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湘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专题七 单元2: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
【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消石灰指的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故不正确;A不符合题意;
B、Fe(OH)3的名称是氢氧化铁,但不是铁锈,故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而不是消石灰、Ca(OH)2,故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烧碱、火碱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故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以及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做题的关键;
2.20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
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2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xg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NaOH+ H2SO4 =Na2SO4+H2O
80 98
20g×20% x
解答 x=4.9g
20g20%的硫酸含有溶质为20g×20%=4g<4.9g,所以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
故答案为:A.
【分析】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几何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浓度求出需要的硫酸的质量,从而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判断即可.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这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A
【分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4.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正确的是( )
A.质量都增大 B.质量都减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盐酸敞口放置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硫酸敞口放置,溶质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敞口放置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硫酸敞口放置,溶质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因为有挥发性,所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因为有吸水性,所以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5.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答案】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瓶口没有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因此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故正确;B符合题意;
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没有吸水性;稀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但不生成白色沉淀;
6.物质X可发生“X + 酸 → 盐 + 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
A.Fe B.CO2 C.H2SO4 D.CuO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Fe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生成水,错误;A不符合题意;
B、CO2与酸不反应,错误;B不符合题意;
C、H2SO4与酸不反应,错误;C不符合题意;
D、CuO与酸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盐)和水,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有:金属氧化物、碱;熟记酸的通性是解题的关键;
7.在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的是 ( )
A.Fe(OH)3 B.K2CO3 C.AgNO3 D.NaOH
【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产物是氯化铁与水,pH升高,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会因为生成氯化钾与水而使pH升高,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的pH不会明显升高,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中性的氯化钠与水,溶液的pH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二者反应生成酸性或者中性物质,则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
8.(2017·防城)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时,其化学方程式为:2Mg+ O2点燃 2MgO;则消耗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0 份质量的氧化镁;所以,当镁和氧气不断减少时,氧化镁的质量不断增大,当镁完全反应后,氧化镁质量不再增大,氧气过量,A符合题意;
B、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至恰好完全反应显中性,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B不符合题意;
C、将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由于横坐标是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而产生的氢气都来自于酸中的氢离子,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所以其斜率是重合的;但是,当盐酸过量时,等质量的镁和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H2(Al) > H2(Mg),C不符合题意;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的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而盐酸反应完毕,加入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即使生成的氢氧化铁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的质量,但此时溶液质量仍在增加,只是比开始时增加幅度较小;等到氯化铁完全反应,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又开始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和开始时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此类题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意义及变化趋势.
9.(2017·潍坊)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以b、d点对应溶液的pH:b<d,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NaOH+ HCl=NaCl+H2O
40 36.5
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及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无法确定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错误;C.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C错误;D.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示溶液的溶质既有酸碱中和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D正确.
本题选D.
【分析】A.根据溶液的pH来比较;B.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C.根据所示溶液中的酸碱性来分析;D.根据所示溶液pH来分析.
10.(2017·益阳)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则液体与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二、填空题
11.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 ,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pH ;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 色,pH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红;>7;中;=7;无;<7;中和;NaOH+HCl=NaCl+H2O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酚酞遇碱变为红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当加入稀盐酸,红色刚好消失时,说明酸与碱前后完全反应,此时溶液显中性,pH=7;如继续添加稀盐酸,溶液中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该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红;>7,中;=7;无;<7;中和;HCl+NaOH═NaCl+H2O.
【分析】碱溶液能使酚酞变成红色,能与酸进行中和而使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12.(2018·绵阳模拟)某实验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丙所示5个实验.
①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后,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据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写一个即可).
③将②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写一种即可).
