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7-09-22 10:55:2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是(  )
①《兰亭序》 ②《洛神赋图》 ③《女史箴图》 ④《黄庭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  )
A.绘画艺术有关 B.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关
C.佛教的传播有关 D.北方的少数民族南移有关
3.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的是 (  )
A.韩非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4.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 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2015七上·祁阳期末)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
6.“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
A.王羲之 B.米芾 C.赵孟頫 D.柳公权
二、综合题
7.(2017·西华模拟)假期同学们往往会到一些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请你观察下列历史景点,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前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明成就。请你按历史先后顺序用图片名称排序。
(2)导致图四成为一处遗址的罪魁祸首是谁?
(3)保护历史遗址,请你设计一条保护历史遗址的宣传语。
8.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3)在山西大同,小明参观完著名的   石窟后,深深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而震撼!
(4)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和分析,东晋人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些都是古画中的珍品。故选C.②③。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故选C.佛教的传播有关。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圆周率”可联想到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4.【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农业及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涉及河流及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故排除含②④的选项,只有C项正确。
5.【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地位。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齐民要术》的地位。
6.【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书法家,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点。
7.【答案】(1)图一----图二-----图三
(2)英法联军
(3)保护好历史遗址就是尊重历史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金字塔;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图一“金字塔”、图二“秦兵马俑”、图三“释迦牟尼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代表的是公元前3000左右的古埃及文明,图二代表的是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图三代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由此可知,三幅图片的顺序是图一----图二----图三(2)根据材料中的图四“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罪魁祸首是英法联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根据上述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护好历史遗址就是尊重历史。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2)本题主要考查火烧圆明园。(3)本题主要考查设计一条保护历史遗址的宣传语。
8.【答案】(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平城
(3)云冈石窟
(4)吴;东晋
【知识点】三国鼎立;东晋的兴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东汉末年,曹操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军事上,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北方。(2)本题考查魏孝文帝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正式迁到洛阳。(3)本题考查的是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魏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4)本题考查在南京定都的朝代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三国时期的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定都建康,也就是南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7-2018学年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20课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属于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是(  )
①《兰亭序》 ②《洛神赋图》 ③《女史箴图》 ④《黄庭经》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通过对题干的阅读和分析,东晋人顾恺之的画,现存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些都是古画中的珍品。故选C.②③。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  )
A.绘画艺术有关 B.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关
C.佛教的传播有关 D.北方的少数民族南移有关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故选C.佛教的传播有关。
【点评】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3.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究的是 (  )
A.韩非的思想 B.张仲景的理论
C.祖冲之的贡献 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由题干中的“圆周率”可联想到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4.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  )
①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②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 ③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④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C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主要介绍了我国北方农业及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涉及河流及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故排除含②④的选项,只有C项正确。
5.(2015七上·祁阳期末)现在的食品安全令人堪忧,于是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农村亲自种地,这就是“城市农夫”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神农本草经》 D.《九章算术》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成就——齐民要术、圆周率、水经注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齐民要术》的地位。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他写的《齐民要术》一书,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选A。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齐民要术》的地位。
6.“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  )
A.王羲之 B.米芾 C.赵孟頫 D.柳公权
【答案】A
【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书法家,根据所学知识,东晋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王羲之的相关知识点。
二、综合题
7.(2017·西华模拟)假期同学们往往会到一些旅游景点参观游玩,请你观察下列历史景点,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请回答:
(1)前三幅图片反映了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他们代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文明成就。请你按历史先后顺序用图片名称排序。
(2)导致图四成为一处遗址的罪魁祸首是谁?
(3)保护历史遗址,请你设计一条保护历史遗址的宣传语。
【答案】(1)图一----图二-----图三
(2)英法联军
(3)保护好历史遗址就是尊重历史
【知识点】火烧圆明园;金字塔;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中的图一“金字塔”、图二“秦兵马俑”、图三“释迦牟尼佛像”结合所学知识,图一代表的是公元前3000左右的古埃及文明,图二代表的是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图三代表的是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由此可知,三幅图片的顺序是图一----图二----图三(2)根据材料中的图四“圆明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罪魁祸首是英法联军。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3)根据上述材料及上述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保护好历史遗址就是尊重历史。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化遗产。(2)本题主要考查火烧圆明园。(3)本题主要考查设计一条保护历史遗址的宣传语。
8.小明在假期中进行了“三国两晋南北朝”专题旅游。在旅游中小明对一些资料作了详细的记录,没想到笔记本不小心掉进了水中,一些重要的记录模糊了!你能否帮他补充完整,相信你一定行!
(1)小明来到当年官渡之战所在地,记下了曹操能统一北方的原因之一“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   ”的有利地位”。
(2)在洛阳,小明感受到孝文帝把都城从   迁到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和决心啊.
(3)在山西大同,小明参观完著名的   石窟后,深深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而震撼!
(4)在南京,这个有六朝古都美誉的地方,小明知道除了南朝四个朝代外,还有   、   。
【答案】(1)挟天子以令诸侯
(2)平城
(3)云冈石窟
(4)吴;东晋
【知识点】三国鼎立;东晋的兴亡;北魏孝文帝的改革;魏晋南北朝的文化——书法、绘画与雕塑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东汉末年,曹操控制了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经济上,曹操实行屯田,经济实力迅速增长;军事上,200年的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袁绍。官渡之战后,曹操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北方。(2)本题考查魏孝文帝的有关知识。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北魏的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495 年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正式迁到洛阳。(3)本题考查的是石窟艺术。为了宣传佛教,北魏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著名的石窟。(4)本题考查在南京定都的朝代名称。结合所学知识,三国时期的吴国定都建业,也就是南京。317年,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定都建康,也就是南京。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知识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