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黑龙江)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干旱
2.(2017·盐城)2016年6月23日下午,我市阜宁县和射阳县部分乡镇遭遇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灾害,完成小题。
(1)家住省城南京的小强想知道阜宁县在哪,需查阅( )
A.中国河流分布图 B.世界政区图
C.江苏省政区图 D.盐城市区交通图
(2)以后遇到这种恶劣天气,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B.快速进入室内,紧闭门窗
C.躲到大树下,紧抱树干 D.躲到床下,用被子盖头
3.(2017八下·芜湖期中)春季,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洪涝 C.台风 D.泥石流
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 D.地震、火山
5.(2016八下·綦江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洪涝 C.寒潮 D.酸雨
6.(2017七下·江海期末)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里氏8.1级地震,余震100多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2)此次大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 大雪 崩塌 B.暴雨 洪涝 滑块
C.崩塌 滑坡 雪崩 D.干旱 雪崩 滑破
7.(2017·广东模拟)2015年3月23日18时13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了5.7级地震。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快速乘电梯下楼 B.立即关闭电源和煤气
C.快速躲藏到桌子下面 D.撤离到开阔的地方
8.(2016八上·东胜月考)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2)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9.(2017八下·腾冲期中)要减轻漫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 )
A.绿色出行 B.燃烧秸秆
C.燃放烟花爆竹 D.开车上下班
10.(2017八下·平阴期中)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11.(2017八下·寮步期中)自2014年2月20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本次雾霾天气影响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原因是 (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发达
B.青藏高原,风速小
C.京津冀,重工业为主
D.辽中南工业区,重工业发达
12.(2017八下·寮步期中)2015年4月15日下午17时许,北京遭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城区被一片黄色覆盖,多个监测站点PM10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组铁路线受沙尘暴影响最小的是( )
A.兰新线、陇海线 B.兰新线、京包线
C.浙赣线、湘黔线 D.陇海线、包兰线
(2)我国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此季节北京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
A.靠近冬季风源地,寒潮大风天气频繁
B.降水量少,气候干燥
C.地表植被比较稀疏,土地裸露
D.过垦过牧使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严重
13.(2016八上·蚌埠期中)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2017八下·太原期中)下列自然灾害最容易发生在成渝地区的有( )
A.寒潮、霜冻、地震 B.地震、滑坡、泥石流
C.台风、崩塌、春旱 D.海啸、台风、泥石流
15.(2017八下·新野期中)下列地理现象多发生在东北三省的是( )
A.台风 B.水土流失 C.低温霜冻 D.强沙尘暴
16.(2017八下·临泽期中)读下图“中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兰州的小明在家收看3月28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位于海南省琼州市)开幕式时发现博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而自己的家乡依然是气温偏低、绿芽初发。你认为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的差异 B.海拔高度差异
C.纬度位置不同 D.距海远近不同
(2)每年春节都是我国沙尘暴天气频发季节。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图中黄河、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结冰期比黄河短
B.黄河含沙量、流量较长江大
C.两河受气候的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都较大
D.两河都属外流河,其下游航运价值都较大
17.(2017八下·临泽期中)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自然灾害中,对我国影响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泥石流、滑坡 D.干旱
18.(2017·海南)海南夏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地震
19.(2017·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干旱
20.(2017·威海)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二、综合题
21.(2016八上·郑州期末) 2016年11月21日,郑州遭遇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寒潮带来的恶劣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11月23日,为避免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郑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一天,读寒潮入侵路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移动的大致方向是 ,受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 。
(2)列举本次寒潮给郑州带来的恶劣天气。
(3)西藏和云南等地受寒潮影响小,说出其主要原因。
22.(2016八上·钦州期末)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 (山脉)到② (山脉),经A 省的西部、四川、B省 (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阶梯。
(3)图中③是 高原, (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 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5)下列符号代表的气象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组合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火山等,而台风、寒潮、暴雨、干旱属于气象灾害。
2.【答案】(1)C
(2)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家住省城南京的小强想知道阜宁县在哪,需查阅江苏省政区图。故选:C(2)冰雹和龙卷风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当冰雹和龙卷风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要躲在房屋中,紧闭门窗,以免受到伤害。故选:B
【点评】(1)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2)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
3.【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加上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缺乏,因此华北地区春季,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干旱。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