④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实验时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I.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编号)仪器相同;
Ⅱ.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答案】2HCl+Fe=FeCl2 +H2↑;NaOH+HCl=NaCl+H2O或2HCl+Ca(OH)2═CaCl2+2H2O;氯化钙或氯化钠;A;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说明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Fe=FeCl2+H2↑;
②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且该碱性物质过量,图示实验中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均有可能;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还会生成气体,故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③混合时因为先出现气体,后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故溶质中不会再有盐酸;混合后溶液中氯化钙与碳酸钠若恰好反应,则溶质只有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是碳酸钠、氯化钠,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
④I、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Ⅱ、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答案为:2HCl+Fe=FeCl2 +H2↑;NaOH+HCl=NaCl+H2O或2HCl+Ca(OH)2═CaCl2+2H2O;氯化钙或氯化钠;A;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分析】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②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③将(2)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五支试管中可能形成的沉淀是碳酸钙;从而说明(2)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氯化钙,与之混合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盐过量,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则说明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与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混合,且碳酸钠过量,则该试管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碳酸钠;混合时因为先出现气体,后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故溶质中不会再有盐酸;混合后溶液中氯化钙与碳酸钠若恰好反应,则溶质只有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是碳酸钠、氯化钠,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④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三、综合题
1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
(1)选用的试剂为 ,实验现象为 。
(2)选用的试剂为 ,实验现象为 。
【答案】(1)稀盐酸;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澄清石灰水;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即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因此应该选择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而选择的这种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或即使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可选择酸溶液或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的,如: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等.
故答案为:(1)稀盐酸;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2)澄清石灰水;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围绕只要有碳酸钠存在则可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解答即可.
14.
(1)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2)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
(3)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 ; 。
【答案】(1)小于
(2)加入一定量的水
(3)适量的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10%的稀硫酸的pH小于2%的稀硫酸的pH。(2)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水;(3)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是: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等
【分析】(1)根据题意,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酸性越强,则pH越小。10%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稀硫酸,故10%的稀硫酸的酸性强于2%的稀硫酸,则10%的稀硫酸的pH小于2%的稀硫酸。(2)要使pH升高,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需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可以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3)根据酸的性质:酸可以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物质反应。选择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加入,即可降低酸性,作答pH,故可选,如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等。
15.(2017·安顺)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3)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4;Fe2O3+6HCl═2FeCl3+3H2O
(2)6.7~8.6
(3)MgCl2+Ca(OH)2═Mg(OH)2↓+CaCl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解:(1)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和氢离子等4种阳离子;
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pH在6.7时,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镁离子在pH=8.6时开始产生沉淀,因此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6.7~8.6.
故填:6.7~8.6.(3)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分析】(1)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3)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1 / 1仁爱湘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学期专题七 单元2:几种常见的酸和碱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或俗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 )
A.熟石灰、消石灰、CaO B.铁锈、氢氧化铁、Fe(OH)3
C.生石灰、消石灰、Ca(OH)2 D.烧碱、火碱、NaOH
2.20g 20%的NaOH溶液与20 g 20%的H2SO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 )
A.蓝色 B.紫色 C.红色 D.无色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
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④硝酸具有氧化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将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暴露在空气中,变化的结果正确的是( )
A.质量都增大 B.质量都减小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5.盐酸、稀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
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
6.物质X可发生“X + 酸 → 盐 + H2O”的反应,则X可能是( )
A.Fe B.CO2 C.H2SO4 D.CuO
7.在盐酸中加入下列物质后,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的是 ( )
A.Fe(OH)3 B.K2CO3 C.AgNO3 D.NaOH
8.(2017·防城)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B.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
C.将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
9.(2017·潍坊)25℃时,向20.0mL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点对应溶液的pH:b>d
B.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为30%
C.向b点对应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无色
D.d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是NaCl和NaOH
10.(2017·益阳)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1.向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试液变为 色,此时溶液的pH ,向此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直至试液刚好无色时,溶液呈 性,pH ;继续滴入稀HCl,溶液呈 色,pH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发生了 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12.(2018·绵阳模拟)某实验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丙所示5个实验.
①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实验后,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据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写一个即可).
③将②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则混合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写一种即可).
④科学实验提倡绿色环保,对实验装置进行微型化改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如图甲是实验时制取并检验CO2的装置,图乙是对图甲实验装置微型化改进后的装置.
I.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 (填字母编号)仪器相同;
Ⅱ.通常用甲装置完成该实验需要的盐酸是微型实验装置用量的10倍,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 .
三、综合题
13.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
(1)选用的试剂为 ,实验现象为 。
(2)选用的试剂为 ,实验现象为 。
14.
