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深圳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洁精”能够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D.10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是10%
2.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于90g水中形成的溶液
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3.实验室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得到稀硫酸溶液,这个过程中需加水( )
A. 49g B.98g C.88g D.88.2g
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6.(2018·葫芦岛)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7.(2018·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8.(2018·滨州)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 )
A.12.4% B.17.2%
C.16.9% D.12.5%
9.(2018·衡阳)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10.(2018·贵港)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0 35.5 36.0 36.5 37.0
Na2CO3 6.0 10.0 18.0 36.5 50.0
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
B.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C.40℃时,5gNaCl中加10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6.3%的溶液
D.40℃时,9g 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g
11.(2018·历下模拟)现有某锌铝合金(Zn-Al)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蒸发结晶,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27.5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6.26% B.9.8%
C.19.6% D.22.6%
12.(2018·东城模拟)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11.1%
C.10% D.5%
二、填空题
13.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14.(2018·上海)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 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上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 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
15.(2017·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3℃时,将3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
16.(2018·绵阳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为 ;
②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18.(2018·聊城)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19.(2018·德阳)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取废硫酸4.9 t 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得到FeSO4 1.52 t。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纯净物不属于溶液,同时溶液可以有颜色,A不符合题意;
B、“洗洁精”能够洗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C符合题意;
D、10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若该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溶液的质量分数不是1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解答
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C根据饱和溶液和溶液的浓稀没关系解答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物质和水是否反应解答
2.【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0%的食盐溶液是指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而对应溶液的溶剂质量为90g,A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分析。
3.【答案】C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设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质量为x
10g98%=(10g+x)10%
x=88g,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4.【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氯化钠质量不变,而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会变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进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设加入食盐质量为x
x=12.5g,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水会使质量分数减少,不符合题意;
C.使质量分数增加一倍,蒸发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不符合题意;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进行分析。
6.【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 符合题意;
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7.【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故符合题意;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比较不同而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比较;
C、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140)100%
D、从40℃降温至20℃,甲的溶解度变小,故用溶质析出。
8.【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称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如果物和砝码反放,则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量-游码的量,所以氯化钠是实际质量为15g-2.7g=12.3g;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应平视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小。由图可知,所量液体的实际体积为:87mL,所以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故答案为:A。
【分析】一是主要托盘天平的使用原则“左物右码”,即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二是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9.【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然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不符合题意;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8g=92g(合92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俯大仰小”的原子,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值偏小,即溶剂的量少了,则溶液变浓了;
B、溶解过程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C、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根据需要液体的量。选用的量筒的量程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10.【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故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不符合题意;
C、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40℃时,5gNaCl中加10g水中,最多溶解3.7g,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符合题意;
D、10℃,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0g,20g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钠2g,40℃时,9g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9g 2g=7g,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
B、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分析;
C、根据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克,即在10克水中最多溶解3.7克氯化钠,即可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根据碳酸钠在40℃时溶解度可知,40℃时,9g Na2CO3中加20g水,能够完全溶解,当降温到10℃时,则20克水中只能溶解2克碳酸钠,则析出7克。
11.【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锌铝合金的混合物8.3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铝、硫酸锌的混合物27.5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铝、硫酸锌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27.5g-8.3g=19.2g,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则硫酸的质量为:19.2g÷( ×100%)=19.6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9.8%。
故答案为:B。
【分析】锌铝合金(Zn-Al)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锌和铝都能够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锌和硫酸铝,蒸发结晶所得固体质量即为硫酸锌和硫酸铝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酸根的质量(27.5-8.3=19.2g),再根据硫酸根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的质量,然后就可以得到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2.【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0%。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90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配制100kg10%的氯化钙溶液需要氯化钙质量为100kg10%=10kg,则需水的质量为100kg-10kg=90kg;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14.【答案】黄;c;CH4+2O2 CO2+2H2O;氯化钠;2.7%;89;氯化钡溶液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量筒使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故填c;
②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③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2.7%,20℃时的100g该海水,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当水的蒸发量大于96.5g- ×2.7g=89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氯化钡溶液。
【分析】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步骤分析;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分析。
15.【答案】Y;t2℃;7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乙的溶解度曲线为Y,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3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30g=70g.
