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张家港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25 10:10:25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满分40分)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序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判断填空(共6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2分)
序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三、填空(共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2分)
27. (2分); (2分)
28. (2分); (2分)
29. (2分); (2分)
四、材料题
30.(1) (2分); (2分)
(2) (2分)
(3) (1分); (1分)
(4) (2分)
(2分)
31.(1) (1分)
(2) (2分)
(3) (2分); (2分)
(4) (2分); (2分)
(2分)
(5) (2分)
32.(1) (1分) (1分)
(2) (1分) (1分)
(3) (1分); (1分)
(4) (1分)
(5) (1分)
(1分)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市区四校联考初一历史答案
一、单选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C C A C D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D B A A B B B C
二、判断题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A B B B B B
三、填空题
27.新疆;西藏
28. 马可·波罗行纪》;《大唐西域记》
29. 周;陈桥驿
四、30.(1)科举制(2分); 隋炀帝(2分)
(2)选拔人才,维护封建统治(2分)
(3)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姚崇等(共2分)(任写两位,符合题意即可)
(4)是一种比较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机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任写两条即可) (4分)
31.(1)东京(开封)(1分)
(2)鼓励(1分);
(3)国家的经济重心移至南方(国家财政依赖于南方)或经济重心南移(或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分);北方人口南迁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南方有利的自然环境;统治者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4分)。(4分)
(4)市舶司 (2分);政府重视(政府鼓励海外贸易)。(2分)
(5)商品经济繁荣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分)
32. (1) 唐朝(1分) ;曲辕犁(1分)
(2)、罗盘针(1分);阿拉伯人(1分)
(3)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有理即可)(2分)
(4)要建立或创立完善的制度,重视经济发展等。深化改革开放,及时调整政策,(有理即可)(1分)
(5) 勤劳勇敢;勇于实践;团结一心(1分);要勤劳勇敢;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善于学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1分)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市区四校联考初一历史期中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40分。)
1.在下列四本著作中,你最不能在哪本书中看到有关唐太宗的事迹?
A B C D
2.“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调笑令》描写的是
3.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满族     B.维吾尔族 C.回族     D.藏族
4.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背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6.百度百科:交子,是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发行的货币。初始发明人为成都知府张咏。被认为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那么,它出现于下列哪个朝代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唐朝
7.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加入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下列封建帝王中,比较注重倡导“节俭”、“节用”并贯彻比较彻底的是
A.隋炀帝 B.唐玄宗 C.唐太宗 D.武则天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下列人物中最能体现儒家情怀的是
第1页(共6页)
A.李白 B.李春 C.毕升 D.杜甫
9.某同学选用下面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A.西汉推进大一统 B.唐朝“和同为一家”
C.两宋民族政权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10.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 契丹、党项、匈奴 B. 契丹、党项、女真 C. 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11.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事物。在人类科技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过下列科技发明,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①火药  ②造纸术  ③指南针  ④印刷术 ⑤司南
A.①②③④⑤   B.⑤②④③①   C.②①⑤③④   D.⑤②④①③
12.学者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说:“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 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 能性。由此,官僚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内阁制
13.下面是陈扬同学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他把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排混了,请你给他纠正一下,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A.②①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4.科举制在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多年,对我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下列对唐朝科举制
第2页(共6页)
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隋朝的基础上得到很大的发展 ②答卷的文体必须分为八个部分
③进士科、明经科是重要的考试科目 ④解答内容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不能有自己的见解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据《元史 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
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A.地 B.B地      C.C地     D.D地
16.唐朝时发明的筒车,主要优势体现在
A.运用了自然力 B.可调节水的流量 C.可用于排涝 D.提高了耕作技术
17.赵州桥在中外桥梁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因为
①它是今天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②它历经一千三百多年,桥身依然坚固
③它在交通运输上起了重要作用 ④桥的形状美观,栏板上的花纹生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宋元时代是几个政权并立并逐步走向统一的时期,其中与北宋长期对峙的政权是
A.西夏和金 B.西夏和辽 C.辽和金 D.南宋与金
19.右图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它出现于
A.唐朝 B.北宋 C.元朝 D.明朝
20.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第3页(共6页)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21.京杭大运河被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隋朝大运河共四段,其中流经今苏州境内的一段属于江南河。
22.和南宋并列的少数民族政权主要有辽、金、西夏。
2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人称她的统治“政启贞观,治宏开元”。
24.江浙丝织品“号为冠天下”,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22.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指南针。
26.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唐蕃实现了和同为一家。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格2分,共12分)
27.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今______________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机构;为加强对______________的管辖,元朝设立了宣政院。
28. (填写书名)描述了元大都的繁华景象; (填写书名)成为是今天我们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大唐西域记》
29.武则天万年称帝,建立政权—— ;赵匡胤在 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四、材料解析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36分)
30.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历来是统治者关注的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
材料二 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去视察御史府,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意思是:天下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
材料三 唐代将品德与任职态度方面的“四善”作为考察官员最重要的内容:“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着,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同时规定各类职务的最佳业绩标准,称作“最”。每年考核,公示结果。考核分为九等……。——《新唐书》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科学考试”指哪一制度?(2分)它正式形成于哪个皇帝在位时期?(2分)
第4页(共6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封建统治者实施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符合“德义有闻”“恪勤匪懈”标准的唐朝要臣两名。(2分)
(4)依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制度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北宋都城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都城“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市舶收入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
材料三 北宋时期,国家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八十左右来自淮河以南地区。淮南每年向都城汴京运送粮食六百万石,丝绸、茶叶等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京城。……南方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支撑了南宋半壁江山。——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据此请回答:(1)材料一这幅画作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1分)
(2)北宋政府对待外贸持什么态度?(2分)
(3)概括出材料二反映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并指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分)
(4)材料三中政府设立哪一机构管理对外贸易?当时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第5页(共6页)
(5)两宋城市繁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2.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和前进的不竭动力。在古代历史上,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蜿蜒的陆海丝绸之路,成为中外交往的纽带:遥远而神秘的东西方国度,留下了中国使者的足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材料二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据此请回答:(1)材料一的景象最早出现于何时?当时,除了这一工具之外,还出现了哪一改进的生产工具?(2分)
(2)请你举出一项能体现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宋代科技成就。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后来经由什么人之手传入到欧洲 (2分)
(3)从古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史实中,你得到的最大启示是什么?(2分)
(4)唐朝崛起的历程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1分)
(5)中华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除了爱国主义和创新精神外,你认为中华民族精神还有哪些内涵 (1分)我们青年学生是时代的先锋,应该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1分)
第6页(共6页)
班级: 姓名: 考试号:
…………… 密 ………… 封 ………… 线 ………… 内 ………… 不 ………… 要 ………… 答 ………… 题……………………
①鉴真东渡
②玄奘西游
③绍兴和议
④澶渊之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