【点评】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5.【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答案】(1)A
(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地震,故选A。(2)地震发生后,珠穆朗玛峰北坡、南坡发生雪崩,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故选C。
7.【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若发生地震,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在操场或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故选:A
【点评】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避震措施。
8.【答案】(1)C
(2)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该气象灾害是出现在春季时,气温回升,蒸发量大,灌溉及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不足,这是春旱灾害,故选C。
(2)由上题可知,该气象灾害出现在春季,这个季节正是春小麦生长的时候,而在华北平原地区这个时候由于气温回升,蒸发量大,水源不足,其他三个地区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以及形成原因,需要理解记忆,难度一般。
9.【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据图可知, PM2.5是指空气中的细微固体颗粒,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可针对源头进行治理。选项A,绿色出行是指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是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选项B、C、D提到的事例,恰恰增加了细微颗粒的排放,不利于治理。
10.【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频繁、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特色;西南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本题选A。
11.【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同时环境污染严重,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据图所知,本次雾霾天气影响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京津冀)、东北地区(辽中南工业区)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因是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故答案选C。
12.【答案】(1)C
(2)A
(3)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浙赣线、湘黔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沙尘暴影响最小。故答案选C。(2)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故答案选A。(3)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加上人为的过垦过牧使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严重,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有人发出警告:“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题干中ABC是自然原因,而D是人为原因。故答案选D。
13.【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燃烧秸秆肥田,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大雾霾天气发生.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少雾霾天气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4.【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成渝地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众多,长江流经此处,夏季暴雨的时候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点评】本题主要是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很容易发生气象灾害,
15.【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选C。
【点评】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16.【答案】(1)C
(2)D
(3)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兰州在我国北方,海南省在我国的南方,当兰州气温偏低、绿芽初发时,南方已经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形成我国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2)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土质干燥松散,在大风的作用下,将其吹入空中,也就是因为这类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的原因,图中只有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长江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17.【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对我国影响面积最大的干旱。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地质灾害。
18.【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台湾、海南等,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特殊天气,牢记即可。
19.【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地震等,而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属于气象灾害;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种类,理解答题即可。
20.【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甲图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乙图例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丙图例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丁图例为干旱;华北平原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
故选:C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21.【答案】(1)东南;西北(或偏北风)
(2)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3)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寒潮移动的大致方向是东南,受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西北(或偏北风)。(2)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3)西藏和云南等地位于高原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的主要原因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故答案为:(1)东南; 西北(或偏北风);(2)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3)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点评】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考查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要理解记忆。