(1)对于硫酸而言,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2)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 ;
(3)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 ; ; 。
15.(2017·安顺)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3)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
【解析】【解答】A、熟石灰、消石灰指的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故不正确;A不符合题意;
B、Fe(OH)3的名称是氢氧化铁,但不是铁锈,故不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生石灰是氧化钙,而不是消石灰、Ca(OH)2,故不正确;C不符合题意;
D、烧碱、火碱氢氧化钠的俗名,化学式为NaOH,故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熟记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以及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是做题的关键;
2.【答案】A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解答】设20g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与xg的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2NaOH+ H2SO4 =Na2SO4+H2O
80 98
20g×20% x
解答 x=4.9g
20g20%的硫酸含有溶质为20g×20%=4g<4.9g,所以反应后氢氧化钠有剩余,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
故答案为:A.
【分析】写出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几何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浓度求出需要的硫酸的质量,从而判断完全反应后剩余的是哪一种溶液,再根据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遇碱变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进行判断即可.
3.【答案】A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生成白雾、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③浓硫酸具有脱水性、④硝酸具有氧化性,这些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A
【分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常见的物理性质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燃点、沸点、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活泼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4.【答案】D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解析】【解答】A、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质量减少,硫酸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盐酸敞口放置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硫酸敞口放置,溶质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盐酸敞口放置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变小,而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硫酸敞口放置,溶质不变,溶剂水的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浓盐酸暴露在空气中,因为有挥发性,所以溶质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少;浓硫酸暴露在空气中,因为有吸水性,所以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5.【答案】B
【知识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具有挥发性,瓶口没有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因此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故正确;B符合题意;
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做干燥剂;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做干燥剂,故错误;C不符合题意;
D、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只有硫酸中生成硫酸钡沉淀,盐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沉淀生成.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浓硫酸有吸水性,浓盐酸没有吸水性;稀硫酸可以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发生反应,但不生成白色沉淀;
6.【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Fe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不生成水,错误;A不符合题意;
B、CO2与酸不反应,错误;B不符合题意;
C、H2SO4与酸不反应,错误;C不符合题意;
D、CuO与酸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盐)和水,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有:金属氧化物、碱;熟记酸的通性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A、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产物是氯化铁与水,pH升高,A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钾与盐酸反应时,溶液的pH会因为生成氯化钾与水而使pH升高,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银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的pH不会明显升高,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会生成中性的氯化钠与水,溶液的pH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如果二者反应生成酸性或者中性物质,则溶液的pH不会显著升高.
8.【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等质量的镁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时,其化学方程式为:2Mg+ O2点燃 2MgO;则消耗48份质量的镁和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80 份质量的氧化镁;所以,当镁和氧气不断减少时,氧化镁的质量不断增大,当镁完全反应后,氧化镁质量不再增大,氧气过量,A符合题意;
B、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至恰好完全反应显中性,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 7 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B不符合题意;
C、将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分别滴入等质量的镁粉和铝粉中,由于横坐标是加入的稀硫酸的质量,而产生的氢气都来自于酸中的氢离子,当盐酸少量时,生成的气体由盐酸的量决定,所以开始二者放出气体一直相等,所以其斜率是重合的;但是,当盐酸过量时,等质量的镁和铝和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H2(Al) > H2(Mg),C不符合题意;
D、将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首先发生的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所以溶液的质量增加量与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相等。而盐酸反应完毕,加入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铁反应,即使生成的氢氧化铁的质量大于氢氧化钠的质量,但此时溶液质量仍在增加,只是比开始时增加幅度较小;等到氯化铁完全反应,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又开始明显增加,增加幅度和开始时相同,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解此类题时要注意横纵坐标的意义及变化趋势.
9.【答案】D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以b、d点对应溶液的pH:b<d,A错误;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
NaOH+ HCl=NaCl+H2O
40 36.5
由于题干中没有提及两种溶液的密度,所以无法确定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B错误;C.由图可知,b点所示溶液的pH<7,溶液显酸性,滴加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C错误;D.d点所示溶液的pH>7,所示溶液的溶质既有酸碱中和生成的氯化钠,还有过量的氢氧化钠,D正确.
本题选D.
