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5-28 22:14: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 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C.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
D. 2012年,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如图)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北海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二炮“指的是(  )
A. 海军部队 B. 空军部队 C. 导弹部队 D. 陆军部队
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 潜艇部队 B. 空军 C. 火箭军 D. 战略支援部队
近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  )的新格局
A. 军委指挥、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 军委管总、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C.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 军委领导、战区配合、军种主战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同一家 B. 不结盟
C. 全方位外交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其意在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B. 适用于中国与印度、缅甸两国相处时
C. 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
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  )
A. 彭德怀 B. 朱德 C. 邓小平 D. 周恩来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如图是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当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是(  )
A. 中美冷战
B.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9年,是主权型外交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经济发展型外交阶段;现在开始步入的新阶段是大国责任性外交阶段。下列外交活动属于第二阶段的是(  )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1 (2021·陕西省咸阳市·期末考试)“山东舰”诞生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70年前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一支海军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2 (2021·全国·单元测试)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
A. 海军 B. 空军 C. 陆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3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同学们拟定收集如表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
(1)建国70周年大阅兵
(2)辽宁舰、山东舰航母
(3)歼-20战机升空
(4)地空导弹实弹发射
A.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B. 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4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如图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A.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5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求同存异 D. 全方位外交
6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指的是(  )
A. 开展全方位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带一路”建设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 (2022·云南·同步练习)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8 (202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模拟题)中国外交部的声明郑重指出:“必须把蒋介石集团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完全恢复。”这一声明得以实现是在(  )
A.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B. 1972年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上
C. 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会议上
D.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9 (2021·福建省三明市·月考试卷)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  )
A. 分歧消除 B. 结为同盟 C. 结束敌对 D. 正式建交
10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期末考试)“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
C. 求同存异 D.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11 (2022·山东省聊城·同步练习)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以上图片都和谁有关?请写出他在图一、图二事件中的贡献。
(2) 图三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同一时期还有哪两项重要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
(3) 图四展示的是哪一事件?表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请说出新中国70多年来外交取得显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出21世纪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列举一项即可)。
1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海军已经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远海防卫的战略性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海军发展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跨越。”以上说明我国海军的特点有 (  )
①兵种齐全
②综合作战能力强
③现代化程度高
④活动范围广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下列属于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的是(  )
A. 陆军 B. 战略支援部队 C. 空军 D. 火箭军
3 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A. 西部大开发战略 B. 人才强国战略
C. 科技强军战略 D. 科教兴国战略
4 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课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笔记,其中内容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面对世界——独立自主;赢得世界——“求同存异”;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B. 面对世界——和平共处;赢得世界——“求同存异”;感动世界——独立自主
C. 面对世界——“求同存异”;赢得世界——独立自主;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D. 面对世界——独立自主;赢得世界——和平共处;感动世界——“求同存异”
5 “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其叙述的是万隆会议的( )
A. 背景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6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近现代中国外交家周恩来把这个思想精髓成功的运用到处理国家关系上,最能体现这个主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和组织会议
7 某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 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冰释雪融”“跨洋握手”
8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9 2019年4月25日到27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襄盛举,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外交盛事。我国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是历次阅兵中最多的,这些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开支经历了从维持性投入到适度增长的发展历程,总体保持与国家经济和财政支出同步适度协调增长。中国的国防开支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构成,并未用于对外扩张。2020年中国周边地区的大国博弈有所加剧,朝核问题、南海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时起时伏,这些都使中国需要保持“以武止戈”的国防能力。近年来,中国对于国际安全的贡献不断增强,无论参与国际维和还是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劝和促谈,中国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环球时报》
(1) 据材料一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概括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有哪些特点。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的世界局势并分析中国发展国防力量的原因。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建国之初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拉,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
