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九下·潮安期中)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33年的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5月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第一农业调整法令”,来减少生产过剩,复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2.(2017·深圳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 )
A.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经济大危机 苏联的五年计划
C.二战后经济衰退 赫鲁晓夫的改革
D.二战后经济衰退 美苏对峙
【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苏联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
3.(2017·江宁模拟)罗斯福新政时期,先后整顿银行、缩减耕地、调整工业、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措施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
C.实现社会主义 D.建立法西斯专政
【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强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控制与调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4.(2017·洪泽模拟)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A.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美国罗斯福新政
【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故D项符合题意;
A项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B项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标志。
C项俄国的1861年改革是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标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2017·高密模拟)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走出最低点是由于( )
A.二战的影响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经济大危机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股市的最低点是在1932年,1933年开始上涨,开始走出最低点,由于面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二战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因为二战是1030年才全面爆发;选项C马歇尔计划,是194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D经济大危机,导致股市大跌,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6.(2015·淮安)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题干中“《国家工业复兴法》”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是整个新政的中心措施和基础。BC和罗斯福新政无关,D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
7.(2014·湖州)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1934年和1941年三次获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结合下图,推断他1941年获选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 B.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D.创立了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
【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是在1933年;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创立了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在1945年;故选B。
8.(2017九下·潮安期中)“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工人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速度,表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严重的生产过生,最终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材料只是体现了生产增长率与工人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得出ABD三项的结论。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29-1933经济危机的发生的原因的理解。
9.(2017·烟台模拟)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连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为求职四处奔波,这是因为( )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一战的影响
C.美国教育质量下降 D.十月革命的影响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的美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很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危机。
10.(2017·湛江模拟)下列图表分别为1929—1940年的《美国失业率》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它们反映了( )
A.罗斯福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B.美国政府始终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C.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两幅图表进行分析,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逐年上升,工业生产指数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数不断增加,1933-1940年美国失业率有所下降,工业生产指数由117上升到208,原因是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新政取得一定的成效,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
11.(2017九下·灌云月考)学会分析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
工厂倒闭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
13万家 70% 1700万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引发政局动荡
【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的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涉及范围特别广,而这个表格反映的是破坏性特别大,故答案选B。
12.下图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导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点的原因是( )
A.世界大战的爆发 B.南北方的分裂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经济危机的打击
【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观察表格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信息,发现1929-1933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造成了银行倒闭,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认识。
13.(2016·青岛)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 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33年,罗斯福就让美国总统后,为消除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14.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认识。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危害: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题文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故此题选A。
15.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才逐渐走出危机,这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特大 D.引起政治危机
【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反映了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点评】 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
1 / 12017~2018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专题04 经济大危机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7九下·潮安期中)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A.复兴农业经济 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 D.增加政府收入
2.(2017·深圳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西方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题中的“一团糟”和“独特实验”分别是指( )
A.经济大危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经济大危机 苏联的五年计划
C.二战后经济衰退 赫鲁晓夫的改革
D.二战后经济衰退 美苏对峙
3.(2017·江宁模拟)罗斯福新政时期,先后整顿银行、缩减耕地、调整工业、大力兴建公共工程,这些措施体现了“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
A.实行自由经济政策 B.国家干预经济
C.实现社会主义 D.建立法西斯专政
4.(2017·洪泽模拟)近年来面对金融危机,世界各国政府都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历史上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的第一次成功实践是( )
A.俄国的新经济政策 B.日本明治维新
C.俄国1861年改革 D.美国罗斯福新政
5.(2017·高密模拟)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走出最低点是由于( )
A.二战的影响 B.罗斯福新政 C.马歇尔计划 D.经济大危机
6.(2015·淮安)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行,罗斯福以印第安人的神鸟“蓝鹰”为标志,发动了“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正确的是( )