故答案为:Y,t2℃,7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6.【答案】25g;乙;降温结晶;D、F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g;
②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乙,因为甲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只能溶解25克甲,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错误;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因为t2℃时,溶解度是甲>乙>丙,要使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丙需要的水最多,错误;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浓度不变,丙的溶解度降低,可能会有晶体析出,也可能没有,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错误;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 ×100%=10%,正确;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质质量较少,乙析出的晶体少,溶质质量较大,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最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浓度可能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50g;乙;降温结晶;D、F.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正确,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17.【答案】(1)590 g
(2)45.8mL;145.9 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这瓶浓盐酸的质量为500mL1.18g/cm3=590g;
(2)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x
200g10%=x1.18g/cm337%,x=45.8mL
需水的体积为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分析。
18.【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
(2)1.6
(3)5%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特点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过氧化氢的质量。(1)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3)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5%。
【分析】(1)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
(3)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9.【答案】解:设4.9t的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H2SO4=
FeSO4+H2
98 152
x 1.52t
= ,解x=0.98t
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20%
答: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既可以计算4.9吨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则可以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8九上·深圳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洗洁精”能够洗去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C.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
D.10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是10%
【答案】C
【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纯净物不属于溶液,同时溶液可以有颜色,A不符合题意;
B、“洗洁精”能够洗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B不符合题意;
C、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C符合题意;
D、10g某物质完全溶解于水中配成100g溶液,若该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则溶液的质量分数不是10%,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溶液的特点:均一、稳定、混合物解答
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解答
C根据饱和溶液和溶液的浓稀没关系解答
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物质和水是否反应解答
2.对“10%的食盐溶液”含义的理解错误的是( )
A.100g水中溶解了10g食盐
B.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
C.将10g食盐溶于90g水中形成的溶液
D.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答案】A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10%的食盐溶液是指100g食盐溶液中溶解了10g食盐,而对应溶液的溶剂质量为90g,A理解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定义分析。
3.实验室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稀释后得到稀硫酸溶液,这个过程中需加水( )
A. 49g B.98g C.88g D.88.2g
【答案】C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设将1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10%的稀硫酸需加水质量为x
10g98%=(10g+x)10%
x=88g,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
4.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该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100g溶液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10g硝酸钾,并完全溶解,氯化钠质量不变,而溶液质量增加,所以氯化钠质量分数会变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进行分析。
5.现有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加入食盐10克
B.加入水50克
C.蒸发掉溶剂的一半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
【答案】D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加一倍,设加入食盐质量为x
x=12.5g,不符合题意;
B.加入水会使质量分数减少,不符合题意;
C.使质量分数增加一倍,蒸发水的质量为原溶液质量的一半,不符合题意;
D.加入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食盐溶液后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进行分析。
6.(2018·葫芦岛)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不符合题意;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等,B不符合题意;
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C 符合题意;
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结晶的方法。
7.(2018·德阳)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将40℃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会有晶体析出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20 ℃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40 ℃时,乙的溶解度为40 g,故40 ℃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8.6%,故符合题意;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故将40 ℃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 ℃,会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比较不同而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比较;
C、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140)100%
D、从40℃降温至20℃,甲的溶解度变小,故用溶质析出。
8.(2018·滨州)小芳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没有按照正确的称量氯化钠、量取水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图示为小芳操作时的读数,其它操作都正确)。小芳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水的密度为1g/cm3)约为( )
A.12.4% B.17.2%
C.16.9% D.12.5%
【答案】A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称量一定质量固体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如果物和砝码反放,则物的质量等于砝码的量-游码的量,所以氯化钠是实际质量为15g-2.7g=12.3g;量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应平视读数,仰视读数,读数偏小。由图可知,所量液体的实际体积为:87mL,所以实际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故答案为:A。
【分析】一是主要托盘天平的使用原则“左物右码”,即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砝码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二是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9.(2018·衡阳)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8%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100mL的量筒
【答案】A
【知识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然后进行溶解、装瓶贴标签,不符合题意;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100g×8%=8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8g=92g(合92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依据“俯大仰小”的原子,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值偏小,即溶剂的量少了,则溶液变浓了;
B、溶解过程使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氯化钠的溶解;
C、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D、根据需要液体的量。选用的量筒的量程要与所量液体体积接近。
10.(2018·贵港)下表是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0 35.5 36.0 36.5 37.0
Na2CO3 6.0 10.0 18.0 36.5 50.0
A.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
B.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C.40℃时,5gNaCl中加10g水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26.3%的溶液
D.40℃时,9g 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7g
【答案】C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NaCl和Na2C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表,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30℃,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表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易结晶析出,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故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不符合题意;
C、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0g,40℃时,5gNaCl中加10g水中,最多溶解3.7g,可得溶质质量分数为 的溶液,符合题意;
D、10℃,碳酸钠的溶解度为10.0g,20g水中最多能溶解碳酸钠2g,40℃时,9gNa2CO3中加20g水,充分溶解后再降温到10℃,析出固体的质量为9g 2g=7g,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