——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两国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分歧……中美之间可以有良性、公平的竞争,但须防范冲突对抗、两败俱伤的危险局面。
——新华国际时评《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材料体现了“建国之初的五六十年代”影响中国外交活动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哪次国际会议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2)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冲突对抗”的史实是什么?中美两国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是基于两国达成的哪一共识?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认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年级历史期末复习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018年4月12日上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展示人民海军崭新面貌,激发强国强军坚定信念。下面有关人民海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前夕
B. 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C. 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了导弹驱逐舰
D. 2012年,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B【解析】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而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是在洋务运动期间建立的,故B不正确。
ACD.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故ACD正确。
故选B。
(如图)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山东青岛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北海舰队
C. 东海舰队
D. 南海舰队
【答案】A【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
201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并成为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二炮“指的是(  )
A. 海军部队 B. 空军部队 C. 导弹部队 D. 陆军部队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即中国战略导弹部队,正式成立于1966年7月1日。
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是(  )
A. 潜艇部队 B. 空军 C. 火箭军 D. 战略支援部队
【答案】C【解析】C.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故C正确。ABD.三项均错误。故选C。
近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了(  )的新格局
A. 军委指挥、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B. 军委管总、战区主建、军种主战
C. 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 D. 军委领导、战区配合、军种主战
【答案】C【解析】C.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五大战区,即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故C正确。
ABD.三项均错误。
故选C。
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据此,新中国成立后采取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同一家 B. 不结盟
C. 全方位外交 D.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答案】D
【解析】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故A选项属于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因此B选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表现。C选项全方位外交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时期的外交策略,是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基础上的。依据题干信息1949年,周恩来在外交部成立大会的致辞中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可知建国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54年10月,在会见日本议员访华团时,周恩来即明确指出:五项原则不应只限于处理中印和中缅关系,它也可以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其意在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
B. 适用于中国与印度、缅甸两国相处时
C. 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 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是可以规范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故C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全亚洲,甚至全世界各国。不仅仅是适用于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故A不符合题意;“解决了”表述不当,中印之间至今仍然存在分歧。故B不符合题意;直接促成中国全方位外交新局面到来,与史实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在民族危机时刻,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外交危机时刻,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他是(  )
A. 彭德怀 B. 朱德 C. 邓小平 D. 周恩来
【答案】D【解析】D.根据题干“他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他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是周恩来。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派出周恩来到西安调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1955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故D正确。
ABC.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这三项均错误,故排除ABC。
故选D。
1971年11月,两名升旗手来到联合国大厦第二十三根旗杆旁,将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新中国国旗第一次升起在纽约的上空。这一幕的发生是因为(  )
A.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 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A
【解析】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的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
如图是1972年3月6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是“尼克松的长征”,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当年中美两国关系的是(  )
A. 中美冷战
B. 中美贸易摩擦不断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联合声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因此D符合题意。
故选:D。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1979年,是主权型外交阶段;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是经济发展型外交阶段;现在开始步入的新阶段是大国责任性外交阶段。下列外交活动属于第二阶段的是(  )
A.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 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
【答案】D【解析】“第二阶段”指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成就,ABC都是改革开放之前的外交成就,D是2001年我国的外交成就,D符合题意。
故选:D。
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D. 大力推行结盟外交政策
【答案】C【解析】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构想,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些体现了我国外交呈现的新特点是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在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的同时,我国有步骤地对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明确了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为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在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放弃了自70年代起执行的“一条线”战略,不再以意识形态论亲疏,致力于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多边外交活动,我国的国际环境因此不断得到改善。我国经过十几年的外交努力,我国已基本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外交格局。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这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构筑面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格局时,我们既要考虑到同大国和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应考虑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既重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关系,也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故选:C。
