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文章的语言

文档属性

名称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文章的语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24 20:47:48

文档简介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散文的语言
一、复习导入:
1.学习了《济南的冬天》这篇散文以后,你能用一个句话概括一下你对冬天济南的印象吗?
冬天的济南像 。(明确:“摇篮”“水墨画”“蓝水晶”)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你读懂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吗?这是一份怎样的感情?(热爱、赞美)很不错,大家掌握的很好。你发现这篇散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吗?(优美)这节课我们就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学会品味文章语言。
2.你会品味散文的语言吗?通常你是从哪些角度来品味语言的的?
二、品味语言
1. 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第3段,并从中选择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语句,进行品味赏析。
例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教学预设:
(1)(字词的含义)
(2)(精妙的修辞)
(3)(表现的手法)
(4)(语句情感与含义)
2.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同学刚才从哪几个角度来品味语言的?(教师板书)
品味语言的角度:
(1)字词的含义:形象生动或凝练贴切,极富表现力
(2)精妙的修辞:排比、反问、设问、拟人、比喻、对偶、夸张、反复
(3)表现手法
(4)情感与含义
三、拓展迁移
1.明确了品味的角度,我们该如何将我们的品味准确的表达出来呢?
下面是朱自清的《春》中的句子,你能把你的品味准确地表达出来吗?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用词的角度: “偷偷地”“钻”把小草拟人化了,好像小孩子玩捉迷藏一样,不期然地出现在你的面前,而且“钻”字还透露出小草的顽强的生命力。
(2)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蔟蔟的,紫中露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张福海 《丁香赋》
明确: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3).运用所学方法,走进《小木屋》,默读文章, 思考:
A、本文通过对小木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描写小木屋环境的宁静、清幽、纯美,含蓄委婉表达了对城市不择手段人追逐名利的鄙视,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追求心灵明净的意趣。(能捕捉文章的内涵,感受作者的情趣,很不错。)
B、运用所学方法,选择你认为美的语句,选择一个角度,准确表达你的品味赏析。
小 木 屋
作者: 杨 林 勃
群山如海,小木屋如泊在海边的船。(以群山如海映衬小木屋的灵巧,比喻新奇生动,令人叫绝。)温柔的阳光照在屋顶,像大山里开出的鲜花一片。(以温柔的阳光比喻作鲜花一片,体现了阳光的柔媚,讨人喜欢的特点。)
树是房柱,树是院墙,树是城垣。(排比句式能增强语势,写出小木屋本色原生态的朴素纯美。)院中的小路如一条金色的丝线,将小屋牢牢地绣在大山之间。(写出了小路色彩、形态之美,一个“绣”将小路的色彩之美和情状之趣,描摹得活灵活现。)
院中有蘑菇、黄花、野鸡膀,随手采就盘中餐;院中有核桃、毛棒、野葡萄,摘一颗放在嘴中,尽可品尝世间的甜甜酸酸。小院中的客人很多,蝴蝶为友,鸟儿为邻,野兔、山鸡来串门,狐狸、黄羊都是好伙伴。(拟人写法,富有情趣。主人对动物的友善和喜爱之情,跃然纸上。)
这里没有谎言滋生与流传,也没有三十六计的复制与再版。没有名利场上你倾我轧,也没有邪恶的病菌繁殖与蔓延。身在小院,心灵自可赤裸裸地敞开。(含蓄委婉表达了对城市人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的鄙视,抒发了自己淡泊名利,热爱自然,追求心灵明净的意趣。)
抬眼天空,微云如画;俯身檐下,溪水如帘。(对偶,比喻向人们展示了一副古朴典雅的水墨画,尽显小木屋环境之美。)打开小窗,看复岭含绿;关上小窗,闻高柳鸣蝉。(感官方面:有绿意无限的视野享受,有高柳明蝉意趣,更有“蝉明山更幽”的诗情画意。)最有趣的是那些草丛中的小虫儿,自编自导自演,将支支美妙的小曲儿,从白天一直唱到夜晚,从春天一直唱到秋天。(拟人手法,以小虫美妙的乐曲来烘托小木屋环境的宁静、清幽、祥和的意境)
站在大山观小屋,小屋是飞鸿点点;站在小屋观大山,大山是丹青一卷。
身在小屋,忽然间想唱歌,想挥毫,想作诗。久居城中遗失了多少诗韵,欣喜今儿都在这里找见。
(选自《散文小品》)
教师小结:小木屋依青山而立,以蓝天为镜、溪水作帘;周边绿树掩映,院中花草点缀。通过品味语言,我们已经领略到那种宁静闲适的美感。
1 本文语言清新优美,请从不同角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品味赏析。
(1)本文句式富于变化,长短句交错使用。请结合例句分析这样使用句式的妙处。
长句如,“最有趣的是那些草丛中的小虫儿,自编自导自演,将支支美妙的小曲儿,从白天一直唱到夜晚,从春天一直唱到秋天。”短句如“树是房柱,……”长短句交错使用避免了行文的单调,使文章显得摇曳多姿。
(2)“蝴蝶为友,鸟儿为邻,野兔、山鸡来串门,狐狸、黄羊都是好伙伴。”拟人富有情趣,显示了主人对动物的友善和喜爱。
(3)“抬眼天空,微云如画;俯身檐下,溪水如帘。”对偶(含比喻)古朴典雅,尽显小木屋环境之美。
(4)三四段的对比突出了小木屋的宁静,祥和。
板书设计: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品味语言
品味角度:字词 修辞 表现手法 情感含义
注意:抓住一点,全力突破,品味要有理有据
课件11张PPT。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品味文章的语言
例文语言品味

