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1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17七上·澧县月考)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解释错误的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2.(2017·潍坊)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2)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3)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3.(2017·东营)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4.(2017·连云港)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5.(2017·郴州)2017年5月26日至29日,斯里兰卡普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斯里兰卡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2)此次斯里兰卡洪涝灾害期间,地球正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 乙段 B.乙 丙段 C.丙 丁段 D.丁 甲段
6.(2017·河北)2017年1月16日,亚太议会论坛第二十五届年会在斐济召开。图1为斐济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斐济是一个岛国,位于(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1月16日,地处南半球的斐济(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有极昼现象
7.(2017·福建)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2)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 B.雨水 C.立春 D.霜降
(3)11月30日正午时分,我国海门市(20°N)某学校的旗杆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8.(2017·呼和浩特)读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
A.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C.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2)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该国首都纽约
B.河流甲是世界第三长河,航运价值高
C.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我国东北平原相似
D.该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
二、综合题
9.(2017·海南)“五一”假期,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为图甲。读图11,完成下列要求。
(1)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画出甲图的线段式比例尺。
(2)地形部位:A是 ;李村位于王村的 方。
(3)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乙图中的位置是 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王、李两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4)同学们考查发现,当地耕地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10.(2017·襄阳)读“竖版世界地图”(图5),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 。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 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 。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
11.(2017·赤峰)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写出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 、 。
(3)图中B为 (填国家名称),该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和 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12.(2017·呼和浩特)读图“极地经纬网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 (填“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2)图中所示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3)图示时间三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4)C在B的 方向;
(5)如图所示,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该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周期及赤道的周长,理解答题即可。
2.【答案】(1)B
(2)C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从图中四城市所在纬度可以看出,从高纬度到低纬度依次应该是莫斯科、堪培拉、上海、孟买,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越靠近赤道地区旋转距离越长,所以应该是孟买旋转距离最长。故选:B(2)6月14日接近夏至日,此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莫斯科位置最偏北,故C正确。故选:C(3)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城市从东往西依次是堪培拉、上海、孟买、莫斯科,180°经线是日界线,越靠近180°经线时间越早,由此判断,堪培拉是最早迎来新的一天。故选:D
【点评】(1)依据四城市所在纬度来判断该题。(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3)依据四城市的经度位置来解答此题。
3.【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30°N,90°E。
故选:C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4.【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5.【答案】(1)C
(2)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分析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热带,故选C。(2)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5月26日至29日位于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与夏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之间,因此可判断洪涝灾害期间,地球运行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甲、乙段,故选A。
6.【答案】(1)B
(2)A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斐济位于图中的太平洋,故本题选B。(2)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而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斐济位干南半球,1月16日在12月22日与3月21日之间,此时,南半球应是昼长夜短,故本题选A。
7.【答案】(1)C
(2)A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清明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位于北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11月30日正午时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我国海门市(20°N)某学校的旗杆影子朝向正北方。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一年有12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3)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8.【答案】(1)B
(2)D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分析可知,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选:B(2)①表示纽约,美国首都是华盛顿,A错误;甲是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是世界第四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长江,B错误;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欧洲西部相似,都是畜牧业发达,C错误;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故选:D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9.【答案】(1) (说明:线段长度为一厘米,标明一段为300米或0.3千米均可。)
(2)山谷;东南
(3)d;昼长夜短;李村
(4)水田;水稻;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比例尺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现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的比例尺为1:30000。
(2)依据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A是山谷;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李村位于王村的东南方。