B、根据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大小分析;
C、根据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克,即在10克水中最多溶解3.7克氯化钠,即可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根据碳酸钠在40℃时溶解度可知,40℃时,9g Na2CO3中加20g水,能够完全溶解,当降温到10℃时,则20克水中只能溶解2克碳酸钠,则析出7克。
11.(2018·历下模拟)现有某锌铝合金(Zn-Al)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经测定恰好完全反应,蒸发结晶,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为27.5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6.26% B.9.8%
C.19.6% D.22.6%
【答案】B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锌铝合金的混合物8.3g与足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后,生成硫酸铝、硫酸锌的混合物27.5g,根据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则硫酸铝、硫酸锌两种物质的混合物中含硫酸根的质量为27.5g-8.3g=19.2g,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则硫酸的质量为:19.2g÷( ×100%)=19.6g,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9.8%。
故答案为:B。
【分析】锌铝合金(Zn-Al)样品8.3g,将其放入200g稀硫酸中,锌和铝都能够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锌和硫酸铝,蒸发结晶所得固体质量即为硫酸锌和硫酸铝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硫酸根的质量(27.5-8.3=19.2g),再根据硫酸根的质量可以计算出硫酸的质量,然后就可以得到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2.(2018·东城模拟)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A.20% B.11.1%
C.10% D.5%
【答案】C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向盛有5g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45g水,完全溶解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10%。
故答案为:C。
【分析】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
13.10%的CaCl2溶液可用作路面保湿剂。欲配制100kg该路面保湿剂,需要水的质量是 kg。
【答案】90
【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配制100kg10%的氯化钙溶液需要氯化钙质量为100kg10%=10kg,则需水的质量为100kg-10kg=90kg;
【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分析;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分析。
14.(2018·上海)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获取食盐的途径有多种。
①开采岩盐,地下盐层含氯化钠等物质,灼烧氯化钠,火焰呈 色。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 mL量筒量取(选填编号)。
a.10 b.20 c.100
②熬制井盐。《天工开物》记载:抽取深井中的盐水,用井中产生的天然气作为燃料熬制井盐。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氯化钠与硝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如下,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 。
③海水晒盐。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见上表。
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20℃时的100g该海水,当水的蒸发量大于 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 。
【答案】黄;c;CH4+2O2 CO2+2H2O;氯化钠;2.7%;89;氯化钡溶液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解析】【解答】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是黄色,所以灼烧氯化钠,火焰呈黄色,量筒使用采用就近原则,所以配置某氯化钠溶液需85mL水,应选用100mL量筒量取,故填c;
②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溶解度较小的物质是氯化钠;
③该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2.7%,20℃时的100g该海水,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当水的蒸发量大于96.5g- ×2.7g=89g时,开始析出氯化钠,除去氯化钠中的硫酸钠应选用的试剂是氯化钡溶液。
【分析】根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配制步骤分析;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根据溶质质量分数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分析。
15.(2017·河南)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 (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t3℃时,将30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g.
【答案】Y;t2℃;70
【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解: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乙的溶解度曲线为Y,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t2℃,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将3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30g=70g.
故答案为:Y,t2℃,70.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6.(2018·绵阳模拟)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的溶解度为 ;
②现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 ;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 ;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2
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甲
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都不可能发生变化
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
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答案】25g;乙;降温结晶;D、F
【知识点】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粗盐提纯
【解析】【解答】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的溶解度为25g;
②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提纯的是乙,因为甲和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③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④A、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把50g甲放入50g水中所得到甲的饱和溶液中,只能溶解25克甲,故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5g:75g=1:3,错误;B、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制成饱和溶液,需水的质量最多的是丙,因为t2℃时,溶解度是甲>乙>丙,要使等质量的甲、乙、丙完全溶解,丙需要的水最多,错误;C、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甲和乙的溶解度增大,溶质和溶剂质量不变,浓度不变,丙的溶解度降低,可能会有晶体析出,也可能没有,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错误;D、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 ×100%=10%,正确;E、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析出的晶体较多,溶质质量较少,乙析出的晶体少,溶质质量较大,丙的溶解度增大,但溶质质量最小,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错误;F、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可能相等,浓度可能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50g;乙;降温结晶;D、F.
【分析】由图可知: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现要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大,t3℃时,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t1℃时,向100g20%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搅拌,溶液的浓度为10%正确,t1℃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有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
(1)求这瓶浓盐酸的质量。
(2)若用这瓶浓盐酸来配制2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求需量取浓盐酸的体积和水的体积。
【答案】(1)590 g
(2)45.8mL;145.9 mL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解析】【解答】(1)这瓶浓盐酸的质量为500mL1.18g/cm3=590g;
(2)设需浓盐酸的体积为x
200g10%=x1.18g/cm337%,x=45.8mL
需水的体积为
【分析】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分析;根据溶液的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分析。
18.(2018·聊城)实验室用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的相关数据如图。
请回答:
(1)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 都没有发生变化;
(2)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参加反应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
(2)1.6
(3)5%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催化剂的特点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反应过程中质量的减少是因为生成了氧气,所以可以求算氧气的质量,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过氧化氢的质量。(1)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3)设:产生1.6g氧气需要H2O2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O2↑
68 32
x 1.6g
x=3.4g
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5%。
【分析】(1)根据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70g-68.4g=1.6g
(3)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9.(2018·德阳)某工厂利用废硫酸与废铁屑反应制取硫酸亚铁。现取废硫酸4.9 t 与足量的废铁屑反应,得到FeSO4 1.52 t。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答案】解:设4.9t的废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Fe+H2SO4=
FeSO4+H2
98 152
x 1.52t
= ,解x=0.98t
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20%
答: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
【知识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铁和稀硫酸反应的方程式,利用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既可以计算4.9吨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则可以计算废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