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下地理 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下地理 10.2印度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8 06:0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2印度--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对照地图和教材,说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2.通过分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培养学生由表及里剖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结合印度的自然条件特征,说出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二)过程与方法
运用文字、数据和地图等资料,归纳印度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难点
热带季风气候对印度粮食生产的影响。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关于《西游记》的图片,提问学生:唐僧师徒四人最后去的是哪个国家?(印度)接着出示关于印度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一、概况
1、读课本62页的文字材料,找出印度的首都、面积、人口。并在地图上找出印度首都新德里。
总结: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地区,首都:新德里。
陆地面积约298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七。
人口:11.55亿(2009年)
2、课件演示:图10.9“印度在世界的位置”,图10.10“印度的地形”,提问,学生描述: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印度的经纬度位置?
(2)印度位于哪个半球?
(3)找出印度周围的海洋和山脉:印度洋、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喜马拉雅山,并指出它们位于什么方位。
(4)找出印度的主要陆上邻国和海上邻国: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孟加拉国、缅甸、斯里兰卡,并指出这些国家分别位于印度的什么方位。
总结:印度的地理位置:
(1)经度位置:70 E~100 E
纬度位置:30 N~10 N;
(2)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3)海陆位置:印度半岛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4)相对位置:西临巴基斯坦;
北临中国、尼泊尔、不丹;
东临孟加拉国、缅甸;
东南隔海与斯里兰卡相望。
二、自然环境
3、课件演示:图10.10“印度的地形”,引导观察:印度的地形特点,找出主要的河流、平原、山脉和高原。
总结:1)印度地形:
三大地形区:
北部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德干高原——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600米,东西两侧为山地,沿海有狭窄的平原)
4、印度的河流:
(1)恒河——印度第一大河,有“圣河”之称,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注入孟加拉湾。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注入阿拉伯海。
(2)布拉马普特拉河——中国境内称雅鲁藏布江,藏族的“摇篮”和“母亲河”;印度称布拉马普特拉河;孟加拉国境内称贾木纳河;最后汇入恒河。【中国第5大长河、西藏第一大河,从水量看为印度和孟加拉国第二大河。】
5、多媒体展示印度的水旱灾害图片,提问印度为什么容易发生水旱灾害?和什么有关系?(气候)
6、多媒体展示印度气候类型分布图,提问:印度有哪些气候类型?以哪种气候为主?
7、出示图10.13“孟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概括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
总结:终年高温,分为明显的旱、雨两季
8、根据印度气候特点,结合图10.2“热带季风示意”,分析说明造成印度水旱灾害的原因。
师总结:每年的10月到次年的5月,盛行东北季风,风从大陆吹向海洋,降水较少,为旱季;6月到9月,盛行西南季风,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很多,为雨季。西南季风晚来或早早退去、或风力弱,降水不足造成干旱;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或风力太强,雨水过多造成水灾。
9、读课本64页文字材料,找出解决印度水旱灾害的措施。
三、印度自给有余的粮食生产
10、读图10.16“印度年降水量和农作物的分布”,找出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
11、小组讨论:印度农作物的分布及原因(印度地形、气候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
第一组:分析水稻和小麦;
第二组:分析棉花和黄麻;
第三组:分析甘蔗和茶叶。
总结:
作物 喜好 分布 原因
水稻 地形平坦、光照充足、需水量多 印度半岛东北部、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 地区以平原为主、降水充足
小麦 耐旱、需水少 印度北部地区 地势高、地处内陆,降水相对较少
棉花 喜光热、耐干旱、喜沙性土壤 德干高原西北部 地区地处内陆,气温高,降水少。
黄麻 喜水喜阴 恒河下游地区 地势低平,河网稠密,降水丰富
甘蔗 喜热、充足光照、需水量大 恒河平原 河网密集,灌溉方便
茶叶 喜热喜湿、排水好 东北部的低山坡上 多雨及排水良好的坡地
〔课堂练习〕
1、上海世博会的印度馆设计灵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建筑,下列建筑中给印度馆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
2、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____的国家,也是世界第____人口大国。20世纪70年代,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印度政府开始推行_____________。
3、印度地形分布的特点:北部是_________山,中部是____平原,南部是_______高原。
4、读“南亚季风图”,分析回答
(1)请你根据风向的不同,在图中标出月份(1月或7月)
(2)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____带和_____带,以_________气候为主,受季风的影响,_______灾害频繁。
(3)雨季时,受______季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降水较多;旱季时,受______季风影响,风从______吹向______,降水较少。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和了解了印度的概况、自然环境以及农业,印度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有什么样的文化,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