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6讲认识区域第4节青藏地区真题演练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6讲认识区域第4节青藏地区真题演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8.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8-04-08 16:08:54

文档简介

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6讲认识区域第4节青藏地区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17·连云港)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条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  )
A.降水、地形 B.气温、地形 C.地形、降水 D.气温、降水
(2)能体现M区域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是(  )
①藏民脸上泛着“高原红”②森林茂密,山青水碧 ③昼夜温差大 ④雪山连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017·赤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蓄种,该动物分布区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炎热 C.高寒 D.多雨
3.(2017·东营)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1 月
(2)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4.(2017·齐齐哈尔)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5.(2017·江西)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图5),完成小题。
(1)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
A.平均海拔高 B.年均温高 C.年降水量多 D.聚落规模大
(2)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高山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傣族
6.(2017·通辽)李晓同学计划暑假期间去拉萨旅游,下面是她的母亲为她准备的旅游备品,其中必备的是(  )
①氧气袋 ②雨衣 ③防晒霜 ④泳衣 ⑤太阳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7.(2017·黑龙江)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8.(2017·海南)我国少数民族中,吃糌粑、喝酥油茶、献哈达、赛牦牛的民族是
A.壮族 B.藏族 C.傣族 D.苗族
二、综合题
9.(2017·益阳)阅读青藏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材料二:青藏地区图。
(1)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A是   (河流),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在此建立了   自然保护区,
(3)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其实这条神奇的“天路”D指的就是   铁路。
(4)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谷地带地形平坦 B.海拔低,气温高
C.光照充足 D.有灌溉水源
(5)如何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10.(2017·潍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的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②   盆地,③   公路,④   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至少两条)。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11.(2017·贵港)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甲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乙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内河流   河;丁区域的植被类型以   为主.
(3)图中B地形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A
(2)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甲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乙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两条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分别是降水和地形。故选:A(2)①青藏地区光照强,造成藏族“高原红”的肤色。②青藏地区气候高寒,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③青藏地区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④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故选:C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图中M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
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3.【答案】(1)C
(2)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1)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7月,该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故选:C(2)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均来源于这一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还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故选:A
【点评】(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建有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
故选:D。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答案】(1)A
(2)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318国道①路线经过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②路段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2)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该高原上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6.【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同时海拔高,云层薄,太阳辐射强,降水稀少,氧气袋、太阳镜、羊毛衫、防晒霜是必备品,雨衣和泳衣用品就不用带了,故选A。
7.【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8.【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献哈达,喝青稞酒,吃糌粑、牦牛肉,跳锅庄舞是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藏族风情,牢记即可。
9.【答案】(1)藏袍;青稞
(2)黄河;三江源
(3)青藏
(4)B
(5)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1)藏袍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服饰宽大,厚重,半肩.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由于太阳光照强,青稞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2)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A黄河、B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3)“天路”是指青藏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 956千米。
(4)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5)习总书记提出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可见保护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关键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0.【答案】(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
(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独特的藏族风情及雄伟的布达拉宫
(4)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①祁连山脉,②柴达木盆地,③新藏公路,④雅鲁藏布江。(2)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3)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筑,楼群鳞次栉比,殿堂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相传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建,至今仍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和拉萨市的象征,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4)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是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骑行者沿途要注意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紫外线灼伤皮肤,及保暖御寒等。
故答案为:(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3)独特的藏族风情及雄伟的布达拉宫;(4)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答案】(1)①;①位于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高寒;塔里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水土流失严重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为青藏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北方地区,丁为南方地区,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①位于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较丰富。(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3)依据位置,图中地形区B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1 / 12018年中考地理总复习模块3第6讲认识区域第4节青藏地区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
1.(2017·连云港)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乙两条地理区域分界线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分别是(  )
A.降水、地形 B.气温、地形 C.地形、降水 D.气温、降水
(2)能体现M区域地理环境主要特征的是(  )
①藏民脸上泛着“高原红”②森林茂密,山青水碧 ③昼夜温差大 ④雪山连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A
(2)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
【解析】【分析】(1)读图可得,甲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乙是青藏高原边缘线,两条界线确定的主导因素分别是降水和地形。故选:A(2)①青藏地区光照强,造成藏族“高原红”的肤色。②青藏地区气候高寒,草场广阔,是我国重要的牧区。③青藏地区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④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高原上峰峦绵延,山势雄浑,山脉间多起伏平缓的盆地和谷地。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故选:C
【点评】(1)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一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2)图中M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
2.(2017·赤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是青藏地区特有蓄种,该动物分布区域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  )
