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下生物 23.2食品保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八下生物 23.2食品保存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8 20: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节 食品保存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明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2.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能力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食品安全,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 学情分析
民以食为天,食品问题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自古人们就用各种方法来保存食品新鲜。食物放置久了,就会腐败,这一现象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容易理解,但对于腐败的本质原因缺乏理性认识,还有如何能使食品保存的时间延长?这些都是学生的内心好奇、迫切所望。在求知欲望的驱使下,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生活现象的深入分析,就不难得出结论。
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说明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2.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教学难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情景创设
问:同学们,当你去超市购买食品时,你关注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吗?为什么呢?
学生答:一定要观注!
因为超过有效期的食品,可能会变质,有害身体健康!
课前准备一些学生常吃的食物(有的已变质),分发到各学习小组。
问:同学们,请再看看课桌上的这些食品,爱吃吗?还都能吃吗?为什么呢?日常生活中应怎么办呢?
学生答:很喜欢吃!
可惜不能再食用了。
因为已经发霉、腐烂、有异味、变质了。
食品要妥善保存!
(引导学生思考身边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导入新课——食品保存
(二)新课学习
问:食品为什么一定要妥善保存,随便放置行吗?
学生答:随便放置不行!
那样食品会腐败变质的!
问:什么是食品腐败变质呢?(播放课件)。
食品为什么会腐败变质呢?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己见,猜测原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究)。
1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学生活动——探究: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学生4人一组,经过讨论,提出“微生物是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吗”这一问题,并作出假设。
学生讨论和设计探究方案,……(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设计方案时,注意设置对照组,并把设计的简图绘制在纸张上)。
实施计划(提前3天进行):a 取五支试管,分别标号1、2、3、4、5,均加入等量澄清的肉汤。b 将试管1敞口置于室内(温暖处);试管2敞口置于冰箱内冷藏;试管3、4、5均塞上棉塞,置于室内(温暖处),试管3只煮沸灭菌(10min)一次,试管4第二天再灭菌一次,试管5连续三天灭菌三次。c 每天观察和记录试管中肉汤的变化情况(如肉汤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用高倍镜观察肉汤。d 连续观察、记录3天。
根据实验记录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试管1与试管3、4、5对比,试管1中的肉汤颜色最深,浑浊度最高,酸臭味最浓,而试管5的保存情况最好,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试管1敞口,微生物更容易侵入,而试管3、4、5均经灭菌处理,其中试管5灭菌最彻底;这说明了食品腐败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表达、交流、完善、共识:
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常常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问:试管1与试管2对比,试管1中的肉汤颜色深,浑浊度高,酸臭味浓,而试管2中的情况较好,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答:因为试管1在室温下适宜微生物生存,而试管2在冰箱内冷藏温度较低,不适宜微生物生存;这说明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可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
食品保存的原理——防止微生物侵入食品;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生殖。
追问: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是什么?
学生答:水份、适宜的温度、有机营养、空间、有的还氧气等。
追问:我们已经认识到微生物是引起食品腐败的原因,也知道了食品保存的原理。那么,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保存食品,才能让我们吃得更加安全呢?
2 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学生活动——调查:常用的食品保存方法 小组讨论在家庭生活中如何有效地保存食品?收集多种食品的包装袋(盒),关注有关食品保存方法的信息,交流有哪些食品保存方法?
小组选代表发言、组间交流、互相补充。
出示有关食品保存的图片,播放几种保存方法的动画。
阅读课本P69前5个自然段,讨论、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如下:
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风干、晒干、烟熏、酒泡、盐渍、糖渍等。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真空包装、高温灭菌、脱水、冷冻、冷藏、添加防腐剂、射线,采用酶制剂等。
据防腐的机理可将保存方法分为: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生物的方法。
问:对不同食品采用以上适当的保存方法,可以在一定期限内避免食品的腐败,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放心地食用所有的食品呢?
学生活动——讨论:食品保鲜的方法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教师提示……学生表达……交流……补充。
共识:有的保存方法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食用含有过量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身本健康等。利用酶对食品进行保存,不仅能防止细菌对食品的污染,而且对人体无害。
(三)知识梳理
问:同学们,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学生答:……
对比教科书中本节目标,同学们,你达到了吗?
(四)评价练习
一、选择题
1.引起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 )
A.微生物大量繁殖 B.残留化学药物的污染 C.氧化变质 D.毒素污染
2.真空包装和使用保鲜膜能够保鲜食品的原因是 ( )
A.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B.杀死微生物
C.隔绝空气,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D.防止细菌和灰尘进入
3.运用适当的方法可以保存食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添加适量的防腐剂来保存肉类 B.冷藏可以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
C.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仍然可以食用 D.食品保存不会带来食品安全风险
二、填空题
1.食品保存的基本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方法 或 微生物在食品中的 、 。
2.收获大批量蔬菜时,一般要采用 或 的方法来保存它们。
3.防腐剂是食品 过程中添加进去的防止食物 的 添加剂。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食品保存
一.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1.食品腐败常常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2.食品防腐的原理:防止微生物侵入食品;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生长、生殖。
二.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品
1.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风干、晒干、烟熏、酒泡、盐渍、糖渍等。
2.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真空包装、高温灭菌、脱水、冷冻、冷藏、添加防腐剂、射线,采用酶制剂等。
3.据防腐的机理可分为:物理的方法;化学的方法;生物的方法。
五 教学感悟
本节课以食品保存为主线,采用了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创设了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对图片、身边生活实例的分析,提高了设计和动手操作、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本节课教学过程始终将知识学习、能力发展、情感培养结合起来进行,因而学生能在活动中体验到食品保存的重要性,在体验的基础上升华出关注食品安全、注重身体健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