(3)五一期间,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位于乙图中的d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王、李两村中,李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4)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1)黑种人
(2)英语
(3)太平洋
(4)南北对话
(5)(0°,75°E)或(75°E,0°)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板块构造学说;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B地位于非洲南部,属于黑色人种。(2)C国是澳大利亚,据题意可知,使用的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即英语。(3)D地所在的位置时太平洋,所属饭块是太平洋板块。(4)B国所在位置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发展中国家,C国是澳大利亚,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5)A点所在的纬度是赤道,即0°,根据图中所给数据穿过非洲最西部的那条经线是15°,由于此经纬位于英国西部,所以为15°W,与其对应的165°经线即为165°E,这两条相差180°的经线间隔6个空隙,也就是每个空隙相差30°,15°W与A点的空隙是3个,即相差90°,且A点位于15°W的东侧,所以A点经度为75°E,故A点的坐标为:(0°,75°E)。
11.【答案】(1)北
(2)90°E;40°N
(3)印度;小麦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90°E、40°N。(3)依据位置,图中B为印度。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和小麦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故答案为:(1)北;(2)90°E;40°N;(3)印度;小麦。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2.【答案】(1)北
(2)夏至;23.5°N
(3)C
(4)西南
(5)110°W,0°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由题干信息“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再结合图示极圈内出现极昼,可判定,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2)由图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图中所示节气为夏至。(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B、C三地中,C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判定,C在B的西南方向。(5)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A点的经度为160°E。由此可判定,图中C点的经度为110°W;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110°W,0°。
故答案为:(1)北;(2)夏至;23.5°N;(3)C;(4)西南;(5)110°W,0°。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 / 1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1第1讲地球与地球仪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17七上·澧县月考)关于图中“坐地日行八万里”解释错误的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自转周期为1天
【答案】A
【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
【解析】【分析】“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该现象与地球公转无关,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周期及赤道的周长,理解答题即可。
2.(2017·潍坊)经纬网是我们在地球上准确定位地理事物的依据,如图是上海、孟买、莫斯科、堪培拉四城市经纬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随地球自转一周,四个城市中绕地轴旋转距离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2)6月14日,四个城市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3)四个城市中,每天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
A.上海 B.孟买 C.莫斯科 D.堪培拉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从图中四城市所在纬度可以看出,从高纬度到低纬度依次应该是莫斯科、堪培拉、上海、孟买,地球在自转过程中,越靠近赤道地区旋转距离越长,所以应该是孟买旋转距离最长。故选:B(2)6月14日接近夏至日,此时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莫斯科位置最偏北,故C正确。故选:C(3)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城市从东往西依次是堪培拉、上海、孟买、莫斯科,180°经线是日界线,越靠近180°经线时间越早,由此判断,堪培拉是最早迎来新的一天。故选:D
【点评】(1)依据四城市所在纬度来判断该题。(2)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3)依据四城市的经度位置来解答此题。
3.(2017·东营)如图地球仪示意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为( )
A.(30°N,90°W) B.(30°S,90°E)
C.(30°N,90°E) D.(30°S,90°W)
【答案】C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
【解析】【分析】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分析可知,甲地的经纬度为30°N,90°E。
故选:C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4.(2017·连云港)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答案】D
【知识点】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
【解析】【分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5.(2017·郴州)2017年5月26日至29日,斯里兰卡普降大雨,引发洪涝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读斯里兰卡位置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小题。
(1)下列关于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高纬度地区
C.位于北半球 D.位于中纬度地区
(2)此次斯里兰卡洪涝灾害期间,地球正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 )
A.甲 乙段 B.乙 丙段 C.丙 丁段 D.丁 甲段
【答案】(1)C
(2)A
【知识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读图分析可知,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热带,故选C。(2)斯里兰卡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5月26日至29日位于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与夏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之间,因此可判断洪涝灾害期间,地球运行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甲、乙段,故选A。
6.(2017·河北)2017年1月16日,亚太议会论坛第二十五届年会在斐济召开。图1为斐济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小题。
(1)斐济是一个岛国,位于(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2)1月16日,地处南半球的斐济(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有极昼现象
【答案】(1)B
(2)A
【知识点】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据图分析,斐济位于图中的太平洋,故本题选B。(2)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此时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而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斐济位干南半球,1月16日在12月22日与3月21日之间,此时,南半球应是昼长夜短,故本题选A。
7.(2017·福建)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示意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2)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清明 B.雨水 C.立春 D.霜降
(3)11月30日正午时分,我国海门市(20°N)某学校的旗杆影子朝向( )
A.正东 B.正西 C.正南 D.正北
【答案】(1)C
(2)A
(3)D
【知识点】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1)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读图可知,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清明位于春分和夏至之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位于北半球。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11月30日正午时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我国海门市(20°N)某学校的旗杆影子朝向正北方。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点评】(1)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属于基础题。(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一年有12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二十四节气分别是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3)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记忆解答。