1 (2021·陕西省咸阳市·期末考试)“山东舰”诞生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迎来国产航母时代。70年前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是(  )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答案】A【解析】A.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故A正确。
BCD.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故BCD错误。
故选A。
2 (2021·全国·单元测试)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 )
A. 海军 B. 空军 C. 陆军 D. 第二炮兵部队
【答案】D
【解析】
20世纪60年代,我国成立战略导弹部队,被命名为第二炮兵,2015年12月31日,中央军委举行仪式,将第二炮兵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
故选D。
3 (2022·山东省青岛市·模拟题)同学们拟定收集如表内容做一期黑板报。据此判断,他们的关注点是(  )
(1)建国70周年大阅兵
(2)辽宁舰、山东舰航母
(3)歼-20战机升空
(4)地空导弹实弹发射
A. 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B. 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 民族团结、共同繁荣 D. 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答案】B
【解析】根据黑板报中建国70周年大阅兵、辽宁舰、山东舰航母、歼-20战机和地空导弹的发射可知,这些内容都是我国在军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体现了科技强军、钢铁长城。ABD三项与黑板报内容无关。
本题考查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关键是对题干内容的解读。
注意对题干信息的解读,掌握我国军队建设的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4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2019年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如图是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这反映出人民军队(  )
A. 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 B. 成为友好交往的使者
C. 实战化训练不断加强 D. 形成海陆空防御体系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图片“20世纪50年代鱼雷快舰”“20世纪70年代大地护卫舰”“21世纪初大型导弹驱逐舰”“21世纪初新型战略驱逐舰”可知,这些人民海军不同时期的主战装备,反映出人民军队武器现代化水平提高,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 求同存异 D. 全方位外交
【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根据材料得出我国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6 (2022·云南省昆明市·期中考试)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这一外交思想被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材料指的是(  )
A. 开展全方位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带一路”建设 D.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B
【解析】1953年,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周恩来总理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195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缅甸,三国总理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指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选项B符合题意。
7 (2022·全国·同步练习)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 “求同存异”的方针
【答案】D
【解析】D.1955年,亚洲和非洲国家政府首脑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由于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矛盾错综复杂,会议出现尖锐分歧,周恩来及时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改变了会议的航向,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故D正确。
ABC.这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8 (2021·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模拟题)中国外交部的声明郑重指出:“必须把蒋介石集团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完全恢复。”这一声明得以实现是在(  )
A.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B. 1972年签署的《中美联合公报》上
C. 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会议上
D. 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
【答案】A
【解析】A.据题干“必须把蒋介石集团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必须完全恢复”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声明得以实现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故A正确。
故选A。
9 (2021·福建省三明市·月考试卷)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  )
A. 分歧消除 B. 结为同盟 C. 结束敌对 D. 正式建交
【答案】C
【解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会见毛泽东主席,并与周恩来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对“开始走向正常化”的理解正确的是,中美两国结束敌对。
本题考查尼克松访华的意义,知道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结束了,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10 (2021·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期末考试)“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这反映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布局是(  )
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
C. 求同存异 D. 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局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本题考查了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答本题要把握好考查的知识点是新中国的外交成就,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
11 (2022·山东省聊城市·同步练习)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外交活动要靠外交智慧,更要靠国家实力。请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 以上图片都和谁有关?请写出他在图一、图二事件中的贡献。
(2) 图三指的是哪一外交成就?同一时期还有哪两项重要外交成就与其并称为“梅开三度”?
(3) 图四展示的是哪一事件?表明两国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 请说出新中国70多年来外交取得显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列举出21世纪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列举一项即可)。
【答案】
(1)周恩来;图一:1954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图二:1955年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二十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了,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4)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承办APEC会议或加入WTO,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亚投行”等。
1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海军已经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远海防卫的战略性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海军发展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海军建设实现新跨越。”以上说明我国海军的特点有
①兵种齐全
②综合作战能力强
③现代化程度高
④活动范围广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海军的特点。“海军已经发展成为由水面舰艇,潜艇、航空兵、岸防和陆战力量等组成的综合性军种,按照近海、远海防卫的战略性要求……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提高综合作战能力、战略威慑与反击能力,维护海洋权益和战略通道,海军发展为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现代化军种”说明我国海军兵种齐全,综合作战能力强,现代化程度高,活动范围广,故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D。
2 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五大军种,下列属于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的是()
A. 陆军 B. 战略支援部队 C. 空军 D. 火箭军
【答案】
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的相关史,要求识记基础史实。
【解答】
D.根据所学知识,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他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D符合题意。
ABC.陆军、空军、战略支援部队不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排除选项ABC。
故选D。
3 建国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的战略是(  )
A. 西部大开发战略 B. 人才强国战略
C. 科技强军战略 D. 科教兴国战略
【答案】C