22.【答案】(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
(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太行山到②秦岭,经A湖北省的西部、四川、B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到西藏东部一带。(2)我国第二级阶梯多高原、盆地,地势变化大,是泥石流多发地区。(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④四川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4)A、突发地震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B、突遇洪水时,要往高处地方疏散。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最易逃生。D、寒潮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5)A表示台风天气——禁止出海。B表示霜冻天气——不利于插秧。C表示沙尘暴天气——不易户外锻炼。D表示大雾天气——车辆要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点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自然灾害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2017·黑龙江)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干旱
【答案】C
【知识点】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解析】【分析】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震、火山等,而台风、寒潮、暴雨、干旱属于气象灾害。
2.(2017·盐城)2016年6月23日下午,我市阜宁县和射阳县部分乡镇遭遇强冰雹和龙卷风双重灾害,完成小题。
(1)家住省城南京的小强想知道阜宁县在哪,需查阅( )
A.中国河流分布图 B.世界政区图
C.江苏省政区图 D.盐城市区交通图
(2)以后遇到这种恶劣天气,正确的避险方法是( )
A.跑到室外空旷地带 B.快速进入室内,紧闭门窗
C.躲到大树下,紧抱树干 D.躲到床下,用被子盖头
【答案】(1)C
(2)B
【知识点】选择适用的地图;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家住省城南京的小强想知道阜宁县在哪,需查阅江苏省政区图。故选:C(2)冰雹和龙卷风具有强大的杀伤力,当冰雹和龙卷风这种灾害性天气发生时,要躲在房屋中,紧闭门窗,以免受到伤害。故选:B
【点评】(1)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2)冰雹也叫“雹”,俗称雹子,有的地区叫“冷子”,夏季或春夏之交最为常见。它是一些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的冰粒。我国除广东、湖南、湖北、福建、江西等省冰雹较少外,各地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雹灾。
3.(2017八下·芜湖期中)春季,北方地区容易发生的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B.洪涝 C.台风 D.泥石流
【答案】A
【知识点】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
【解析】【分析】我国华北地区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加上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缺乏,因此华北地区春季,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干旱。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4.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泥石流、滑坡 B.洪涝灾害
C.冰冻、冰雹 D.地震、火山
【答案】A
【知识点】贵州
【解析】【分析】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选项A正确。故选:A。
【点评】贵州地区以山地为主,每逢暴雨,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5.(2016八下·綦江期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泥石流 B.洪涝 C.寒潮 D.酸雨
【答案】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长江中下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泄洪能力减弱,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为集中,最为严重,最为频繁的地区。故选:B;长江流域的主要灾害是洪涝,三峡的首要任务是防洪。
【点评】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它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2017七下·江海期末)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发生里氏8.1级地震,余震100多次,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此次大地震发生的原因是( )
A.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B.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作用
C.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
D.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张裂作用
(2)此次大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灾害有( )
A.雪崩 大雪 崩塌 B.暴雨 洪涝 滑块
C.崩塌 滑坡 雪崩 D.干旱 雪崩 滑破
【答案】(1)A
(2)C
【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
【解析】【分析】(1)由材料可知:尼泊尔位于中国与印度之间,是由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造成的地震,故选A。(2)地震发生后,珠穆朗玛峰北坡、南坡发生雪崩,震中附近为山地破碎地形,滑坡、崩塌等次生灾害发生风险极高,故选C。
7.(2017·广东模拟)2015年3月23日18时13分,台湾花莲县附近海域发生了5.7级地震。地震发生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快速乘电梯下楼 B.立即关闭电源和煤气
C.快速躲藏到桌子下面 D.撤离到开阔的地方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若发生地震,我们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减轻损失。如:在家中,迅速关闭电源、燃气,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迅速有序的撤离教学楼。在操场或室外,马上蹲下或趴下,避开高大建筑物;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故选:A
【点评】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避震措施。
8.(2016八上·东胜月考)读“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的某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2)该气象灾害最易发生的地区是(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答案】(1)C
(2)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由题目可知,该气象灾害是出现在春季时,气温回升,蒸发量大,灌溉及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导致水资源不足,这是春旱灾害,故选C。
(2)由上题可知,该气象灾害出现在春季,这个季节正是春小麦生长的时候,而在华北平原地区这个时候由于气温回升,蒸发量大,水源不足,其他三个地区不会出现这种现象,故选D。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以及形成原因,需要理解记忆,难度一般。
9.(2017八下·腾冲期中)要减轻漫画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 )
A.绿色出行 B.燃烧秸秆
C.燃放烟花爆竹 D.开车上下班
