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2张PPT。东 南 亚一、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热带
海陆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东南亚经纬度的范围:90oE-140oE,10oS-25oN位置:找出东南亚各国的名称及各国首都 范围: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上的11个国家 唯一的内陆国:老挝面积最大的:新成员:印度尼西亚东帝汶(2002.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印度尼西亚(“火山国”)说出下列国家的名称和首都:ABCDEFGH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越南:河内菲律宾:马尼拉马来西亚:吉隆坡老挝:万象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柬埔寨:金边分析东南亚的地形特点二、地形河流二、地形河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平原少,火山、地震多1、地形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南北纵列2、河流伊洛瓦底江二、地形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二、地形河流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平原少,火山、地震多1、地形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南北纵列2、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元江澜沧江怒江独龙江三、东南亚的气候三、东南亚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马亚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终年高温多雨,降水类型为对流雨
热带季风气候: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每年6月至10月为雨季;11月到第二年5月是旱季 地形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地形影响:山高谷深,起伏大,不利耕作,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耕作业主要分布在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平原。
气候影响:热带雨林气候水热充足,热带季风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但季风气候不稳定,易发旱涝灾害,同时沿海还受飓风台风的影响四、人口与宗教 1、人口稠密东南亚共4亿多人口,绝大部分属 人种,其中 为东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超1亿)黄色印度尼西亚思考:为什么爪哇岛人口最稠密?东南亚的人口分布爪哇岛上有肥沃的火山灰,利于农业生产。四、人口与宗教 1、人口稠密 华人众多2、主要宗教缅甸泰国把 教定为国教印尼、马来西亚把 教定为国教伊斯兰教佛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仰光大金塔五、经济1、主要农产和矿产找出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的主要生产国油棕马来西亚 果肉和种子含油量甚高,有"世界油王"之称 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由于茎和叶子跟芭蕉树相似,故名蕉麻。是做鱼网和船用缆绳的优质原料,还可编织席子和地毯及优质麻织衣料, 蕉麻菲律宾 罂粟自然条件:水热充足,土壤较肥沃。
社会条件:鸦片利润高;国际贩毒实力猖獗,市场广大;三国交界处,交通不便,难以管理。东南亚的稻田泰国、越南、缅甸稻米出口国五、经济1、主要农产和矿产找出石油生产国 锡矿主要分布地区1、主要农产和矿产锡矿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国家?
石油主要分布在哪几个国家?
缅甸、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形成锡矿带印尼、文莱,特别是印尼马亚西亚菲律宾印尼泰国等2、东南亚以初级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 东南亚各国过去和现在的经济差异新加坡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面,由新加坡岛和及多个小岛组成,面积为682.7平方公里,北隔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为邻,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约有400万人口 ,其中华人占76.7% 。是一个地小人稠的城市岛国,世界著名的“花园城市”。新兴的工业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1、不利条件:领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贫乏,粮 食、生活用水需要进口。
2、有利条件(1)地理位置优越,表现在:地处物产丰饶、人口众多的东南亚地区中心;扼守海上交通要道马六甲海峡东口;(2)港口优良(新加坡港是天然良港,港阔水深,风平浪静,世界大港之一)1、充分利用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优良港口,发展转口贸易,以及对外贸易和航运业。
2、通过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进口原料,并发挥本国的技术力量,迅速发展了炼油、造船、海上钻井平台制造、电子电器等工业。
3、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服务周到等长处,迅速发展旅游业。问题:日本称“马六甲海峡”为“海上生命线”,为什么? 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东南亚热点问题探究
1、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2、印尼地震,海啸
3、克拉地峡
4、缅甸迁都
5、泛亚铁路
6、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 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前身是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3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日至8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成立。东盟除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5个创始成员国外,20世纪80年代后,文莱(1984年)、越南(1995年)、老挝(1997年)、缅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国先后加入该组织,使东盟由最初成立时的5个成员国发展到目前的10个成员国,总部秘书处设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东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国际和地区组织进行紧密和互利的合作。