A.干旱 B.炎热 C.高寒 D.多雨
【答案】C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牦牛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形成高寒的气候特点。
故选:C
【点评】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地势高,气温低,所以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
3.(2017·东营)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区的总称,被誉为“中华水塔”。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中华水塔”水量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1 月
(2)下列描述反映三江源地区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D.山高谷深,一山四季
【答案】(1)C
(2)A
【知识点】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1)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地区,该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中华水塔”河水丰盈的时期最可能在7月,该季节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故选:C(2)养育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长江黄河均发源于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冰川高悬,湖泊星罗,沼泽密布,小溪潺潺,细草如毡,蹄类竞骄,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长江、黄河、澜沧江就像一条条“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向下游地区输水。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均来源于这一地区该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这里还是世界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湿地。故选:A
【点评】(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建有我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2)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017·齐齐哈尔)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是(  )
A.南方地区 B.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D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其中,青藏地区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平均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
故选:D。
【点评】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5.(2017·江西)318国道指从上海到西藏樟木的公路。读318国道示意图(图5),完成小题。
(1)图中318国道①路段比②路段沿线地区(  )
A.平均海拔高 B.年均温高 C.年降水量多 D.聚落规模大
(2)在成都以西路段,沿途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  )
A.高山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傣族
【答案】(1)A
(2)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318国道①路线经过我国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②路段经过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海拔低。(2)青藏高原包括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的全部、四川省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以及甘肃、云南的一部分,该高原上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6.(2017·通辽)李晓同学计划暑假期间去拉萨旅游,下面是她的母亲为她准备的旅游备品,其中必备的是(  )
①氧气袋 ②雨衣 ③防晒霜 ④泳衣 ⑤太阳镜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上,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同时海拔高,云层薄,太阳辐射强,降水稀少,氧气袋、太阳镜、羊毛衫、防晒霜是必备品,雨衣和泳衣用品就不用带了,故选A。
7.(2017·黑龙江)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青藏高原起伏平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
8.(2017·海南)我国少数民族中,吃糌粑、喝酥油茶、献哈达、赛牦牛的民族是
A.壮族 B.藏族 C.傣族 D.苗族
【答案】B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牧区和河谷农业
【解析】【分析】献哈达,喝青稞酒,吃糌粑、牦牛肉,跳锅庄舞是我国藏族的风土人情,藏族主要分布在青藏地区,该地区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是高寒,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的藏族风情,牢记即可。
二、综合题
9.(2017·益阳)阅读青藏地区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6年8月22日下午,习近平来到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考察生态移民、民族团结和基层党建工作。村民们身着盛装,献上洁白的哈达、切玛、青稞酒,表达对总书记最隆重最热烈的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青海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材料二:青藏地区图。
(1)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
(2)图中A是   (河流),为了保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在此建立了   自然保护区,
(3)著名歌手韩红演唱的歌曲《天路》,其实这条神奇的“天路”D指的就是   铁路。
(4)青藏地区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河谷地带地形平坦 B.海拔低,气温高
C.光照充足 D.有灌溉水源
(5)如何贯彻习总书记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答案】(1)藏袍;青稞
(2)黄河;三江源
(3)青藏
(4)B
(5)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解析】【分析】(1)藏袍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服饰,服饰宽大,厚重,半肩.主要的粮食作物是青稞。由于太阳光照强,青稞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2)青藏地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A黄河、B长江、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
(3)“天路”是指青藏铁路,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 956千米。
(4)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也就是藏南谷地最典型。
(5)习总书记提出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可见保护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关键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点评】考查青藏地区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10.(2017·潍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青藏地区面积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1%,“高”、“寒”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青稞、小麦、豌豆等的本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高原上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众多的旅游爱好者,图1是青藏地区图,图2是川藏南路海拔图。
(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①   山脉,②   盆地,③   公路,④   江。
(2)该地区种植的青稞、小麦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请你说出气候方面的原因。
(3)请列举青藏高原吸引众多国内外游客的人文因素(至少两条)。
(4)每年夏秋季节,沿川藏南路从成都到拉萨是骑行爱好者通常选择的路线,请据图说出骑行者沿途需要克服的不利气候条件。
【答案】(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
(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3)独特的藏族风情及雄伟的布达拉宫
(4)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解析】【分析】(1)图中①祁连山脉,②柴达木盆地,③新藏公路,④雅鲁藏布江。(2)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3)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依山垒筑,楼群鳞次栉比,殿堂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相传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建,至今仍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和拉萨市的象征,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4)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寒、缺氧、空气稀薄是主要的自然环境特点,骑行者沿途要注意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紫外线灼伤皮肤,及保暖御寒等。
故答案为:(1)祁连;柴达木;新藏;雅鲁藏布;(2)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3)独特的藏族风情及雄伟的布达拉宫;(4)高寒、缺氧、空气稀薄。
【点评】青藏地区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总数的1%左右。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本区是亚洲不少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黄河、澜沧江都发源在这里。本区拥有大量的珍稀动物,像藏羚羊、雪豹、野驴等。保护本区的自然环境,防止和控制生态破坏、草场退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2017·贵港)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水力资源较丰富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甲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乙区域有我国最大的内河流   河;丁区域的植被类型以   为主.
(3)图中B地形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答案】(1)①;①位于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高寒;塔里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水土流失严重
【知识点】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特点与差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解决措施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为青藏地区,乙为西北地区,丙为北方地区,丁为南方地区,图中河流①、②两处中,①位于阶梯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较丰富。(2)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其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高寒;西北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内河流塔里木河;
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3)依据位置,图中地形区B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破坏,土壤裸露,一遇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因此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