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第3段,并从中选
择你认为描写得最精彩的语句,进行品味。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挂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铺上一道银边。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 丁香的花小如丁,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露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 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张福海《丁香赋》

对于这个题目,同学中有这样两种回答,你们认为哪种好呢?为什么?
学生一: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特点。
学生二: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花的轻盈、繁茂和艳丽的特点,写出了作者对丁香花的喜爱之情。
阅读短文《小木屋》,思考
(一)本文通过对小木屋及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请从不同的角度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语段加以品味。 小 木 屋
群山如海,小木屋如泊在海边的船。温柔的阳光照在屋顶,像大山里开出的鲜花一片。
树是房柱,树是院墙,树是城垣。院中的小路如一条金色的丝线,将小屋牢牢地绣在大山之间。
院中有蘑菇、黄花、野鸡膀,随手采就盘中餐;院中有核桃、毛棒、 野葡萄,摘一颗放在嘴中,尽可品尝世间的甜甜酸酸。小院中的客人很多,蝴蝶为友,鸟儿为邻,野兔、山鸡来串门,狐狸、黄羊都是好伙伴。
这里没有谎言滋生与流传,也没有三十六计的复制与再版。没有名利场上你倾我轧,也没有邪恶的病菌繁殖与蔓延。身在小院,心灵自可赤裸裸地敞开。
抬眼天空,微云如画;俯身檐下,溪水如帘。打开小窗,看复岭含绿;关上小窗,闻高柳鸣蝉。最有趣的是那些草丛中的小虫儿,自编自导自演,将支支美妙的小曲儿,从白天一直唱到夜晚,从春天一直唱到秋天。
站在大山观小屋,小屋是飞鸿点点;站在小屋观大山,大山是丹青一卷。
身在小屋,忽然间想唱歌,想挥毫,想作诗。久居城中遗失了多少诗韵,欣喜今儿都在这里找见。
(选自《散文小品》) 你好,山泉姐姐!你捧一面明镜照我,是要照出我的混浊吗?你好,溪流妹妹!你吟着一首小诗,是要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大嫂!月亮的好女儿,天空的好护士,你洁白的身影,让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露出湛蓝的笑容。你好,瀑布大哥!雄浑的男高音,纯粹的歌唱家,不拉赞助,不收门票,天生的金嗓子,从古唱到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漾着清澈的禅心,抬头望你,我就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你也是一位无言的禅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出自你的手笔?喂,云雀弟弟,叽叽喳喳说些什么?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津津乐道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节选自《山中访友》 赏析图片,从一个或几个角度用精妙的语言描写一段话。
罗丹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当你试着用敏感而虔诚的心灵去捕捉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美景时,你会发现眼前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竟是如此的绚丽多姿、令人感动!让我们放飞想象的双翼,翱翔于心灵的空间,去感受、体验、创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