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诸暨二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4 19:41: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说明:选择题的填涂请对应题号,文字题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下列各项中,每对加点词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羁縻|奢靡 轻俏|料峭 匮乏|溃败 逡巡|疏浚
B.旋转|漩涡 庇护|媲美 瞭望|缭乱 坟茔|荧光
C.胚芽|毛坯 颓垣|盘桓 爱抚|妩媚 绯闻|菲薄
D.趿拉|汲取 枷锁|笳笛 积淀|启碇 侥幸|富饶
下列句子中,没有出现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感受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领略言外不尽的神韵,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B.它会持久吗?它将进步,将衰退,亦或灭亡?我们的文明中有许多不健康的因素,如果我们想在疾病蔓延起来以前根除它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揭露它们。
C.乍一看,这种说话或许显得有些荒诞不禁。这瘠薄的土地,这平原小道和麦草覆盖的屋顶,跟肖邦音乐所赐予我们的无限财富和充分享受又会有何共同之处呢?
D.我们的船度过了每一个难关,我们追求的锦标已经得到,港口就在前面,我已经听见钟声,听见了人们的欢呼,千万双眼睛在望着我们的船,它坚定,威严而且勇敢。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麦当劳在北京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在诸多方面仍保持其美国式,但为了扩大营销,他们在中国百姓面前努力把北京麦当劳(▲)成中国的麦当劳公司。
②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
③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④而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咀嚼、消化,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这时候,反观其与(▲)的同异,却让人觉得很陌生。
A.锻造 接受 质疑 原型 B.塑造 接受 置疑 原形
C.塑造 领受 置疑 原型 D.锻造 领受 质疑 原形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另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文物,文物惟古是尚,应该保护其斑驳陆离的面貌,切忌刮垢磨光。
B.一人在前面打电话说着情话,一群人在后面排着队若无其事地听着,这曾是IC卡公话亭前的景象。但随着手机的普及,曾是“香饽饽”的IC卡公话亭已成明日黄花。
C.他们不仅可以攀登绝壁、潜入海底,可以进行别出心裁的悬崖跳水和危险异常的汽车大赛,而且可以进行并不美妙的“健美比赛”和有害无益的“赛吃运动”。
D.此刻的天安门广场,八万余名青少年用明黄与鲜红的花束组成了巨大的国庆字样。曾几何时,为了这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浴血奋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网络管理的法规不健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出现了利用网络信息工具侵吞国家和公民权益的问题。
B.2012年最后一个周末,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降温天气、雨雪、大风;同时,我国东部和南部海域也将掀起海上大风。
C.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表示,该规划的宗旨在于完善航天工业管理体制,提高航天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宇宙空间探索。
D.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洋湖湿地公园与湘江之间,预留了一条宽400米、长1500米的生物廊道,与靳江河一起构成生物迁徙的通廊。
6.下列各项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1825年12月,俄国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的“十二月党人起义”。为纪念在起义中被绞死的五位领导者,普希金写下《啊,船长,我的船长呦!》。
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个部分,记事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
C.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楚国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今存《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作品,收入西汉刘向所写的《楚辞》中。
D.庄子,战国时期宋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所著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集中体现了庄子在哲学、社会、人生等多方面的主张。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传统是内在物,是人体本身。
②传统的确是财富,但财富不在它的惰性。
③传统不是可以随气温变化而穿脱的外衣,甚至也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
④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绝裂。
⑤传统也的确是包袱,但包袱也不因它的非时装。
⑥精确点说,是人群共同体的品格和精神。
A.②①④⑤③⑥ B.①⑥②⑤③④ C.②⑤③①⑥④ D.②⑤①⑥③④
8.下列四句话,用的词语相同,但强调的重点却不同。其中分别强调“受话人”和“打
电话”这件事的一组是【 】
①他上午在家里是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②他上午是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③他是上午在家里给我打了一次电话。  
④他上午在家里给我是打了一次电话。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的“因”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③相如因持璧却立 ④不如因而厚遇之
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⑥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⑦因击沛公于坐 ⑧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A.①②⑦ B.④⑦⑧ C.③⑤⑧ D.④⑤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 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B.今君乃亡赵走燕 | 乃使其从者衣褐
C.徒以吾两人在也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 | 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11.下列句子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 | 乃设九宾礼于廷 | 共其乏困
B.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 旦日飨士卒 | 请奏盆缻秦王 | 则思谦冲而自牧
C.其不仁兹甚 | 拔剑切而啗之 |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 无能为也已
