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鸟类生殖与发育过程,培养学生关心爱护鸟类的情感,并懂得父母对儿女的爱。
二、教学重点:鸟卵的结构和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三、教学难点: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方法:以“启发—探究”法为主,辅之以谈话法和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 新课的导入:1、提问:相信在座的同学都听说过“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那么这句诗描写了鸟类的哪些繁殖行为呢?2、过渡:鸟类的生殖和发育除了这些行为以外还会有哪些过程呢?今天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用课件显示课题) 二、 新课的学习:(一)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1、用课件显示思考题并播放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录像。2、学生归纳以后用课件进行归纳。3、提问:通过前面的录像我们可以知道:一只小鸟的诞生凝聚父母无数的辛劳。在座的同学能够幸福地生长也离不开父母的照顾。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一只小小的鸟卵为什么能够孵化出可爱的小鸟呢?下面就让我们以鸡卵为例来了解鸟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 (二)实验探究:鸡卵的结构1、让学生讨论观察的方案,引导学生由外向内观察,并用课件显示观察方法。2、用课件显示鸡卵的结构,并让学生结合课本P83页活动进行探究。3、巡视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启发学生思考:雏鸡由鸡卵中哪部分发育来?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及养料从哪里来?4、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胚盘的大小。 (三)鸡卵的结构及功能1、学生基本完成观察后用FLASH动画检测学生对各部分结构的掌握。2、用课件显示鸡卵发育成幼鸡的过程。3、讲授有关鸟类胚胎发育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各部分的作用,重点强调胚盘的作用。4、结合课件说明鸟卵受精的部位及未受精与受精卵的区别,并指出真正的卵细胞包括卵黄膜、卵黄及胚盘。5、用课件归纳鸡卵的结构及功能。6、引导学生思考鸟卵的结构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适应。 三、知识扩展:1、用课件显示参观场的情况。2、让学生学以致用。 四、小结本节课主要内容:1、用课件显示主要内容2、提倡爱鸟护鸟。 五、习题巩固:1、用课件显示习题。2、课件显示参考答案。 思考回答:占区、筑巢行为。 观看录像并归纳总结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 领悟父母养育的艰辛,思考鸟卵的结构。 讨论探究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观察鸡卵外形并用手摸和手指捏,看会不会轻易捏碎,有的用放大镜观察卵壳。按照所探讨的方法观察卵壳膜、气室、系带、卵白、卵黄膜、卵黄、胚盘等结构 。讨论:A、描述鸡卵的形态结构。B、雏鸡是由鸡蛋的哪些部分结构发育成的?哪部分结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C、判断你所观察的鸡卵能否孵出雏鸡,为什么 (见书本P83页) 根据教师的点击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观看课件。 踊跃发表对鸡卵的结构的功能的见解。 认真倾听 归纳鸡卵的结构及功能。 思考鸟卵的结构对陆地生活环境的适应。 兴致勃勃地观看,并讨论如何自制孵化箱及如何提高鸡卵的孵化率。 踊跃归纳总结 思考练习踊跃回答 以学生熟悉诗句并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创设情景,使学生脑海中浮现鸟类繁殖的景象 通过动态的录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较易归纳出鸟类生殖和发育的几个重要阶段 简洁、明了,便于记忆。 结合学生实际,渗透情感教育。 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 使鸡卵的结构直观明了。 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动手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探究的能力。并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突出探究的目的。 趁热打铁,了解学生对有关鸡卵的结构的掌握;并通过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变抽象为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致。 启发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理解鸡卵中最重要的部分。 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探究活动的目的。培养学生形成“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清本节的线索,突出教学的重点并渗透情感教育。 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线索清晰明了。在教学过程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为主,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充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变抽象为形象,突出了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中还注重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懂得父母关爱及爱鸟护鸟的情感。若过渡的语言更优化些,时间分配更合理些将会是一节很好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