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5七上·上杭期中)小李这样描述他的家乡“群山耸立,连绵起伏,盘山公路像一条玉带在朝雾中若隐若现…”小李家乡的地形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平原
2.(2016七上·滨州期中)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3.(2015七上·南安月考)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4.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个区域(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17七上·翁牛特旗期中)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与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100米
(2)乙地所处的山地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陡崖 C.山峰 D.鞍部
6.(2018七上·高要期中)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是因为( )
A.泰山的海拔高度特别高
B.泰山的海拔高度特别低
C.泰山与周围地区的相对高度很大
D.孔子只登过泰山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处是( )
A.山顶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8.(2017七上·颍上期中)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海拔低 B.海拔高 C.坡度缓 D.坡度陡
9.(2015七上·东莞期中)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10.(2013·攀枝花)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乙地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鞍部 C.陡崖 D.山脊
(2)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3)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4)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
二、综合题
11.(2015七上·栾城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大致为: ,地形图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和 .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为什么? .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12.(2017八下·临泽期中)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理论上气温较高的是 地,两地的温差大致是 。
(2)甲乙两地坡地较陡的是 。
(3)根据指向标判读,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 。
(4)图中丙处虚线表示的地形为 ,丁处为 。
(5)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请你根据地形判读,该地区适合发展(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畜牧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群山耸立,连绵起伏,舟山公路像一条玉带在朝雾中若隐若现…”由此可知,小李的家乡,地势较高且地表崎岖不平,故可判断,小李家乡的地形是山地.
故选:C.
【点评】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2.【答案】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300米;故A错误。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故B正确。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故C错误。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丙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00米=100米;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答案】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B.
【点评】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它还可以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平面示意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地图,要结合图例学会读图析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从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看出,①处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②处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③处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④处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底的地形的名称及特点,牢记即可。
5.【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是800米,丙地的海拔是7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800-700=100(米)。
(2)乙地处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
故答案为:(1)D(2)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6.【答案】C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是因为泰山与周围地区的相对高度很大,视野开阔。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陆地五大基本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7.【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等高线不相交,如果相交的话是陡崖;最高点是山顶,故本题选D。
8.【答案】D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9.【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图中的A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图中的B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③图中的C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④图中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10.【答案】(1)B
(2)B
(3)D
(4)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乙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B正确。(2)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相对应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结合图中的等高线,a地位于5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位于2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b地的海拔为200米,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500﹣200=300米。(3)已知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2×20000=40000厘米=400米。(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是从海拔高处向地处流;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得知:图示河段的流向由西南向东北;结合选项。
故选:(1)B(2)B(3)D(4)C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2)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此题,先判断出等高距是多少,然后再判断出a、b两个地点的海拔,从而进行计算。(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测得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根据比例尺1:20000,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400米;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11.【答案】(1)北高南低;山地;平原
(2)②;②处等高线稀疏
(3)17℃
(4)由图上提供的信息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他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是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或用指南针、植物生长习性等确定方向.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大致为北高南低,地形图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2)图中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②.因为②处等高线稀疏.(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A地海拔高于B地1530﹣1030=500米,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20℃﹣5×0.6℃=17℃.(4)由图上提供的信息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他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是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或用指南针、植物生长习性等确定方向.
故答案为:(1)北高南低;山地;平原;(2)②; ②处等高线稀疏;(3)17℃;(4)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5)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12.【答案】(1)400;乙;2.4℃
(2)甲
(3)西北
(4)山谷;陡崖
(5)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故甲地的海拔6 00米,乙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约为200米,所以相对高度为600-200=400米;由于乙地的海拔低,所以理论上乙的气温较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两地相差400米,气温相差2.4℃;(2)甲处的等高线比乙处的等高线稠密,所以甲处的坡度较陡;(3)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4)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丁陡崖;(5)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为山地,适宜发展林果业。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 / 1湘教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15七上·上杭期中)小李这样描述他的家乡“群山耸立,连绵起伏,盘山公路像一条玉带在朝雾中若隐若现…”小李家乡的地形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平原
【答案】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群山耸立,连绵起伏,舟山公路像一条玉带在朝雾中若隐若现…”由此可知,小李的家乡,地势较高且地表崎岖不平,故可判断,小李家乡的地形是山地.
故选:C.
【点评】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平原和高原的共同特点是地表起伏小.不同的是,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比较陡峭.
山地和丘陵的共同特点是地表崎岖不平.不同的是,山地较高,海拔多在500,坡度较陡,沟谷较深;而丘陵较低,海拔大致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平.
2.(2016七上·滨州期中)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
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 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答案】B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读图可知,甲地的海拔是300米;故A错误。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00米,故B正确。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乙地的海拔高度为1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100米=200米;故C错误。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丙地的海拔高度为2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00米=100米;故D错误。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
3.(2015七上·南安月考)最能直观表示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 )
A.分层设色地形图 B.地形剖面图
C.经纬网地图 D.等高线地形图
【答案】B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B.