8.(2017·呼和浩特)读图“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该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 )
A.位于西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B.位于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
C.位于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
D.全部位于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
(2)关于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该国首都纽约
B.河流甲是世界第三长河,航运价值高
C.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我国东北平原相似
D.该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
【答案】(1)B
(2)D
【知识点】美国概况;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
【解析】【分析】(1)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读图分析可知,美国本土位于西半球、北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故选:B(2)①表示纽约,美国首都是华盛顿,A错误;甲是密西西比河,航运价值高,是世界第四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是长江,B错误;乙处的农业结构与欧洲西部相似,都是畜牧业发达,C错误;美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与我国相似,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D正确。故选:D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南部,东、西、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太平洋和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接壤,西南与墨西哥毗邻。领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和太平洋上的夏威夷群岛。
二、综合题
9.(2017·海南)“五一”假期,我国南方某校学生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实践地为图甲。读图11,完成下列要求。
(1)在答题卡对应的方框内,画出甲图的线段式比例尺。
(2)地形部位:A是 ;李村位于王村的 方。
(3)活动期间,地球运行在乙图中的位置是 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王、李两村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
(4)同学们考查发现,当地耕地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答案】(1) (说明:线段长度为一厘米,标明一段为300米或0.3千米均可。)
(2)山谷;东南
(3)d;昼长夜短;李村
(4)水田;水稻;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知识点】比例尺;方向判断;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比例尺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现形式.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图的比例尺为1:30000。
(2)依据等高线地形部位的判读,图中A是山谷;没有指向标与经纬网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可判定,李村位于王村的东南方。
(3)五一期间,地球运行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位于乙图中的d段,此时当地昼夜长短状况是昼长夜短。王、李两村中,李村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
(4)我国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主要是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村落选址的共同自然条件是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2017·襄阳)读“竖版世界地图”(图5),回答问题。
(1)B地的主要人种是 。
(2)C国的居民主要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 。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 板块。
(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 。
(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 。
【答案】(1)黑种人
(2)英语
(3)太平洋
(4)南北对话
(5)(0°,75°E)或(75°E,0°)
【知识点】世界的主要语言及其分布;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板块构造学说;不同的人种
【解析】【分析】(1)B地位于非洲南部,属于黑色人种。(2)C国是澳大利亚,据题意可知,使用的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即英语。(3)D地所在的位置时太平洋,所属饭块是太平洋板块。(4)B国所在位置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属于发展中国家,C国是澳大利亚,属于发展中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合作属于南北对话。(5)A点所在的纬度是赤道,即0°,根据图中所给数据穿过非洲最西部的那条经线是15°,由于此经纬位于英国西部,所以为15°W,与其对应的165°经线即为165°E,这两条相差180°的经线间隔6个空隙,也就是每个空隙相差30°,15°W与A点的空隙是3个,即相差90°,且A点位于15°W的东侧,所以A点经度为75°E,故A点的坐标为:(0°,75°E)。
11.(2017·赤峰)读“亚洲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 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写出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经纬度) 、 。
(3)图中B为 (填国家名称),该国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和 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答案】(1)北
(2)90°E;40°N
(3)印度;小麦
【知识点】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亚洲概况(位置和范围、地理分区);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南亚的位置与国家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跨东西南北四个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亚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2)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90°E、40°N。(3)依据位置,图中B为印度。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目前该国人口数量居世界第二位,水稻和小麦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故答案为:(1)北;(2)90°E;40°N;(3)印度;小麦。
【点评】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12.(2017·呼和浩特)读图“极地经纬网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 (填“南”或“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
(2)图中所示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的纬度是 ;
(3)图示时间三个月后,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4)C在B的 方向;
(5)如图所示,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 。
【答案】(1)北
(2)夏至;23.5°N
(3)C
(4)西南
(5)110°W,0°
【知识点】经纬线的特点及划分;经纬网判断方向、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正午太阳高度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可知:(1)由题干信息“图示时间亚洲河流普遍进入汛期”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再结合图示极圈内出现极昼,可判定,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2)由图示可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图中所示节气为夏至。(3)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A、B、C三地中,C点位于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4)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由此可判定,C在B的西南方向。(5)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如果A点所在经线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则A点的经度为160°E。由此可判定,图中C点的经度为110°W;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110°W,0°。
故答案为:(1)北;(2)夏至;23.5°N;(3)C;(4)西南;(5)110°W,0°。
【点评】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