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3 化学计量与计算 NA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3 化学计量与计算 NA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4.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7-10-31 09:19:38

文档简介

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3 化学计量与计算 NA
一、单选题
1.(2017·海南)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
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C.1 L 0.1 mol·L 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
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2.(2017·海南)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M3++4H2O= +Cl +8H+, 中M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3.(2017·新课标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A个P﹣Cl键
4.(2017·新课标Ⅱ卷)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 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二、综合题
5.(2017·天津)(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
H2S+Fe2(SO4)3═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   .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
(3)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
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   .
(4)Ⅱ.SO2的除去
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 Na2SO3溶液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   .
(5)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已知25℃,NH3 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溶液中的c(OH﹣)=   mol 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 mol 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   .
6.(2017·新课标Ⅲ卷)(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 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   (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
7.(2017·新课标Ⅰ卷)(14分)Li4Ti3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TiO2 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 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2 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8.(2017·北京)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   .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 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 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 mol 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验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   .
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故1mol乙烯中含4NA条碳氢键,故A正确;
B、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故1mol甲烷燃烧转移8mol即8NA个电子,故B正确;
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
D、CO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故1molCO和氮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个,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
B、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
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
D、CO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
2.【答案】C
【知识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解: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故选C.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以及化合价规则来计算.
3.【答案】A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中的化学键数目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11B中含有中子数=11﹣5=6,0.1 mol 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A个中子,故A正确;
B.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B的质子数为5,11B中含有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1﹣5=6;
B.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
C.标况下苯的状态不是气体;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
4.【答案】D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铵根易水解,所含NH4+数小于0.1NA,故A错误;
B.n(Mg)= =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故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mol,即0.1NA,故C错误;
D.H2+I2=2HI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mol,故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mol,即分子总数为0.2NA,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铵根易水解;
B.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故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
D.H2+I2=2HI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5.【答案】(1)降低反应活化能
(2)30℃、pH=2.0;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3)H2SO4
(4)2OH﹣+SO2=SO32﹣+H2O;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5)6.0×10﹣3;0.62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解答】解:(1)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故答案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需要的温度和溶液pH分别为:30℃、pH=2.0,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剂失去生理活性,
故答案为:30℃、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3)当 =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2O2~4H2O~8e﹣,电子守恒得到H2S变化为+6价化合物,H2S~H2SO4~8e﹣,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H2SO4,
故答案为:H2SO4 ;(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过程②加入CaO,存在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因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故答案为:2OH﹣+SO2=SO32﹣+H2O;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5)NH3 H2O的Kb=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由Kb= 可知c(OH﹣)= mol/L=6.0×10﹣3mol/L,
当c(OH﹣)降至1.0×10﹣7 mol L﹣1时,c(H+)=1.0×10﹣7 mol L﹣1,H2SO3的Ka2=6.2×10﹣8,由Ka2= 可知c(SO32﹣)/c(HSO3﹣)= =0.62,
故答案为:6.0×10﹣3;0.62.
【分析】(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说明硫杆菌做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3)当n(H2O2)/n(H2S)=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2O2~4H2O~8e﹣,电子守恒得到H2S变化为+6价化合物;(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过程②NaOH再生是平衡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5)NH3 H2O的Kb=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可结合Kb= 计算c(OH﹣),H2SO3的Ka2=6.2×10﹣8,结合Ka2= 计算c(SO32﹣)/c(HSO3﹣).
6.【答案】(1)2:7;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Fe;Al(OH)3
(3)小;CrO42﹣+2H+ Cr2O72﹣+H2O
(4)d;复分解反应
(5)×100%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硅和二氧化硅;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 Cr2O3+4Na2CO3+7NaNO3 4Na2CrO4+Fe2O3+4CO2+7NaNO2,则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2:7,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7;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含Fe2O3,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及含硅杂质,
故答案为:Fe;Al(OH)3;(3)④中调节pH发生CrO42﹣+2H+ Cr2O72﹣+H2O,则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小,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Cr2O72﹣,
故答案为:小;CrO42﹣+2H+ Cr2O72﹣+H2O;(4)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由溶解度可知,冷却到10℃K2Cr2O7固体的溶解度在四种物质中最小,过滤分离产品最多;步骤⑤发生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d;复分解反应;(5)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由Cr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分析】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重铬酸钾,由制备流程可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 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3价,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FeO Cr2O3+4Na2CO3+7NaNO3 4Na2CrO4+Fe2O3+4CO2+7NaNO2,该步骤中若使用陶瓷,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则使用铁坩埚,熔块水浸过滤分离出滤渣1含Fe2O3,滤液1中含NaAlO2、Na2CrO4,调节pH过滤分离出Al(OH)3、Si,滤液2中含Na2CrO4,④中调节pH发生CrO42﹣+2H+ Cr2O72﹣+H2O,滤液3含Na2Cr2O7,由水中的溶解度:Na2Cr2O7>K2Cr2O7,可知⑤中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后得到K2Cr2O7,溶解度小的析出,以此来解答.
