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7.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8-03-30 16:12:26

文档简介

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18·安徽模拟)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2.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对下列生活设施危害最小的是(  )
A.大理石围栏 B.铝制门窗 C.钢铁大桥 D.柏油路面
3.(2017·陕西)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B.
C. D.
4.(2017·呼和浩特)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黑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
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渣中一定无CuO
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最多有四种物质
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
5.(2017·益阳)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6.(2017·潍坊)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二、填空题
7.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2)、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离子.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含有   . 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关方程式   .
8.(2017·来宾)如图所示,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处(填“a”、“b”或“c”),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aa/00/aa00141cbfd6ab3085016e3bdc32b35b.png]
三、综合题
9.(2017·安顺)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3)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0.(2017·徐州)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正确;A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图像坐标题在解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并且把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时,要注意数值大小关系,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需的信息。
2.【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可以和酸雨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铝是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钢铁是铁的合金,铁可以和酸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柏油路面是指沥青,沥青不会和酸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铝和钢铁中的铁都属于活泼金属),酸还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A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盐酸的加入,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小到零,故B错误;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不能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故C错误;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剂的质量开始增加的多,完全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加的就少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依据图象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数据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A错误;
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滤渣中是否有CuO,故B错误;
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滤渣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故C错误;
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液中含有稀硫酸,铁、氧化亚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则液体与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6.【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A正确;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B错误;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C错误;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D错误.
本题选A.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装置连接的具体情况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7.【答案】OH-离子;CO32-离子;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2、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而呈碱性;3、管口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滴入稀盐酸反应放出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又可与盐酸反应放出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根据滴入盐酸后管口燃烧的木条熄灭的现象,可判断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解时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2)、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OH一离子.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含有 CO32一离子. 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Na2CO3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使放在管口的燃烧的木条熄灭.
8.【答案】b;Fe2O3+3H2SO4═Fe2(SO4)3+3H2O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反应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b;Fe2O3+3H2SO4═Fe2(SO4)3+3H2O.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分析解题,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然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9.【答案】(1)4;Fe2O3+6HCl═2FeCl3+3H2O
(2)6.7~8.6
(3)MgCl2+Ca(OH)2═Mg(OH)2↓+CaCl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解:(1)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和氢离子等4种阳离子;
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pH在6.7时,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镁离子在pH=8.6时开始产生沉淀,因此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6.7~8.6.
故填:6.7~8.6.(3)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分析】(1)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3)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10.【答案】(1)OH﹣
(2)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钠;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OH﹣.(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氢氧化钠;
若要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不宜使用氯化钠,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可以用酚酞试液检验,pH大于7,可以用pH试纸测定,能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以用硫酸铵检验.
故选:D.
【分析】(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能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不能和氯化钠反应.
1 / 1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8.2常见的酸和碱 同步测试
一、单选题
1.(2018·安徽模拟)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
A.向一定质量表面生锈的铁片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石灰水至过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
【答案】A
【知识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生锈的铁片含有氧化铁和铁,首先是表面的铁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无气体产生,然后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当铁全部反应完,氢气质量不再改变,观察图象,符合变化,故正确;A符合题意;
B、稀硫酸呈酸性,其pH小于7,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观察图象pH在减小,故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石灰水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只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而且是一开始就生成,观察图示可知,错误;C不符合题意;
D、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生成氧气的质量是一定的,所以固体残留物的质量不会随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故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图像坐标题在解题时要结合题目所给条件,应首先分析图像的变化趋势,分析图像时要做到“五看”:看坐标、看比例、看起点、看终点、看特点;要重点关注图像的横纵坐标、图像的起点和图像的拐点。并且把图表表示的意义与化学知识结合起来,找出图与化学反应的量的关系,列出方程式或列出变量与与函数的关系,或依据图象走势分析作答。.当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曲线在同一坐标系中表示时,要注意数值大小关系,揭示其变化趋势,然后对比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曲线或结论或解题所需的信息。
2.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它对下列生活设施危害最小的是(  )
A.大理石围栏 B.铝制门窗 C.钢铁大桥 D.柏油路面
【答案】D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可以和酸雨反应;A不符合题意;
B、铝是活泼金属,可以和酸反应;B不符合题意;
C、钢铁是铁的合金,铁可以和酸反应;C不符合题意;
D、柏油路面是指沥青,沥青不会和酸反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铝和钢铁中的铁都属于活泼金属),酸还能与碳酸盐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3.(2017·陕西)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铁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相关量的变化与图象相符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A、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溶液中铁元素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A正确;
B、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随着盐酸的加入,固体质量会逐渐减小到零,故B错误;
C、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质量不能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故C错误;
D、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剂的质量开始增加的多,完全反应后,溶剂的质量增加的就少了,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依据图象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数据进行分析.