D.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 秋豪不敢有所近 | 来吾道夫先路 | 召有司案图
下列句子的句型与例句都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以为莫己若者
B.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C.竖子不足与谋
D.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君与廉颇同列 |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B.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D.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顺流而东行 | 道芷阳间行
B.则思江海下百川 | 舍相如广成传
C.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 素善留侯张良
D.以亏人自利也 | 且庸人尚羞之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使辙:代使者;当:主持,担任)
②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面目:偏义复词,面部;望洋:仰视的样子)
③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续:后续;窃为:私下认为)
④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辱人:可耻的人格;视:看待)
⑤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必:果真;奉:捧着)
⑥中兴机会,庶几在此(中兴:国家由衰落而复兴;庶几:有几个)
⑦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请:请求对方做某事;望:念头)
⑧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逡巡:迟疑不决;非常:非同寻常)
A.①②③⑤ B.②⑥⑦⑧ C.①④⑥⑧ D.③④⑤⑦
二、默写题(共5分,每句1分)
16.汩余若将不及兮,( ▲ )。
17.惟草木之零落兮,( ▲ )。
18.( ▲ ),择善而从之。
19.吾所以为此者,( ▲ )。
20.亦以明死生之大,( ▲ )。
三、阅读题(共30分)
21.对“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别国的先进经验自己不去学习,也不许别人来传播。
B.反映有些中国人对外国人冷漠,拒人千里的排外思想。
C.反映中国人对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拒绝与之交往。
D.中国人信奉“小国寡民”的思想,习惯于“老死不相往来”。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的论证方式是【 】
A.比喻论证 B.引用论证 C.举例论证 D.类比论证
对文中①“拿来”②“抛来”③“送来”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对自己有用,主动去拿 ②施舍的东西 ③很客气地送你
B.①不管三七二十一占有它 ②人家不要的抛给你 ③为了礼尚往来
C.①对自己有用,主动去拿 ②无不良动机的抛弃或施舍 ③别有用心地送人
D.①自己主动去拿 ②无不良动机的抛弃或施舍 ③与“抛来”没有多大区别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古文阅读
(一)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25.全部属于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 】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②③⑥ D.①②④
2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陪 ②行李 ③乏困 ④设版
2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28.对这两段的内容理解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即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先从正面说,再从反面申述,阐明了目的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B.第一段委婉含蓄地对唐太宗奢靡的生活作风进行了讽谏,说明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C.帝王开国时一般都能做到竭诚以待下,立国之后,纵情傲物者多。魏徵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应该善始善终。
D.唐代的奏疏,习惯上都用骈文。这两段奏疏虽然也用了许多骈偶句式,却突破了骈体的束缚,骈散语句交替运用。
2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①明哲 ②凡百 ③傲物 ④行路
3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三)
建陵侯卫绾者,代大陵人也。绾以戏车为郎,事文帝,功次迁为中郎将,醇谨无他。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文帝且崩时,属孝景曰:“绾长者,善遇之。”及文帝崩,景帝立,岁余不诮(责备)呵绾,绾日以谨力。
景帝幸上林,诏中郎将参乘,还而问曰:“君知所以得参乘乎?”绾曰:“臣从车士幸得以功次迁为中郎将,不自知也。”上问曰:“吾为太子时召君,君不肯来,何也?”对曰:“死罪!实病。”上赐之剑。绾曰:“先帝赐臣剑凡六,不敢奉诏。”上曰:“剑,人之所施易(送人或者交换他物),独至今乎?”绾曰:“具在。”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绾为河间王太傅。吴楚反,诏绾为将,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拜为中尉。三岁,以军功,孝景前六年中封绾为建陵侯。
其明年,上废栗太子,且诛栗卿之属。上以为绾长者,不忍,乃赐绾告归,而以郅都治捕栗氏。既已,上立胶东王为太子,召绾,拜为太子太傅。久之,迁为御史大夫。五岁,代桃侯舍为丞相,朝奏事如职所奏。然自初官以至丞相,终无可言。天子以为敦厚,可相少主,尊宠之,赏赐甚多。
为丞相三岁,景帝崩,武帝立。建元年中,丞相以景帝疾时诸官囚多坐不辜者,而君不任职,免之。其后绾卒,子信代.坐酎金失侯。
太史公曰:“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其建陵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选自《史记·卫绾列传》)
  
31.对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帝且崩时 且:将要 B.独至今乎 独: 唯独
C.未尝服也 服:佩带 D.可相少主 相: 辅佐
32.下列各项全都表现卫绾“醇谨”性格的一组是【 】
①孝景为太子时,召上左右饮,而绾称病不行 ②对曰:“死罪!实病。”
③上使取六剑,剑尚盛,未尝服也 ④郎官有谴,常蒙其罪,不与他将争
⑤将河间兵击吴楚,有功 ⑥朝奏事如职所奏
A.②⑤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⑥
3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卫绾原是靠在车上玩杂技当上文帝的侍卫,后来立了功劳,慢慢升任为中郎将,每天工作都谨慎尽力。
B.景帝即位后,对当年卫绾不接受他的邀请一事还耿耿于怀,不过并没有因此责备他,而是在游上林苑时加以询问。
C.因为护卫游上林苑有功,景帝要赐一把剑给卫绾,但他以景帝已经赐过六把剑给自己为由,谢绝接受。
D.景帝七年,废除栗太子的时候,景帝怕卫绾心肠太软,就让他回家,而改派郅都去执行任务。
作文(共35分)
有人认为大海最美,美在它的浩瀚;有人认为时光最美,美在它的神奇;有人认为母亲最美,美在她的慈爱……那么,你认为呢?
以“ ▲ 最美”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好内容,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