7.【答案】(1)100℃,2h,90℃,5h
(2)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3)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
(6)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100℃时用时间最少,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选择温度为100℃,
故答案为:选择温度为100℃;(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故答案为: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3)40℃时TiO2 xH2O转化率最高,因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故答案为: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Li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O元素的负价代数和为22,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x×2)×1+(15﹣x×2)×2=22,解得x=4,故答案为:4;(5)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由Ksp(FePO4),可知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6)“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故答案为: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分析】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Li4Ti3O12和LiFePO4,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过滤后的滤渣为SiO2,滤液①中含Mg2+、Fe2+、Ti4+,水解后过滤,沉淀为TiO2.xH2O,与双氧水反应T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NH4)2Ti5O15,与LiOH反应后过滤得到Li2Ti5O15,再与碳酸锂高温反应生成Li4Ti3O12;水解后的滤液②中含Mg2+、Fe2+,双氧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在磷酸条件下过滤分离出FePO4,高温煅烧②中发生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以此来解答.
8.【答案】(1)CO(NH2)2+H2O 2NH3↑+CO2↑;8NH3+6NO2 7N2+12H2O;2SO2+O2+4NH3+2H2O═2(NH4)2SO4;
(2)BaO;8:1;415NO+4NH3+3O2 415NNO+6H2O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反应物为尿素和水,反应生成物为氨气和水,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 2NH3↑+CO2↑,
故答案为:CO(NH2)2+H2O 2NH3↑+CO2↑;
②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 7N2+12H2O,
故答案为:8NH3+6NO2 7N2+12H2O;
③SO2在O2作用下与NH3、H2O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故答案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SO4=n(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反应中n(H2SO4)=v1×c1×10﹣3mol,n(NaOH)=v2×c2×10﹣3mol,
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
则n(NH3)=(2v1×c1×10﹣3﹣v2×c2×10﹣3)mol,
则m(CO(NH2)2)= ×(2v1×c1×10﹣3﹣v2×c2×10﹣3)mol×60g/mol=(0.06v1c1﹣0.03v2c2 )g,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故答案为: ;(2)①由图示可知BaO和NOx反应生成Ba(NO3)2,Ba(NO3)2再还原为N2,则储存NOx的物质为BaO,故答案为:BaO;
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则1molBa(NO3)2生成氨气转移16mol电子,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8mol,则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
故答案为:8:1;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由N元素守恒可知15NO与NH3应为1:1,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O+4NH3+3O2 415NNO+6H2O,
故答案为:415NO+4NH3+3O2 415NNO+6H2O
【分析】(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SO2在O2作用下与NH3、H2O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SO4=n(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以此计算;(2)①由图a可知储存NOx的物质是BaO;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结合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计算;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由N元素守恒可知15NO与NH3应为1:1,结合电子得失相等配平.
1 / 12017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化学):专题3 化学计量与计算 NA
一、单选题
1.(2017·海南)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氢键数为4NA
B.1 mol 甲烷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8NA
C.1 L 0.1 mol·L 1的乙酸溶液中含H+的数量为0.1NA
D.1 mol 的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
【答案】C
【知识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故1mol乙烯中含4NA条碳氢键,故A正确;
B、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故1mol甲烷燃烧转移8mol即8NA个电子,故B正确;
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故溶液中的氢离子个数小于0.1NA个,故C错误;
D、CO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故1molCO和氮气的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4NA个,故D正确.
故选C.
【分析】A、乙烯中含4条碳氢键;
B、甲烷燃烧时,碳元素由﹣4价变为+4价;
C、乙酸为弱酸,不能完全电离;
D、CO和氮气中均含14个质子.