4.(2017·呼和浩特)某黑色固体粉末可能是Fe、FeO、CuO和C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黑色粉末,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在滤液中插入一根洁净的铁丝.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一定有Fe
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则滤渣中一定无CuO
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则滤渣中最多有四种物质
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
【答案】D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于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原黑色固体粉末中不一定含有Fe,FeO也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故A错误;
B、若铁丝表面只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了溶液中含有硫酸铜,能判断黑色粉末中含有CuO,不能判断滤渣中是否有CuO,故B错误;
C、若铁丝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了溶液中无硫酸铜,没有剩余的硫酸,如果硫酸的量不足,则滤渣中最多可以有Fe、FeO、CuO、C、Cu五种物质,故C错误;
D、若铁丝表面只有气泡产生,说明了滤液中含有稀硫酸,铁、氧化亚铁会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H2SO4和FeSO4,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C不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u2+在水溶液中显蓝色,Fe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气体,Fe、FeO与硫酸反应生成的Fe2+在水溶液中显浅绿色,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能将铜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5.(2017·益阳)如图所示,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的是(  )
A B C D
锥形瓶 MnO2 Zn H2O HCl气体
胶头滴管 H2O2 稀H2SO4 浓H2SO4 石灰水
A.A B.B C.C D.D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稀释浓硫酸
【解析】【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B、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增加,瓶内压强增大,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锥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气球缩小,故选项错误.
D、氯化氢气体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造成锥形瓶内气体体积减少,瓶内压强减小,气球膨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当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入到锥形瓶中时,会引起气球膨胀,则液体与锥形瓶内的物质反应后或溶解后,造成气体体积减少或瓶内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6.(2017·潍坊)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解答】A、通入二氧化碳时,虽然氢氧化钠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无明显现象,A正确;B、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试管中气压减小,从而导致液体在试管中上升,B错误;C、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气球膨胀,C错误;D、实验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导致烧杯中的水流入锥形瓶中,D错误.
本题选A.
【分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根据装置连接的具体情况可以判断实验现象.
二、填空题
7.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2)、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离子.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含有   . 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
该实验证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关方程式   .
【答案】OH-离子;CO32-离子;Na2CO3 ;Na2CO3+2HCl=2NaCl+H2O+CO2↑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2、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而呈碱性;3、管口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滴入稀盐酸反应放出了不支持燃烧的气体;由于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又可与盐酸反应放出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根据滴入盐酸后管口燃烧的木条熄灭的现象,可判断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溶解时电离出的碳酸根离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白色粉末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
2)、 酚酞变红. 溶液呈碱性,含有 OH一离子.
3)、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溶液中含有 CO32一离子. 白色粉末中有氢氧化钠变质生成的 Na2CO3产生气体的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于水形成的碳酸钠溶液呈碱性,碳酸钠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而使放在管口的燃烧的木条熄灭.
8.(2017·来宾)如图所示,铁钉最容易生锈的是   处(填“a”、“b”或“c”),常用稀硫酸除去铁锈,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ERRORIMAGE:http://tikupic.21cnjy.com/aa/00/aa00141cbfd6ab3085016e3bdc32b35b.png]
【答案】b;Fe2O3+3H2SO4═Fe2(SO4)3+3H2O
【知识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铁生锈的条件: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所以因b处与水和氧气同时充分接触,所以最易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反应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b;Fe2O3+3H2SO4═Fe2(SO4)3+3H2O.
【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分析解题,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然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其质量守恒定律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综合题
9.(2017·安顺)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A中共含有   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写一个)
(2)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   ;
氢氧化物 Fe(OH)3 Cu(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4.2 8.6
完全沉淀的pH 3.2 6.7 11.1
(3)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4;Fe2O3+6HCl═2FeCl3+3H2O
(2)6.7~8.6
(3)MgCl2+Ca(OH)2═Mg(OH)2↓+CaCl2
【知识点】酸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解:(1)溶液A中含有镁离子、铁离子、铜离子和氢离子等4种阳离子;
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O+2HCl═MgCl2+H2O,Fe2O3+6HCl═2FeCl3+3H2O,CuO+2HCl═CuCl2+H2O.
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由表中数据可知,溶液pH在6.7时,铁离子和铜离子完全形成沉淀,而镁离子在pH=8.6时开始产生沉淀,因此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为是6.7~8.6.
故填:6.7~8.6.(3)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时,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MgCl2+Ca(OH)2═Mg(OH)2↓+CaCl2.
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分析】(1)稀盐酸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2)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3)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
10.(2017·徐州)酸、碱、盐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合物.
(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   (填离子符号).
(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   .若要验证这种可能含有的溶质,不宜使用   (填字母).
A.酚酞试液 B.pH试纸 C.硫酸铵 D.氯化钠.
【答案】(1)OH﹣
(2)NaHCO3+HCl═NaCl+H2O+CO2↑
(3)氢氧化钠;D
【知识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文字表达式
【解析】【解答】解:(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OH﹣.(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故填:NaHCO3+HCl═NaCl+H2O+CO2↑.(3)将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溶液,说明硫酸铜已经完全反应,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溶质硫酸钠,可能含有溶质氢氧化钠;
若要验证氢氧化钠是否存在,不宜使用氯化钠,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可以用酚酞试液检验,pH大于7,可以用pH试纸测定,能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可以用硫酸铵检验.
故选:D.
【分析】(1)碱溶液有许多共同性质,是因为不同的碱溶液中都有氢氧根离子;(2)常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这是因为碳酸氢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3)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pH大于7,能和硫酸铵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不能和氯化钠反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