A.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B.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C.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D.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7.(2014·湖州)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2年、1934年和1941年三次获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结合下图,推断他1941年获选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 B.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C.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 D.创立了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
8.(2017九下·潮安期中)“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成,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6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在减少。”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
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 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
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 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9.(2017·烟台模拟)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学生就业非常困难,连著名学府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也为求职四处奔波,这是因为( )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一战的影响
C.美国教育质量下降 D.十月革命的影响
10.(2017·湛江模拟)下列图表分别为1929—1940年的《美国失业率》和《美国工业生产指数》。它们反映了( )
A.罗斯福新政取得一定成效
B.美国政府始终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
C.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11.(2017九下·灌云月考)学会分析表格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表中的数据主要反映了当时经济危机中的哪一特点? ( )
1929—1933年美国经济危机工业情况表
工厂倒闭 工业生产下降 失业人数
13万家 70% 1700万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引发政局动荡
12.下图反映的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变化情况,导致美国失业率达到最高点的原因是( )
A.世界大战的爆发 B.南北方的分裂
C.自然灾害的发生 D.经济危机的打击
13.(2016·青岛)1933年富兰克林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 社会弊端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试验的“明智”之处在于( )
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 B.对工业的调整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引导资本主义企业自由竞争
14.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
A.生产相对过剩 B.失业人数大增
C.人民流离失所 D.工人工资下降
15.1929年,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才逐渐走出危机,这反映出这场经济危机的特点是(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特大 D.引起政治危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1933年的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3年5月美国罗斯福新政,通过“第一农业调整法令”,来减少生产过剩,复兴农业经济,提高农民的收入。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2.【答案】B
【知识点】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与此同时,苏联进行了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故选B。
3.【答案】B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而经济大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生产相对过剩,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强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控制与调节,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4.【答案】D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干预和指导经济,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故D项符合题意;
A项俄国的新经济政策,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政策;
B项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标志。
C项俄国的1861年改革是俄国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标志。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5.【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股市的最低点是在1932年,1933年开始上涨,开始走出最低点,由于面对经济大危机,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开始实行新政,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二战的影响,不符合题意,因为二战是1030年才全面爆发;选项C马歇尔计划,是194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D经济大危机,导致股市大跌,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
6.【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题干中“《国家工业复兴法》”是解题的关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恢复工业,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强化国家对工业生产的调控是整个新政的中心措施和基础。BC和罗斯福新政无关,D和《国家工业复兴法》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内容的准确识记与理解。
7.【答案】B
【知识点】《联合国宣言》与二战的转折
【解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是在1933年;领导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创立了主要国际组织联合国是在1945年;故选B。
8.【答案】C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的内容:工人的工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速度,表明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严重的生产过生,最终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材料只是体现了生产增长率与工人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不能得出ABD三项的结论。所以答案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29-1933经济危机的发生的原因的理解。
9.【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中的时间“20世纪30年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时期的美国正处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之下,很多工厂倒闭,工人失业。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危机。
10.【答案】A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根据两幅图表进行分析,1929-1933年美国失业率逐年上升,工业生产指数不断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大量工厂倒闭,失业人数不断增加,1933-1940年美国失业率有所下降,工业生产指数由117上升到208,原因是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美国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新政取得一定的成效,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
11.【答案】B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大危机的知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破坏性特别大,涉及范围特别广,而这个表格反映的是破坏性特别大,故答案选B。
12.【答案】D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观察表格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的信息,发现1929-1933年这段时间,美国的失业率最高,根据所学知识,1929年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并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造成了银行倒闭,大批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劳动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所以答案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认识。
13.【答案】C
【知识点】罗斯福新政
【解析】【分析】1933年,罗斯福就让美国总统后,为消除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实施了罗斯福新政,其主要特点是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有关知识的理解能力.
14.【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认识。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危害:一是工人失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劳动人民生活恶化,社会矛盾加深。二是资本家销毁商品,生产受到破坏。题文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故此题选A。
15.【答案】A
【知识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
【解析】【分析】此题反映了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点评】 考查经济危机的特点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