2.(2017·海南)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2M3++4H2O= +Cl +8H+, 中M的化合价是(  )
A.+4 B.+5 C.+6 D.+7
【答案】C
【知识点】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解析】【解答】解:离子方程式前后遵循电荷守恒,所以﹣1+2×(+3)=﹣n+(﹣1)+(+8),解得n=2,根据化合价规则,M2O7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所以M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故选C.
【分析】根据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以及化合价规则来计算.
3.(2017·新课标Ⅲ卷)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的11B中,含有0.6NA个中子
B.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反应制备 PCl5(g),增加2NA个P﹣Cl键
【答案】A
【知识点】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物质结构中的化学键数目计算;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11B中含有中子数=11﹣5=6,0.1 mol 的11B中含有0.6mol中子,含有0.6NA个中子,故A正确;
B.没有告诉pH=1的H3PO4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含有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就数目,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C错误;
D.PCl3与Cl2生成PCl5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生成PCl5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增加的P﹣Cl键小于2NA,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A.B的质子数为5,11B中含有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11﹣5=6;
B.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氢离子数目;
C.标况下苯的状态不是气体;
D.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成生成物.
4.(2017·新课标Ⅱ卷)阿伏加德罗常熟的值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L0.1mol L﹣1NH4CL溶液中,NH4+的数量为0.1NA
B.2.4gMg与H2S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NA
D.0.1mol H2和0.1mol I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NA
【答案】D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解答】解:A.铵根易水解,所含NH4+数小于0.1NA,故A错误;
B.n(Mg)= =0.1mol,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则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故0.1molMg参与反应转移0.2mol电子,即0.2NA,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故2.24LN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1mol,即0.1NA,故C错误;
D.H2+I2=2HI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mol,故反应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2mol,即分子总数为0.2NA,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A.铵根易水解;
B.Mg与H2SO4反应生成Mg2+,故1molMg参与反应转移2mol电子;
C.标准状况下,22.4L任何气体所含的分子数为1mol;
D.H2+I2=2HI这是一个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二、综合题
5.(2017·天津)(14分)H2S和SO2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工业上采取多种方法减少这些有害气体的排放,回答下列方法中的问题.
Ⅰ.H2S的除去
方法1:生物脱H2S的原理为:
H2S+Fe2(SO4)3═S↓+2FeSO4+H2SO4
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
(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   .
(2)由图1和图2判断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为   .若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其原因是   .
(3)方法2:在一定条件下,用H2O2氧化H2S
随着参加反应的n(H2O2)/n(H2S)变化,氧化产物不同.当n(H2O2)/n(H2S)=4时,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   .
(4)Ⅱ.SO2的除去
方法1(双碱法):用NaOH吸收SO2,并用CaO使NaOH再生
NaOH溶液 Na2SO3溶液
写出过程①的离子方程式:   ;CaO在水中存在如下转化:
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
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简述过程②NaOH再生的原理   .
(5)方法2:用氨水除去SO2
已知25℃,NH3 H2O的Kb=1.8×10﹣5,H2SO3的Ka1=1.3×10﹣2,Ka2=6.2×10﹣8.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溶液中的c(OH﹣)=   mol L﹣1.将SO2通入该氨水中,当c(OH﹣)降至1.0×10﹣7 mol L﹣1时,溶液中的c(SO32﹣)/c(HSO3﹣)=   .
【答案】(1)降低反应活化能
(2)30℃、pH=2.0;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
(3)H2SO4
(4)2OH﹣+SO2=SO32﹣+H2O;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5)6.0×10﹣3;0.62
【知识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解析】【解答】解:(1)4FeSO4+O2+2H2SO4 2Fe2(SO4)3+2H2O,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该菌的作用是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故答案为:降低反应活化能(或作催化剂);(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需要的温度和溶液pH分别为:30℃、pH=2.0,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催化剂失去生理活性,
故答案为:30℃、pH=2.0; 蛋白质变性(或硫杆菌失去活性);(3)当 =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2O2~4H2O~8e﹣,电子守恒得到H2S变化为+6价化合物,H2S~H2SO4~8e﹣,氧化产物的分子式为H2SO4,
故答案为:H2SO4 ;(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SO2=SO32﹣+H2O,过程②加入CaO,存在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因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
故答案为:2OH﹣+SO2=SO32﹣+H2O;SO32﹣与Ca2+生成CaSO3沉淀,平衡向正向移动,有NaOH生成;(5)NH3 H2O的Kb=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由Kb= 可知c(OH﹣)= mol/L=6.0×10﹣3mol/L,
当c(OH﹣)降至1.0×10﹣7 mol L﹣1时,c(H+)=1.0×10﹣7 mol L﹣1,H2SO3的Ka2=6.2×10﹣8,由Ka2= 可知c(SO32﹣)/c(HSO3﹣)= =0.62,
故答案为:6.0×10﹣3;0.62.