【分析】A.根据溶液的pH来比较;B.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分析;C.根据所示溶液中的酸碱性来分析;D.根据所示溶液pH来分析.
10.【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则液体与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11.【答案】红;>7;中;=7;无;<7;中和;NaOH+HCl=NaCl+H2O
【知识点】酸碱指示剂的性质及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酚酞遇碱变为红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当加入稀盐酸,红色刚好消失时,说明酸与碱前后完全反应,此时溶液显中性,pH=7;如继续添加稀盐酸,溶液中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该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是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故答案为:红;>7,中;=7;无;<7;中和;HCl+NaOH═NaCl+H2O.
【分析】碱溶液能使酚酞变成红色,能与酸进行中和而使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12.【答案】2HCl+Fe=FeCl2 +H2↑;NaOH+HCl=NaCl+H2O或2HCl+Ca(OH)2═CaCl2+2H2O;氯化钙或氯化钠;A;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因此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说明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是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Cl+Fe=FeCl2+H2↑;
②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且该碱性物质过量,图示实验中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均显碱性,均有可能;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中一定不是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还会生成气体,故可能是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2HCl+Ca(OH)2═CaCl2+2H2O;
③混合时因为先出现气体,后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故溶质中不会再有盐酸;混合后溶液中氯化钙与碳酸钠若恰好反应,则溶质只有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是碳酸钠、氯化钠,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
④I、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Ⅱ、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故答案为:2HCl+Fe=FeCl2 +H2↑;NaOH+HCl=NaCl+H2O或2HCl+Ca(OH)2═CaCl2+2H2O;氯化钙或氯化钠;A;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分析】①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
②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
③将(2)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盐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气体,五支试管中可能形成的沉淀是碳酸钙;从而说明(2)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盐酸、氯化钙,与之混合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盐过量,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则说明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与实验(2)反应后的溶液混合,且碳酸钠过量,则该试管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碳酸钠;混合时因为先出现气体,后出现沉淀,说明溶液中盐酸反应完毕,故溶质中不会再有盐酸;混合后溶液中氯化钙与碳酸钠若恰好反应,则溶质只有氯化钠,若碳酸钠过量,则溶质是碳酸钠、氯化钠,若氯化钙过量,则溶质是氯化钙、氯化钠;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④图乙中微型塑料滴管在实验中的作用与图甲中的分液漏斗仪器相同;采用“微型”实验装置具有的优点是药品用量少,产生的废弃物也少,方便操作.
13.【答案】(1)稀盐酸;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2)澄清石灰水;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答案合理即可)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药品是否变质的探究
【解析】【解答】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即证明碳酸钠的存在,因此应该选择能够和碳酸钠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而选择的这种物质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或即使反应也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故可选择酸溶液或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的,如: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钙溶液、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等.
故答案为:(1)稀盐酸;滴入过量稀盐酸后溶液中有气泡产生;(2)澄清石灰水;滴入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变浑浊(答案合理即可).
【分析】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围绕只要有碳酸钠存在则可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解答即可.
14.【答案】(1)小于
(2)加入一定量的水
(3)适量的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1)10%的稀硫酸的pH小于2%的稀硫酸的pH。(2)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加入一定量的水;(3)有化学反应的方法(要求各种方法中所选的物质类别不同)是: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等
【分析】(1)根据题意,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酸性越强,则pH越小。10%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的稀硫酸,故10%的稀硫酸的酸性强于2%的稀硫酸,则10%的稀硫酸的pH小于2%的稀硫酸。(2)要使pH升高,在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需要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可以采用加水稀释的方法。(3)根据酸的性质:酸可以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碱等物质反应。选择能与硫酸反应的物质加入,即可降低酸性,作答pH,故可选,如锌、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等。
15.【答案】(1)4;Fe2O3+6HCl═2FeCl3+3H2O
(2)6.7~8.6
(3)MgCl2+Ca(OH)2═Mg(OH)2↓+CaCl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解:(1)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和氢离子等4种阳离子;
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pH在6.7时,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镁离子在pH=8.6时开始产生沉淀,因此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6.7~8.6.
故填:6.7~8.6.(3)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分析】(1)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3)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