【答案】A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据图可知, PM2.5是指空气中的细微固体颗粒,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可针对源头进行治理。选项A,绿色出行是指降低自己出行中的能耗和污染,是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如多乘坐公共汽车、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合作乘车,环保驾车,或者步行、骑自行车等。选项B、C、D提到的事例,恰恰增加了细微颗粒的排放,不利于治理。
10.(2017八下·平阴期中)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台风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
B.洪涝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C.干旱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D.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
【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频繁、严重的国家之一,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区;洪涝是我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干旱是对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特色;西南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故本题选A。
11.(2017八下·寮步期中)自2014年2月20日始,中央气象台已连发六天雾霾预警。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影响面积约143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5%。本次雾霾天气影响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 ,原因是 ( )
A.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工业发达
B.青藏高原,风速小
C.京津冀,重工业为主
D.辽中南工业区,重工业发达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同时环境污染严重,大部分地区均出现雾霾天气,据图所知,本次雾霾天气影响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地区(京津冀)、东北地区(辽中南工业区)及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原因是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故答案选C。
12.(2017八下·寮步期中)2015年4月15日下午17时许,北京遭遇13年来最强沙尘暴袭击,城区被一片黄色覆盖,多个监测站点PM10小时浓度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哪组铁路线受沙尘暴影响最小的是( )
A.兰新线、陇海线 B.兰新线、京包线
C.浙赣线、湘黔线 D.陇海线、包兰线
(2)我国沙尘暴、扬沙和浮尘天气居多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此季节北京沙尘暴天气多发的自然原因不包括( )
A.靠近冬季风源地,寒潮大风天气频繁
B.降水量少,气候干燥
C.地表植被比较稀疏,土地裸露
D.过垦过牧使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严重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和枢纽
【解析】【分析】(1)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浙赣线、湘黔线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受沙尘暴影响最小。故答案选C。(2)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故答案选A。(3)由于中国北方和西北植被比较稀少,沙质土壤较多,大风天气频繁,加上人为的过垦过牧使草场退化、土壤沙化严重,在气候比较干旱的春季,很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有人发出警告:“内蒙古东部的草原没有了,北京和天津也就没有了!”题干中ABC是自然原因,而D是人为原因。故答案选D。
13.(2016八上·蚌埠期中)近年来,我国多地频现雾霾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危害,人们要求改善环境的呼声日益高涨.下列能减少或杜绝出现雾霾天气的行为是( )
①农民燃烧秸秆肥田
②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
③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④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出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地理与日常生活
【解析】【分析】近50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增加城市绿化面积,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当地气温的变化趋于缓和.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提高环境质量.而大力推广家庭小汽车的使用、燃烧秸秆肥田,增加了碳排放量,会加大雾霾天气发生.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减少雾霾天气的措施,理解解答即可.
14.(2017八下·太原期中)下列自然灾害最容易发生在成渝地区的有( )
A.寒潮、霜冻、地震 B.地震、滑坡、泥石流
C.台风、崩塌、春旱 D.海啸、台风、泥石流
【答案】B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成渝地区主要位于四川盆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众多,长江流经此处,夏季暴雨的时候很容易形成泥石流和山体滑坡。
【点评】本题主要是了解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很容易发生气象灾害,
15.(2017八下·新野期中)下列地理现象多发生在东北三省的是( )
A.台风 B.水土流失 C.低温霜冻 D.强沙尘暴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东北三省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台风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故选C。
【点评】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16.(2017八下·临泽期中)读下图“中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兰州的小明在家收看3月28日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位于海南省琼州市)开幕式时发现博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而自己的家乡依然是气温偏低、绿芽初发。你认为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降水量的差异 B.海拔高度差异
C.纬度位置不同 D.距海远近不同
(2)每年春节都是我国沙尘暴天气频发季节。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受沙尘天气的影响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读图中黄河、长江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结冰期比黄河短
B.黄河含沙量、流量较长江大
C.两河受气候的影响,流量的季节变化都较大
D.两河都属外流河,其下游航运价值都较大
【答案】(1)C
(2)D
(3)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兰州在我国北方,海南省在我国的南方,当兰州气温偏低、绿芽初发时,南方已经鲜花盛开、绿树成荫,形成我国两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南北跨纬度广。(2)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西北地区降水稀少,土质干燥松散,在大风的作用下,将其吹入空中,也就是因为这类地区是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的原因,图中只有④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3)长江的水文特征是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