【分析】(1)硫杆菌存在时,FeSO4被氧化的速率是无菌时的5×105倍,说明硫杆菌做反应的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2)从图象中分析可知,使用硫杆菌的最佳条件是亚铁离子氧化速率最大时,反应温度过高,反应速率下降是因为升温使蛋白质发生变性;(3)当n(H2O2)/n(H2S)=4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守恒,4H2O2~4H2O~8e﹣,电子守恒得到H2S变化为+6价化合物;(4)过程①是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过程②NaOH再生是平衡CaO(s)+H2O (l)═Ca(OH)2(s) Ca2+(aq)+2OH﹣(aq)正向进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5)NH3 H2O的Kb=1.8×10﹣5,若氨水的浓度为2.0mol L﹣1,可结合Kb= 计算c(OH﹣),H2SO3的Ka2=6.2×10﹣8,结合Ka2= 计算c(SO32﹣)/c(HSO3﹣).
6.(2017·新课标Ⅲ卷)(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 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上述反应配平后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   .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   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   (填“大”或“小”),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   (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
【答案】(1)2:7;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Fe;Al(OH)3
(3)小;CrO42﹣+2H+ Cr2O72﹣+H2O
(4)d;复分解反应
(5)×100%
【知识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硅和二氧化硅;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 Cr2O3+4Na2CO3+7NaNO3 4Na2CrO4+Fe2O3+4CO2+7NaNO2,则FeO 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2:7,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7;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含Fe2O3,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及含硅杂质,
故答案为:Fe;Al(OH)3;(3)④中调节pH发生CrO42﹣+2H+ Cr2O72﹣+H2O,则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小,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Cr2O72﹣,
故答案为:小;CrO42﹣+2H+ Cr2O72﹣+H2O;(4)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由溶解度可知,冷却到10℃K2Cr2O7固体的溶解度在四种物质中最小,过滤分离产品最多;步骤⑤发生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d;复分解反应;(5)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 ,由Cr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 ×100%,
故答案为: ×100%.
【分析】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重铬酸钾,由制备流程可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 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Cr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为+6价,Fe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升高为+3价,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3价,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FeO Cr2O3+4Na2CO3+7NaNO3 4Na2CrO4+Fe2O3+4CO2+7NaNO2,该步骤中若使用陶瓷,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则使用铁坩埚,熔块水浸过滤分离出滤渣1含Fe2O3,滤液1中含NaAlO2、Na2CrO4,调节pH过滤分离出Al(OH)3、Si,滤液2中含Na2CrO4,④中调节pH发生CrO42﹣+2H+ Cr2O72﹣+H2O,滤液3含Na2Cr2O7,由水中的溶解度:Na2Cr2O7>K2Cr2O7,可知⑤中向Na2Cr2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后得到K2Cr2O7,溶解度小的析出,以此来解答.
7.(2017·新课标Ⅰ卷)(14分)Li4Ti3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TiO2 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2 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2 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   .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100℃,2h,90℃,5h
(2)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3)低于40℃,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超过40℃,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下降
(4)4
(5)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
(6)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当铁的净出率为70%时,100℃时用时间最少,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选择温度为100℃,
故答案为:选择温度为100℃;(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故答案为: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3)40℃时TiO2 xH2O转化率最高,因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故答案为:温度高反应速率加快,但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水易挥发,影响转化率;(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Li的化合价为+1价,由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O元素的负价代数和为22,设过氧键的数目为x,则(x×2)×1+(15﹣x×2)×2=22,解得x=4,故答案为:4;(5)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由Ksp(FePO4),可知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
故答案为:c(PO43﹣)= =1.0×10﹣17mol/L,Qc[Mg3(PO4)2]=( )3×(1.0×10﹣17mol/L)2=1.69×10﹣40<Ksp=1.0×10﹣24,则无沉淀生成;(6)“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为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故答案为: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
【分析】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 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Li4Ti3O12和LiFePO4,由制备流程可知,加盐酸过滤后的滤渣为SiO2,滤液①中含Mg2+、Fe2+、Ti4+,水解后过滤,沉淀为TiO2.xH2O,与双氧水反应T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NH4)2Ti5O15,与LiOH反应后过滤得到Li2Ti5O15,再与碳酸锂高温反应生成Li4Ti3O12;水解后的滤液②中含Mg2+、Fe2+,双氧水可氧化亚铁离子,在磷酸条件下过滤分离出FePO4,高温煅烧②中发生2FePO4+Li2CO3+H2C2O4 LiFePO4+H2O+3CO2↑,以此来解答.
