受冬夏季风的影响小,气候环境独特。藏区人民为了适应该种独特的气候,逐步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藏装文化。藏装是藏族居民年内的日常衣着,基本特点是,袖子宽长,多以耐寒的羊皮作为成衣材料,白天劳动时多脱掉一袖或双袖,左右盘扎于腰间(如图20),兼顾了美观漂亮与温暖实用的统一。
(1)指出青藏高原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特点。(2分)
(2)请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藏民穿藏袍的原因。(4分)
(3)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纬度相近,但年太阳辐射量却很少,请解释原因。(4 分)
38.图21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向分布模式图,图2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根据图21中的风向判断,图21是 半球 季;此季节C地气候特点是 ,原因是 。(4分)
(2)图22中乙、丁两种气候类型在图21中与其相对应的位置分别是(填字母) 、 。(2分)
(3)哈尔滨的气温曲线一降水柱状图是图22中的 图,其气候名称是 ,成因是
,典型植被是 。(4分)
3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0分)
材料一 图23为2013-2017年天津常住人口增量情况(万人)
材料二 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1)根据材料一,简述天津市常住人口的变化特点。(2分)
(2)简述人口迁入对天津市的有利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二,谈谈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4分)
40.图24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①功能区为 ,②功能区是
,③功能区是 ,④功能区是 。(4分)
(2)a、b、c、d四处中,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写出其作为高级住宅区的有利条件:
(答出三点)。(4分)
(3)钢铁工业生产需要煤、铁矿石和大量淡水,以及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从河流角度分析甲地建设钢铁厂的合理性: 。(2分)
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选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共50分。其中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B D B D A D A B D B A C B C A A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B D C B C B B D C D B A A B
二、综合题(本题共5题,共50分。)
36.(10分)
(1)南美洲 大西洋 印度洋 亚洲(4分) (2)东北(2分)
(3)18(2分) (4)先向西北,再向西南(2分)
37.(10分)
(1)气温日较差大:气温年较差小。(2分)
(2)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气温较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穿藏袍便于穿脱。(4分)
(3)盆地地形相对封闭,水汽不易扩散: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天:工业发达,污染物多。综上,大气透明度差,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地面接收的年太阳辐射量少。(4分)
38.(10分)
(1)北 冬 温和湿润 受盛行西风带控制(4分)
(2)A D(2分)
(3)丙温带季风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温带落叶阔叶林(4分)
39.(10分)
(1)2013-2016年天津常住人口总量逐年增加;增量逐年下降;2017年天津常住人口总量减少。(2分,三选二)
(2)提供大量劳动力,缓解劳动力短缺:延缓老龄化进程:促进资源开发、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有助于文化交流。(4分,四选二)
(3)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开放三胎,鼓励生育: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适当延迟退休年龄;加快老年人相关产业发展(4分,四选二)
40.(10分)
(1)居住区 商业区 工业区 文化区(4分)
(2)d 靠近文化区:位于流经城区河流的上游,水质好:地势较高,视野开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上风向,污染较小。(4分)
(3)河流给其提供充足水源:位于河流下游,不污染城市水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