17.(2017八下·临泽期中)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下列自然灾害中,对我国影响面积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地震 B.台风
C.泥石流、滑坡 D.干旱
【答案】D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我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对我国影响面积最大的干旱。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是地质灾害。
18.(2017·海南)海南夏季应重点防范的灾害性天气是
A.台风 B.寒潮 C.沙尘暴 D.地震
【答案】A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台风是极猛烈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如福建、广东、台湾、海南等,袭击我国的台风常发生在5~10月,尤以7~8月为多;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特殊天气,牢记即可。
19.(2017·绥化)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A.台风 B.寒潮 C.地震 D.干旱
【答案】C
【知识点】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中国是自然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地质灾害有泥石流、滑坡、地震等,而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属于气象灾害;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质灾害的种类,理解答题即可。
20.(2017·威海)王林同学绘制了“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图例代表的气象灾害,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寒潮 洪涝 干旱 台风 B.台风 干旱 洪涝 寒潮
C.寒潮 台风 洪涝 干旱 D.干旱 寒潮 台风 洪涝
【答案】C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甲图例是寒潮,寒潮是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乙图例为台风,台风主要影响中国的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浙江等沿海省区;丙图例为洪涝,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且夏季多暴雨,地形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泄洪,长江上游地区对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下游河床抬高,泥沙淤积,所以洪涝灾害频繁;丁图例为干旱;华北平原人口和耕地密集,城镇和工矿企业众多,但几乎每年都要发生严重的旱情。黄河水量“入不敷出”,下游干流经常断流。
故选:C
【点评】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二、综合题
21.(2016八上·郑州期末) 2016年11月21日,郑州遭遇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寒潮带来的恶劣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极大不便,11月23日,为避免对学生安全造成威胁,郑州市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一天,读寒潮入侵路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寒潮移动的大致方向是 ,受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 。
(2)列举本次寒潮给郑州带来的恶劣天气。
(3)西藏和云南等地受寒潮影响小,说出其主要原因。
【答案】(1)东南;西北(或偏北风)
(2)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
(3)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
【解析】【分析】(1)寒潮移动的大致方向是东南,受寒潮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风向是西北(或偏北风)。(2)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3)西藏和云南等地位于高原地区,受寒潮影响小的主要原因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故答案为:(1)东南; 西北(或偏北风);(2)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3)受地形影响(或地形阻挡)。
【点评】寒潮是冬半年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指的是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具体来说,长江中下游地区及其以北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在4℃以下,且陆地上伴有5~7级大风,海上伴有6~8级大风,就可视为寒潮发生。寒潮南下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考查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要理解记忆。
22.(2016八上·钦州期末)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 (山脉)到② (山脉),经A 省的西部、四川、B省 (简称),到西藏东部一带。
(2)由图可知,泥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 (一、二、三)阶梯。
(3)图中③是 高原, (河流)的中游流经该地形区。④ 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
(4)以下应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做法,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A、突发地震时,应躲在高大建筑物下
B、突遇洪水时,要往低处地方疏散
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
D、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
(5)下列符号代表的气象灾害,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组合合理的有 、 。(双项选择)
【答案】(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
(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知识点】我国主要山脉;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的地形类型及其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1)从图上可以看出:泥石流主要发生地区从①太行山到②秦岭,经A湖北省的西部、四川、B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到西藏东部一带。(2)我国第二级阶梯多高原、盆地,地势变化大,是泥石流多发地区。(3)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中游有无定河、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进入黄河的泥沙近90%来自于中游流域。④四川盆地是泥石流多发地区之一。(4)A、突发地震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B、突遇洪水时,要往高处地方疏散。C、遭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跑,最易逃生。D、寒潮使所经过的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有时还伴随着雨雪天气。收到寒潮警报,应做好农牧业的防寒保暖准备(5)A表示台风天气——禁止出海。B表示霜冻天气——不利于插秧。C表示沙尘暴天气——不易户外锻炼。D表示大雾天气——车辆要减速慢行。
故答案为:(1)太行山;秦岭;湖北;云或滇;(2)二; (3)黄土高原;黄河;四川; (4)CD; (5)AD。
【点评】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在山区开发利用过程中,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把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预防和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