【点评】地图的种类可以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当然它还可以分为地形剖面图、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平面示意图等,其中最能直观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状况的是地形剖面图.地形图是地理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地图,要结合图例学会读图析图,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图是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个区域(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从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图看出,①处是陆地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坡度较缓,为大陆架,②处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为大陆坡,③处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为海沟,④处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为大洋中脊;海底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上,故选项A符合题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海底的地形的名称及特点,牢记即可。
5.(2017七上·翁牛特旗期中)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地与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400米 B.300米 C.200米 D.100米
(2)乙地所处的山地地形部位是( )
A.山脊 B.陡崖 C.山峰 D.鞍部
【答案】(1)D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海拔是800米,丙地的海拔是700米,二者的相对高度是800-700=100(米)。
(2)乙地处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
故答案为:(1)D(2)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6.(2018七上·高要期中)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是因为( )
A.泰山的海拔高度特别高
B.泰山的海拔高度特别低
C.泰山与周围地区的相对高度很大
D.孔子只登过泰山
【答案】C
【知识点】海拔和相对高度
【解析】【分析】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主要是因为泰山与周围地区的相对高度很大,视野开阔。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任意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陆地五大基本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
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处是( )
A.山顶 B.山脊 C.陡崖 D.山谷
【答案】D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根据等高线的特征,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凸向低处为山脊;等高线不相交,如果相交的话是陡崖;最高点是山顶,故本题选D。
8.(2017七上·颍上期中)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 )
A.海拔低 B.海拔高 C.坡度缓 D.坡度陡
【答案】D
【知识点】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则坡度越陡。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9.(2015七上·东莞期中)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答案】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①图中的A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图中的B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③图中的C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④图中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根据题意.故选:A.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平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10.(2013·攀枝花)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
(1)乙地的地形部位是( )
A.山顶 B.鞍部 C.陡崖 D.山脊
(2)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200米 B.300米 C.400米 D.500米
(3)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4)图示河段的流向是( )
A.由南向北 B.由东向西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东南向西北
【答案】(1)B
(2)B
(3)D
(4)C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乙地位于两个山顶之间为鞍部,B正确。(2)相对高度是指一点相对应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结合图中的等高线,a地位于5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a地的海拔为500米,b地位于200米的等高线上,所以b地的海拔为200米,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500﹣200=300米。(3)已知图中的比例尺是1:20000,2×20000=40000厘米=400米。(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河流是从海拔高处向地处流;结合图示中的指向标得知:图示河段的流向由西南向东北;结合选项。
故选:(1)B(2)B(3)D(4)C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2)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此题,先判断出等高距是多少,然后再判断出a、b两个地点的海拔,从而进行计算。(3)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若测得甲村到b处耕地的图上距离约2厘米,根据比例尺1:20000,计算得出两地实际距离是400米;在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二、综合题
11.(2015七上·栾城期末)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大致为: ,地形图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和 .
(2)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 .为什么? .
(3)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 .
(4)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说说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请你帮他想一种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
【答案】(1)北高南低;山地;平原
(2)②;②处等高线稀疏
(3)17℃
(4)由图上提供的信息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他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是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或用指南针、植物生长习性等确定方向.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解析】【分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由图示可以看出,该图区域内的地势特点大致为北高南低,地形图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山地和平原.(2)图中①、②两条小河,水流比较缓的是②.因为②处等高线稀疏.(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A地海拔高于B地1530﹣1030=500米,若B山顶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则A山顶气温为20℃﹣5×0.6℃=17℃.(4)由图上提供的信息可知,乙地发展成为城镇的有利条件是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5)王先生是一位徒步旅行者,某日在A山顶附近游玩时迷了路,他顺利回到甲地的办法是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或用指南针、植物生长习性等确定方向.
故答案为:(1)北高南低;山地;平原;(2)②; ②处等高线稀疏;(3)17℃;(4)地势低平,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5)找到附近的小河,顺小河流向下山.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12.(2017八下·临泽期中)读下图“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米,理论上气温较高的是 地,两地的温差大致是 。
(2)甲乙两地坡地较陡的是 。
(3)根据指向标判读,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 。
(4)图中丙处虚线表示的地形为 ,丁处为 。
(5)若该地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请你根据地形判读,该地区适合发展( )
A.林果业 B.种植业 C.渔业 D.畜牧业
【答案】(1)400;乙;2.4℃
(2)甲
(3)西北
(4)山谷;陡崖
(5)A
【知识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剖面图
【解析】【分析】(1)海拔是指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是指一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故甲地的海拔6 00米,乙地与甲地的相对高度约为200米,所以相对高度为600-200=400米;由于乙地的海拔低,所以理论上乙的气温较高,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两地相差400米,气温相差2.4℃;(2)甲处的等高线比乙处的等高线稠密,所以甲处的坡度较陡;(3)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以判断,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4)丙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丁陡崖;(5)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为山地,适宜发展林果业。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