【解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要努力实现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中国军队必须坚持科技强军战略。1966年中国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的组建和发展,标志着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此走上了科技强军的道路。
故选:C。
4 在学习《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这一课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笔记,其中内容搭配最合理的是(  )
A. 面对世界——独立自主;赢得世界——“求同存异”;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B. 面对世界——和平共处;赢得世界——“求同存异”;感动世界——独立自主
C. 面对世界——“求同存异”;赢得世界——独立自主;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D. 面对世界——独立自主;赢得世界——和平共处;感动世界——“求同存异”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面对世界,新中国成立初期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而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中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被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对国际外交作出重要贡,使中国赢得世界。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从而“感动世界”。
5 “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其叙述的是万隆会议的()
A. 背景 B. 性质 C. 内容 D. 影响
【答案】C
【解析】根据“会议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讨论了民族独立和主权、反帝反殖斗争、世界和平以及与会各国的经济和文化合作等问题”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万隆会议的内容,C符合题意;A、B、D材料没有涉及,可排除。故选择C。
6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近现代中国外交家周恩来把这个思想精髓成功的运用到处理国家关系上,最能体现这个主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亚太经和组织会议
【答案】C
【解析】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近现代中国外交家周恩来把这个思想精髓成功的运用到处理国家关系上,最能体现这个主张的是万隆会议。
故选:C。
7 某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 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 “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 “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 “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 “扬眉吐气”“冰释雪融”“跨洋握手”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在20世纪70年代,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发展,一是1971年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冲破了西方大国对新中国的政治封锁, 所以说“扬眉吐气”了; 二是中日建交,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进行了14年艰苦抗战, 取得了胜利, 但中日矛盾仍深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美国对华态度的改善,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两国在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所以形容为“冰释雪融”; 三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这意味着太平洋两端的两个大国由敌视走向正常化发展,故形容为“跨洋握手”,A、B、C三项与题意不符,故选D。
8 2017年6月13日中国与巴拿马正式建交,这是中国外交史上的又一重大成果。回顾中国外交历程,上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基辛格访华
②中美建交
③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答案】
D
【解析】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1年10月25日,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建交。故选D项。
9 2019年4月25日到27日在北京举行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来自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共襄盛举,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外交盛事。我国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我国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外交活动的根本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项符合题意;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是我国能够举办如此高规格、大规模的外交活动的原因之一, 非根本原因;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的一个表现;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有利于促进我国外交活动的进行,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 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外交成就的是(  )
A. 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B. 承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答案】
B
【解析】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发生在1955年;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都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排除ACD。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
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时,受阅的武器装备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式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
2019年国庆70周年大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是历次阅兵中最多的,这些武器装备都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其中大多数是新型主战装备,技术、战术性能先进,有的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防开支经历了从维持性投入到适度增长的发展历程,总体保持与国家经济和财政支出同步适度协调增长。中国的国防开支主要由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构成,并未用于对外扩张。2020年中国周边地区的大国博弈有所加剧,朝核问题、南海问题、阿富汗问题等依然没有完全解决,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时起时伏,这些都使中国需要保持“以武止戈”的国防能力。近年来,中国对于国际安全的贡献不断增强,无论参与国际维和还是对地区热点问题的劝和促谈,中国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环球时报》
(1) 据材料一对比新中国成立初期,概括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受阅武器有哪些特点。
(2)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今的世界局势并分析中国发展国防力量的原因。
【答案】
【小题1】特点:装备数量多;自主研制;技术先进;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小题2】局势:和平为主旋律,但仍伴随着地区局部冲突;原因:在当今复杂的世界局势中保卫国家自身安全;为国际安全做出贡献。
1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建国之初的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拉,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由于经验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代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积极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
——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
材料二: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有很大不同,两国之间难免磕磕碰碰,产生矛盾分歧……中美之间可以有良性、公平的竞争,但须防范冲突对抗、两败俱伤的危险局面。
——新华国际时评《中美建交四十年一路风雨总向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材料体现了“建国之初的五六十年代”影响中国外交活动的因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时期中国通过哪次国际会议积极“融入国际社会”?
(2)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冲突对抗”的史实是什么?中美两国在哪一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是基于两国达成的哪一共识?(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发展对外关系的认识。
【答案】
(1)发展历程:①50年代,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 ②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但旁观多于实际参与;③80年代,改革开放后才进入真正的活跃期。因素:①中国综合国力;②国际环境。 会议:万隆会议/日内瓦会议。
(2)史实: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年份:1979年; 共识: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3)认识:国家实力、国际环境是外交的重要因素。/国家外交关系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