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上·平舆期末)“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家庭暴力和失火 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中的“竹枪一杆”和“铜灯半盏”,可知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吸食鸦片的情景,对联描述了鸦片输入对中国人民的危害。近代史上英国等国为了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对中国走私鸦片,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2.(2017八下·富顺期中)暑假期间,八年级(2)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下图(撅段的烟枪),你猜猜看她去了什么地方( )
A.南京 B.上海 C.北京 D.虎门
【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撅段的烟枪。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撅段的烟枪和虎门销烟有关。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虎门销烟。
3.(2017·老边模拟)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一批中国人被毁于鸦片
C.开放通商口岸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
4.(2017·鄂州)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位置位于最北边的是上海。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
5.(2017·福建)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
【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故选A。
【点评】本题以“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6.(2017·老边模拟)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鸦片战争。
7.(2017·营口模拟)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的依据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理解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即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变化都是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后的产物,故BCD排除,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8.(2017·滨州模拟)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右图内容可知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英国强占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2016·深圳)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点。
10.(2017·清丰模拟)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可见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方面的原因。抹杀了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的实质。B不对,鸦片战争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西方国家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C不对,作者显然是为英国辩护;D不对,作者的观点涉及全球化的角度但不准确。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读图说史题
11.观察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上面历史人物的姓名。
(2)简要概括每位人物的最主要贡献。
【答案】(1)林则徐 。邓世昌。
(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 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邓世昌和林则徐的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 鸦片战争之前,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和邓世昌的认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和邓世昌贡献的识记。
三、材料分析题
12.(2015八上·宁城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1)材料一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材料中的君臣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
【答案】(1)不对。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问题: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不了解世界形势。
(2)夺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或打开中国市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后期中国皇帝和大臣思想上认为英国富强是因为沾了中国茶叶的光,其实,英国富强主要得益于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所以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是不对的。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不了解世界形势。(2)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由于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为此英国进行侵略扩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英国之所以能打开中国大门,因为英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点评】(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知识点。(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知识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 鸦片战争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6八上·平舆期末)“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炝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副对联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事件对人民的危害( )
A.家庭暴力和失火 B.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
C.鸦片输入 D.烟草输入
2.(2017八下·富顺期中)暑假期间,八年级(2)班某同学随父母到南方旅游,见到这样一尊雕塑,请看下图(撅段的烟枪),你猜猜看她去了什么地方( )
A.南京 B.上海 C.北京 D.虎门
3.(2017·老边模拟)每年的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历史上英国曾以向中国倾销禁品——鸦片为直接原因发动了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是( )
A.中国大量白银流入英国
B.一批中国人被毁于鸦片
C.开放通商口岸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2017·鄂州)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该条约中开放的通商口岸位于最北边的是( )
A.厦门 B.福州 C.上海 D.广州
5.(2017·福建)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八闽人民的骄傲。“他”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康有为 D.严复
6.(2017·老边模拟)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里,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的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五四运动
7.(2017·营口模拟)鸦片战争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其主要的依据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C.中国革命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民族矛盾成为最主要的矛盾
8.(2017·滨州模拟)下面是王老师编写的记忆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的歌诀,该条约的签订( )
A.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B.使中国丧失了I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使西方列强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
D.标志着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9.(2016·深圳)这个条约并不是由相互平等谈判达成,而是一场战争后强加给中国,并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0.(2017·清丰模拟)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
A.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B.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二、读图说史题
11.观察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写出上面历史人物的姓名。
(2)简要概括每位人物的最主要贡献。
三、材料分析题
12.(2015八上·宁城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嘉庆皇帝与一个大臣有如下的对话:
皇帝问:英国是否富强?
大臣答:彼国在西洋诸国中称大,故是强国。至于富,是由于中国富,彼国才富。富不如中国。
皇帝问:何以见得?
大臣答:英国从中国买进茶叶,再转手卖给其他小国,这不说明彼富是借了中国的光吗?假如我们禁止茶叶出口,那英国就会穷得无法过日子。
皇帝说:说的是。
材料二: 从1840年开始,为打开中国的大门,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1)材料一中,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对吗?为什么?材料中的君臣对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其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列强能打开中国大门的主要条件。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题干中的“竹枪一杆”和“铜灯半盏”,可知这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吸食鸦片的情景,对联描述了鸦片输入对中国人民的危害。近代史上英国等国为了扭转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对中国走私鸦片,严重危害了中国人民的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2.【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是撅段的烟枪。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故撅段的烟枪和虎门销烟有关。ABC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虎门销烟。
3.【答案】D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年,英国以中国禁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影响。
4.【答案】C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0—1842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 中国战败,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从封建社会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位置位于最北边的是上海。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识记。
5.【答案】A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前后用了23天,销毁鸦片110多万千克。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故选A。
【点评】本题以“他是虎门销烟的英雄”为切入点,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知识点。
6.【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鸦片战争。
7.【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理解鸦片战争为什么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发生的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即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为其他方面的变化都是在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后的产物,故BCD排除,正确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了鸦片战争的影响。本题难度适中。
8.【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右图内容可知是《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使中国接受其侵略要求,这就使中国主权国家的独立地位遭到了破坏。英国强占香港岛,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五口通商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殖民掠夺和不等价交换的中心。巨额赔偿加重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同时转嫁到劳动人民的身上,使他们的生活更加艰苦。《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趁火打劫,相继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842年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南京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所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京条约》的相关知识点。
10.【答案】A
【知识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可见作者认为鸦片战争的爆发是中国方面的原因。抹杀了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的实质。B不对,鸦片战争的根源在于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西方国家为夺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C不对,作者显然是为英国辩护;D不对,作者的观点涉及全球化的角度但不准确。所以答案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1)林则徐 。邓世昌。
(2)林则徐:虎门销烟;邓世昌: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 林则徐领导了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1894甲午中日战争爆发,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邓世昌和林则徐的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 鸦片战争之前,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次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甲午中日战争发生在1894—1895年,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和邓世昌的认识。(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林则徐和邓世昌贡献的识记。
12.【答案】(1)不对。英国比中国富强。英国富强是因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快,而不是沾中国茶叶贸易的光。问题: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不了解世界形势。
(2)夺取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或打开中国市场);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知识点】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后期中国皇帝和大臣思想上认为英国富强是因为沾了中国茶叶的光,其实,英国富强主要得益于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所以皇帝和大臣对英国的看法是不对的。从这些对话中可以看出清朝统治者闭目塞听,妄自尊大,不了解世界形势。(2)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由于英国在19世纪40年代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从而得以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廉价的工业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为此英国进行侵略扩张,为了打开中国市场,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侵略中国;英国之所以能打开中国大门,因为英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
【点评】(1)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的背景知识点。(2)本问主要考查的是鸦片战争知识点。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