8.(2017·北京)SCR和NSR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下的NOx排放.
(1)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工作原理:
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的化学方程式:   .
③当燃油中含硫量较高时,尾气中SO2在O2作用下会形成(NH4)2SO4,使催化剂中毒.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4)2SO4的形成:   .
④尿素溶液浓度影响NO2的转化,测定溶液中尿素(M=60g mol﹣1)含量的方法如下:取a g尿素溶液,将所含氮完全转化为NH3,所得NH3用过量的v1 mL c1 mol L﹣1H2SO4溶液吸收完全,剩余H2SO4用v2mL c2 mol L﹣1NaOH溶液恰好中和,则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2)NSR(NOx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a所示.
①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验NOx的储存和还原.储存NOx的物质是   .
②用H2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Ba(NO3)2的催化还原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b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③还原过程中,有时会产生笑气(N2O).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发现笑气的产生与NO有关.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
【答案】(1)CO(NH2)2+H2O 2NH3↑+CO2↑;8NH3+6NO2 7N2+12H2O;2SO2+O2+4NH3+2H2O═2(NH4)2SO4;
(2)BaO;8:1;415NO+4NH3+3O2 415NNO+6H2O
【知识点】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解:(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反应物为尿素和水,反应生成物为氨气和水,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 2NH3↑+CO2↑,
故答案为:CO(NH2)2+H2O 2NH3↑+CO2↑;
②NH3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8NH3+6NO2 7N2+12H2O,
故答案为:8NH3+6NO2 7N2+12H2O;
③SO2在O2作用下与NH3、H2O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故答案为:2SO2+O2+4NH3+2H2O═2(NH4)2SO4;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SO4=n(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反应中n(H2SO4)=v1×c1×10﹣3mol,n(NaOH)=v2×c2×10﹣3mol,
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
则n(NH3)=(2v1×c1×10﹣3﹣v2×c2×10﹣3)mol,
则m(CO(NH2)2)= ×(2v1×c1×10﹣3﹣v2×c2×10﹣3)mol×60g/mol=(0.06v1c1﹣0.03v2c2 )g,尿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
故答案为: ;(2)①由图示可知BaO和NOx反应生成Ba(NO3)2,Ba(NO3)2再还原为N2,则储存NOx的物质为BaO,故答案为:BaO;
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则1molBa(NO3)2生成氨气转移16mol电子,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8mol,则消耗的H2与Ba(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8:1,
故答案为:8:1;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由N元素守恒可知15NO与NH3应为1:1,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15NO+4NH3+3O2 415NNO+6H2O,
故答案为:415NO+4NH3+3O2 415NNO+6H2O
【分析】(1)①尿素[CO(NH2)2]水溶液热分解为NH3和CO2,结合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反应器中NH3还原NO2生成氮气和水,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SO2在O2作用下与NH3、H2O反应形成(NH4)2SO4,此反应中SO2是还原剂,氧气是氧化剂,结合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得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④涉及反应为2NH3+H2SO4=n(NH4)2SO4,2NaOH+H2SO4=Na2SO4+H2O,由方程式可知n(NaOH)+n(NH3)=2n(H2SO4),以此计算;(2)①由图a可知储存NOx的物质是BaO;②第一步反应中H2被氧化生成水,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Ba(NO3)2的N元素化合价由+5价降低到﹣3价,生成氨气,结合得失电子数目相等计算;③在有氧条件下15NO与NH3以一定比例反应时,得到的笑气几乎都是15NNO,由N元素守恒可知15NO与NH3应为1:1,结合电子得失相等配平.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