东 盟 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1)会议上,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第六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朱镕基总理和东盟10国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标志着中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涵盖18亿人口,GDP超过2万亿美元,贸易额达1.23万亿美元,是世界上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阅读材料: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侧海域发生8.7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公里,并引起海啸,导致近30万人死亡,12万人失踪,其中印尼损失特别严重。克拉地峡马六甲海峡克拉地峡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泰国南部的一段狭长地带,约北纬10°处 。
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将横贯泰南 ,初步测算需耗时10年,耗资280亿美元。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趟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中国(支持态度):开凿后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安全性提高。
新加城(坚决反对):一旦开凿成功,将会影响马六甲海峡国际运输地位,进而影响新加坡经济。
泰国(积极态度):克拉地峡位于泰国南部,开凿后,不仅可以为泰国的石油贸易提供快捷,安全的路线,还可以带动泰国的经济发展。 投入太大,与经济收益不成比例,是克拉地峡运河计划所以难以实施的首要原因。
支持开凿运河的人们曾拿出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的例子来论证开凿的必要性。但是翻开地图我们可以发现。克拉地峡运河和苏伊士、巴拿马两条运河实际上不具可比性。苏伊士运河节省的航程是整个非洲大陆,从印度孟买到英国伦敦的航线因此而缩短了8800公里。巴拿马运河节省的航程是一个南美大陆,北美东西岸航距缩短8200多海里。而克拉地峡运河节省的仅仅是几百公里长的一个马来半岛,缩短航程仅1000公里。
苏伊士、巴拿马这两大运河在刚建成的几十年内,一直处于亏本与微利的状态。其中巴拿马运河的财务状况至今还不理想,目前苏伊士运河年收入也仅为19亿美元左右,而且有下滑趋势。克拉地峡运河的投资达到280亿美元,抛开所有维护运营费用不计,以节省航程比例折算,假设每年收入2亿美元,那么至少要140多年才能收回成本。 开凿运河的另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后果是,对新加坡利益影响太大。“开凿这条运河必将导致新加坡这个国家的整体性衰退。” “新加坡的石油冶炼、中转贸易、货物仓储各个产业的繁荣都依赖于马六甲海峡。一旦运河开通,新加坡所有产业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中国如果不考虑新加坡的损失,与泰国、日本等合作强行开凿。必将严重损害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关系,严重损害中国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克拉地峡运河的开通最大的受害者是新加坡,那么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国吗?回答是否定的。中国作为一个大陆国家,本国有一定石油产量,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地也可以输入石油,海运虽然重要,但也仅仅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国对岸的日本则是四面环海的岛国,本国资源极度匮乏,石油输入完全依靠海运。因此克拉地峡运河计划如果能实现,对分散日本的石油运输风险无疑意义更大。日本是真正的最大受益国。日本一直热心克拉地峡运河计划,曾多次主动提出各种避开马六甲的建议,并希望得到中国的积极回应。缅甸迁都。其中有一个方案:城市①是仰光,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缅甸政府计划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彬马那(缅甸第三大城市)。 缅甸迁都。其中有一个方案:城市①是仰光,该国首都和最大城市。缅甸政府计划将首都从城市①迁往城市②彬马那(缅甸第三大城市) 。 泛 亚 铁 路修建泛亚铁路的重大意义 云南、广西乃至我国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在资源、产业、人才、科技和资金等方面都具互补性。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南亚的贸易运输主要通过海运,海运虽然有其优势,但是劣势也很多,比如容易受到船期、台风的影响,停靠地点少等等,这使得双边贸易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的发展,使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各国的交通瓶颈问题更显得突出。 泛亚铁路对中国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战略意义。如能加快泛亚铁路建设,中国内陆省区西下印度洋和西进中东、北非、西欧等可缩短运距3000-5000公里,运输费用和时间也能大大节省。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就可以通过陆路进入中国,还可以从泰国、越南等国家获得粮食补给,“一旦发生战争,可打破霸权主义的海上封锁,保证国家战略安全”。 例:泛亚铁路(新加坡至昆明)将是联系东盟和中国的重要通道,其中,新加坡一吉隆坡一曼谷的已有铁路为共用段, 自曼谷至昆明的待建铁路有东、中、西三个方案,如表1和图9所示。 表1 泛亚铁路待建线路三个方案的比较(单位:千米) 1、东盟国家首选东线方案, 请分析其有利因素有哪些? 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2、东线所经过的平原地区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产区,试分析其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位于热带多雨地区、水热条件好;人口稠密、劳力资源丰富;有悠久的耕作历史、种植经验丰富;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主要制约因素是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低。澜沧江—湄公河的开发 澜沧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出境后称为湄公河,再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注入南海。澜沧江在云南境内河长1240公里,天然落差达1780米,它的中下游尤其具备大规模开发梯级水电站(8座)的优良条件。 “湄公河干流水电站规划” :河流开发与流域环境保护河
流
开
发淹没农田迁移居民水库淤积地下水位变化水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生物生长诱发地震导致水库周边生态 环境的变化拦蓄洪水灌溉农田发展航运养殖水产调节河流径流发展旅游业调节库区气候提供廉价清洁的能源 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 回归线以北因流经高山峡谷之中,山高坡陡、支流汇入少,所以流域范围狭窄;(A) 回归线以南因地势平坦、开阔,汇入支流较多,所以流域范围较宽阔。(B)AB 3、该河自北向南流经了哪些气候区?其土地利用类型有什么不同?各自有哪些优势条件? 该河主要流经了高山气候(横断山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湄公河中下游平原)。 横断山区主要是林地,由于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植被亦呈垂直变化,树种丰富多样。 中下游平原主要是耕地,由于水热状况良好,是世界水稻的主要种植地区。 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原有的生态平衡。 4、该河上游在开发水能资源的同时,应注意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