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下地理 10.3澳大利亚 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共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下地理 10.3澳大利亚 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共2课时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5-28 06:0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澳大利亚 授课日期
授课类型 新课 课 时 2课时(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重点难点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难点:1.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手段 如:多媒体、读图分析、比较综合法和解说法
第一课时 备 注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图片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和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重点难点 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特点。3.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利用幻灯片,展示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鸭嘴兽、袋鼠、悉尼歌剧院图片。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图片吗?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哪个了国家的特色吗?对!是澳大利亚。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远涉重洋,踏上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去领略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了解它的经济状况和风土人情。板书:澳大利亚 [讲授新课]过渡语:今天我们要去澳大利亚旅行,开始行程之前,首先要了解它在世界中的位置。(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学生活动:①学生在图上找出澳大利亚。②以它为中心,找出与澳大利亚相邻的大洲和大洋。板书一、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过渡语:第一站我们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去参观野生动物园。教师提问:你知道澳大利亚有哪些特有生物吗?(学生:袋鼠、鸭嘴兽、考拉等)。这些动物长什么样,他们是如何生活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园。电脑展示:动物的图片,做简单介绍。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回答:古老性和独特性。教师提问:为什么只有在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试着用大陆漂移说的观点解释一下。电脑展示:大陆漂移的图片。老师补充小结:由于澳大利亚远离其他大陆,海洋阻碍了各大陆间的动物迁徙与交流,使旧大陆上的高级食肉猛兽,如狮、豹、虎、狼等无法自己远涉重洋来到这里,也使这些古老动物得以保存至今。所以独特位置是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得以保存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人们又称澳大利亚是“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板书二、世界活化石的博物馆检测所学内容(幻灯片展示)过渡:参观完悉尼动物园,下面我们去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参观牧羊场。电脑展示:墨尔本《牧羊场》的图片。教师讲述:这是澳大利亚墨尔本附近的牧羊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所以有人这样称呼澳大利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读课本71页)板书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设置悬念:澳大利亚盛产羊和羊毛,这是世人皆知的事实。然而①澳大利亚是从何时开始发展养羊业?②又是谁最先把羊这种澳大利亚大陆原本没有的动物引入这块乐土的?(请同学们看导学119页“拓展阅读”)。学生回答:18世纪后期,欧洲的殖民者随船带到澳大利亚29只绵羊。  教师提问:为什么澳大利亚非常适合绵羊的生长和繁殖呢?学生:气候、地形适宜。草多,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电脑展示: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  老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地形东部、中部西部有什么差异? 学生回答: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原。  电脑展示:视频,补充大自流盆地相关知识。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地形的角度来考虑的话,你准备把你的牧羊场建在何处?学生活动: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中部是大面积的平原,地下水丰富,牧草优良,没有大型野生食肉动物,可以一年四季露天围栏放牧。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图片。  教师提问:说出澳大利亚有哪些气候类型?  学生回答: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一位澳大利亚的牧场主的话,如果仅从气候的角度来分析的话,你又准备把你的牧场分布在哪里呢?如果综合地形和气候因素,你又有什么打算?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回答:分布在中部、西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东南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西南部的地中海气候区。  电脑展示:《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图。教师提问:澳大利亚的养羊业有几种方式?  学生:三种。一种粗放牧羊带,一种是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洋妞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  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澳大利亚对外贸易总公司的经理的话,如果你们公司主要出口羊毛和小麦的话,你觉得这些工业原料应来自于澳大利亚的哪些地区?  学生回答:东南部和西南部。因为那里是羊毛和小麦混合经营带。  过渡:同学们,我国的平均人口密度是多少呢?(120人/平方千米)你们知道澳大利亚的人口密度是多少吗?(学生看书了解2.5人/平方千米)是我国的1/45。澳大利亚国土面积是多少?(769万平方千米)由此,可以看出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澳大利亚的农场规模很大,一般可以达到几千公顷。这么少的人要管理这么大的农场,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呢?  学生结论:农牧业生产高度机械化。  老师:时间差不多,旅行快结束,请学生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  思维拓展:澳大利亚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学生回答:  1.发展特色农业。  2.农牧业机械化,提高粮食产量。
课堂小结 一、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二、低平的地形三、古老的动物四、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本课作业 澳大利亚联邦位于--------------洋和---------洋之间,领土包括 ------------------- -----------和附近的一些岛屿。2 澳大利亚地形自东向西依次是:-------- ------- ------。3 澳大利亚地势最低处---------(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最大河 ----------源于大分水岭------侧,注入-----------。 4.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是因为( ) A.澳大利亚的国土轮廓似昂头的羊影 B.澳大利亚人喜欢以羊为宠物 C.澳大利亚培育出世界上最优良的羊种 D.澳大利亚羊特别多,是世界上绵羊数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 5.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有( ) (1)水草丰美,(2)气候条件适宜 (3)人口多,羊肉需求量大 (4)没有大型食肉动物 A. (1)(2)(3) B.(1)(2)(4) C.(1)(3)(4) D.(2)(3)(4)
板书设计; 澳大利亚一、拥有一个大陆的国家二、低平的地形三、古老的动物四、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第二课时 备 注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人口的分布特点,并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首都和主要城市。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概括总结某种地理事物规律的能力,判读和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知识迁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价值观念。
重点难点 1.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的分布。2.澳大利亚工矿业发展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教师:同学们,澳大利亚不仅有发达的农牧业,而且矿产资源丰富,在发展采矿业方面具有很大的资源储量优势。(出示阅读材料): 澳大利亚铝土矿的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5%,居世界首位;铁矿、镍矿、锌矿和锰矿的储量居世界前5位;其他矿产,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金矿、钨矿等的储量也很丰富。 教师:现在澳大利亚的采矿业、冶金和机械制造业等工矿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因此又被人们称为是“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矿产和城市分布图(图8.40)。 学生:读图找出:1.澳大利亚的主要矿产(煤、铁矿石等)及分布。
2.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悉尼、堪培拉、墨尔本等。 教师:通过读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假如你是一位人口学专家,试利用所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探究三:我看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 1.地形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2.气候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3.交通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4.历史对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影响。 教师 多媒体出示悉尼歌剧院、首都堪培拉等城市景观图片。 学生:学习探究,不仅能够从自己所选课题方面考虑,而且已经能够主动地综合多个因素来分析,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学生: 总结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较早,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集中。 教师:多媒体回放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牧场、工矿业、城市等景观图。 学生:谈本节课的学习体会(获得的知识、学会的方法、形成的观念等),带着成功的快乐结束学习。
课堂小结 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本课作业 导学方案作业
板书设计:澳大利亚一、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二、城市和人口的分布。
课后反思:考虑到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的教学以大量的图片、地图等感性材料作为载体,指导学生对课文和相关地图的阅读来落实教学目标,澳大利亚之旅这个情景来进行的,如第一站认识国徽上的动物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澳大利亚是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第二站认识澳大利亚的气候、地形特点是为了明确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时时处处都落实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上。这应该是我这节课的重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